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柑橘香豆素的分布、提取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群娣 赵晨露 +6 位作者 王旭婷 程玉娇 韩冷 龙兴瑶 余波 刘君 李贵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3-355,共13页
柑橘包含柑橘属及其近缘植物,常见品种有甜橙、宽皮橘、柚子、柠檬和杂柑等,其果实是全球产量最高、经济体量最大的水果,也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和天然产物宝库。柑橘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具有苯并α-吡喃酮结构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植... 柑橘包含柑橘属及其近缘植物,常见品种有甜橙、宽皮橘、柚子、柠檬和杂柑等,其果实是全球产量最高、经济体量最大的水果,也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和天然产物宝库。柑橘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具有苯并α-吡喃酮结构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应对环境胁迫、抵御病虫侵袭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显示柑橘香豆素还对人体和哺乳动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炎、抗癌、抗病毒以及保护心脑血管、神经和消化系统等作用。随着后疫情时代对药食同源关注度不断提升及大健康产业的加速发展,柑橘精深加工势头强劲,针对其香豆素等天然活性产品的开发利用极具市场潜力。该文综述了天然柑橘香豆素的研究进展,重点就其结构和分布、提取和分析方法以及功能活性作归纳和梳理,旨在为基于结构和活性的柑橘香豆素研究及其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香豆素 呋喃香豆素 分子结构 分布特点 提取和分析方法 功能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环类杀螨剂的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耀海 崔永亮 +5 位作者 彭怡霖 王成秋 赵其阳 陈爱华 何悦 李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5期167-178,共12页
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杀螨剂的需求仅次于杀虫剂,位列第二位。杀螨剂作为影响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化学污染物,其中以含杂环为代表的一类杀螨剂结构相对稳定、半衰期长、不易降解,更易残留在食品表面或内部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发经... 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杀螨剂的需求仅次于杀虫剂,位列第二位。杀螨剂作为影响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化学污染物,其中以含杂环为代表的一类杀螨剂结构相对稳定、半衰期长、不易降解,更易残留在食品表面或内部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发经济有效的杂环类杀螨剂检测方法已成为目前的研究趋势,对保障群众菜篮子安全、助力绿色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分析方法以其快速简便、高效灵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领域。本文从半抗原的合成、抗体的制备及其在农产品基质中的检测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杂环类杀螨剂农药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免疫分析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对杂环类杀螨剂残留检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质量安全 半抗原 免疫检测 杂环类杀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中类柠檬苦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夜梅 李江南 +4 位作者 尹会平 张耀海 陈爱华 苏学素 焦必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0-479,共10页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类水果,每年有大量的柑橘加工副产品产生,这些副产品中含有丰富的类柠檬苦素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多种生理作用,已被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开发高效的类柠檬苦素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研发快速的...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类水果,每年有大量的柑橘加工副产品产生,这些副产品中含有丰富的类柠檬苦素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多种生理作用,已被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开发高效的类柠檬苦素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研发快速的类柠檬苦素分析检测方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介绍了柑橘中类柠檬苦素结构特征及含量,重点综述了类柠檬苦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检测技术。总结发现新兴技术如超声辅助、超临界流体提取类柠檬苦素的提取效率较好,联合应用大孔树脂吸附、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效果好。在检测技术方面,液相色谱是柑橘中类柠檬苦素使用最广泛的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出柑橘中所含类柠檬苦素的种类和含量,但高效、绿色、快速的前处理技术和便捷、高通量的检测技术还有待开发。本文为柑橘中类柠檬苦素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为促进柑橘副产物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类柠檬苦素 提取 分离纯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光-磁复合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在柑橘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泓霖 郭婷 +4 位作者 周莹 周鸿媛 张宇昊 廖洪波 马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37-347,共11页
为构建一种稳定、结构可控的光-磁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农药残留检测当中,本实验采用高温溶剂热法制备上转换纳米材料(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研究温度、转速对UCNPs的影响,实现UCNPs的可控制备。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三种不... 为构建一种稳定、结构可控的光-磁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农药残留检测当中,本实验采用高温溶剂热法制备上转换纳米材料(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研究温度、转速对UCNPs的影响,实现UCNPs的可控制备。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三种不同结构的多功能光-磁复合纳米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方法研究多功能纳米材料的形貌、结构等性能。此外,利用此复合纳米材料研究柑橘中各类型农药的响应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UCNPs粒径大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结构的UCNPs-Fe_(3)O_(4)复合材料中,A结构(UCNPs材料粒径更大的卫星结构)的荧光特性更强;B结构(两种原材料粒径相近的交织结构)在室温下同时具有20.5 emu·g^(-1)的饱和磁化强度和较高的荧光强度,性能平衡;C结构(Fe_(3)O_(4)材料粒径更大的卫星结构)的磁性最佳。同时,该复合材料对柑橘中菊酯类农药、新烟碱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机磷农药均有一定响应,对菊酯类农药的响应最强,可用于开发菊酯类农药生物传感器。本研究采用简单普适的合成方法,为其他复合材料合成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路,该材料有较佳的光-磁特性和生物相容性,在药物递送、成像等领域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磁性 荧光特性 光-磁复合纳米材料 农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沃柑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耀海 陈细羽 +1 位作者 王成秋 焦必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7-304,共8页
该研究旨在分析4个主产地(四川、重庆、云南和广西)的沃柑果皮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并为沃柑的产地溯源和深加工提供数据支撑。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沃柑果皮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萜烯类1... 该研究旨在分析4个主产地(四川、重庆、云南和广西)的沃柑果皮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并为沃柑的产地溯源和深加工提供数据支撑。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沃柑果皮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萜烯类18种、醇类11种、醛类10种、酯类8种、酮类1种、其他类2种。柠檬烯是主要的挥发性物质,月桂烯、α-蒎烯、芳樟醇、正辛醇、正辛醛、香茅醇、己醛、反式-2-己烯醛、桧烯、香芹酮和α-松油醇等次之。基于挥发性成分半定量结果,建立四川和重庆,云南和广西沃柑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进而筛选出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柠檬烯、芳樟醇和香茅醇可作为区分重庆和四川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醋酸辛酯和α-松油醇可作为区分广西和云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阶段五种柚果实的主要理化品质和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
6
作者 张耀海 张念 +6 位作者 龚蕾 王成秋 赵其阳 陈爱华 崔永亮 何悦 李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36-144,共9页
为了探究柚果实生长过程中理化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选取了西南地区5种特色柚果(东风早柚、长寿沙田柚、梁平柚、龙安柚和丰都红心柚),分析了5个成熟阶段主要理化品质和挥发性成分。外在品质中,柚果实的质量、横纵径与成熟... 为了探究柚果实生长过程中理化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选取了西南地区5种特色柚果(东风早柚、长寿沙田柚、梁平柚、龙安柚和丰都红心柚),分析了5个成熟阶段主要理化品质和挥发性成分。外在品质中,柚果实的质量、横纵径与成熟期呈正比,果皮厚度与成熟期呈反比;内在品质中,随着成熟期的延长,柚果实的出汁率、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维生素C含量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个成熟阶段期间,在5个品种柚果实中共检出5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萜类20种(包括单萜10种、倍半萜10种)、醇类9种、醛类10种、酯类8种、酮类2种、其他3种。在整个成熟阶段,挥发性物质总量呈以下规律:商业成熟期>成熟转色期>生长膨大期>幼果期>膨大期。随着成熟期的延长,萜类物质占比始终是最高的,为82.8%~96.4%。柠檬烯是最丰富的萜类物质,其占比萜类为67.7%~90.1%,其变化规律与萜类物质和总挥发性物质是一致的;月桂烯、β-蒎烯和α-蒎烯是较丰富的单萜物质;α-石竹烯、大牛儿烯D和β-石竹烯也是较丰富的倍半萜物质。醇类、醛类物质是仅次于萜类的挥发性物质,占比分别为1.6%~13.4%和0.3%~6.8%。此外,少量的酯类、酮类、其他物质也存在于柚果实中。该研究为我国柚果营养品质特性的探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柚果资源的加工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期 理化品质 挥发性成分 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场技术在果蔬汁加工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袁佳璐 林敏 +2 位作者 周佳 焦必宁 马亚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67-376,共10页
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以其独特的非热特性和短时、高效、节能的加工特性成为果蔬汁杀菌保鲜技术的新趋势,可以在保证果蔬汁微生物安全性的同时保持其“新鲜风味”以及营养属性。该文综述了脉冲电场处理对果蔬汁品质、钝... 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以其独特的非热特性和短时、高效、节能的加工特性成为果蔬汁杀菌保鲜技术的新趋势,可以在保证果蔬汁微生物安全性的同时保持其“新鲜风味”以及营养属性。该文综述了脉冲电场处理对果蔬汁品质、钝酶和杀菌等效果的影响以及在果蔬汁加工领域的应用现状,阐述了PEF技术在果蔬汁加工中的劣势以及与其他技术联用的优势,探讨了基于设备选用、工艺参数与食品基质间特异性、微生物亚致死导致的PEF技术的安全性等问题,分析了PEF在果蔬汁加工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PEF技术在果蔬加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果蔬汁 加工 酶稳定性 病原菌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基原料作为儿童饮食的3D打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敏 袁佳璐 +3 位作者 周佳 程玉娇 焦必宁 马亚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0-347,共8页
儿童饮食在营养、色泽、形状、口感等方面有特殊需求,选取高营养品质、质地柔软且流动性良好的果蔬作为儿童3D打印食品的原料非常必要。三维食品打印(three-dimensional food printing,3DFP)作为食品工业领域的一项创新型技术,具有个性... 儿童饮食在营养、色泽、形状、口感等方面有特殊需求,选取高营养品质、质地柔软且流动性良好的果蔬作为儿童3D打印食品的原料非常必要。三维食品打印(three-dimensional food printing,3DFP)作为食品工业领域的一项创新型技术,具有个性化定制、改进生产过程和拓宽食品来源等特点,对帮助解决儿童饮食问题优势明显。近年来,果蔬类3D打印食品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加,但以果蔬为原料的3DFP工艺在儿童饮食中的应用尚未见系统的综述。该文旨在通过概述3D打印果蔬类食品的研究,挖掘3DFP技术在儿童饮食领域的发展潜力,为解决1~12岁儿童对食物质地柔软或营养摄入不足等问题提供指导。该文首先分析了原料特性、打印助剂的性质、打印后处理等方面对果蔬基材料适印性的影响,并总结了当前儿童饮食领域所存在的难题,探讨了3DFP技术对改善儿童饮食结构的前景和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克服传统食品加工产业在儿童饮食领域的局限性,以及其多元化发展为开发营养丰富的个性化食品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饮食 三维食品打印(3DFP) 果蔬类食物 适印性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叶醇对仙桃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及细胞壁多糖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洪敏 周炼 +3 位作者 姚世响 程佳燚 石丝 贺明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56-262,共7页
细胞壁多糖是果实硬度的物质基础。硬度下降导致果实软化,影响果实贮藏寿命。该文旨在探究香叶醇对仙桃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及细胞壁多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μL/L香叶醇处理可延缓李果实硬度下降,降低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积累... 细胞壁多糖是果实硬度的物质基础。硬度下降导致果实软化,影响果实贮藏寿命。该文旨在探究香叶醇对仙桃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及细胞壁多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μL/L香叶醇处理可延缓李果实硬度下降,降低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积累。与对照组相比,香叶醇处理使李果实原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可溶性果胶含量较低。香叶醇处理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裂解酶、纤维素酶、β-半乳糖苷酶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低于对照组。说明香叶醇通过抑制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延缓了细胞壁多糖的降解。此外,香叶醇处理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保持较高水平。总之,香叶醇可调节细胞壁多糖代谢,延缓李果实采后硬度下降,同时保持果实较好的糖酸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果实 香叶醇 细胞壁多糖 细胞壁降解酶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果汁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周佳 袁佳璐 +2 位作者 林敏 焦必宁 马亚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49-358,共10页
果胶作为果汁中重要的非挥发性成分,不仅能影响果汁的稳定性,还能结合香气化合物,从而影响果汁风味的释放和保留。利用果胶等生物大分子与香气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改善食品风味已成为当下最具活力的食品风味调控新方向之一。基于此,该文... 果胶作为果汁中重要的非挥发性成分,不仅能影响果汁的稳定性,还能结合香气化合物,从而影响果汁风味的释放和保留。利用果胶等生物大分子与香气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改善食品风味已成为当下最具活力的食品风味调控新方向之一。基于此,该文综述了果胶的组成和结构、果胶与香气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果胶与香气物质的作用机制以及果胶与香气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此外,通过分析当前果胶-香气研究中的局限性,对果胶与香气物质相互作用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果汁加工领域中风味调控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为食品其他基质成分与香气物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香气化合物 相互作用机制 分析技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HRMS技术结合SWATH采集方法同时测定柠檬果实中26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希娟 庞雯辉 +2 位作者 谭涛 张耀海 焦必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06-314,共9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HRMS)技术结合所有理论碎片离子的连续窗口采集(sequential window...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HRMS)技术结合所有理论碎片离子的连续窗口采集(sequential window acquisition of all theoretical fragment ions,SWATH)模式,采用特征二级碎片离子峰面积进行外标法定量,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同时测定柠檬中13种类黄酮、8种香豆素和呋喃香豆素、2种类柠檬苦素和3种酚酸物质的方法,并对6个品种柠檬果实的果皮、果肉和果汁中这26种生物活性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定量限最低可达0.001μg/L;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和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不超过5.33%和6.39%;加标回收率为(84.27±3.02)%~(114.25±1.77)%。定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与不同部位的柠檬样品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26种物质在6种柠檬果实中的含量排序为:柯尔提粗柠檬>里斯本柠檬>尤力克柠檬>美国粗柠檬>扁红柠檬>北京柠檬;果皮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果肉和果汁,所测类黄酮的总含量在26种生物活性成分中占比最高,是柠檬生物活性成分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橙皮苷的含量居首位;柠檬油素、橙皮油内酯、伞形花内酯是柠檬果实中含量较高的香豆素类物质。该研究建立的同时测定26种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适用于柠檬果实不同部位多类型生物活性物质的筛查和定量分析,方法灵敏、可靠、具有通用性,可用于植物源性产品中多类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HRMS) 理论碎片离子连续窗口采集(SWATH) 类黄酮 香豆素 酚酸 类柠檬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的柚果实不同成熟期生物活性成分的靶向筛查与定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耀海 张念 +3 位作者 王成秋 李晶 赵希娟 焦必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79-287,共9页
为探究柚果实生长过程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选取了西南地区6种特色柚果(东风早柚、琯溪蜜柚、长寿沙田柚、梁平柚、龙安柚和丰都红心柚),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靶向筛查和定量分析了5个成熟期、3个重要部... 为探究柚果实生长过程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选取了西南地区6种特色柚果(东风早柚、琯溪蜜柚、长寿沙田柚、梁平柚、龙安柚和丰都红心柚),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靶向筛查和定量分析了5个成熟期、3个重要部位(外皮层、内皮层和果肉)中主要活性成分。结果表明,6~11月期间,在6个品种柚果实中共筛查出72种活性成分,包括34种类黄酮,8种酚酸、3种类柠檬苦素、5种生物碱和22种香豆素。对筛查出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共计26种,包括11种类黄酮(柚皮苷、维采宁-2和野漆树苷为主)、8种香豆素(橙皮内酯水合物、橙皮内酯、橙皮油素、6′,7′-二羟基香柠檬亭、6′,7′-环氧香柠檬亭为主)、4种酚酸(香草酸、对香豆酸、阿魏酸为主)和3种类柠檬苦素(柠檬苦素和诺米林为主)。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外皮层和内皮层的柚皮苷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在生长膨大期达到最大值,果肉的柚皮苷和3个部位的维采宁-2和野漆树苷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较果肉,柚果实外皮层和内皮层有更丰富的香豆素,3个部位的香豆素含量随着成熟度大多呈现下降趋势。3个部位的类柠檬苦素含量随着成熟期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大多在膨大期附近达到最高值。该研究结果明确了柚果果实不同成熟期的生物活性成分差异,为柚果功能食品的开发、品种选育及深加工领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期 生物活性成分 靶向筛查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中代森联·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分析及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耀海 赵其阳 +1 位作者 王成秋 焦必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61-268,共8页
该试验以花椒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了代森联和吡唑醚菌酯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在花椒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残留量,研究了残留消解与转化规律,并探讨其可能产生的膳食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建... 该试验以花椒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了代森联和吡唑醚菌酯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在花椒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残留量,研究了残留消解与转化规律,并探讨其可能产生的膳食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灵敏度及准确度良好,回收率为81%~107%,相对标准偏差为1.0%~9.5%,代森联、乙撑硫脲和吡唑醚菌酯的定量限均为0.05 mg/kg,能满足花椒中残留检测要求。按照良好农业规范在花椒上施用代森联和吡唑醚菌酯后,随着生长发育,代森联和吡唑醚菌酯均快速消解,施药28 d时鲜花椒消解率分别为95.3%~97.7%和94.1%~96.9%。鲜花椒加工成干花椒,能显著降低代森联在干花椒中的残留,而吡唑醚菌酯在干花椒中发生了显著的富集效应。花椒中代森联和吡唑醚菌酯急性和慢性膳食暴露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此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花椒质量安全生产、监测和消费引导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代森联 吡唑醚菌酯 残留分析 膳食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分析酸橙果实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被引量:7
14
作者 秦艳 赵希娟 +6 位作者 郭鹏妹 庞雯辉 董超 张耀海 王成秋 赵其阳 焦必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8-274,共7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结合靶向和非靶向筛查方法系统分析鉴定了6个酸橙果实品种的不同部位(果皮、果肉、果汁)的生物活性物质。根据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碎片离子信息,结合数据库匹配、标准品...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结合靶向和非靶向筛查方法系统分析鉴定了6个酸橙果实品种的不同部位(果皮、果肉、果汁)的生物活性物质。根据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碎片离子信息,结合数据库匹配、标准品比对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该实验共鉴定了84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44种类黄酮、8种酚酸、22种香豆素、2种类柠檬苦素、8种生物碱,其中35种生物活性成分首次在酸橙中报道,进一步丰富了酸橙生物活性成分的数据库。小叶酸橙、代代酸橙、万木橙、蚌柑、摩洛哥酸橙和黄皮酸橙分别筛查鉴定出72、71、68、71、71和66种生物活性成分。通过层次聚类分析发现6个酸橙品种以及果实不同部位生物活性物质代谢模式具有一定的差异,代代酸橙和蚌柑积累模式相近,小叶酸橙、万木橙、摩洛哥酸橙和黄皮酸橙之间差异较大。不同部位鉴定的生物活性成分数量呈以下规律:果皮≥果肉≥果汁。该研究结果可为酸橙的质量评价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并为其后续的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橙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生物活性成分 鉴定 裂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柑中4种常用杀虫杀螨剂的残留分析及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志霞 董超 +5 位作者 周杰 安文进 张耀海 王运儒 王成秋 焦必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6-222,共7页
以晚熟杂柑品种“沃柑”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了三唑磷、丙溴磷、毒死蜱和联苯菊酯4种常用杀虫杀螨剂的残留消解规律及最终残留量,评估其潜在膳食风险。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线性、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 以晚熟杂柑品种“沃柑”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了三唑磷、丙溴磷、毒死蜱和联苯菊酯4种常用杀虫杀螨剂的残留消解规律及最终残留量,评估其潜在膳食风险。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线性、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相关系数≥0.99,定量限为10μg/kg,回收率为74.1%~100.6%,相对标准偏差在0.5%~13.5%,能满足沃柑中4种农药的残留检测要求。三唑磷、丙溴磷、毒死蜱和联苯菊酯在沃柑上的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21.7~30.1、22.4~28.9、13.9~15.4和19.8~24.8 d,降解速率较慢,在果实中的最终残留除了毒死蜱可降解到其最大残留限量值(maximum residue limit,MRL)以下外,三唑磷、丙溴磷和联苯菊酯均超出其各自的MRL。4种杀虫杀螨剂残留主要集中在果皮中,果肉中残留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可忽略不计,但整个果实中残留的三唑磷对儿童和一般人群以及联苯菊酯对儿童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值超出了可接受范围,存在急性健康风险。果实转色期后应停止使用三唑磷、丙溴磷和联苯菊酯,不建议对沃柑整个果实或果皮产品进行加工食用。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沃柑质量安全生产、监测和消费引导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残留 杀虫杀螨剂 消解 膳食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手类黄酮和香豆素类物质的靶向筛查和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谭涛 董思龙 +2 位作者 秦艳 赵希娟 焦必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97-305,共9页
目前对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次生代谢产物筛查鉴定的物质种类偏少且缺乏系统的定量分析。该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riple-... 目前对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次生代谢产物筛查鉴定的物质种类偏少且缺乏系统的定量分析。该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riple-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PLC-QqQ-MS/MS)同时对金华和云南两地的佛手中36种类黄酮和23种香豆素类物质进行靶向筛查,共检出了36种类黄酮和21种香豆素类物质,并对其中的34种类黄酮和21种香豆素进行了准确定量,有2种物质能检出但不能准确定量,这是目前对佛手所含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物质数量最多的研究。结果显示,金华佛手和云南佛手中所测类黄酮总含量分别为(757.11±27.12)μg/g和(803.98±29.41)μg/g,香豆素类物质总含量分别为(1102.72±13.29)μg/g和(676.97±49.77)μg/g。地奥司明是金华佛手和云南佛手含量最高的类黄酮,分别高达(345.85±19.92)μg/g和(417.73±12.13)μg/g,其次是橙皮苷,含量分别为(201.93±1.07)μg/g和(271.78±13.08)μg/g。川陈皮素和枸橘苷在2种佛手中均有检出,但不能准确定量,栀子黄素B在金华佛手中有检出,但不能准确定量,在云南佛手中的含量也低于0.1μg/g;柠檬内酯(5,7-二甲氧基香豆素)是2种佛手中含量最高的香豆素类物质,分别高达(946.17±10.78)μg/g和(561±46.42)μg/g,花椒毒素和异补骨脂素在2种佛手中均无检出。此外,有14种类黄酮和4种香豆素首次在佛手中检出,包括牡荆素鼠李糖苷、5-羟基-7,8,4′-三甲氧基黄酮、半齿泽兰素-5-甲醚、根皮素、根皮苷、蔓荆子黄素、异橙黄酮、4′,5,7,8-四甲氧基黄酮、4′,5,6,7-四甲氧基黄酮、芹菜素、栀子黄素B、栎精-3,7,3′,4′-四甲醚、金合欢素、3′,4′,5,5′,6,7-六甲氧基黄酮以及6′,7′-环氧香柠檬亭、6′,7′-二羟基香柠檬亭、5-牻牛儿醇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异紫花前胡内酯。研究结果将为佛手类黄酮和香豆素类次生代谢的相关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撑,为佛手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类黄酮 香豆素 定量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结合气相-质谱/脉冲火焰检测器分析香橙中类黄酮和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玉娇 李贵节 +4 位作者 黄林华 韩冷 谭祥 吴厚玖 陈炜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72-280,共9页
以香橙不同部位(果肉和果皮)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脉冲火焰检测器对香橙果实中6种类黄酮物质(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素和橙皮素)和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以香橙不同部位(果肉和果皮)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脉冲火焰检测器对香橙果实中6种类黄酮物质(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素和橙皮素)和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香橙不同部位目标类黄酮物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香橙果肉和果皮中仅检测出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4种目标类黄酮物质,且果皮中总目标类黄酮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果肉中含量;在香橙果实中共检测到69种挥发性化合物,果肉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60种)多于果皮中(57种),而果肉中的含量低于果皮中;此外,芳樟醇(花香)、柠檬烯(橘香)、丁酸乙酯(果香)、对伞花烃(橘香)、α-蒎烯(松香)、β-月桂烯(果香和香脂味)、萜品油烯(松香)和乙酸丁酯(果香)是果肉中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s,OAV)>100的重要特征风味组分;芳樟醇(花香)、柠檬烯(橘香)、α-蒎烯(松香)、β-月桂烯(果香和香脂味)、对伞花烃(橘香)、α-水芹烯(橘香)、石竹烯(油炸味、香料味)、丁酸乙酯(果香)是果皮中OAV>1000的重要特征风味组分;芳樟醇是香橙中最具有风味活性的物质;该研究可为香橙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橙 挥发性物质 类黄酮物质 气相-质谱/脉冲火焰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类杀菌剂的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雅琪 彭怡霖 +3 位作者 赵其阳 张耀海 焦必宁 崔永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5-323,I0002-I0004,共12页
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类有机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兼具保护、治疗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水果、蔬菜、烟草等农产品生产中。近年来,随着食品物流行业发展,三唑类杀菌剂在采后保鲜、贮藏和运输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但其半衰期长、不易降解,容易... 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类有机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兼具保护、治疗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水果、蔬菜、烟草等农产品生产中。近年来,随着食品物流行业发展,三唑类杀菌剂在采后保鲜、贮藏和运输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但其半衰期长、不易降解,容易造成食品中残留超标问题,影响人类健康和进出口贸易。因此,实现三唑类杀菌剂的高效快速检测,对食品安全和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免疫检测技术具有高效、灵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该文以三唑类杀菌剂的免疫检测方法为出发点,总结了当前国内外三唑类杀菌剂的半抗原的设计合成、完全抗原和抗体的制备进展,并分类介绍了已开发的三唑类杀菌剂的免疫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分析法、免疫层析试纸条、荧光免疫分析法和免疫亲和色谱法),为今后开发更为快速简便的三唑类杀菌剂的残留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类杀菌剂 农药残留 免疫检测 半抗原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氯类禁限用农药抗体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怡霖 金雅琪 +1 位作者 崔永亮 张耀海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4,共12页
农药在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方面效果显著,但一些农药因高毒、致癌、致畸、致突变、代谢缓慢,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被我国禁止或限制使用。有机氯类禁限用农药作为其中产量最多、用量最大的一类,存在较高的健康或环... 农药在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方面效果显著,但一些农药因高毒、致癌、致畸、致突变、代谢缓慢,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被我国禁止或限制使用。有机氯类禁限用农药作为其中产量最多、用量最大的一类,存在较高的健康或环境风险而备受关注。建立高效便捷的有机氯类禁限用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对确保食品安全、助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打破食品进出口技术贸易壁垒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分析法以其快速、简便、灵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本文综述了有机氯类禁限用农药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半抗原的合成和抗体的制备,总结了抗体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分析法、免疫层析试纸条法、化学发光法、荧光免疫分析法和免疫传感器,可对未来有机氯类禁限用农药免疫分析法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类禁限用农药 免疫分析方法 半抗原 抗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