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农业在我国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上的应用现状
1
作者 张聪颖 李世峰 +5 位作者 任建成 闫爱玲 王慧玲 刘振华 王晓玥 孙磊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4,共7页
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农业生产中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减少施肥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葡萄生产上应用广泛。尽管我国在葡萄生产中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相对较晚,许多地区仍旧依赖于相对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法,但高精度智能灌溉和施肥系统的开发... 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农业生产中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减少施肥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葡萄生产上应用广泛。尽管我国在葡萄生产中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相对较晚,许多地区仍旧依赖于相对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法,但高精度智能灌溉和施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深入分析了智慧农业在我国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上的应用现状,并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推动葡萄园水肥管理的智能化进程,并为相关智能系统的研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水肥一体化 葡萄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曹正伟 周培 +3 位作者 高岩 李强 刘春燕 徐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9-24,30,共7页
本研究构建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形成涵盖农业资源集约程度、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农业节能降耗水平等3个维度的一级指标,筛选出农药施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 本研究构建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形成涵盖农业资源集约程度、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农业节能降耗水平等3个维度的一级指标,筛选出农药施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单位能耗创造的农林牧渔增加值等5项二级指标。基于评价模型,本研究运用极值法和离差法测算了2016年35个大中城市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对各城市的分类评价情况加以比较,对都市农业实现绿色发展提出四项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大中城市粮食与蔬菜年秸秆量与畜禽粪便年排放量均占全国比重10%左右;(2)大中城市秸杆综合利用率、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83%和16.16%;(3)我国2016年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综合指数为52,贵阳、西安、哈尔滨名列前茅,而上海、北京等城市排名较低;(4)大中城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总体较高,但农业资源集约度不高,特别是化肥施用量强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且西宁、长春和银川等城市的农业节能降耗水平尚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生态可持续发展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燕 刘续航 申维维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高校教学实验室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有效措施,而科学的安全教育体系又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前提。文章通过对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从安... 高校教学实验室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有效措施,而科学的安全教育体系又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前提。文章通过对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从安全教育制度体系构建、课程建设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育平台搭建和安全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出了符合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特点的安全教育体系,希望能为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创建平安校园贡献力量和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教学实验室 安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都市型生态农业科普认知和体验活动 被引量:4
4
作者 谭德龙 聂俊 +5 位作者 罗国庆 郑锦荣 谢玉明 史亮亮 熊燕 蓝华生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3期97-99,共3页
在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立整合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特征的都市型生态设施农业37800m^2,与现有科普展览厅等二十大农业科普项目结合开展科普活动,向公众介绍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为标志都市型生态农... 在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立整合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特征的都市型生态设施农业37800m^2,与现有科普展览厅等二十大农业科普项目结合开展科普活动,向公众介绍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为标志都市型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并提供体验空间和专业指导,让公众了解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对保证食品供给和安全重要性,2017年接待公众346批次,232203人次,2018年接待289批次,164528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 生态农业 科普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全程托管的演变逻辑、制约因素及推进路径
5
作者 刘起林 李倩倩 +1 位作者 田丹梅 陈俊红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46-151,共6页
与部分托管相比,全程托管在促进粮食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是实现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和农户增收的有效路径。然而,实践中我国农户选择全程托管的比例较低,其制约因素和推进路径值得进一步探讨。该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全程托管的演... 与部分托管相比,全程托管在促进粮食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是实现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和农户增收的有效路径。然而,实践中我国农户选择全程托管的比例较低,其制约因素和推进路径值得进一步探讨。该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全程托管的演变逻辑,并发现全程托管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面临交易成本高、主体多元化增加协调难度和地区服务市场发育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强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顶层设计、促进多元服务主体融合发展以及推动适应小农户需求的全称托管服务方式创新等推进路径,以期更好的促进我国全程托管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托管 演变逻辑 制约因素 推进路径
原文传递
都市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祥峰 戴纯 +2 位作者 王介勇 孔春英 陈宏春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发展驱动下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具有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功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地理学综合视角,深入剖析了都市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机制,即都市农业作为乡村发展系统的产业支撑,有利于促进... 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发展驱动下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具有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功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地理学综合视角,深入剖析了都市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机制,即都市农业作为乡村发展系统的产业支撑,有利于促进乡村系统发展要素整合、驱动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优化、提升乡村功能与价值,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此外,明确了城市郊区发展都市农业以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提出扩增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提升都市农业产业链、创新连农带农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乡村振兴 促进机制 助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周灿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175-182,共8页
从都市农业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经济、生态、社会贡献出发,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城乡融合发展对都市农业的需求:一是大湾区城市空间扩展和农业生产用地保护利用,二是大湾区城乡要素系统的优化配置,三是大湾区建设成为高质量一流湾区,四是大... 从都市农业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经济、生态、社会贡献出发,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城乡融合发展对都市农业的需求:一是大湾区城市空间扩展和农业生产用地保护利用,二是大湾区城乡要素系统的优化配置,三是大湾区建设成为高质量一流湾区,四是大湾区建设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典范,这些需求都需要都市农业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六大原则:灵活多样、合作共享、适度规模、长期战略、技术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都市农业的功能与意义;二是明确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三是制定政策法规,确定都市农业的合法地位;四是加强舆论引导,吸引公众对都市农业的广泛参与和普遍支持;五是加强宜机化农田建设,增加都市农业设施装备和经营管理投入;六是加强都市农业理论模式和政策法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都市农业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程度评价及制约因子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梁俊芬 蔡勋 +1 位作者 冯珊珊 陶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80-1689,共10页
客观评价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程度,有助于把握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短板弱项和关键问题。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3个维度构建了包括24个指标的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参... 客观评价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程度,有助于把握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短板弱项和关键问题。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3个维度构建了包括24个指标的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发达国家标准和国内先进城市标准,设定各指标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值,利用均权法测度珠三角地区及其市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数,借助障碍度模型诊断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20年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处于转型跨越阶段,距离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尚有不小差距;3个维度中农村现代化发展最好,城乡融合次之,农业现代化发展较差;指标达标程度整体不高,有一半指标不及格。珠三角各市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核心6市明显高于周边3市,呈梯次发展格局。制约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子为二元对比系数、农业保险深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最大障碍因子。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对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为加快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升农业风险保障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程度 指标体系 均权法 评价 障碍因子 珠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评价、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田璞玉 张丹婷 周灿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构建现代都市农业评价体系,测度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并分析其驱动因素,提出优化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为大湾区等发达城市群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熵值法评价了2013—2020年粤... 【目的】构建现代都市农业评价体系,测度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并分析其驱动因素,提出优化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为大湾区等发达城市群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熵值法评价了2013—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使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分析了区域差异,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驱动因素进行辨析。【结果】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年平均增长率为5.3%,广州为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菜篮子保障能力发展平稳,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水平波动上涨,三产融合水平发展较快,年平均增长率为12.1%;农业先进生产要素集聚水平小幅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45%;现代农业经营水平增长较快,年平均增长率达17.2%。区域总体基尼系数波动下降,差异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距。目前,耕地面积占比、三产占比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是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各区域都市农业驱动因素有差别,且各因素的交互作用都属于“双因子增强型”,任意两个驱动因素共同作用时,都会增强其对都市农业分异的作用强度。【结论】样本观测期内,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总体呈增长趋势,区域间发展差距缩小,但城市间发展差异依然较大。建议从整体规划和区域短板补齐、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要素和政策供给等方面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现代化 都市农业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销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广东博罗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
10
作者 方伟 张禄祥 +1 位作者 彭丹丽 李欢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41-53,共13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推进主销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总体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文...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推进主销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总体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例,通过构建粮食产业“产品体系、产业链和业态”空间拓展新理论,详细分析这3种空间拓展在博罗县丝苗米产业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深度思考并凝练出“良好资源基础+有责任的政府+有情怀的企业+长期的科技支撑”粮食生产与主销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提升主销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自给水平。该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达的主销区内仍存在保持良好粮食生产条件和能力的地区,应充分发掘其粮食生产的资源基础,重视种业振兴,延长粮食产业链条,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强化政府推进土地、资金等要素的政策制度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及科研团队合作,注重科技创新,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可为主销区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主销区 拓展空间 产品体系空间 产业链空间 产业业态空间 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建设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灿芳 梁俊芬 黄红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127,共7页
定量分析珠三角九市农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其发展优势在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发展短板在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偏低和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足;综合分析粤港澳三地在科技创新、装备制造、金融、会展等领域对... 定量分析珠三角九市农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其发展优势在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发展短板在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偏低和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足;综合分析粤港澳三地在科技创新、装备制造、金融、会展等领域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方向为:全球农业种业创新中心、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和制造中心、养生食品研发中心、国际农业交流交易中心、国家农业全面对外开放先行区和农业金融创新服务试验区;并从顶层设计、人力资本、财政投入、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提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建设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粤港澳大湾区 方向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赵永琪 卢俊 李刚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88-100,共13页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区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空间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已建设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最...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区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空间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已建设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不平衡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粤北地区,全省及不同区域在空间上均呈集聚分布形态。核密度估计显示,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形成以珠三角地区为依托的“一心三核”集聚连片分布格局。(2)广东省各地市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布不均衡。其中,珠三角地区的地市差距最大,粤北地区差距相对较小。县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广东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存在明显的集聚区域,有3个县区高—高集聚比较明显,分别是珠三角地区的黄埔区,粤西地区的化州市、电白区。(3)广东省主要依托种植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且多以粮油种植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类型共同发展。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集聚核心存在差异,但“多点集聚”的总体特征较稳定。(4)农田总量、水利灌溉、农业专业村镇、农业龙头企业等12个因素对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空间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各因素之间存在双因子增强交互作用,其中农业龙头企业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最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一系列因素交互协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可从空间规划、制度设计以及地方建设等方面推动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园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广东省 高质量发展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绿色发展潜力影响因素及空间格局演变
13
作者 胡韵菲 陶亮 罗旖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0-1611,共12页
面向广东以新质生产力支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为下一阶段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寻找一条可行的实施路径,采用专家咨询法评估了广东省30年来(1990-2020)农业生产水平、资源环境保障度以及农业绿色发展潜力,建立了农业绿色... 面向广东以新质生产力支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为下一阶段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寻找一条可行的实施路径,采用专家咨询法评估了广东省30年来(1990-2020)农业生产水平、资源环境保障度以及农业绿色发展潜力,建立了农业绿色发展潜力解释模型并探讨了其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1990-2020年,广东省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分提升15%,但80%的城市农业资源保障度有所下降,2020年,农业绿色发展潜力较高的深圳、东莞和江门3个城市为全省贡献了大部分“盈余”。对农业绿色发展潜力的影响上,农业资源使用效率>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供给能力>农业资源保障度>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业生产效率,且6个指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从空间格局看,广东农业生产水平呈现从珠三角沿海向周边递增的梯度变化;农业资源环境保障度则呈高、低保障度城市分别局部集中、中等保障度城市东西向大范围连片格局。全省农业绿色发展低潜力区从1990年的区域性分布转变为2020年的范围性分布。对于人口压力和资源约束“双高”的城市,亟需从依靠消耗资源向创造资源转变;对于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强的城市,则需将农业绿色发展潜力转化为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满足广东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议从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健全重点领域政策法规、加快绿色生产科技创新以及建立健全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等4个方面,着力提升农业绿色生产水平与资源利用效率,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广东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资源环境 发展潜力 聚类分析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璞玉 万忠 +5 位作者 王建军 黄薇妮 林萍 陶清清 张丹婷 张磊 《南方农村》 2021年第3期4-9,共6页
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相匹配,都市农业是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广州、东莞等大湾区主要城市进行调研,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结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已形成... 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相匹配,都市农业是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广州、东莞等大湾区主要城市进行调研,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结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已形成以“市场流通型、特色产品型、休闲观光型、科普教育型、生态保障型”为主的发展模式,但尚存在认识不足、用地难、产业融合程度低、流通环节薄弱、科技创新与推广不足、从业人员量少质低等问题。最后,从土地、科技、产业、模式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发展模式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山市都市现代农业多功能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勋 梁俊芬 +1 位作者 冯珊珊 周灿芳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3期145-152,共8页
为科学评价佛山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多功能协调发展。在厘清都市现代农业内涵基础上,构建包含科技创新支撑、生产供给保障、社会生活保障以及生态涵养修复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都市农业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为科学评价佛山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多功能协调发展。在厘清都市现代农业内涵基础上,构建包含科技创新支撑、生产供给保障、社会生活保障以及生态涵养修复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都市农业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测度佛山市及各区都市现代农业多功能发展水平。研究结果显示,佛山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从2015年的19.88增长到2020年的80.13,科技创新支撑、生产供给保障、社会生活保障以及生态涵养修复等4个方面增长趋势明显。从各区发展情况看,顺德区和高明区都市现代农业多功能发展水平位居前列,禅城区都市现代农业多功能发展水平居各区末位。佛山市都市现代农业科技、生产、生活、生态等多功能发展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各区都市现代农业功能特色鲜明,应采取“一区一策”都市农业发展策略,因地制宜推动各区都市现代农业差异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现代农业 多功能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法 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振兴视角下农业产业园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以陆丰市水产产业园为例
16
作者 王国庆 赵庆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7期101-104,共4页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园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以陆丰市水产产业为例,实证研究农业产业园助力县域经济的路径。分析认为,农业产业园要从提高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优化农业企业发展环境、强化产业科技...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园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以陆丰市水产产业为例,实证研究农业产业园助力县域经济的路径。分析认为,农业产业园要从提高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优化农业企业发展环境、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引领、探索构建水产全产业链、加强产业发展用地保障等方面发力,助力产业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农业产业园 陆丰水产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都市农业要素贡献研究
17
作者 林群 赵程 《热带农业工程》 2018年第3期61-63,共3页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工业城市的农业发展急剧萎缩,如何振兴城市农业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从农业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和贡献率角度出发,以东莞市为...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工业城市的农业发展急剧萎缩,如何振兴城市农业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从农业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和贡献率角度出发,以东莞市为实证对象进行都市农业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科技进步对东莞市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为71.80%,物质费用贡献率占重要份额,劳动力和土地的贡献份额较小,甚至为负值。因此,科技进步和设施农业可成为工业城市农业增长的主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要素投入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山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成就、条件和形势要求
18
作者 刘翀 洪思洁 +2 位作者 杨伟恒 杨光 方晨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124-127,共4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分析台山的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农业农村现代化...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分析台山的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条件和形势要求等具有指导和显示意义,为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使命、新机遇、新挑战,科学谋划和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山 “十四五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的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思远 廖森泰 +1 位作者 邹宇晓 林光月 《农业工程》 2019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作为珠江三角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非常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搜集整理文献、现场调研考察和借鉴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了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的历史演变,分析和总结了珠... 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作为珠江三角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非常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搜集整理文献、现场调研考察和借鉴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了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的历史演变,分析和总结了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显著的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并从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和农业景观等方面探索动态传承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行政部门管理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基塘农业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农业用水的开源与节流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爱玲 串丽敏 《世界农业》 2018年第8期11-15,共5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约束的日益趋紧,各国在农业用水方面都尽力开源和节流,以缓解水资源压力。国外农业用水的开源措施主要有建设大型调水工程、雨水收集利用、废水处理后再利用以及咸水淡化利用等;主要的节流措施包括采用工程节流、... 随着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约束的日益趋紧,各国在农业用水方面都尽力开源和节流,以缓解水资源压力。国外农业用水的开源措施主要有建设大型调水工程、雨水收集利用、废水处理后再利用以及咸水淡化利用等;主要的节流措施包括采用工程节流、灌溉节流、农艺节流和配套节水技术等。国外农业用水开源趋于多样化、农业节水材料趋于高新化、节水灌溉技术趋于精准化。借鉴国外的经验,中国应根据水资源分布特点进行作物布局优化,加大对非常规水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高新技术在农业节水上的应用研发,并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开源 节流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