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解读及中国远洋渔业应对策略 被引量:12
1
作者 唐峰华 岳冬冬 +2 位作者 熊敏思 李励年 崔雪森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6年第3期210-217,共8页
北太平洋公海海域由于其特有的海洋环境和地理条件,形成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是中国远洋渔业重点开发利用的渔场之一。2012年2月24日经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和中国台湾等缔约方协商制定《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 北太平洋公海海域由于其特有的海洋环境和地理条件,形成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是中国远洋渔业重点开发利用的渔场之一。2012年2月24日经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和中国台湾等缔约方协商制定《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本文对公约的目的、规定的范围、海域的主要渔业资源、基本原则、成立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的职能、及相关船旗国和港口国的主要职责等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并结合中国在北太平洋公海相关渔业生产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与应对策略,为确保可持续和合理利用开发北太平洋公海海域渔业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公海 渔业资源 公约 解读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岳冬冬 赵文武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5年第1期25-30,共6页
东盟作为中国水产品贸易重要市场之一,在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双方水产品贸易规模逐年攀升,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品贸易的发展.借助TC指数,对2000 ~2013年间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各国及不同类别水产品贸易特征和竞争力优势情... 东盟作为中国水产品贸易重要市场之一,在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双方水产品贸易规模逐年攀升,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品贸易的发展.借助TC指数,对2000 ~2013年间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各国及不同类别水产品贸易特征和竞争力优势情况进行了分析测算,得出以下结论:在2000 ~2013年间,中国出口东盟水产品贸易额增长了52倍,年均增长率为35.45%;034类、036类及037类的出口贸易额呈现了指数级的增长趋势,036类和034类的进口比例迅速攀升,占进口额的90%;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整体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具有较大的竞争力优势,TC指数平均值为0.75和0.64;037类产品最具有竞争力优势,TC指数均值为0.91.建议通过扩大中国水产品在东盟国家的贸易规模和优化水产品出口类别结构,进一步提高中国对东盟水产品贸易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水产品 贸易竞争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印度洋渔业管理协议》概况及中国远洋渔业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熊敏思 樊伟 +2 位作者 唐峰华 吴祖立 李励年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6年第4期299-305,共7页
《南印度洋渔业管理协议》于2012年6月21日正式生效。截至目前,澳大利亚、库克群岛、欧盟、法国、日本、韩国、毛里求斯和塞舌尔是《南印度洋渔业管理协议》的缔约方,目前该协议无合作非缔约方。本文主要对该协议产生的背景及过程、生... 《南印度洋渔业管理协议》于2012年6月21日正式生效。截至目前,澳大利亚、库克群岛、欧盟、法国、日本、韩国、毛里求斯和塞舌尔是《南印度洋渔业管理协议》的缔约方,目前该协议无合作非缔约方。本文主要对该协议产生的背景及过程、生产作业范围、海域主要的生物资源、协议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等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目前我国不是该协议的成员国,但基于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战略及在印度洋的渔业生产现状,应考虑尽快加入该协议,在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争取相关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印度洋渔业管理协议 公海 渔业资源 远洋渔业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措施 被引量:44
4
作者 姜亚洲 林楠 +1 位作者 杨林林 程家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3-422,共10页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作为国内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领域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其在提升增殖种类资源量的同时,也会给野生资源种类和增殖水域生态系统健康带来诸多生态风险。现阶段,系统评价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实施有效的生态风险防控已成为...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作为国内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领域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其在提升增殖种类资源量的同时,也会给野生资源种类和增殖水域生态系统健康带来诸多生态风险。现阶段,系统评价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实施有效的生态风险防控已成为构建负责任增殖放流模式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3个层面系统评述国内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生态风险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阐述相应的生态风险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放流 生态风险 生态适合度 负责任措施 资源修复 渔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用聚乙烯纤维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9
5
作者 闵明华 黄洪亮 +5 位作者 石建高 陈晓雪 马海有 王磊 陈晓蕾 王鲁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6,共7页
系统论述了渔用聚乙烯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结合聚乙烯塑料的改性方法,提出了渔用聚乙烯纤维增强增韧的改性思路。介绍了橡胶或弹性体、刚性粒子、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对聚乙烯增强增韧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刚性粒子和刚性粒子协... 系统论述了渔用聚乙烯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结合聚乙烯塑料的改性方法,提出了渔用聚乙烯纤维增强增韧的改性思路。介绍了橡胶或弹性体、刚性粒子、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对聚乙烯增强增韧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刚性粒子和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对聚乙烯的增韧改性,指出纳米粒子协同弹性体增韧渔用聚乙烯纤维将是未来渔用聚乙烯纤维增韧改性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用 聚乙烯纤维 增强 增韧 共混 刚性粒子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东海中北部及黄海南部春季主要鱼类的食性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纪炜炜 姜亚洲 +3 位作者 阮雯 陈雪忠 张明亮 李圣法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5-422,共8页
根据2010年春季东海中北部和黄海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样品,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该海域内主要鱼类的营养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海域内主要鱼类的δ13C比值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调查鱼类主要摄食类型偏底层生物,浮游生物... 根据2010年春季东海中北部和黄海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样品,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该海域内主要鱼类的营养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海域内主要鱼类的δ13C比值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调查鱼类主要摄食类型偏底层生物,浮游生物食性类型较少,海域中鱼类的食性类型存在一定空间差别;食源贡献率分析表明,2010年春季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饵料生物组成中,头足类如神户枪乌贼(Loligo kobiensis)是其优势食源贡献者(56.1%),甲壳类如凹管鞭虾(Solenocera koelbeli)也是其重要的食物来源(28.3%)。本研究结果证实了稳定同位素方法在鱼类食性分析应用中的可行性,也为海洋鱼类的营养生态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东海 黄海南部 海洋鱼类 食性特征 小黄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东海外海鱼类群落特征及其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5
7
作者 袁兴伟 刘尊雷 +3 位作者 姜亚洲 林楠 张辉 程家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9-1047,共9页
根据2004年12月和2008年12月东海区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利用多元分析[非度量多变量排序(nMDS)、SIMPER],对比分析正常年份(2004年)和拉尼娜(La Ni?a)年份(2008年)不同生态属性鱼类的变化特征,探究鱼类群落结构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模... 根据2004年12月和2008年12月东海区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利用多元分析[非度量多变量排序(nMDS)、SIMPER],对比分析正常年份(2004年)和拉尼娜(La Ni?a)年份(2008年)不同生态属性鱼类的变化特征,探究鱼类群落结构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2008年冬季与2004年冬季相比,调查水域的种类组成由45种增加至61种,其中,暖水性种类比例减少,暖温性种类比例增加。主要优势种年间变化不大,仍为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两者资源密度之和分别占总资源密度的59.95%和55.16%。不同生态属性种类的资源密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为代表的暖水性鱼类资源密度下降,而以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代表的暖温性鱼类资源密度增加。研究水域生物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的均值均有所升高,但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年间3指数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捕捞压力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群落组成的变化可能与拉尼娜事件有关,未来需要掌握不同种类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拉尼娜事件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多元分析 资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水池模型试验的金枪鱼围网沉降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灵智 黄洪亮 +4 位作者 陈帅 徐国栋 吴越 刘健 张敬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3,共6页
基于重力相似准则,通过静水池模型试验研究下纲重量、放网速度和网衣材料对围网下纲沉降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金枪鱼围网网翼后部下纲沉降速度最快,其次为网翼中部和取渔部;(2)下纲重量和放网速度与下纲沉降速度呈显著的正... 基于重力相似准则,通过静水池模型试验研究下纲重量、放网速度和网衣材料对围网下纲沉降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金枪鱼围网网翼后部下纲沉降速度最快,其次为网翼中部和取渔部;(2)下纲重量和放网速度与下纲沉降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3)同等条件下,涤纶(PES)模型网下纲沉降性能显著优于聚酰胺纤维(PA)模型网,可能与涤纶材料密度较大有关;(4)放网速度1.5m/s和下纲重量47.5g/m条件下,PA材料模型网的网翼中部下纲沉降速度变化规律为先短暂上升,尔后呈快-慢-快趋势下降,平均沉降速度为0.12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围网 模型试验 重力相似 下纲重量 放网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产品研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勤 刘志东 +4 位作者 陆亚男 李励年 王茜 周雨思 阮雯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南极磷虾生活在南极海域,资源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南极磷虾开发耗资巨大,在大规模商业性开发投入之前,做好相关产品与市场分析等基础工作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南极磷虾产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继而对南极磷虾产品的主要形式... 南极磷虾生活在南极海域,资源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南极磷虾开发耗资巨大,在大规模商业性开发投入之前,做好相关产品与市场分析等基础工作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南极磷虾产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继而对南极磷虾产品的主要形式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剖析,并对主要目标市场进行了定位研究。研究认为:南极磷虾粉和液态磷虾油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产品存在形式。其中,磷虾粉可作为蛋白质增强剂、增味剂和重要的氨基酸补充剂使用,可作为渗透调节之用,同时,可以作为矿物质来源、脂质来源、几丁质/几丁聚糖免疫增强剂、天然色素(类胡萝卜素)来源使用。磷虾粉的目标市场更倾向于水产饲料;磷虾油的目标市场主要倾向于营养保健和制药行业。相对于磷虾粉,磷虾油的市场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产品 磷虾粉 磷虾油 目标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区底拖网作业三类主要渔获物的时空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勇 程家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03-3410,共8页
目前海洋捕捞渔获物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这三类生物共存于一片水域,同处一个生态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着诸多联系,如捕食与被捕食、生存空间竞争等。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海洋生物资源管理与研究已经成为国际趋势和国... 目前海洋捕捞渔获物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这三类生物共存于一片水域,同处一个生态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着诸多联系,如捕食与被捕食、生存空间竞争等。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海洋生物资源管理与研究已经成为国际趋势和国内要求,将各种生物、群落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是基于生态系统管理与研究的基本途径,而目前多数研究还是将三类生物分开,缺少三者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根据2000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积调查数据,就三类生物的主要分布区域水平空间关系、三类生物空间分布的距离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发现,三类生物主要分布区域存在空间分离趋势,且该趋势随着三类生物集中区域的聚集程度越高,空间分离的现象越为明显,这种分离特征可能是三类生物相互竞争、相互适应、长期演化的结果,是一种典型的生态位分化现象。四季三类生物的空间分布距离,呈现出春夏季距离远、秋冬季距离近的特点;可能是由于春夏季是多数鱼类的产卵繁殖期,其分布水域主要聚集在产卵场或育卵场,而其它生物无显著聚集或聚集水域不同,从而导致鱼类与其它生物之间的距离增加;而秋冬季是多数鱼类的索饵和越冬洄游季节,分布水域相对分散,从而导致三类生物之间的距离相对近。三类生物的空间分布距离,呈现出头足类与鱼类距离近、鱼类与甲壳类和甲壳类与头足类距离相对远的特点;可能是由于三类生物的不同活动能力所导致,甲壳类活动能力差,一般处于海洋最底水层,头足类活动能力强于甲壳类,能活跃于多个水层,但其游泳能力具有间歇性特点,而鱼类活动能力最强,能长期持续在多水层之间游动。活动能力导致鱼类与头足类的空间交叉区域较多,因而距离较近;而甲壳类与鱼类和头足类的交叉区域较少,因而距离较远。三类生物空间分布的分离特征对于渔业管理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适当引导不同作业渔船在不同水域进行生产,从而能减少或避免渔船为争夺渔场而发生的纠纷和摩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底拖网 三类渔业生物 时空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对苯酚的降解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艳娥 刘亚菲 +1 位作者 胡中华 鲁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106,共3页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O3-BACF)工艺对含酚废水的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在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柱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取样,苯酚的最佳去除率分别为75%、85%和95%左右,下部对苯酚的去除效果最好。采用高效液相分析仪(HPLC)分析了O3-B...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O3-BACF)工艺对含酚废水的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在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柱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取样,苯酚的最佳去除率分别为75%、85%和95%左右,下部对苯酚的去除效果最好。采用高效液相分析仪(HPLC)分析了O3-BACF处理过程中苯酚的变化情况,发现经过O3-BACF处理过的苯酚废水产生的中间产物多于O3氧化的。在O3-BACF柱运行的不同时段,研究了膨胀率的变化情况。定期地对O3-BACF装置进行反冲洗再生,以恢复和保持生物活性炭纤维的活性。研究发现反冲洗再生所需的时间很短,再生后的炭柱运行1~2 d后就基本恢复了原来的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生物活性炭纤维 苯酚 反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区小黄鱼海底水温分布特征及分析方法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勇 程家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3-435,共13页
水温是影响鱼类活动的重要因素,鱼类繁殖、生长、发育等阶段都对水温有着不同需求。本研究基于2014—2015年4个季节的大面积调查数据,结合R语言绘图技术,采用频率和生物量两种确定温度分布范围的方法,对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水温是影响鱼类活动的重要因素,鱼类繁殖、生长、发育等阶段都对水温有着不同需求。本研究基于2014—2015年4个季节的大面积调查数据,结合R语言绘图技术,采用频率和生物量两种确定温度分布范围的方法,对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水温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依据频率和生物量分别确定的温度分布范围差别较大;前者覆盖站位比例相对较高,后者覆盖站位累积生物量比例较高;后者在确保生物量累积比例的条件下,某些季节也能有较高的站位覆盖比例,如夏季和秋季;基于生物量确定的温度范围可以更好地反映目标对象的分布特征。与历史研究结果比较,本文的水温分布范围基本保持一致,推断小黄鱼水温分布范围相对稳定,本文研究结果可以反映小黄鱼的一般特征。研究过程中发现小黄鱼有两个群体,水温和空间分布有明显差异;一个群体分布偏北,分布最南水域不超过舟山渔场水域;另一个群体分布偏南,一般分布水域处于长江口渔场以南海域。群体分布环境特征的分离可以作为种群划分的一个依据,本文观察结果可以作为小黄鱼种群划分的一个侧面依据。研究还发现,春、冬冷季小黄鱼资源聚集程度高,而夏、秋暖季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冷季群体单一,主要是越冬索饵群体;而暖季群体复杂,包括产卵亲体、补充群体等;暖季出现多个高生物量水温范围,可能与不同群体不同的温度取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小黄鱼 水温分布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亲和膜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闵明华 石建高 +3 位作者 马海有 陈彦模 张瑜 王鲁民 《合成纤维》 CAS 2013年第3期20-23,共4页
系统论述了国内外有关纳米纤维亲和膜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亲和膜的分离过程、组件形式及其在气体净化、水体中重金属离子脱除、水体中有机小分子脱除、蛋白质的分离提纯及传感器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纤维 亲和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纤维小球对养殖池塘处理及除氮优势菌的鉴定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艳娥 鲁超 +3 位作者 徐亚岩 康伟 王翠华 徐兆礼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1,共4页
采用生物活性炭纤维小球处理养殖池塘水体中氨氮,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氨氮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1~7 d,5、25、50 mg/L的氨氮去除效果均呈上升趋势,最佳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4%、79.5%、76.7%;在8~14 d,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均处于一个波动过... 采用生物活性炭纤维小球处理养殖池塘水体中氨氮,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氨氮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1~7 d,5、25、50 mg/L的氨氮去除效果均呈上升趋势,最佳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4%、79.5%、76.7%;在8~14 d,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均处于一个波动过程,但在14 d内,去除率分别保持在74%、65%、63%以上;在15~21 d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均呈下降趋势。生物活性炭纤维小球在处理氨氮过程中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也是处于变化的动态过程。通过多次反复筛选,从生物活性炭纤维小球中筛选出对氨氮具有较强去除效能的优势菌。通过对菌株的个体形态特征、菌落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最终确定2种优势菌为硝化菌和恶臭假单胞菌。对2种优势菌的生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最适宜的温度为25~35℃,适宜的pH为中性及偏碱性。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硝化菌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恶臭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纤维 无机氮 优势降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从业者在近海捕捞业中作用与影响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陆亚男 王茜 +4 位作者 刘勤 岳冬冬 熊敏思 肖黎 戴媛媛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6年第3期169-173,共5页
近海捕捞业大量外来从业者的涌入,一方面满足了近海捕捞行业的用工需求,但客观上也对日益紧张的渔业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为研究这些外来从业者对近海捕捞业的作用和影响,在对浙江、福建等地渔村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对近海捕捞业外... 近海捕捞业大量外来从业者的涌入,一方面满足了近海捕捞行业的用工需求,但客观上也对日益紧张的渔业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为研究这些外来从业者对近海捕捞业的作用和影响,在对浙江、福建等地渔村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对近海捕捞业外来从业者的基本情况、对近海捕捞业的影响以及造成近海捕捞业大量外来从业者涌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外来从业者进入近海捕捞渔业主要是一种经济现象,是由经济因素引起的正常的劳动力转移,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建议。相关研究结果与政策建议可望为指导外来从业者管理以及近海捕捞渔业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捕捞业 外来从业者 政策 作用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船位数据的流刺网网次和方向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荣瀚 张胜茂 +2 位作者 陈雪忠 樊伟 朱文斌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9-178,共10页
渔船监测系统(vessel monitoring system,VMS)在渔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及渔业组织的重视,我国近海渔船主要采用基于北斗的VMS系统。刺网是我国主要的捕捞作业方式之一,提出一种使用北斗数据提取流刺网作业网次以... 渔船监测系统(vessel monitoring system,VMS)在渔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及渔业组织的重视,我国近海渔船主要采用基于北斗的VMS系统。刺网是我国主要的捕捞作业方式之一,提出一种使用北斗数据提取流刺网作业网次以及网长和方向的方法。该方法使用阈值综合判别的方法判断捕捞作业的状态,通过航速、空间距离、时间间隔和航向变化的阈值判别作业时收网状态的船位点,然后根据收网状态的起始点判定放网状态的起始点。根据范例中提取的516组网次,使用程序判别的船位点和人工判断的船位点有74%相同,表明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精度高、处理快速、实时程度高的特点。该方法可为我国渔业管理和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并可应用于捕捞控制、海上执法等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监测系统 北斗 流刺网 网次 网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远洋底层渔业在国际公海的作业情况与经验借鉴
17
作者 程若冰 缪圣赐 +4 位作者 李励年 王茜 周雨思 熊敏思 陆亚男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7年第2期131-137,共7页
日本是全球重要的远洋渔业国家。日本政府从1897年开始推行远洋渔业,至今已持续100多年。本文回顾了日本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详述了日本远洋深海底层渔业在北太平洋中部公海、西南印度洋公海、东南大西洋公海以及南极周边海域的作业情况... 日本是全球重要的远洋渔业国家。日本政府从1897年开始推行远洋渔业,至今已持续100多年。本文回顾了日本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详述了日本远洋深海底层渔业在北太平洋中部公海、西南印度洋公海、东南大西洋公海以及南极周边海域的作业情况,分析和探讨了日本在开发远洋深海底层渔业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远洋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洋底层渔业 公海 日本 渔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近海捕捞经营状况调查研究--以宁波市两个渔村为例
18
作者 程若冰 岳冬冬 +5 位作者 王茜 熊敏思 刘勤 戴媛媛 肖黎 陆亚男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6年第4期257-263,共7页
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及近海渔业资源的日益衰退给沿海渔民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解我国东南沿海渔村近海捕捞经营状况,作者对浙江省宁波市下辖的两个渔村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针对受访者的基本信息、渔船生产经营情况、渔船出资构成... 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及近海渔业资源的日益衰退给沿海渔民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解我国东南沿海渔村近海捕捞经营状况,作者对浙江省宁波市下辖的两个渔村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针对受访者的基本信息、渔船生产经营情况、渔船出资构成情况以及受访者对近海捕捞业未来的预期这四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调查结果显示:92%的受访者只有中小学文化水平;样本渔船中单拖网渔船占65%,双拖网渔船占35%;受访者在2012和2013年渔业经营的亏损率分别为33%和36%;有71%的受访者具有退出近海捕捞的意愿;93.4%的受访者不愿让子女继续从事近海捕捞。本文旨在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引导渔民上岸,缓解近海渔业捕捞压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捕捞 经营状况 渔业经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商业化开发的战略性思考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勤 黄洪亮 +3 位作者 李励年 王茜 周雨思 阮雯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1-37,共7页
南极磷虾的区域特色、资源保有量优势和广泛的应用价值,使它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南极磷虾商业化开发战略是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特色为战略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支撑,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基于中国海洋开发的战略环境,结... 南极磷虾的区域特色、资源保有量优势和广泛的应用价值,使它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南极磷虾商业化开发战略是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特色为战略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支撑,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基于中国海洋开发的战略环境,结合南极磷虾资源特色,评估其战略能力,确立发展目标为形成并完善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的产业体系,确立发展战略重点为跟踪南极磷虾资源养护管理措施变化和开发利用政策、中国南极磷虾产业发展模式及风险评估、中国发展南极磷虾产业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机制、中国发展南极磷虾产业的政策措施与保障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商业化开发 战略资源 战略能力 南极磷虾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渔业管理形势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勤 黄洪亮 +1 位作者 刘健 李灵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7-12,共6页
明晰不断调整的南极磷虾渔业管理制度,掌握渔业开发的游戏规则对于推动南极磷虾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CEMP点建设的加强、更加严格的鲜重报告要求、科学观察员的系统配备、密切关注捕捞活动对其他生物的深远影响将成为南极磷虾渔业... 明晰不断调整的南极磷虾渔业管理制度,掌握渔业开发的游戏规则对于推动南极磷虾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CEMP点建设的加强、更加严格的鲜重报告要求、科学观察员的系统配备、密切关注捕捞活动对其他生物的深远影响将成为南极磷虾渔业管理的关注趋势。我国今后应该认真遵守具体制度,结合中国的远洋渔业规划认真思考,加强南极海洋科学调查,重视南极磷虾渔业管理等软科学方面的研究,提出相关科学数据,以便为中国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的进一步发展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 南极磷虾 渔业管理 南极生物资源养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