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处在边远山区的农业银行隆林县支行三年盈利翻两番的经验与体会
1
作者
黄廷智
王祥云
+3 位作者
华荣斌
宋多鸿
李茂林
吴幸坤
《广西金融研究》
1998年第6期43-46,共4页
隆林境内聚居着壮、苗、彝、仡佬等少数民族,尚有12万人口(占全县总人口35.29%)处于温饱线下,是国务院认定的少数民族特困县.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隆林县农业银行从山区的实际出发,抓住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契机,解放思想,强化管理,走出了一...
隆林境内聚居着壮、苗、彝、仡佬等少数民族,尚有12万人口(占全县总人口35.29%)处于温饱线下,是国务院认定的少数民族特困县.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隆林县农业银行从山区的实际出发,抓住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契机,解放思想,强化管理,走出了一条山区县农行的创利之路.1995年在1994年亏损76万元的情况下仍然盈利20.6万元,1996年又盈利50.3万元,1997年在农行经历与农村信用社和与农发行分设机构的改革中再创佳绩,实现利润122.3万元,人均创利1.14万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43.14%和192.31%,实现了三年盈利翻两番的目标,成为全区农行县支行级的”十大创利大户”先进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银行
隆林县支行
经营管理
盈利翻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县槐树池信用社改革的基本做法和初步效果
2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12期45-46,共2页
林县槐树池信用社,距县城南五里,全社十三名职工。辖区九个村,三十八个自然村,一万八千五百七十六口人。由于靠近县城,交通方便,乡村企业发展快,商品生产较活跃。今年七月份,县农行,县联社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我县农村金融工作的实际情况...
林县槐树池信用社,距县城南五里,全社十三名职工。辖区九个村,三十八个自然村,一万八千五百七十六口人。由于靠近县城,交通方便,乡村企业发展快,商品生产较活跃。今年七月份,县农行,县联社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我县农村金融工作的实际情况,在该社进行了改革试点,着重抓了劳动人事管理、工资奖金制度、股金制度、贷款利率、业务经营管理五个方面的改革。改革促进了管理,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做法
业务经营管理
信用社改革
商品生产
股金制度
工作人员
经济效益
奖金制度
劳动人事管理
槐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吴幸坤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3年第10期67-67,共1页
最近,笔者在参与隆林县农业银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中发现,银行内部在信贷管理方面存在若干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放宽贷款条件。参评的近40个企业,自有资金比例达不到30%和自有流动资金补充率达不到比率的企业占90%;流动资金利润率普...
最近,笔者在参与隆林县农业银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中发现,银行内部在信贷管理方面存在若干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放宽贷款条件。参评的近40个企业,自有资金比例达不到30%和自有流动资金补充率达不到比率的企业占90%;流动资金利润率普遍较低。但银行对这些企业仍然发放了流动资金贷款或增加了流动资金贷款量。二是风险防范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如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合同、协议等缺乏时效性,没有法律效力。抵押贷款缺乏实在性,流动资产、临时占用资产、无价值的物品都在抵押品之列。在具体办理手续过程中,没有开列抵押品清单,有的抵押品缺乏稳定性。担保贷款的担保单位有的没有经济实力或者没有相应的物资作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信贷管理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抵押品
担保贷款
隆林县
抵押贷款
流动资金利润率
补充率
贷款发放
放宽贷款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贷款质量乃农村信用社搞活经营之关键
4
作者
栗建生
王书生
任文增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69-70,共2页
受贷款质量下降,利息收益率降低等原因影响,今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在冲出1989年以来亏损的“魔圈”之后,在经营上又陷入了新的困境.上半年,林县有70%的信用社亏损,亏损金额高达721万元。贷款质量的下降,不仅削弱了信用社支付客户到期存款...
受贷款质量下降,利息收益率降低等原因影响,今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在冲出1989年以来亏损的“魔圈”之后,在经营上又陷入了新的困境.上半年,林县有70%的信用社亏损,亏损金额高达721万元。贷款质量的下降,不仅削弱了信用社支付客户到期存款和利息的能力,而且更难应付在非常情况下的存款挤兑现象.因此,努力提高贷款质量,已成为信用社搞活经营的关键。一、信贷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一)“双呆”贷款居高不下,盘活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贷款质量
贷款决策
经营
信贷员
货款
资金运用
亏损
诉讼时效
利息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我县建立信用社县联社的实践看其作用
5
作者
元崇水
郭贵山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2期43-44,共2页
我县的信用社是以经济区建立的小型信用社。全县共有七十五个社(每乡平均五个)职工五百零五名。根据改革的精神,1983年我们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经过清股,扩股分红,选举了群众代表,建立了民主管理机构。1984年三月召开了全县信用社联合...
我县的信用社是以经济区建立的小型信用社。全县共有七十五个社(每乡平均五个)职工五百零五名。根据改革的精神,1983年我们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经过清股,扩股分红,选举了群众代表,建立了民主管理机构。1984年三月召开了全县信用社联合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成立了县联社。县联社成立后,我们及时充实了人员,组织了联社办事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信用社
建立信用
农业银行
合作金融组织
商品生产
管理机构
劳动分红
经济区
社会主义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充分发挥县信用联社对资金的调剂作用
6
作者
张京州
王宏民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12期55-,50,共2页
在目前资金供求矛盾相当突出的情况下,我行在农村信贷工作中,通过县联社加强对基层信用社进行政策上的领导和业务上的指导,充分发挥县联社资金“蓄水池”的调节作用,统观全局,及时调度、灵活运用、解决了基层信用社资金此余彼缺的现象,...
在目前资金供求矛盾相当突出的情况下,我行在农村信贷工作中,通过县联社加强对基层信用社进行政策上的领导和业务上的指导,充分发挥县联社资金“蓄水池”的调节作用,统观全局,及时调度、灵活运用、解决了基层信用社资金此余彼缺的现象,挖掘了资金潜力,提高了资金运用效率。达到了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目的。 1、保证上缴存款准备金任务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信用社
资金紧张
灵活运用
调剂
资金运用效率
存款准备金
调节作用
蓄水池
微观搞活
宏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型多设的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了集体金融组织的优势
7
作者
任羊锁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4期40-43,共4页
林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在公社以下按经济区划(即人民公社化前的小乡、镇)建立的小型信用社。全县共有七十五个信用社,每个社区平均七个大队,有社干三至五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近二年来还在经济比较活跃、距社址较远的地方,建立了...
林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在公社以下按经济区划(即人民公社化前的小乡、镇)建立的小型信用社。全县共有七十五个信用社,每个社区平均七个大队,有社干三至五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近二年来还在经济比较活跃、距社址较远的地方,建立了七十一个信用服务站,共有不脱产信用代办员一百八十五名。遍布全县农村的小型信用合作社,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存取,在组织与调剂农村资金,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中,发挥了集体金融组织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金融组织
农村信用合作社
经济区划
人民公社化
小型
农村经济
主要任务
农村资金
群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抓好发放管理收回 减少农贷资金损失
8
作者
袁荣恒
郭贵山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11期43-45,共3页
林县农业银行,多年来,在农贷工作中,记取豁免农贷的教训,注意抓好发放、管理、收回,减少了资金损失。农行、信用社一九六二年到一九七八年,十七年累计发放各种支农贷款13469万元,清理农贷积欠时,上报核销款7230元,资金损失率为万分之零...
林县农业银行,多年来,在农贷工作中,记取豁免农贷的教训,注意抓好发放、管理、收回,减少了资金损失。农行、信用社一九六二年到一九七八年,十七年累计发放各种支农贷款13469万元,清理农贷积欠时,上报核销款7230元,资金损失率为万分之零点五四。其中银行累放贷款1393万元,上报核销款25元,资金损失率为百万分之一点七九。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三年底,银、信累放支农贷款29039万元,收回23553万元,收回率为81.1%,其中一九七八年前的积欠贷款1510万元,已清理收回1401万元,占92.8%,使农贷资金周转加快,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起了较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贷款
支农贷款
信用社
损失率
收回率
资金周转
十七年
农业银行
农村经济发展
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镇企业股份制经营必须走出集资化的误区
9
作者
王东明
王书生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33,共2页
乡镇企业股份制经营必须走出集资化的误区王东明,王书生目前,股份制经营作为乡镇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有效尝试,已在广大农村铺开,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热点。但是,在推行股份制改造进程中,由于思想认识的片面和推...
乡镇企业股份制经营必须走出集资化的误区王东明,王书生目前,股份制经营作为乡镇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有效尝试,已在广大农村铺开,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热点。但是,在推行股份制改造进程中,由于思想认识的片面和推行动机的偏向,使得乡镇企业股份制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股份制
集资化
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抓不懈 连年盈利
10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8年第2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人事制度改革
隆林县
双聘制
活期储蓄存款
思想工作
信贷管理
营业网点
中层干部
财会部门
信贷资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扎根民族山区创新业
11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6年第1期7-8,共2页
扎根民族山区创新业农业银行隆林县支行近年来,地处桂西北山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农业银行在金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取得了可喜成效。199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亿元大关,占本县各专业银...
扎根民族山区创新业农业银行隆林县支行近年来,地处桂西北山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农业银行在金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取得了可喜成效。199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亿元大关,占本县各专业银行存款总量的47%;各项贷款余额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山区
百色地区
隆林县
农村金融
农业银行
信贷资产质量
精神文明建设
资金组织工作
审批制度
经营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隆或营业所信贷资产实现“三无”的体会
12
作者
覃忠阳
黄小帆
李茂林
《广西金融研究》
1997年第7期28-31,共4页
隆林县农行隆或乡营业所自1990年以来,贷款到期收回率100%。1994——1996年贷款收息率分别达96.8%、100%、98.8%,到1996年末信贷管理基本实现了无逾期、无催收、无欠息。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支持山区特色经济,实现信贷资金良性...
隆林县农行隆或乡营业所自1990年以来,贷款到期收回率100%。1994——1996年贷款收息率分别达96.8%、100%、98.8%,到1996年末信贷管理基本实现了无逾期、无催收、无欠息。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支持山区特色经济,实现信贷资金良性循环 地处大石山地区的隆或乡,单一的农村产业结构开始向多元化的格局转变。1994年以来,隆或营业所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县支行信贷工作目标的要求,调整自身的信贷投向,向信贷集约化、效益型转变。隆或供销社是营业所支持的重点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管理混乱,致使1993年全社经营亏损额高达69万元。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困境,隆或营业所主任和信贷员主动找到供销社的领导班子共商供销社的扭亏大计。为供销社经营寻找出路,同时适时投放贷款,为供销社走出困境,排扰解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银行
营业所
信贷资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处在边远山区的农业银行隆林县支行三年盈利翻两番的经验与体会
1
作者
黄廷智
王祥云
华荣斌
宋多鸿
李茂林
吴幸坤
机构
农业银行
广西区分行
农业银行
百色分行
农业银行
隆
林县
支行
出处
《广西金融研究》
1998年第6期43-46,共4页
文摘
隆林境内聚居着壮、苗、彝、仡佬等少数民族,尚有12万人口(占全县总人口35.29%)处于温饱线下,是国务院认定的少数民族特困县.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隆林县农业银行从山区的实际出发,抓住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契机,解放思想,强化管理,走出了一条山区县农行的创利之路.1995年在1994年亏损76万元的情况下仍然盈利20.6万元,1996年又盈利50.3万元,1997年在农行经历与农村信用社和与农发行分设机构的改革中再创佳绩,实现利润122.3万元,人均创利1.14万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43.14%和192.31%,实现了三年盈利翻两番的目标,成为全区农行县支行级的”十大创利大户”先进单位.
关键词
农业银行
隆林县支行
经营管理
盈利翻番
分类号
F832.3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县槐树池信用社改革的基本做法和初步效果
2
机构
农业银行林县支行
信用合作股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12期45-46,共2页
文摘
林县槐树池信用社,距县城南五里,全社十三名职工。辖区九个村,三十八个自然村,一万八千五百七十六口人。由于靠近县城,交通方便,乡村企业发展快,商品生产较活跃。今年七月份,县农行,县联社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我县农村金融工作的实际情况,在该社进行了改革试点,着重抓了劳动人事管理、工资奖金制度、股金制度、贷款利率、业务经营管理五个方面的改革。改革促进了管理,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
基本做法
业务经营管理
信用社改革
商品生产
股金制度
工作人员
经济效益
奖金制度
劳动人事管理
槐树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吴幸坤
机构
农业银行
隆
林县
支行
出处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3年第10期67-67,共1页
文摘
最近,笔者在参与隆林县农业银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中发现,银行内部在信贷管理方面存在若干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放宽贷款条件。参评的近40个企业,自有资金比例达不到30%和自有流动资金补充率达不到比率的企业占90%;流动资金利润率普遍较低。但银行对这些企业仍然发放了流动资金贷款或增加了流动资金贷款量。二是风险防范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如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合同、协议等缺乏时效性,没有法律效力。抵押贷款缺乏实在性,流动资产、临时占用资产、无价值的物品都在抵押品之列。在具体办理手续过程中,没有开列抵押品清单,有的抵押品缺乏稳定性。担保贷款的担保单位有的没有经济实力或者没有相应的物资作保证。
关键词
银行信贷管理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抵押品
担保贷款
隆林县
抵押贷款
流动资金利润率
补充率
贷款发放
放宽贷款条件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贷款质量乃农村信用社搞活经营之关键
4
作者
栗建生
王书生
任文增
机构
农业银行林县支行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69-70,共2页
文摘
受贷款质量下降,利息收益率降低等原因影响,今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在冲出1989年以来亏损的“魔圈”之后,在经营上又陷入了新的困境.上半年,林县有70%的信用社亏损,亏损金额高达721万元。贷款质量的下降,不仅削弱了信用社支付客户到期存款和利息的能力,而且更难应付在非常情况下的存款挤兑现象.因此,努力提高贷款质量,已成为信用社搞活经营的关键。一、信贷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一)“双呆”贷款居高不下,盘活困难.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贷款质量
贷款决策
经营
信贷员
货款
资金运用
亏损
诉讼时效
利息收益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我县建立信用社县联社的实践看其作用
5
作者
元崇水
郭贵山
机构
农业银行林县支行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2期43-44,共2页
文摘
我县的信用社是以经济区建立的小型信用社。全县共有七十五个社(每乡平均五个)职工五百零五名。根据改革的精神,1983年我们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经过清股,扩股分红,选举了群众代表,建立了民主管理机构。1984年三月召开了全县信用社联合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成立了县联社。县联社成立后,我们及时充实了人员,组织了联社办事机构。
关键词
基层信用社
建立信用
农业银行
合作金融组织
商品生产
管理机构
劳动分红
经济区
社会主义
改革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充分发挥县信用联社对资金的调剂作用
6
作者
张京州
王宏民
机构
农业银行林县支行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12期55-,50,共2页
文摘
在目前资金供求矛盾相当突出的情况下,我行在农村信贷工作中,通过县联社加强对基层信用社进行政策上的领导和业务上的指导,充分发挥县联社资金“蓄水池”的调节作用,统观全局,及时调度、灵活运用、解决了基层信用社资金此余彼缺的现象,挖掘了资金潜力,提高了资金运用效率。达到了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目的。 1、保证上缴存款准备金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
基层信用社
资金紧张
灵活运用
调剂
资金运用效率
存款准备金
调节作用
蓄水池
微观搞活
宏观控制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型多设的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了集体金融组织的优势
7
作者
任羊锁
机构
农业银行林县支行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4期40-43,共4页
文摘
林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在公社以下按经济区划(即人民公社化前的小乡、镇)建立的小型信用社。全县共有七十五个信用社,每个社区平均七个大队,有社干三至五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近二年来还在经济比较活跃、距社址较远的地方,建立了七十一个信用服务站,共有不脱产信用代办员一百八十五名。遍布全县农村的小型信用合作社,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存取,在组织与调剂农村资金,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中,发挥了集体金融组织的优势。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金融组织
农村信用合作社
经济区划
人民公社化
小型
农村经济
主要任务
农村资金
群众性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抓好发放管理收回 减少农贷资金损失
8
作者
袁荣恒
郭贵山
机构
农业银行
安阳市
支行
农业银行林县支行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11期43-45,共3页
文摘
林县农业银行,多年来,在农贷工作中,记取豁免农贷的教训,注意抓好发放、管理、收回,减少了资金损失。农行、信用社一九六二年到一九七八年,十七年累计发放各种支农贷款13469万元,清理农贷积欠时,上报核销款7230元,资金损失率为万分之零点五四。其中银行累放贷款1393万元,上报核销款25元,资金损失率为百万分之一点七九。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三年底,银、信累放支农贷款29039万元,收回23553万元,收回率为81.1%,其中一九七八年前的积欠贷款1510万元,已清理收回1401万元,占92.8%,使农贷资金周转加快,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起了较大作用。
关键词
农业贷款
支农贷款
信用社
损失率
收回率
资金周转
十七年
农业银行
农村经济发展
清理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镇企业股份制经营必须走出集资化的误区
9
作者
王东明
王书生
机构
农业银行林县支行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33,共2页
文摘
乡镇企业股份制经营必须走出集资化的误区王东明,王书生目前,股份制经营作为乡镇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有效尝试,已在广大农村铺开,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热点。但是,在推行股份制改造进程中,由于思想认识的片面和推行动机的偏向,使得乡镇企业股份制改...
关键词
乡镇企业
股份制
集资化
经营
分类号
F275.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抓不懈 连年盈利
10
机构
农业银行
隆
林县
支行
出处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8年第2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人事制度改革
隆林县
双聘制
活期储蓄存款
思想工作
信贷管理
营业网点
中层干部
财会部门
信贷资产风险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扎根民族山区创新业
11
机构
农业银行
隆
林县
支行
出处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6年第1期7-8,共2页
文摘
扎根民族山区创新业农业银行隆林县支行近年来,地处桂西北山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农业银行在金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取得了可喜成效。199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亿元大关,占本县各专业银行存款总量的47%;各项贷款余额9...
关键词
民族山区
百色地区
隆林县
农村金融
农业银行
信贷资产质量
精神文明建设
资金组织工作
审批制度
经营指标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隆或营业所信贷资产实现“三无”的体会
12
作者
覃忠阳
黄小帆
李茂林
机构
农业银行
广西区分行
农业银行
百色分行
农业银行
隆
林县
支行
出处
《广西金融研究》
1997年第7期28-31,共4页
文摘
隆林县农行隆或乡营业所自1990年以来,贷款到期收回率100%。1994——1996年贷款收息率分别达96.8%、100%、98.8%,到1996年末信贷管理基本实现了无逾期、无催收、无欠息。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支持山区特色经济,实现信贷资金良性循环 地处大石山地区的隆或乡,单一的农村产业结构开始向多元化的格局转变。1994年以来,隆或营业所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县支行信贷工作目标的要求,调整自身的信贷投向,向信贷集约化、效益型转变。隆或供销社是营业所支持的重点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管理混乱,致使1993年全社经营亏损额高达69万元。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困境,隆或营业所主任和信贷员主动找到供销社的领导班子共商供销社的扭亏大计。为供销社经营寻找出路,同时适时投放贷款,为供销社走出困境,排扰解难。
关键词
农业银行
营业所
信贷资产
中国
分类号
F832.43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2.3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处在边远山区的农业银行隆林县支行三年盈利翻两番的经验与体会
黄廷智
王祥云
华荣斌
宋多鸿
李茂林
吴幸坤
《广西金融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林县槐树池信用社改革的基本做法和初步效果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谈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吴幸坤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提高贷款质量乃农村信用社搞活经营之关键
栗建生
王书生
任文增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我县建立信用社县联社的实践看其作用
元崇水
郭贵山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充分发挥县信用联社对资金的调剂作用
张京州
王宏民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小型多设的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了集体金融组织的优势
任羊锁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抓好发放管理收回 减少农贷资金损失
袁荣恒
郭贵山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乡镇企业股份制经营必须走出集资化的误区
王东明
王书生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常抓不懈 连年盈利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扎根民族山区创新业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隆或营业所信贷资产实现“三无”的体会
覃忠阳
黄小帆
李茂林
《广西金融研究》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