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格尔旗水土保持动态跟踪监测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王桂英 《内蒙古水利》 2024年第S02期82-83,共2页
水土保持动态跟踪监测,是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水土保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及时监测准确把握水土流失动态和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为水土保持规划、水土流失防治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就准格尔旗水土保持动态跟踪监测工作。
关键词 准格尔旗 水土保持 动态监测 实践探索
原文传递
砒砂岩区沙棘减蚀机理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2
作者 李敏 周珊珊 +1 位作者 王普 杜海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3期51-54,72,共5页
为揭示在次降雨(暴雨)条件下砒砂岩区沙棘的减蚀机理及其影响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砒砂岩区两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的沙棘小区和裸地小区2022年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棘小区的水土流失量大幅少于裸地小区,仅为裸地小区的4%... 为揭示在次降雨(暴雨)条件下砒砂岩区沙棘的减蚀机理及其影响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砒砂岩区两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的沙棘小区和裸地小区2022年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棘小区的水土流失量大幅少于裸地小区,仅为裸地小区的4%左右;裸地小区水土流失模型的第一影响因子为最大30 min降雨强度,而沙棘小区的第一影响因子是降雨侵蚀力,说明沙棘覆盖影响了水土流失成因,改变了产生水土流失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水土流失 沙棘 减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海市四合木群落归一化植被指数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董菲菲 秦富仓 +5 位作者 李龙 董晓宇 乌义汉 赵龙飞 马慧 胡雪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99,共9页
为了解荒漠生态系统植被时空演变情况,明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植被指数变化的影响,以乌海市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群落为例,利用2003—2023年植被盖度实测数据和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集,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Slope趋势分析... 为了解荒漠生态系统植被时空演变情况,明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植被指数变化的影响,以乌海市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群落为例,利用2003—2023年植被盖度实测数据和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集,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Slope趋势分析等方法,探究四合木群落归一化植被指数时空演变情况及其与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2003—2023年,乌海市四合木群落归一化植被指数呈上升趋势,增长率为35.2%,空间分布呈现出“北部低,南部高”的格局,四合木群落稳定性整体较高,较低、中等波动变化区域较多。(2)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各影响因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中,降水量、土地利用类型以正相关为主,海拔、坡度、GDP以负相关为主。(3)各影响因素对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影响程度差异明显,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对降水非常敏感,对GDP最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时空演变 趋势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四合木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混交林林下植被与土壤养分特征
4
作者 逯欣悦 杨光 +3 位作者 吴际 陆乃静 麻云霞 杜海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25-32,共8页
为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不同类型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特征及两者间的互馈关系,进而筛选植被恢复的适宜配置方案,以期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防控措施中植被类型、配置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油松×杏树(Ⅰ)、油松... 为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不同类型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特征及两者间的互馈关系,进而筛选植被恢复的适宜配置方案,以期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防控措施中植被类型、配置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油松×杏树(Ⅰ)、油松×柠条(Ⅱ)、杏树×柠条(Ⅲ)3种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立地条件类似的传统水土保持植被油松纯林(CK)为对照,通过调查林下植被多样性及0~60 cm深土层的土壤性质,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下两者间的差异与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样地均以禾本科植物为主,植物种数比较为:混交林Ⅱ=混交林Ⅲ>混交林Ⅰ>纯林CK,各多样性指数均比较为:混交林Ⅱ>混交林Ⅲ>混交林Ⅰ>纯林CK。各样地有机质含量和全效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比较为:混交林Ⅱ>混交林Ⅲ>混交林Ⅰ>纯林CK。通过相关分析发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各样地土壤养分与植被多样性间联系密切,相互影响。3种混交林的林下植被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油松纯林,油松×杏树混交林(Ⅱ)综合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 沟壑区 混交林 植物多样性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平茬模式对柠条细根构型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5
作者 张志强 郭月峰 +2 位作者 祁伟 卜繁靖 刘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0-218,共9页
为探讨不同平茬模式下柠条细根构型及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以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17年生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平茬(0、10、20 cm)和未平茬(CK)处理下柠条人工林细根构型和土壤养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显示,土壤... 为探讨不同平茬模式下柠条细根构型及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以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17年生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平茬(0、10、20 cm)和未平茬(CK)处理下柠条人工林细根构型和土壤养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均在10 cm平茬模式下含量最高;不同平茬模式下细根均为典型的鱼尾形分支结构,且10 cm平茬模式有效改善了根系分支结构,增强了次级分支生长;不同平茬模式下柠条细根总根长、比根长、组织密度、干物质含量均在10 cm平茬模式下最优;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平茬10 cm(0.58)>平茬0 cm(0.46)>平茬20 cm(0.44)>未平茬(0.42)。以上结果表明,10 cm平茬模式对柠条更新复壮效果最好,有利于促进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平茬 细根构型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露砒砂岩区沟坡泻溜侵蚀特征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6
作者 赵文卓 秦富仓 +4 位作者 董晓宇 李龙 杨振奇 胡雪冰 姚立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63,共9页
[目的]研究沟坡泻溜侵蚀和地形因子的关系,可为裸露砒砂岩区沟坡泻溜侵蚀机理和侵蚀灾害监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泻溜侵蚀严重的砒砂岩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野外原位监测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分析了沟坡泻溜侵蚀特征及地形因子的变化... [目的]研究沟坡泻溜侵蚀和地形因子的关系,可为裸露砒砂岩区沟坡泻溜侵蚀机理和侵蚀灾害监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泻溜侵蚀严重的砒砂岩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野外原位监测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分析了沟坡泻溜侵蚀特征及地形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1)泻溜侵蚀量与温度和风速表现为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7,0.917。(2)地形因子数值总体呈增大趋势,坡上地表粗糙度和地表起伏度波动变化较为明显,坡中及坡下波动变化较缓,沟壑密度无明显规律特征。(3)泻溜侵蚀量与地表粗糙度和地表起伏度相关性显著且呈多项式回归关系,与沟壑密度相关性不显著。各地形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地表粗糙度和地表起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9。[结论]裸露砒砂岩区沟坡泻溜侵蚀量可以通过地表粗糙度和地表起伏度的数值波动来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砒砂岩区 沟坡 泻溜侵蚀 地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砒砂岩区不同类型匀质坡面侵蚀速率与水动力特征关系
7
作者 董晓宇 秦富仓 +3 位作者 赵龙飞 董菲菲 马慧 胡雪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本文揭示不同类型砒砂岩区原状坡面在径流冲刷条件下的侵蚀速率与水动力学特征,分析水力侵蚀动力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为砒砂岩区土壤侵蚀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以砒砂岩区白色砒砂岩、红色砒砂岩和黄绵土3种不同类型匀质坡面为研究对... 本文揭示不同类型砒砂岩区原状坡面在径流冲刷条件下的侵蚀速率与水动力学特征,分析水力侵蚀动力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为砒砂岩区土壤侵蚀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以砒砂岩区白色砒砂岩、红色砒砂岩和黄绵土3种不同类型匀质坡面为研究对象,构建径流小区,开展野外原位模拟冲刷试验。结果显示:①砒砂岩区不同类型匀质坡面土壤侵蚀速率大小为白色砂岩坡面>红色砂岩坡面>黄绵土坡面。白色砂岩坡面最易受到水流的侵蚀,侵蚀速率是黄绵土坡面的1.61~1.95倍;红色砂岩坡面次之,是黄绵土的1.10~1.50倍。②冲刷过程中各坡面均处于层流状态,并随时间呈现由急流转为缓流的趋势。各类型坡面流速、雷诺数、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呈现出白色砂岩坡面>红色砂岩坡面>黄绵土坡面。由阻力特征参数变化可知黄绵土坡面流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最大,白色砂岩坡面最小。③径流流速特征参数与白色砂岩、红色砂岩和黄绵土匀质坡面侵蚀速率存在显著(R 2>0.80)线性关系,可作为砒砂岩区预测水力侵蚀产泥产沙变化的最佳参数。研究结果可作为砒砂岩区土壤侵蚀治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有助于今后治理工作的开展,从而改善砒砂岩区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土壤坡面 侵蚀速率 水动力
原文传递
植被类型和坡度对砒砂岩区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
8
作者 李文影 高志强 +3 位作者 欧阳力 李文超 刘建新 葛文锋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5年第4期58-62,共5页
为揭示砒砂岩区植被类型、坡度因子对坡面径流与产沙特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市圪坨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8—2014年不同植被类型在不同坡度条件下各径流小区的年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结果表明:(1)实施灌木、乔木和人工种植草本的... 为揭示砒砂岩区植被类型、坡度因子对坡面径流与产沙特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市圪坨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8—2014年不同植被类型在不同坡度条件下各径流小区的年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结果表明:(1)实施灌木、乔木和人工种植草本的植物措施显著减小了年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2)各类型径流小区的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均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坡度显著影响径流小区的年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综上,实施灌木、乔木和人工种植草本的植物措施能够有效减小砒砂岩区坡面径流,减轻土壤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坡度 植被类型 圪坨店小流域 砒砂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恢复年限及坡向对煤矿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的影响
9
作者 商宇 麻云霞 +5 位作者 李钢铁 马媛 王桂英 高俊 赵雪风 郝瑞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6-143,共8页
面对当前矿区排土场治理修复措施单一等问题,以鄂尔多斯地区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运用时空替代的方法探究不同恢复年限及坡向对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Margalef... 面对当前矿区排土场治理修复措施单一等问题,以鄂尔多斯地区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运用时空替代的方法探究不同恢复年限及坡向对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不明显,排土场边坡土壤养分随恢复时间的增长而增加,阴坡植物恢复效果优于阳坡;(2)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在恢复12 a时的阴坡最高,为1.212;(3)喷浆播种紫花苜蓿,可对排土场边坡进行生态修复,初期效果不明显,但随时间的增加逐渐稳定。建议在恢复初期选取本地植物,增加群落稳定性,期间施加高氮、高钾、低磷型缓释复合肥。该研究结果可为矿山的绿色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边坡 生态修复 恢复年限 不同坡向 土壤养分
原文传递
特拉沟小流域坝系工程拦沙效益监测与评价
10
作者 王桂英 高光荣 冯立 《内蒙古水利》 2024年第5期99-100,共2页
特拉沟坝系具有有效拦蓄洪水泥沙作用。文章通过现场监测和总结数据分析研究,为该小流域坝系工程拦沙效益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淤地坝 现场监测 总结评价
原文传递
十大孔兑沟道工程泥沙阻截量研究
11
作者 刘殿君 朱锐鹏 +4 位作者 吴海霞 高志强 陈正新 孟庆东 韩锁垠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5-91,共7页
基于历史资料整理与实地详查,以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为研究对象,统计了该地区自1986年以来现存沟道工程的数量和分布特征;采用实测法,通过确定影响沟道工程阻截泥沙量的主要参数,计算了研究区淤地坝、引洪淤地、水库和谷坊的泥沙阻截... 基于历史资料整理与实地详查,以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为研究对象,统计了该地区自1986年以来现存沟道工程的数量和分布特征;采用实测法,通过确定影响沟道工程阻截泥沙量的主要参数,计算了研究区淤地坝、引洪淤地、水库和谷坊的泥沙阻截量。研究结果表明:十大孔兑沟道工程共阻截泥沙5995.15万t。其中淤地坝3205.61万t,引洪淤地1460.15万t,水库1182.76万t,谷坊146.61万t;通过分析不同时段沟道工程的泥沙阻截特征表明,1986-1999年、2000-2009年和2010-2018年三个时段沟道工程的泥沙阻截量分别为2809.26万t、1597.93万t和1587.97万t。十大孔兑地区沟道工程具有显著的泥沙阻截作用,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估典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区域减沙效益提供数据支撑,对黄河内蒙古段“拦沙换水”、防洪、防凌调控决策制定以及水土保持措施优化布局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沙量 孔兑 沟道工程 水土保持措施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