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信息技术对我国大学教学模式的影响论析 |
刘春莲
李茂林
吴显春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2
|
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 |
罗永常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4
|
|
3
|
利益分配公平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透视 |
蒋焕洲
刘新有
|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
2008 |
5
|
|
4
|
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 |
罗永常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1
|
|
5
|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以湖南省为例 |
李茂林
刘春莲
李琼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6
|
通过乡村善治构建和谐乡村 |
郑茂刚
|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7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
常国山
|
《凯里学院学报》
|
2007 |
9
|
|
8
|
中国乡村治理的演进:特征与影响 |
郑茂刚
|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4
|
|
9
|
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开发研究 |
蒋焕洲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0
|
乡村善治与和谐乡村——我国乡村治理目标选择与路径依赖 |
郑茂刚
|
《凯里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1
|
应加强黔东南州旅游从业人员的礼仪教育 |
刘亚琼
|
《凯里学院学报》
|
2007 |
3
|
|
12
|
论欠发达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低水平均衡及破解 |
郑茂刚
|
《怀化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3
|
邓小平发展思想论纲 |
郑茂刚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4
|
中国乡村治理的演进逻辑及其影响 |
郑茂刚
|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5
|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
蒋焕洲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6
|
试论南花苗寨乡村旅游与和谐乡村社区的构建 |
蒋焕洲
|
《凯里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7
|
善治构建和谐——黔东南州开展文明生态富裕村创建活动的理论思考 |
郑茂刚
|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0 |
|
18
|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政策选择 |
罗永常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