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创新背景下药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阳 雷小勇 +2 位作者 喻翠云 谢志忠 贺冬秀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年第21期117-119,共3页
以南华大学药学研究生的培养为例,结合3年来依托于湖南省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在对当前药学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培养模式、创新平台、导师创新团队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对地方高校药学研究... 以南华大学药学研究生的培养为例,结合3年来依托于湖南省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在对当前药学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培养模式、创新平台、导师创新团队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对地方高校药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研究生 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加强构建研究型药学实验课程体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映 彭俊梅 +5 位作者 姚旭 丁岚 李帑洛 唐国涛 贺冬秀 涂剑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12期148-149,167,共3页
高校实验室作为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南华大学药学实验中心依托湖南省"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的优势资源,巧妙地将科学研究与实验课程相结合,在课程体系、评价... 高校实验室作为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南华大学药学实验中心依托湖南省"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的优势资源,巧妙地将科学研究与实验课程相结合,在课程体系、评价方式、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推进了研究型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研究型 实验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的肿瘤纳米疗法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玥 廖鑫颖 +3 位作者 肖紫懿 黄晓之 石芸芸 刘阳 《广东化工》 2025年第3期73-75,共3页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由氧化损伤和还原防护失衡引起。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手段,诱导细胞铁死亡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现有的小分子铁死亡诱导剂因水溶性低、半衰期短和靶向能力差等缺点,在临床应用中受到...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由氧化损伤和还原防护失衡引起。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手段,诱导细胞铁死亡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现有的小分子铁死亡诱导剂因水溶性低、半衰期短和靶向能力差等缺点,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随着纳米科学的快速发展,纳米技术为触发细胞铁死亡而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铁死亡的肿瘤纳米疗法及其与化疗、免疫治疗、超声治疗、光热治疗和化学动力学治疗等方法相结合的联合疗法的最新进展,期望为新型肿瘤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纳米疗法 肿瘤治疗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协同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被引量:9
4
作者 丁岚 唐国涛 +2 位作者 谢志忠 雷小勇 郭玉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2期163-165,共3页
采取"政校企协同,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办学模式,通过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方式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训基地。按"3+1"分段式教学管理,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开发建设,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开设协同创新实验班,构... 采取"政校企协同,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办学模式,通过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方式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训基地。按"3+1"分段式教学管理,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开发建设,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开设协同创新实验班,构建"课外实践教学平台"等一系列的方式,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了现代化高素质应用型药学类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校外实习基地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平台下药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被引量:2
5
作者 丁岚 谭锬 +2 位作者 龙石银 郭玉 高治平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21期201-202,232,共3页
协同创新是高校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的再思考,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对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南华大学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具体做法,从开放性实验内... 协同创新是高校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的再思考,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对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南华大学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具体做法,从开放性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人才队伍构建、人才培养等多角度对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下的药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开放性实验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协同创新实验班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南华大学药学协同创新实验班建设与改革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映 谢忠忠 +3 位作者 贺冬秀 郑兴 雷小勇 唐国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1期133-134,共2页
为充分发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优势,构建合理、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2014年,南华大学建立了药学协同创新实验班,在人才选拔方案、培养模式、运行管理机制及训练内容等多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高素... 为充分发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优势,构建合理、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2014年,南华大学建立了药学协同创新实验班,在人才选拔方案、培养模式、运行管理机制及训练内容等多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教学改革需进一步深化,培养成本较高等问题,需在今后的探索与实践中进行优化,改进,以期对高等学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的构建提供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协同创新实验班 创新人才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致炎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7
作者 罗浩荡 游晓星 吴移谋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9-644,共6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以儿童多见,也可见于婴儿和老年患者。迄今为止Mp的致病性与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Mp感染后的炎症反应是支原体肺炎发生的主要机制,其致病机制主要包括...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以儿童多见,也可见于婴儿和老年患者。迄今为止Mp的致病性与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Mp感染后的炎症反应是支原体肺炎发生的主要机制,其致病机制主要包括3个方面:(1)Mp膜脂蛋白经机体TLR2识别后激活固有免疫系统,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等产生相应的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2)Mp黏附至宿主细胞后可通过与TLR4相互作用诱导巨噬细胞自噬,最终诱导促炎细胞因子分泌;(3)Mp CARDS毒素可激活炎症小体,促进IL-1β分泌。因此,明确Mp的致病机制有助于现代治疗和预防性药物靶点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脂蛋白 细胞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课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阳 喻翠云 +3 位作者 贺冬秀 贺艳 唐国涛 张海涛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4期585-587,共3页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存在着内容繁杂、涉及知识面广、应用性强等特点。本文立足于南华大学药学学科的特色,依托于学科牵头成立的湖南省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对南华大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存在着内容繁杂、涉及知识面广、应用性强等特点。本文立足于南华大学药学学科的特色,依托于学科牵头成立的湖南省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对南华大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精品课程的现状与不足进行了探讨,并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学习等方面对该课程的建设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课程建设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实践与思考
9
作者 贺艳 刘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5期57-59,共3页
为适应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医药人才的培养要求,文章以南华大学图书馆为例,依托湖南省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从馆员队伍建设、馆藏资源建设、馆内视觉设计等方面对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协同创新 实践与思考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研究生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改革初探
10
作者 刘阳 贺艳 +4 位作者 喻翠云 贺冬秀 雷小勇 郑兴 陈临溪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17期128-129,共2页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药学类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创新性药学高级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南华大学药学研究生为例,在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药学类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创新性药学高级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南华大学药学研究生为例,在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自主学习的加强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教学改革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 被引量:37
11
作者 陈长仁 何发忠 +1 位作者 周宏灏 张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29-1632,共4页
20世纪末以来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推动现代医学从循证医学时代进入精准医学时代。精准医学借助研究组学信息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根据病人个体特异性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等制定和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医疗,以期提升临床结... 20世纪末以来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推动现代医学从循证医学时代进入精准医学时代。精准医学借助研究组学信息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根据病人个体特异性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等制定和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医疗,以期提升临床结果并减少非必要的副作用。在中国推进精准医学的研究与转化将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医疗现状,发挥巨大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个体化医疗 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 表型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申利贤 周斌 +3 位作者 李海艳 闵可 蒋敏媚 郭玉 《肿瘤药学》 CAS 2016年第2期96-102,共7页
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异常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研究表明Hedgehog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浸润、转移等有密切关系。本文就现阶段... 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异常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研究表明Hedgehog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浸润、转移等有密切关系。本文就现阶段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治前列腺癌提供新的靶点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HEDGEHOG信号通路 Wnt信号通路 NOTCH信号通路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细胞、因子:组织工程血管化策略的研究与前景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海艳 邹柳 +3 位作者 申利贤 周斌 张苹 郭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259-2265,共7页
背景:随着组织工程皮肤、骨、软骨、血管、肌瓣等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方面已取得显著的进展,组织工程组织血管化的障碍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的:总结血管形成的机制(血管生成与血管再生),血管化的策略(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生长因子... 背景:随着组织工程皮肤、骨、软骨、血管、肌瓣等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方面已取得显著的进展,组织工程组织血管化的障碍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的:总结血管形成的机制(血管生成与血管再生),血管化的策略(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生长因子)以及组织血管化的模型(体内与体外)等与组织血管化相关的研究,为组织工程血管化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6年4月Pub Med、Springerlink、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词"tissue engineering、vascularization、scaffolds、cell growth factors、vasculogenesis、angiogenesis";并检索中文期刊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词为"组织工程、血管化、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的再生、血管的生成"。55篇与组织血管化相关的同时反映其最新研究进展的文章被纳入。结果与结论:体外构建组织内微血管中运用的较多,将支架材料做成具有血管样结构的模型,再种植二维细胞,在生长因子的刺激下,二维细胞朝着血管样结构的形状增殖、迁移,进而形成微小的血管。目前,大多数在体外实验能很好的形成血管的细胞-支架复合物,都沿着移植于体内方向发展。体内血管化模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移植于体内的炎症反应是不可避免的,它直接影响细胞-支架复合物的功能发挥及在体内的存活问题,在组织的再生与康复中,血管化仍是组织工程中一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支架 细胞因子类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血管化 支架材料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导向的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丹 颜晗 +4 位作者 罗芝英 刘荣 张伟 刘昭前 李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434-1440,共7页
华法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因此极易发生不良反应。构建基因导向的华法林个体化用预测模型被认为是实现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一种可行的方法。然而,目前不管是模型建立的方法还... 华法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因此极易发生不良反应。构建基因导向的华法林个体化用预测模型被认为是实现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一种可行的方法。然而,目前不管是模型建立的方法还是模型的临床意义均存在广泛争议。本文综述了国际上用于建立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预测模型的两类方法,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探讨了预测模型临床意义存在争议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今后针对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个体化治疗 基因导向 线性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XT2与ADMA代谢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呼晓雷 周继朋 陈小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1-605,共5页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代医学研究的重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和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SDMA)是心脑血管疾病或心脑血管事件独立...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代医学研究的重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和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SDMA)是心脑血管疾病或心脑血管事件独立的预测因子。丙氨酸-乙醛酸转氨酶2(alanine-glyoxylate aminotransferase 2,AGXT2)是内源性ADMA的水解酶之一,其表达缺失或活性降低可影响体内ADMA的水平,而AGXT2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体内SDMA的水平明显相关。深入研究AGXT2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以AGXT2为靶点开发新型心脑血管保护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AGXT2参与ADMA的代谢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MA SDMA AGXT2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心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标记物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刚 莫中成 +2 位作者 赵赛郦 王斯琦 唐朝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59-363,共5页
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是人类死亡的首要致病因素,故对其防治措施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冠心病发病的主要病理过程为脂质代谢平衡的破坏和炎症反应的激活。若能对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是人类死亡的首要致病因素,故对其防治措施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冠心病发病的主要病理过程为脂质代谢平衡的破坏和炎症反应的激活。若能对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将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有效的方法。新型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新发现大量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如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Sortilin等血脂相关新型生物标记物通过调节体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受体等炎症标记物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本文主要综述血脂、炎症等相关新型生物标记物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物标记物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901317促进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涂剑 刘晓旺 +5 位作者 丁维珂 余平 陆凯强 陈霄霄 陈雪艳 周志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340-1347,共8页
目的:研究肝X受体激动剂TO901317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μmol/L)TO901317处理MCF-7和MDA-MB-231两种人乳腺癌细胞不同时间(0,12,24,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342染色及流式Annexin V-FITC/PI... 目的:研究肝X受体激动剂TO901317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μmol/L)TO901317处理MCF-7和MDA-MB-231两种人乳腺癌细胞不同时间(0,12,24,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342染色及流式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 3等的表达。结果:随着TO901317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凋亡现象逐渐明显。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O901317可下调Bcl-2蛋白表达,促使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增多,进一步证实TO901317促进两种乳腺癌细胞凋亡。结论:TO901317能促进MCF-7和MDA-MB-231两种人乳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901317 人乳腺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骨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海艳 龙小康 +1 位作者 张苹 郭玉 《肿瘤药学》 CAS 2017年第3期262-268,共7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骨组织是乳腺癌最易转移的靶器官之一,乳腺癌转移至骨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目前,乳腺癌骨转移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查阅相关乳腺癌骨转移的文献,从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骨组织是乳腺癌最易转移的靶器官之一,乳腺癌转移至骨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目前,乳腺癌骨转移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查阅相关乳腺癌骨转移的文献,从乳腺癌骨转移的机制(种子-土壤学说、细胞因子的调节)、分类(溶骨性、成骨性骨转移)以及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靶向、靶点、中医药治疗)等方面做基础的研究总结,为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转移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冲 唐朝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99-302,320,共5页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CAD)风险呈负相关。HDL-C的水平受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双重影响,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载脂蛋白1(ApoA-I)、脂蛋白脂肪酶(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CAD)风险呈负相关。HDL-C的水平受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双重影响,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载脂蛋白1(ApoA-I)、脂蛋白脂肪酶(LPL)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的基因缺陷与HDL-C水平异常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HDL-C水平与相关基因的关系,期望为CAD防治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疾病 相关基因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丰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申海艳 罗应 +4 位作者 唐双阳 曹运长 王五洲 王可耕 谭建文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11-1613,共3页
目的:研究阔叶丰花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方法结合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阔叶丰花草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吲哚甲醛(1)、3-吲哚甲酸(2)、6-羟基-5-... 目的:研究阔叶丰花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方法结合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阔叶丰花草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吲哚甲醛(1)、3-吲哚甲酸(2)、6-羟基-5-甲氧基吲哚(3)、吲哚-3-甲酸甲酯(4)、9H-pyrido[3,4-b]indole-1-methanol(5)、催吐萝芙木醇(6)、morindolide(7)、2,2-dimethyl-4-hydroxy-6-oxoheptanoic acid lactone(8)、黑麦草内酯(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丰花草 分离纯化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