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6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
11
1
作者
郝金奇
陈怡
+4 位作者
李世明
张朋
余艳琴
唐桂钰
冯福民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尿营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6(UGT1A6)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唐山地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抗结核治疗导致肝损害患者202例为病例组,无肝损害者239例为对照组,收集环境因素暴露情况及...
目的探讨尿营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6(UGT1A6)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唐山地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抗结核治疗导致肝损害患者202例为病例组,无肝损害者239例为对照组,收集环境因素暴露情况及静脉血。UGT1A6基因多态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利用HhaⅠ、DpnⅡ和NsiⅠ内切酶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以SPSS13.0软件对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UGT1A6的19T/G、308C/A和541A/G多态性位点均存在3种基因型,UGT1A619T/T、UGT1A619T/G和UGT1A6—19G/G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51.5%、39.6%、8.9%和71.1%、25.5%、3.3%;UGT1A6—308C/C、UGT1A6308C/A和UGT1A6—308A/A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52.0%、40.6%、7.4%和79.1%、19.2%、1.7%;UGT1A6541AA、UGT1A6—541A/G和UGT1A6541G/G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57.9%、33.7%、8.4%和79.5%、19.2%、1.3%,两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956、37.385和24.095,P值均〈0.01)。单因素和多凶素分析均显示UGT1A619T/G、308C/A、541A/G3个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发生有关(P值均〈0.05)。结论UGT1A6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发病有关,且各基因型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
抗结核药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6
多态性
基因
肝损害
原文传递
题名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6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
11
1
作者
郝金奇
陈怡
李世明
张朋
余艳琴
唐桂钰
冯福民
机构
华北煤炭
医学院
流行病
与
卫生
统计学
学科
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统计学教研室
河北省煤矿
卫生
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唐山市结核病医院
出处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1-204,共4页
基金
唐山市重点实验室项目(08150201A-1-8)
文摘
目的探讨尿营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6(UGT1A6)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唐山地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抗结核治疗导致肝损害患者202例为病例组,无肝损害者239例为对照组,收集环境因素暴露情况及静脉血。UGT1A6基因多态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利用HhaⅠ、DpnⅡ和NsiⅠ内切酶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以SPSS13.0软件对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UGT1A6的19T/G、308C/A和541A/G多态性位点均存在3种基因型,UGT1A619T/T、UGT1A619T/G和UGT1A6—19G/G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51.5%、39.6%、8.9%和71.1%、25.5%、3.3%;UGT1A6—308C/C、UGT1A6308C/A和UGT1A6—308A/A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52.0%、40.6%、7.4%和79.1%、19.2%、1.7%;UGT1A6541AA、UGT1A6—541A/G和UGT1A6541G/G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57.9%、33.7%、8.4%和79.5%、19.2%、1.3%,两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956、37.385和24.095,P值均〈0.01)。单因素和多凶素分析均显示UGT1A619T/G、308C/A、541A/G3个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发生有关(P值均〈0.05)。结论UGT1A6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发病有关,且各基因型存在相互作用。
关键词
结核
肺
抗结核药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6
多态性
基因
肝损害
Keywords
Tuberculosis, pulmonary
Antitubercular agents
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A6
Polymorphism, genes
Hepatic injures
分类号
R595.3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6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相关性
郝金奇
陈怡
李世明
张朋
余艳琴
唐桂钰
冯福民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