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灼烧温度对镨钕二元氧化物粒度和形貌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瑞祥 李慧琴 +3 位作者 刘海旺 许宗泽 胡珊珊 郝先库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2,共5页
以氯化镨钕溶液为原料液,分别用草酸、碳酸氢铵和碳酸钠为沉淀剂制备镨钕草酸盐和碳酸盐,在900℃-1500℃范围内不同灼烧温度下制备出镨钕二元氧化物,利用粒度仪和扫描电镜进行测试,研究了灼烧温度对稀土氧化物的粒度和形貌特征的影响;... 以氯化镨钕溶液为原料液,分别用草酸、碳酸氢铵和碳酸钠为沉淀剂制备镨钕草酸盐和碳酸盐,在900℃-1500℃范围内不同灼烧温度下制备出镨钕二元氧化物,利用粒度仪和扫描电镜进行测试,研究了灼烧温度对稀土氧化物的粒度和形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灼烧温度的提高对中位粒径D50和粒度分布R变化影响不同,改变灼烧温度对镨钕二元氧化物的形貌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镨钕二元氧化物 灼烧温度 粒度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与稀土分离及碱式碳酸锌的制备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慧琴 张瑞祥 +1 位作者 刘海旺 王士智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4,共3页
在稀土湿法冶金生产工艺中实现了锌与稀土的萃取分离,制备出优于国标的碱式碳酸锌产品,对该产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经过原子吸收光谱对产品进行碳含量的分析,确定合成的碱式碳酸锌主要是以Zn5(CO3)2(OH)6形式存在。
关键词 稀士 萃取分离 碱式碳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紫色陶瓷颜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士智 郝先库 +3 位作者 赵永志 刘海旺 张瑞祥 马显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掺杂稀土紫色无机陶瓷颜料具有呈色鲜艳,高温下稳定,无毒无公害等优点,是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无机颜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稀土紫色陶瓷颜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组成、掺杂离子对紫色颜料晶体结构及呈色机的理影响进行了综述性介绍。
关键词 稀土 紫色 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改进与废水循环利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彩英 王士智 李平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0,共4页
通过采用有机相连续皂化技术、洗液和反萃液合并技术及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优化改进了稀土萃取分离工艺,降低了能耗、物耗、新水使用量及废水处理成本,使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5%,不仅达到了清洁生产的目的,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稀土 萃取分离 有机相连续皂化 洗液和反萃液合并 废水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颗粒大比表面积氟化铈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瑞祥 刘海旺 +3 位作者 李慧琴 斯琴毕力格 马显东 郝先库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7,共4页
研究了以氯化铈为原料制备碳酸氧铈和氟化铈工艺。通过XRD、TEM、BET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氟化铈呈六方晶体结构,分散性好,形貌为球形,中心粒径D50为41μm,比表面积为64.38m2.g-1。
关键词 大颗粒 大比表面积 氟化铈 碳酸氧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绿色颜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慧琴 王士智 +3 位作者 郝先库 刘海旺 张瑞祥 马显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共4页
稀土基绿色颜料是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无机颜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稀土绿色颜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组成、掺杂离子对绿色颜料晶体结构和呈色机理影响进行了综述性介绍。
关键词 稀土 绿色 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色颜料Sm_xCe_(1-x-0.04)Mo_(0.04)O_(2-x/2+δ)呈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慧琴 刘全 +4 位作者 郝先库 赵永志 张瑞祥 陈敏璇 马显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27,共6页
用NaF、NaCl、H3BO3和Na2HPO4作矿化剂,灼烧温度为1350℃和1400℃,改变Sm3+掺杂量,制备出黄色颜料SmxCe(1-x-0.04)Mo0.04O(2-x/2+δ)(x=0.1~0.5),用CIE颜色系统—L*a*b*(1976)色空间体系和紫外可见反射光谱分析其呈色性能,结果表明:当S... 用NaF、NaCl、H3BO3和Na2HPO4作矿化剂,灼烧温度为1350℃和1400℃,改变Sm3+掺杂量,制备出黄色颜料SmxCe(1-x-0.04)Mo0.04O(2-x/2+δ)(x=0.1~0.5),用CIE颜色系统—L*a*b*(1976)色空间体系和紫外可见反射光谱分析其呈色性能,结果表明:当Sm3+掺杂量x=0.3时,在灼烧温度1350℃以H3BO3为矿化剂和在灼烧温度1400℃以NaCl为矿化剂时,分别得到呈色鲜艳的亮黄色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颜料 SmxCe(1-x-0.04)Mo0.04O(2-x/2+δ) 呈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蓝色颜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士智 郝先库 +2 位作者 张瑞祥 刘海旺 马显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共4页
稀土基蓝色颜料是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无机颜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稀土蓝色颜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组成、掺杂离子对蓝色颜料晶体结构和呈色机理影响进行了综述性介绍。
关键词 稀土 蓝色 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料液中添加NH_4Cl对氧化钇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健 李慧琴 +2 位作者 李向阳 赵永志 马显东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用碳酸氢铵为沉淀剂,氯化钇溶液中添加NH4Cl作为料液制备大颗粒氧化钇.通过对粉体SEM、激光粒度仪进行表征,研究了氯化钇溶液中添加NH4Cl对氧化钇粉体形貌和粒度的影响.随着NH4Cl添加量的增加氧化钇的粒度增大,粒度分布更加均匀,当NH4C... 用碳酸氢铵为沉淀剂,氯化钇溶液中添加NH4Cl作为料液制备大颗粒氧化钇.通过对粉体SEM、激光粒度仪进行表征,研究了氯化钇溶液中添加NH4Cl对氧化钇粉体形貌和粒度的影响.随着NH4Cl添加量的增加氧化钇的粒度增大,粒度分布更加均匀,当NH4Cl加入量为50%时,中心粒径D50为42.54μm,R值趋向于1,粒度分布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颗粒 氧化钇 NH4CL 球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与锌共沉淀制备硬脂酸盐
10
作者 王士智 刘海旺 +2 位作者 张瑞祥 安胜利 郝先库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0-122,131,共4页
以氯化钐、锌和硫酸钐、锌混合溶液为料液,制备出钐和锌的硬脂酸盐共沉淀物,运用正交实验法选择了最佳工艺条件.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重差热分析对该共沉淀物进行了产品表征.
关键词 稀土 共沉淀 硬脂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黄色颜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建利 郝先库 +3 位作者 赵永志 张瑞祥 胡珊珊 许宗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共4页
稀土黄色颜料是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无机颜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里对稀土黄色颜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组成、掺杂离子、矿化剂和灼烧温度对黄色颜料晶体结构和呈色机理影响进行了综述性介绍。
关键词 稀土 黄色 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铈催化合成月桂酸甲酯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蛟华 李慧琴 +2 位作者 张瑞祥 胡珊珊 郝先库 《工业催化》 CAS 2013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磷钨酸铈作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7℃和酸醇物质的量比1∶15的条件下,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催化剂循环利用对月桂酸和无水甲醇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月桂酸质量的7%和回流反应4 h条件下,催化剂经分离和重... 采用磷钨酸铈作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7℃和酸醇物质的量比1∶15的条件下,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催化剂循环利用对月桂酸和无水甲醇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月桂酸质量的7%和回流反应4 h条件下,催化剂经分离和重结晶后多次循环利用,月桂酸转化率均超过97.0%,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磷钨酸铈 月桂酸甲酯 催化合成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氟氧化钇粉体及其表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维华 郝先库 +4 位作者 张瑞祥 许宗泽 马显东 姜东波 胡珊珊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1年第1期137-140,共4页
以氯化钇溶液为原料,碳酸氢铵溶液为沉淀剂,氢氟酸为氟化剂制备了氟氧化钇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表征氟氧化钇粉体的晶体结构组成,用激光粒度仪表征粒径分布,用SEM和能谱仪表征形貌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沉淀... 以氯化钇溶液为原料,碳酸氢铵溶液为沉淀剂,氢氟酸为氟化剂制备了氟氧化钇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表征氟氧化钇粉体的晶体结构组成,用激光粒度仪表征粒径分布,用SEM和能谱仪表征形貌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沉淀温度60℃,氯化钇浓度0.2mol·L^(-1),碳酸氢铵浓度1.0mol·L^(-1),滴加速度10mL·min^(-1),氟化温度20℃,灼烧温度700℃,在此条件下得到粒度分布均匀、形貌为针状的氟氧化钇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氟氧化钇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Sm^(3+)对CeO_2基黄色颜料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志峰 常宏涛 +3 位作者 胡珊珊 陈敏璇 张瑞祥 郝先库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5,共4页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出具有不同x值的SmxCe4/5(1-x)Mo1/5(1-x)O(2-0.5x+δ)颜料,研究了Sm3+掺杂量对颜料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对颜料呈色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m3+掺杂对颜料的颜色有较大的改变,Sm3+掺杂量从x=0到x=0.3时颜料为黄色,从...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出具有不同x值的SmxCe4/5(1-x)Mo1/5(1-x)O(2-0.5x+δ)颜料,研究了Sm3+掺杂量对颜料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对颜料呈色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m3+掺杂对颜料的颜色有较大的改变,Sm3+掺杂量从x=0到x=0.3时颜料为黄色,从x=0.36到x=0.5时颜料颜色由黄色向灰色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Sm^3+ CEO2 黄色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铈催化合成棕榈酸和硬脂酸混合酸甲酯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显东 李慧琴 +3 位作者 张瑞祥 胡珊珊 郝先库 赵永志 《工业催化》 CAS 201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采用磷钨酸铈作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7℃合成棕榈酸和硬脂酸混合酸甲酯反应,研究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在最佳反应条件基础上研究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工艺。结果表明,在酸醇物质的量比1∶10、催化剂用... 采用磷钨酸铈作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7℃合成棕榈酸和硬脂酸混合酸甲酯反应,研究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在最佳反应条件基础上研究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工艺。结果表明,在酸醇物质的量比1∶10、催化剂用量为棕榈酸和硬脂酸混合酸质量的8%、反应时间4 h和催化剂重结晶后循环利用10次条件下,棕榈酸和硬脂酸混合酸转化率均≥96.0%,催化剂反应前后的IR和XRD表征发现,催化剂均为Keggin型结构,未发生变化,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磷钨酸铈催化剂 棕榈酸 硬脂酸 混合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碳酸钆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建利 郝先库 +3 位作者 赵永志 张瑞祥 王士智 刘海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57,共4页
用碳酸氢铵、氨水和去离子水配制碳酸氢铵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钆溶液,得到碳酸氢铵、氨水和氯化钆的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双氧水生成过氧碳酸钆沉淀,用XRD衍射、红外分析、扫描电镜、差热-热重和拉曼光谱对过氧碳酸钆进行了表征。... 用碳酸氢铵、氨水和去离子水配制碳酸氢铵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钆溶液,得到碳酸氢铵、氨水和氯化钆的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双氧水生成过氧碳酸钆沉淀,用XRD衍射、红外分析、扫描电镜、差热-热重和拉曼光谱对过氧碳酸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过氧碳酸钆属正交晶系,颗粒均匀,稳定性好,形貌由薄片叠成花瓣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碳酸钆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灼烧温度对氟氧化钇物理性能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李维华 郝先库 +3 位作者 姜晓丽 马显东 许宗泽 张瑞祥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以氯化钇溶液为原料,碳酸氢铵溶液为沉淀剂,氢氟酸为氟化剂制备氟氧化钇粉体,利用XRD、粒度仪和TEM对氟氧化钇进行表征,研究灼烧温度对氟氧化钇的晶体结构、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灼烧温度升高,氟氧化钇晶化程度逐渐增大,并在... 以氯化钇溶液为原料,碳酸氢铵溶液为沉淀剂,氢氟酸为氟化剂制备氟氧化钇粉体,利用XRD、粒度仪和TEM对氟氧化钇进行表征,研究灼烧温度对氟氧化钇的晶体结构、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灼烧温度升高,氟氧化钇晶化程度逐渐增大,并在500~600℃发生了从六方相到立方相的相变,粒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氧化钇 结构 灼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铵沉淀法制备大颗粒球形氧化钇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慧琴 李健 +3 位作者 赵永志 张瑞祥 郝先库 马显东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81,共5页
采用碳酸氢铵沉淀法制备球形大颗粒氧化钇粉体,粉体用激光粒度仪、SEM和BET分析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料液浓度、陈化时间、灼烧温度对氧化钇形貌、粒度、比表面积的影响。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沉淀反应温度93℃、料液浓度40 g/L... 采用碳酸氢铵沉淀法制备球形大颗粒氧化钇粉体,粉体用激光粒度仪、SEM和BET分析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料液浓度、陈化时间、灼烧温度对氧化钇形貌、粒度、比表面积的影响。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沉淀反应温度93℃、料液浓度40 g/L、陈化时间28 h、灼烧温度1400℃,在此条件下制备出氧化钇,中心粒径D50为61.54μm,形貌为针状晶体组成的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 碳酸氢铵 球形 大颗粒
原文传递
灼烧温度对镨钕二元氧化物比表面积、密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慧琴 刘海旺 +3 位作者 张瑞祥 许宗泽 胡珊珊 郝先库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0,共3页
以氯化镨钕溶液为原料液,分别用草酸、碳酸氢铵和碳酸钠为沉淀剂,制备镨钕草酸盐和碳酸盐,在800℃~1300℃范围内不同灼烧温度下制备出镨钕二元氧化物,研究了灼烧温度对稀土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和密度的影响。
关键词 镨钕二元氧化物 灼烧温度 比表面积 密度
原文传递
大颗粒氧化钆的制备及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士智 赵永志 +4 位作者 郝先库 张瑞祥 刘海旺 马显东 胡珊珊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7,共5页
碳酸氢铵、氨水和去离子水按一定化学计量比配制碳酸氢铵饱和溶液,在室温下,将氯化钆溶液加入到饱和溶液中,得到氯化钆、碳酸氢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双氧水,立即有沉淀生成,沉淀经过陈化、过滤、洗涤,得到过... 碳酸氢铵、氨水和去离子水按一定化学计量比配制碳酸氢铵饱和溶液,在室温下,将氯化钆溶液加入到饱和溶液中,得到氯化钆、碳酸氢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双氧水,立即有沉淀生成,沉淀经过陈化、过滤、洗涤,得到过氧碳酸钆沉淀,过氧碳酸钆在800℃~1200℃灼烧,制备出大颗粒氧化钆。用XRD衍射、粒度分析、流动性指数、及扫描电镜对所得大颗粒氧化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氧水的加入量及灼烧温度对制备的氧化钆粒度影响较大,制备的大颗粒氧化钆中心粒径为26μm^240μm,属于立方晶系的体心立方结构,流动性好,形貌为薄片叠成的花瓣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颗粒 氧化钆 双氧水 碳酸氢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