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健康体检在“治未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袁尚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10,共3页
中医健康体检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针对性地用于未病人群进行体质、证候及经络等健康状态辨识,并指导其自助和医助调理,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中医健康体检是中医理论和方法在健康体检领域即中... 中医健康体检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针对性地用于未病人群进行体质、证候及经络等健康状态辨识,并指导其自助和医助调理,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中医健康体检是中医理论和方法在健康体检领域即中医"治未病"领域的开拓性应用,在中医"治未病"体系中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中医健康体检强调整体提升功能状态,其优势是早期预防疾病,受益人群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健康体检 治未病 体质 经络 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健康教育在治未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袁尚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88-1490,1492,共4页
中医健康教育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大众进行中医健康理念、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传播与指导,是中医治未病的核心和灵魂,是最重要方法和首要环节。中医健康教育内容涵盖中医健康概念、中医健康理念、中医病因、中医治未... 中医健康教育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大众进行中医健康理念、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传播与指导,是中医治未病的核心和灵魂,是最重要方法和首要环节。中医健康教育内容涵盖中医健康概念、中医健康理念、中医病因、中医治未病总则、中医养生方法、中医干预方法等,极具中医健康教育特色优势。广泛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使健者中医健康素养极大提高,养生保健防病知识技能迅速普及,以期人们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心身健康,延年益寿,将有力提升治未病服务,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 中医健康教育 慢性病 中医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理脾胃治未病在中青年人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曹凤娇 袁尚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6期168-172,184,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传染性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出现年轻化趋势,中青年人的健康问题堪忧,应受到高度重视。脾虚证是亚健康及慢性病人群的重要病变机制,脾胃失调则百病自生,因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为后天之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传染性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出现年轻化趋势,中青年人的健康问题堪忧,应受到高度重视。脾虚证是亚健康及慢性病人群的重要病变机制,脾胃失调则百病自生,因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中青年人常因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思虑过度、起居无常而致脾胃受损。东方医院治未病科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探索脾胃与“治未病”的关系,并依此建立中青年人健康管理方案,通过提高健康意识、改善体质、疏通经络,整体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以全面提高中青年人健康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健康管理 调理脾胃 中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通为用妙用“贺氏三通法”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临证经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方宜梅 赵志恒 +2 位作者 蔡玲玲 张丰川 李元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870-1873,共4页
“络瘀血阻不通”是瘙痒性皮肤病的关键病机,“络虚气血不荣”是其必然结果。治疗上秉承“络以通为用”之精髓,以“开、化、散”为则,开腠行气用毫针“微通”,化浊通络用火针“温通”,刺血散菀用刺络放血“强通”,以畅达络脉气血,快速... “络瘀血阻不通”是瘙痒性皮肤病的关键病机,“络虚气血不荣”是其必然结果。治疗上秉承“络以通为用”之精髓,以“开、化、散”为则,开腠行气用毫针“微通”,化浊通络用火针“温通”,刺血散菀用刺络放血“强通”,以畅达络脉气血,快速止痒。笔者在“三通法”的基础上提出:“应擅用瘙痒之阿是穴,循序渐进,敬小慎微尽量避免疤痕,同时注重毫针调神止痒和火针移痒转痛的功效。”“三通法”在瘙痒性皮肤病的“新用”,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为瘙痒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性皮肤病 络以通为用 开腠行气 化浊通络 刺血散菀 调神止痒 移痒转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元文基于“玄府理论”从修复皮肤屏障角度治疗银屑病经验 被引量:5
5
作者 方宜梅 邓宇童 +3 位作者 蔡玲玲 程静 张丰川 李元文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8期859-862,共4页
玄府开阖有度,发挥卫外功能,是皮肤屏障功能的表现形式。皮肤屏障功能失调是银屑病的易感因素和主要表现,修复屏障功能有益于治疗银屑病。李元文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疏通玄府、分期论治”是修复银屑病皮肤屏障的有效方法:早... 玄府开阖有度,发挥卫外功能,是皮肤屏障功能的表现形式。皮肤屏障功能失调是银屑病的易感因素和主要表现,修复屏障功能有益于治疗银屑病。李元文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疏通玄府、分期论治”是修复银屑病皮肤屏障的有效方法:早期邪气尚浅,宜汗、宜清;中期邪气入里,宜和、宜消;后期玄府空虚,宜补、宜温。为从玄府角度论治银屑病提供科学依据,拓展了银屑病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 皮肤屏障 银屑病 李元文 名老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高危风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贾鹏飞 姜敏 +1 位作者 高磊 孙艳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1期2172-2177,共6页
目的探究慢性病高危因素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以期通过调理中医体质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方法针对当地群众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一般检查资料、慢性病高危风险因素及中医体质情况,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共收集1018份有效数据,并采用SpssStis... 目的探究慢性病高危因素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以期通过调理中医体质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方法针对当地群众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一般检查资料、慢性病高危风险因素及中医体质情况,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共收集1018份有效数据,并采用SpssStistics 20.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具有高血压高危因素的人群居多,约占总数的66.9%,而具有糖尿病及肿瘤高危因素的人群则分别占总数的39.9%、36.0%。中医体质分布中则以平和质、阳虚质、痰湿质人群居多,分别占30.5%、22.8%、14.7%,且经卡方检验分析验证,慢病高危人群及9种体质在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分布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高危因素人群中的平和质占比明显高于有高危因素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及气郁质占比则明显低于高危因素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高危人群中以痰湿质居多,占总数的8.1%;糖尿病高危人群多倾向于阳虚质及阴虚质,分别占总数的2.8%及2.1%,而肿瘤高危人群则以阳虚质多见,占总数的4.5%。结论综合各项分析结果,高血压高危人群倾向于痰湿质;糖尿病高危人群倾向于阴虚质及阳虚质;肿瘤高危人群倾向于阳虚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高危人群 高血压 糖尿病 肿瘤 中医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辨治回状头皮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宜梅 李世一 +1 位作者 李超 李元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回状头皮是一种以头皮外观出现多条不规则褶皱形似脑回状为病变特征的罕见皮肤病,但缺乏相关的中医辨治报道。其病理特征可归属中医学中痰湿的范畴,是有形之阴邪停于皮肤的产物。笔者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提出“阳虚化气不足,阴盛... 回状头皮是一种以头皮外观出现多条不规则褶皱形似脑回状为病变特征的罕见皮肤病,但缺乏相关的中医辨治报道。其病理特征可归属中医学中痰湿的范畴,是有形之阴邪停于皮肤的产物。笔者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提出“阳虚化气不足,阴盛成形太过”是其核心病机,以扶阳化气消阴为总则,温阳散寒为先,兼顾健脾化湿、调和气血,临床疗效满意。这为该病提供了宝贵的中医临证经验,为患者提供了无创的治疗手段,突破了目前仅靠手术治疗的诊治格局,丰富了回状头皮的治疗思路,为其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状头皮 阳化气 阴成形 治疗思路 阳化不足 阴成太过 扶阳化气消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 被引量:20
8
作者 袁尚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5-8,共4页
医学研究和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现代医学健康管理学和中医治未病学蓬勃发展,构建协同创新的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已成必然和可能。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是中西医融合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目标是实现健... 医学研究和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现代医学健康管理学和中医治未病学蓬勃发展,构建协同创新的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已成必然和可能。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是中西医融合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目标是实现健者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使人心身整体健康,而不仅是得病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体方法是建立中西医融合健康档案,进行中西医融合健康体检、风险评估、健康教育、健康干预、效果评估、持续维护,制定中西医融合健康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治未病 中西医融合 预防医学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脏疾病相关信号转导的实验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志程 吴疆 +1 位作者 常青 杨丽霞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前,DKD发生发展中的信号转导成为研究热点,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近5年来中医药干预DKD相关信号转导的最新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DKD时,通过信号通路中不同靶点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信号转导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谵妄的证候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淼 郭蓉娟 +5 位作者 王志程 吴疆 张莉莉 刘欣 江其敏 徐红日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830-834,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谵妄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192例患者,采集纳入病历资料的中医四诊信息,根据症状的出现率筛选出37个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统计。结果经因子分析共提取12个公因子...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谵妄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192例患者,采集纳入病历资料的中医四诊信息,根据症状的出现率筛选出37个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统计。结果经因子分析共提取12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01%,经分析涉及病性类证候要素为气脱、痰湿、火热、阴虚、阳虚、血瘀、气虚、血虚、气滞;病位类证素为肺、脾、肾、心、肝。经聚类分析共得出7类证候:气脱、痰热扰神、阳虚痰湿、心脉瘀阻、阴虚痰热、痰瘀阻窍、气血两虚。结论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重症谵妄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谵妄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证候 重症相关性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分析郝万山教授治疗失眠的处方规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鹏飞 胡亚琪 姜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郝万山教授治疗主证失眠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郝万山教授2015年5月—2020年1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的门诊病历资料,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软件分别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及关联分析,剖析郝...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郝万山教授治疗主证失眠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郝万山教授2015年5月—2020年1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的门诊病历资料,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软件分别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及关联分析,剖析郝万山教授主治失眠的处方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病例697例、纳入处方696首,合计纳入药物162味,归纳核心组方为:柴胡、党参、半夏、黄芩、桂枝、甘草、陈皮、远志、石菖蒲、酸枣仁、茯苓、白芍,常用加减药物组合为:五味子+麦冬、焦神曲+焦麦芽、淡豆豉+栀子、杜仲+桑寄生、熟地+当归、荆芥+防风等。结论郝万山教授治疗失眠患者重视疏利少阳、通畅三焦、调和胃胆,善以和枢机、解郁结、益少阳、化痰浊、宁心神、定魂魄为法,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在核心处方基础上加减以调和五脏寒热与气血阴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万山 失眠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用药规律 中医辅助传承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形调神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2
作者 曹凤娇 于化君 +1 位作者 袁尚华 富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421-5423,共3页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身医学、预防医学和中医"治未病"得到空前重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中心袁尚华主任医师提出在注重"形神同调"的同时,注重以形调神,形...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身医学、预防医学和中医"治未病"得到空前重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中心袁尚华主任医师提出在注重"形神同调"的同时,注重以形调神,形成其独特的养生保健慢病防治策略和方法,对中医治未病具有深远意义和巨大作用。他认为形神和谐是健康的基础和表现,以形调神包括经络调神、药食调神、运动调神、起居调神及环境调神等,通过以形调神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理气血、安和五脏、强筋壮骨、长养精神,最终做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相较现代心身医学特色突出,干预手段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形调神 治未病 心身医学 形神和谐
原文传递
中医整体观念对疾病整体预防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60
13
作者 袁尚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13-2315,共3页
中医天人合一和形神一体的整体观念对疾病整体预防有重要指导作用,整体观念是治未病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治未病必须从人外在的天地人和内在的精气神整体出发,从个人的饮食、运动、情志、起居和生理、心理、社会、自然诸方面采取自主... 中医天人合一和形神一体的整体观念对疾病整体预防有重要指导作用,整体观念是治未病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治未病必须从人外在的天地人和内在的精气神整体出发,从个人的饮食、运动、情志、起居和生理、心理、社会、自然诸方面采取自主干预、医助干预以及社会干预相结合等综合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发生发展,做到整体预防疾病。文章从中医整体预防理念创新、理论依据、客观必要、临床实践及基本方法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医防病求本、异病同防的整体预防理念和方法,这是预防医学领域的特色和优势,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观念 整体预防 治未病 中医健康管理 预防医学
原文传递
中医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法整体预防慢性病 被引量:19
14
作者 袁尚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70-3172,共3页
慢性病发病广、危害大,目前对慢性病的预防多以治标为主,存在把握病因不准确、干预环节滞后、分科分病预防及健康教育不足等弊端。文章将中医治未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健康管理方法,规范出中医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法,即集中医体检、中医健... 慢性病发病广、危害大,目前对慢性病的预防多以治标为主,存在把握病因不准确、干预环节滞后、分科分病预防及健康教育不足等弊端。文章将中医治未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健康管理方法,规范出中医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法,即集中医体检、中医健康教育、调理体质、疏通经络及四时序贯五方面为一体,审病求因,防病求本,综合干预,整体预防常见多发慢性病的发生,这种方法有效、安全、经济、且易于推广,可望从根本上扭转慢性病井喷式的发病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 整体预防 慢性病 健康管理
原文传递
合并肾细胞癌的多原发恶性肿瘤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连岩岩 王丹 +5 位作者 陈琪 张依品 上官子妍 姜敏 胡凯文 郝万山 《癌症进展》 2020年第8期815-818,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肾细胞癌(RCC)的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合并RCC的MPM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 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确诊时患者的年龄为43~82岁。双原... 目的探讨合并肾细胞癌(RCC)的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合并RCC的MPM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 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确诊时患者的年龄为43~82岁。双原发恶性肿瘤(DPMN)7例,三原发恶性肿瘤2例。合并RCC的MPMN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肿瘤最为常见。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22.2%。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定期随访可以在早期发现其他原发恶性肿瘤,通过临床分析提高对合并RCC的MPMN的认识也将有助于为患者制订恰当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多原发恶性肿瘤 发病特点 治疗方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