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检查DTI序列联合螺旋CT成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王方旭 赵志军 +2 位作者 徐明露 姚仲欣 王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弥散张量成像(DTI)序列联合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9月—2023年3月就诊的老年ACI患者153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弥散张量成像(DTI)序列联合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9月—2023年3月就诊的老年ACI患者153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58例,NIHSS评分<5分)、中度组(49例,NIHSS评分5~15分)与重度组(46例,NIHSS评分>15分)。所有患者均接受DTI序列检查与螺旋CT成像检查,随访3个月,根据老年ACI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对比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DTI序列、螺旋CT成像参数,对比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DTI序列、螺旋CT成像参数及临床资料,分析老年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DTI序列、螺旋CT成像参数对老年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特异性指标(FA)、容积比各项异性(VRA)、脑血流量(CBF)低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中度组FA、VRA、CBF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峰值时间长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中度组峰值时间长于轻度组(P<0.05)。三组平均弥散系数(DCavg)衰减指数(Ex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153例患者中预后不良41例,预后良好112例。预后不良组FA、VRA、CBF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峰值时间比预后良好组长(P<0.05),两组Exat、DCavg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心房颤动史例数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OR=3.618,95%CI:1.670~7.838)、FA降低(OR=0.366,95%CI:0.155~0.862)、NIHSS评分升高(OR=4.293,95%CI:1.823~10.110)、VRA降低(OR=0.305,95%CI:0.130~0.719)、CBF降低(OR=0.256,95%CI:0.109~0.603)、峰值时间延长(OR=4.272,95%CI:1.816~10.050)为老年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FA、VRA、CBF、峰值时间及四者联合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91、0.802、0.821、0.813、0.896(P<0.05),且四者联合的AUC值更高(P<0.05)。结论MRI检查DTI序列参数(FA、VRA)、螺旋CT成像(CBF、峰值时间)在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且四者联合具有更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序列 螺旋计算机扫描成像 老年 急性脑梗死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在新鲜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徐明露 赵志军 +1 位作者 王方旭 傅聪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5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 评估MRI影像在新鲜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03-2024-03诊治的88例(101椎)胸腰椎压缩骨折,收集患者初诊X线片、CT及MRI影像资料,比较新鲜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 目的 评估MRI影像在新鲜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03-2024-03诊治的88例(101椎)胸腰椎压缩骨折,收集患者初诊X线片、CT及MRI影像资料,比较新鲜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分布情况、CT影像特征及MRI影像特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通过曲线下面积评价MRI联合CT影像在新鲜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88例(101椎)中新鲜胸腰椎压缩骨折61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40椎,其中L1椎体骨折占比最高,其次为T12椎体。CT影像诊断新鲜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AUC为0.773,灵敏度为82.65%,特异度为80.14%。MRI影像诊断新鲜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AUC为0.805,灵敏度为85.49%,特异度为82.60%。MRI影像联合CT影像诊断新鲜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AUC为0.997,灵敏度为96.05%,特异度为93.74%。结论 MRI影像具有出色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参数成像能力,在鉴别诊断新鲜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时能够明确骨髓水肿、脊髓损伤、韧带损伤情况,联合CT影像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病情,为其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骨折 核磁共振成像 新鲜骨折 陈旧性骨折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结合AFP、SAA/CRP水平在肝细胞腺瘤及肝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倩 梁爽 +2 位作者 李静 徐佳琪 王方旭 《肝脏》 2025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serum amyloid A/C-reactive protein,SAA/CRP)水平在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与肝细胞癌(h...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serum amyloid A/C-reactive protein,SAA/CRP)水平在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6月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19例患者,其中60例为HCC患者(高分化28例,低分化32例),29例为HCA患者,其中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失活型(H-HCA)患者10例,β-catenin活化型(β-HCA)患者10例,炎性HCA(I-HCA)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CEUS检查,比较各组患者CEUS参数(始增时间、始增强度、达峰时间及达峰强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患者血清AFP、SAA、CRP水平,并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COX多因素分析评估超声造影结合AFP、SAA/CRP水平在HCA及HCC中的诊断价值。结果CEUS参数(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及达峰强度)在HCC患者中均低于HCA患者(P<0.05),SAA/CRP水平能够区分HCA与HCC;特别是在HCC患者中,生物标志物水平能反映疾病分化程度,显示出高敏感度和特异度;超声造影结合AFP、SAA/CRP水平的联合诊断在HCA及HCC的检测中表现出最高的诊断效能,其AUC值为0.953,灵敏度为93.1%,特异度为90.0%,约登指数为0.831,高于单独诊断方法;行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始增时间、始增强度、达峰时间及达峰强度、AFP和SAA/CRP水平均为影响HCA及HCC诊断的因素(P<0.05)。结论CEUS结合血清AFP、SAA/CRP水平的检测为HCA与HCC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高度准确的方法。这种联合检测方法的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能对临床决策和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血清甲胎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 肝细胞腺瘤 肝细胞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病理特征、动态对比增强MRI参数构建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Nomogram预测模型与验证
4
作者 徐明露 赵志军 +2 位作者 卢精华 王方旭 康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4年第24期4749-475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特征、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参数构建的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CRC)微卫星不稳定的预测价值。方法:335例CRC患者术前均行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微卫星稳定组(n=243)和...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特征、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参数构建的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CRC)微卫星不稳定的预测价值。方法:335例CRC患者术前均行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微卫星稳定组(n=243)和微卫星不稳定组(n=9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并构建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omogram预测模型对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的预测效能。结果:微卫星不稳定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初始强化曲线下面积(iAUC)均低于微卫星稳定组,微卫星不稳定组中/低分化比例、有癌结节比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比例均高于微卫星稳定组(P<0.05)。K^(trans)、K_(ep)、iAUC均升高是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的保护因素,中/低分化、有癌结节、发生淋巴结转移是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的危险因素(P<0.05)。Nomogram预测模型的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度良好,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8。结论:K^(trans)、K_(ep)、iAUC均升高是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的保护因素,中/低分化、有癌结节、发生淋巴结转移是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对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参数 病理特征 微卫星不稳定 列线图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