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老年患者衰弱现状及中医证候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亚强 关欣 +12 位作者 李晔 王宝 乔琳琳 闫小光 黄飞 王培 王正 王峥 李金辉 陶睿 王晓莉 滑莹莹 李怡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8期894-902,共9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综合医院中医科就诊的老年人衰弱现状及中医证候。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7月北京市7个城区各1家综合医院中医科就诊的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搜集基础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衰弱评估... 目的调查北京市综合医院中医科就诊的老年人衰弱现状及中医证候。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7月北京市7个城区各1家综合医院中医科就诊的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搜集基础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衰弱评估,并进行中医辨证。结果获得有效问卷共1052份。无衰弱者179例(17.0%)、衰弱前期者267例(25.4%)、衰弱者606例(57.6%)。衰弱指数(IM-FI):女性>男性;重体力劳动者低于中体力劳动者、轻体力劳动者、非体力劳动者;自理程度越差即生理失能越高,IM-FI越高;与过敏史、独居史、多重用药、长期疼痛史、慢性病史相关;采取干预措施(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者高于无干预者(P<0.05)。慢性疾病前5依次为:高血压508例(48.29%)、血脂异常302例(28.71%)、冠心病290例(27.57%)、糖尿病280例(26.62%)、慢性胃炎196例(18.63%)。症状前5依次为健忘、倦怠乏力、夜尿频数、气短、不寐。无衰弱、衰弱前期、衰弱老年人群的主要证素均为气虚证,占60.30%~70.62%;血瘀证在衰弱前期和衰弱老年人中分别占44.57%、58.42%;痰浊证则是无衰弱老年人常见的第2证素,占44.13%。本研究涉及中医证候213种,前3位依次为气虚痰浊证、气虚血瘀证、阴虚夹热证;无衰弱组52种,气虚痰浊证居首位占20.67%;衰弱前期组93种,气虚血瘀证占10.11%、气虚痰浊证占9.36%,分居前2位;衰弱组188种,兼夹证多且复杂交织,证候占比均小于5%。各证型的IM-FI以阳虚证最高,其次为血虚证、气滞证、血瘀证、湿证。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法在老年人中接受度较高。结论北京市综合医院中医科就诊的老年人衰弱程度与性别、年龄、职业类型、独居现状、过敏史、多重用药、长期疼痛、自理程度、中医干预情况、老年常见病有相关性;衰弱老年人常合并多系统病症,中医证候复杂多样,兼夹证候越多,衰弱程度越高;血瘀证可能是影响老年衰弱的重要证素;中西医结合是干预老年衰弱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衰弱 北京市 综合医院 中医科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自噬减轻肾纤维化 被引量:9
2
作者 童楠 童安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4期361-363,共3页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进入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病理改变。自噬是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正常情况下,细胞均具有一定的自噬活性,然而当自噬平衡被打破,即自噬被过度激活或自噬活性下降均将加速肾纤维化的形成,造成肾脏损伤。因此,自噬对...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进入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病理改变。自噬是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正常情况下,细胞均具有一定的自噬活性,然而当自噬平衡被打破,即自噬被过度激活或自噬活性下降均将加速肾纤维化的形成,造成肾脏损伤。因此,自噬对肾纤维化起双向调节作用。本文集中探讨自噬与肾纤维化,特别是中医药调控自噬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双向调节作用 肾纤维化 终末期肾衰竭 肾脏损伤 自噬 自我保护机制 中医药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经验与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童楠 童安荣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7期742-745,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以温热夹燥定病因;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夹湿困脾定病位;以肺失宣发肃降,脾失升清运化,气机升降失常论病机;以清热宣肺解毒、调理气机升降为治则;既关注传染病的共性问题,又因人因地辨证论治,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以温热夹燥定病因;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夹湿困脾定病位;以肺失宣发肃降,脾失升清运化,气机升降失常论病机;以清热宣肺解毒、调理气机升降为治则;既关注传染病的共性问题,又因人因地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4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 经验与体会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汇中西,传承创新——中医改革家施今墨
4
作者 赵进喜 王世东 +5 位作者 庞博 傅强 吕玉娥 祝肇刚 刘宁 潘星如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010-2014,共5页
施今墨先生原名毓黔,字奖生,是中国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作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对燕京学派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为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贡献了宝贵的力量。在学术方面,施今墨先生融汇中西,注重临床疗效,提... 施今墨先生原名毓黔,字奖生,是中国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作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对燕京学派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为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贡献了宝贵的力量。在学术方面,施今墨先生融汇中西,注重临床疗效,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其“施氏对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中医教育领域,施今墨先生推动中医院校教育改革,重视人才培养,施今墨学派传承至今,名医辈出。在个人修养方面,施今墨先生崇尚“兼爱”,广济世人,主张广结师友,德才自尚。学习施今墨先生高尚品质与创新精神,对于做好中医传承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今墨 学术思想 名医经验 融汇中西 中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进喜教授应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经验 被引量:5
5
作者 肖遥 赵进喜 李佳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1期124-128,共5页
本文介绍了赵进喜教授运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经验。应用耳穴压丸、中药膏摩、穴位贴敷、十八段锦等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赵进喜教授基于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病机学说与“癥瘕致... 本文介绍了赵进喜教授运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经验。应用耳穴压丸、中药膏摩、穴位贴敷、十八段锦等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赵进喜教授基于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病机学说与“癥瘕致病,虚实相因”的认识,采用耳穴压丸注重内外同治、中药膏摩注重益气消癥、穴位贴敷注重辨证施治、习练十八段锦倡导整体调节脏腑阴阳平衡。充分体现了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核心病机的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诊疗模式的具体实践,突出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思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外治法 微型癥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古纳新,医道仁和—国医大师,糖尿病与肾病专家吕仁和
6
作者 赵进喜 庞博 +6 位作者 章红英 吕玉娥 肖永华 傅强 刘宁 贾海忠 赵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518-2521,共4页
吕仁和教授,山西原平人,师从著名中医大家施今墨、秦伯未、祝谌予等,是国医大师、中医糖尿病和肾病领域专家、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重点研究室的学术带头人。吕仁和教授治学方面尊崇《内经》,重视承古纳新,倡导分期辨证,临床治疗糖尿... 吕仁和教授,山西原平人,师从著名中医大家施今墨、秦伯未、祝谌予等,是国医大师、中医糖尿病和肾病领域专家、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重点研究室的学术带头人。吕仁和教授治学方面尊崇《内经》,重视承古纳新,倡导分期辨证,临床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脏病疗效显著;教书育人方面要求严格,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个人修养方面注重品德修养,医德高尚,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其勤于学习、融汇中西、重视传承创新的精神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仁和 学术思想 名医经验 中医教育 医德医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转护理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7
作者 郑晓艳 李佳玥 +1 位作者 刘焱 田润溪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6期146-151,共6页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研究主要探讨轮转护理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轮转护理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的建议。轮转护理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当中,存在技术...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研究主要探讨轮转护理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轮转护理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的建议。轮转护理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当中,存在技术综合素质培养、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和自我提升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完善提升机制,进而提升轮转护理部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轮转护理部护理服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部 专业综合素质 轮转 培训 职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动物实验探究人参—黄连—三七药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王明哲 孟佳 +5 位作者 刘梦超 孙瑞茜 黄为钧 傅强 赵进喜 肖遥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984-1994,共11页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筛选人参—黄连—三七药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通过动物实验明确其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筛选人参—黄连—三七药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通过动物实验明确其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检索获取人参—黄连—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相关作用靶点;使用DisGeNET筛选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靶标基因;通过Venn软件筛选出药物与疾病的共同作用靶点;构建出疾病—靶点—成分—药物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完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PPI)的构建;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有效作用靶点进行分析。以db/db小鼠作为动物模型,于给药第4、第8周后留取各组小鼠8小时尿液,检测各组小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法对网络药理学的研究预测的关键通路及靶点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得到人参—黄连—三七药串的人参皂苷Rh2、人参皂苷F2、槲皮素、小檗碱等39种有效成分;获得人参—黄连—三七药串治疗糖尿病肾病潜在靶点18个,其中PTEN、CCL2、IL6、TNF、HIF1A等11个与其他靶点相互作用较强,可能在网络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GO分析和KEGG分析分别获得2595个条目和107条信号通路,其中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细胞迁移的正调控、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血小板α颗粒等。动物实验显示,在给药第4周及第8周后,中药组小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水平均较模型组下降(P<0.05)。对于PI3K/Akt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检测结果表明,中药组小鼠肾脏PI3K、p-Akt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 人参—黄连—三七药串能够有效改善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蛋白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TEN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糖尿病肾病 人参 黄连 三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纳百川治学,分型辨证诊疗,无私奉献育人——中西医结合大家祝谌予
9
作者 祝肇刚 薛钜夫 +7 位作者 庞博 赵进喜 梁晓春 王世东 祝勇 刘宁 贾海忠 杨东晨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262-2266,共5页
祝谌予教授师从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是中国当代中医学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家、中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性人物。祝谌予教授先学中医而后又东渡日本学习西医学,治学兼收并蓄,倡导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取得了显... 祝谌予教授师从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是中国当代中医学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家、中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性人物。祝谌予教授先学中医而后又东渡日本学习西医学,治学兼收并蓄,倡导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重视教育,完善中医教学体系,为培养医学人才倾注了毕生的智慧和心血。祝谌予教授医德高尚,无私奉献,其勤于学习、重视创新的精神影响深远,实是中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学者之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谌予 学术思想 名医经验 中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今墨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被引量:43
10
作者 庞博 赵进喜 +3 位作者 王世东 傅强 张亚欣 宫晴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60-63,共4页
施今墨(1881—1969),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中西医结合卫生事业倡导者、实践者。兹将施今墨先生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简述如下。
关键词 学术思想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施今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祝谌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被引量:67
11
作者 庞博 赵进喜 +2 位作者 王世东 祝勇 李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祝谌予(1914-1999),主任医师,教授,中医临床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西医结合卫生事业倡导者、实践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现将祝谌予... 祝谌予(1914-1999),主任医师,教授,中医临床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西医结合卫生事业倡导者、实践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现将祝谌予教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简述如下。1倡导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祝谌予教授早年曾跟随名医施今墨先生学习中医,后东渡日本在金泽医科大学系统学习西医四年,受其求学经历影响,祝谌予教授力倡中西医结合,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相互佐证和补充,扬长避短,才能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思想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祝谌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吕仁和诊治糖尿病“六对论治”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2
12
作者 庞博 王世东 +4 位作者 赵进喜 李靖 肖永华 王颖辉 董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吕仁和是北京中医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糖尿病和肾病专家,学术上继承施今墨先生、祝谌予先生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重视疾病病机、疾病分期、疾病证候、疾病症状"病-期-证-症"相结合的诊疗思路,在"整体观"和"辨... 吕仁和是北京中医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糖尿病和肾病专家,学术上继承施今墨先生、祝谌予先生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重视疾病病机、疾病分期、疾病证候、疾病症状"病-期-证-症"相结合的诊疗思路,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总体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诊治疾病的医疗实践总结创立"六对论治"思路与方法,具体包括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状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思想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吕仁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癥瘕致病、虚实相因”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被引量:31
13
作者 肖遥 黄为钧 赵进喜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2184-2186,共3页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早期干预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根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特点与发病规律提出了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病机学说的基础上倡导“癥瘕致病、虚实相因...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早期干预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根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特点与发病规律提出了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病机学说的基础上倡导“癥瘕致病、虚实相因”,在临床中强调“微型癥瘕”病机学说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在治疗时强调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思想,注重脏腑辨证,突出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络脉“因虚致癥,因癥致虚,癥瘕致病,虚实相因”的特点。在用药方面将“益气活血、散结消癥”治法贯穿始终,注重养血和血,治疗总以络脉通畅为目标,根据患者证候及体质特点随证加减,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癥瘕 癥瘕致虚 糖尿病肾病 益气活血 散结消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仁和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被引量:13
14
作者 申子龙 王世东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399-402,共4页
吕仁和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肾脏病的诊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总结的"六对论治"方法在临床上诊治慢性肾脏病取得了较好疗效。从吕仁和教授"六对论治"中对病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 吕仁和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肾脏病的诊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总结的"六对论治"方法在临床上诊治慢性肾脏病取得了较好疗效。从吕仁和教授"六对论治"中对病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4个方向来介绍吕仁和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六对论治 辨证论治 吕仁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囊性疾病,当明确诊断;临床干预治疗,应中西融合
15
作者 刘宁 贾海忠 +5 位作者 赵进喜 王耀光 闫永吉 王世东 付超 李泽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474-2478,共5页
肝肾囊肿是临床常见的囊性疾病,CT、核磁、B超等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明确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单纯性的肝囊肿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病变之一,病位主要在肝,与脾、肾有关。单纯性的肾囊肿为良性的上皮囊肿,病位主要在肾,与肝、脾有关。肝肾囊肿... 肝肾囊肿是临床常见的囊性疾病,CT、核磁、B超等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明确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单纯性的肝囊肿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病变之一,病位主要在肝,与脾、肾有关。单纯性的肾囊肿为良性的上皮囊肿,病位主要在肾,与肝、脾有关。肝肾囊肿病性皆为本虚标实。一般来说,囊肿体积较小,无压迫症状及肝肾功能障碍,仅需随访观察即可。若囊肿较大或多发囊肿,或病理性质倾向于恶性,损伤肝肾功能,或出现压迫症状,甚至引起肝肾功能衰竭,则应积极干预。治疗此类疾病之前,首先要明确诊断,明确病变病因,注意将单纯性囊肿与肝肾脏其他肿块相鉴别。临床在分期辨证的同时,将辨病与辨症相结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确保疗效。具体治疗,可采用外科手术改善压迫症状。中医治疗则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选用中药或针灸治疗,补虚祛邪并重,以恢复脏腑功能,延缓肝肾功能衰竭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肿 肾囊肿 多囊肾 囊性疾病 肾胀 手术治疗 分期辨证 中西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六对论治”谈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茵陈应用经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史银春 石晓琪 +6 位作者 陈宗俊 王世东 闫璞 高梦蕉 王辰光 蔡秉洋 肖永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122-1125,共4页
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的诊“六对论治”疗思路,即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论治。“六对论治”贯穿于吕仁和教授诊治疾病的始终。茵陈清... 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的诊“六对论治”疗思路,即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论治。“六对论治”贯穿于吕仁和教授诊治疾病的始终。茵陈清热利湿,为吕仁和教授常用药物之一。从吕仁和教授的“六对论治”诊疗思路出发,探析吕教授临床应用茵陈的经验,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对论治 茵陈 国医大师 经验 传承 学术思想 辨证理论 @吕仁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进喜从“虚、瘀、水、毒、风”论治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江腾 李潇然 张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2042-2046,共5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赵进喜教授认为,“微型癥瘕”与“肾络伏风”是其主要病机,病位主要在脾肾,与多脏腑相关;病性虚实夹杂,涉及虚、瘀、水、毒、风等多个证候要素。治疗上,补虚以...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赵进喜教授认为,“微型癥瘕”与“肾络伏风”是其主要病机,病位主要在脾肾,与多脏腑相关;病性虚实夹杂,涉及虚、瘀、水、毒、风等多个证候要素。治疗上,补虚以气阴血为主,兼以助阳;化瘀兼以通络散结,贯穿始终;利水应不离肺脾肾,三焦同治;解毒重视给邪出路,不忘和胃;治风强调外散内息,搜风通络。根据疾病不同时期与具体临床表现的不同,合理选用以上多种治法,灵活选方用药,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等方面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证候要素 赵进喜 病机 微型癥瘕 肾络伏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方类聚·消渴门》中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逗逗 赵进喜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78-383,共6页
目的分析《医方类聚·消渴门》中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通过对《医方类聚·消渴门》中所有方剂进行整理,利用频次统计与Apriori算法对数据进行频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录符合标准498首方剂,涉及279种药物。清热药与补虚药... 目的分析《医方类聚·消渴门》中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通过对《医方类聚·消渴门》中所有方剂进行整理,利用频次统计与Apriori算法对数据进行频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录符合标准498首方剂,涉及279种药物。清热药与补虚药为方药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天花粉、麦冬、黄连、人参应用频次位居前四位,占总药物用药频次近20%;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按照最低条件支持度5%,最小规则置信度30%,共得出关联规则12项,涉及麦冬、天花粉、人参、黄连、炙甘草、知母、黄芪、茯苓8种药物。结论可见明代以前医家对消渴病的治疗以清热药、益气药、养阴药为主。常用清热、益气、养阴治法,重视消渴病火热、气虚、阴虚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方类聚 消渴病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频次分析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仁和从内风论治慢性肾脏病药对浅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宗俊 王诗尧 +4 位作者 史银春 赵进喜 罗文轩 张艳 肖永华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6期590-594,共5页
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由风邪致病,吕仁和教授认为其内风病机包括肝风内动、肝阳化风、血虚生风、肾络邪风内扰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与慢性肾脏病相关的高血压性头痛眩晕、脑卒中、尿毒症瘙痒症、蛋白尿反复不消等。吕教授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慢... 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由风邪致病,吕仁和教授认为其内风病机包括肝风内动、肝阳化风、血虚生风、肾络邪风内扰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与慢性肾脏病相关的高血压性头痛眩晕、脑卒中、尿毒症瘙痒症、蛋白尿反复不消等。吕教授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重视内风病机,喜用药对,以钩藤、天麻平肝息风,同时滋养肝肾、顾护脾胃;以石决明、生牡蛎镇肝息风,配合疏肝理气治法;以当归、白鲜皮补血活血祛风,兼顾湿热、浊毒等证候;以全蝎、僵蚕搜风通络,契合“微型癥瘕”形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仁和 慢性肾脏病 内风 药对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安荣主任从“升降理论”论治慢性肾衰竭经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童楠 童安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6期477-479,共3页
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结构和功能不可逆的损伤,造成机体内水、代谢产物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代谢紊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患病率逐年增加,病程长、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在治疗慢性... 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结构和功能不可逆的损伤,造成机体内水、代谢产物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代谢紊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患病率逐年增加,病程长、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家父童安荣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肾病方向的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肾病 慢性肾衰竭 肾小球滤过率 生存质量 童安荣 代谢产物潴留 酸碱平衡 升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