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对糖尿病肾脏疾病3~4期患者进行中医健康教育临床观察
1
作者 缪娟 曹灿 +4 位作者 刘依 钱玉凤 班颖 王晓楠 崔赵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5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KD)3~4期患者进行中医临床教育的效果。方法将99例DKD 3~4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7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每周1次、为期3个月的基于微...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KD)3~4期患者进行中医临床教育的效果。方法将99例DKD 3~4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7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每周1次、为期3个月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中医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三酰甘油(TG)水平较干预前降低,而对照组TG水平较干预前升高,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痰湿证中医证候要素积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气虚证、阴虚证中医证候要素积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公众平台的中医临床教育适用于糖脂代谢紊乱的DKD 3~4期患者,对于中医症状表现为血瘀、痰湿、阳虚证的患者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微信公众平台 中医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12例中医技术操作并发低温烫伤的原因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宋钝 吴窮 +1 位作者 汤娜 薛华 《光明中医》 2021年第5期837-839,共3页
目的分析热疗相关性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低温烫伤的原因,探讨预防低温烫伤在热疗相关性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发生的管理对策,从而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12月发生的12例热疗相关性中... 目的分析热疗相关性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低温烫伤的原因,探讨预防低温烫伤在热疗相关性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发生的管理对策,从而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12月发生的12例热疗相关性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低温烫伤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整理归纳,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热疗相关性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低温烫伤的原因主要包括: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准入制度不健全;老年人等特殊操作对象的生理特点及遵嘱行为和依从性不高;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强、对低温烫伤的认知不足;热疗相关性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技术特点等。基于管理层面的对策主要包括: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人员准入、技术项目准入2个层面完善制度;在遵循“整体观、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理论基础上,进行循证实践;加强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的培训,提高对低温烫伤知识的认知与学习,引起护士对低温烫伤的重视。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对高温造成的烫伤较为重视,但对低温可能造成的烫伤仍缺乏足够的重视。护理管理者通过管理对策的落实,降低热疗相关性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低温烫伤的发生率,在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的同时,降低中医护理技术的风险,保障患者的身心安全与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中医护理技术 并发症 低温烫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刺法治疗临床几种常见疾病举隅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靖思 张素勤 苗桂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5期68-70,共3页
围刺法由古代的扬刺法和齐刺法发展而来,是指以病变中心为原点,在边缘进行围刺,通过皮部与络脉、经络的联系,以达到祛瘀通络、行气散结的功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富贵包等疾病,可以增强刺激作用,化... 围刺法由古代的扬刺法和齐刺法发展而来,是指以病变中心为原点,在边缘进行围刺,通过皮部与络脉、经络的联系,以达到祛瘀通络、行气散结的功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富贵包等疾病,可以增强刺激作用,化瘀通络、清热化湿,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痹 肌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富贵包 围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解聚散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NF-κB/NLRP3/Caspase-1细胞焦亡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姚洁琼 崔赵丽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1450-1454,共5页
目的探讨和解聚散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细胞焦亡的影响,基于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氯沙坦钾组及和解聚散方低、中、... 目的探讨和解聚散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细胞焦亡的影响,基于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氯沙坦钾组及和解聚散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建立DN大鼠模型。和解聚散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0.5、1.0、2.0 g/ml和解聚散方水煎液;氯沙坦钾组灌胃20 mg/kg氯沙坦钾;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28 d。测定大鼠血清SCr、BUN水平及尿液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P65、NLRP3、Caspase-1、消皮素D(GSDMD)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和解聚散方高剂量组和氯沙坦钾组大鼠血清SCr、BUN及尿液中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1),和解聚散方各剂量组和氯沙坦钾组大鼠肾组织中P65、NLRP3、Caspase-1和GSDMD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和解聚散方可能通过抑制NF-κB/NLRP3/Caspase-1通路的激活,影响细胞焦亡,减轻肾功能损伤及组织病理改变,从而达到治疗DN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细胞焦亡 和解聚散方 NF-κB/NLRP3/Caspase-1通路 大鼠
原文传递
王旭高肝病证治及医案分析
5
作者 王靖思 张素勤 苗桂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期54-56,共3页
清代著名医家王旭高,认为“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将肝病证治分为肝气证治、肝风证治、肝火证治、肝寒肝虚证治4个方面,总结出著名的“治肝三十法”,认为肝病可侵犯全身上下,治肝可以调理五脏病,善于从肝论治疾病。从王氏2则医案分析其... 清代著名医家王旭高,认为“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将肝病证治分为肝气证治、肝风证治、肝火证治、肝寒肝虚证治4个方面,总结出著名的“治肝三十法”,认为肝病可侵犯全身上下,治肝可以调理五脏病,善于从肝论治疾病。从王氏2则医案分析其治病辨证思路,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旭高 治肝三十法 治肝以调五脏 肝病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痛风的病情演变及防治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杰 陈子泮 +4 位作者 王晓楠 苗桂珍 周静鑫 杜启明 鲁轶臻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471-7474,共4页
痛风是炎症性关节疾病,西医对于痛风的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仍有着较高的复发率,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文章以“络病理论”为基础,结合痛风的自然病程及现有的治疗体系,分析痛风的病情演变及传变规律,以前、早、中、后四期论治,并依据各... 痛风是炎症性关节疾病,西医对于痛风的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仍有着较高的复发率,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文章以“络病理论”为基础,结合痛风的自然病程及现有的治疗体系,分析痛风的病情演变及传变规律,以前、早、中、后四期论治,并依据各期不同临床及证候特点,提出相应的治法,为痛风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络病 中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