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导航系统及其在骨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手术导航系统 骨科 临床应用 计算机图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味羌活通络汤对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关雨晴 王福育 +4 位作者 李德魁 陈江 李遵旺 秦佳齐 杨嘉玉 《陕西中医》 2025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究九味羌活通络汤对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的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后发生肠道菌群失衡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 目的:探究九味羌活通络汤对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的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后发生肠道菌群失衡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值及双歧杆菌属/肠杆菌科(B/E)值、菌群失衡分级、胃肠功能、生活质量、肠黏膜屏障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疼痛及腰椎功能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双歧杆菌、类杆菌、小梭菌和乳杆菌数量及B/E值显著增加,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减少。观察组在这些指标上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肠道菌群失衡分级Ⅲ级患者数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Ⅰ级+正常患者数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的Ⅰ级+正常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的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的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胃肠功能各项评分、VAS、ODI评分、D-乳酸、DAO、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和JOA评分在治疗后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P<0.05)。结论:九味羌活通络汤可显著改善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有效降低炎症和疼痛反应,提高患者免疫水平,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摘除术 九味羌活通络汤 肠道菌群失衡 并发症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微创治疗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林 顾树明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12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骨科微创技术 微创手术 治疗进展 医学高新技术 介入技术 手术疗效 生理干扰 显微外科 配套器械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骨伤科学网络教学效果调查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旗 穆晓红 +7 位作者 任敬佩 刘丽 杨济洲 陈江 赵亚林 于睿钦 刘港 徐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7期194-197,共4页
目的了解中医骨伤科学全面网络教学的实施效果,探索今后继续开展网络教学的可行性。方法2020春季学期,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教研室完成了2个班的线上授课,之后教研室组织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中医骨伤科学网络教学... 目的了解中医骨伤科学全面网络教学的实施效果,探索今后继续开展网络教学的可行性。方法2020春季学期,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教研室完成了2个班的线上授课,之后教研室组织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中医骨伤科学网络教学实施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关于中医骨伤学网络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设计实施环节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包括教学筹备、教学环节设置、教学平台搭建、教学实施和反馈等方面,总结本次网络教学的实效。结果课程结束之际,发放调查问卷,共18个问题,回收有效问卷86份。学生对本次中医骨伤科学网络教学的实际体验总体良好率达到93.02%;从教学效果来看,有89.66%的学生认为本次网络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52.87%的学生表示今后可以接受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混合方式,20.69%的学生认为仍然只接受线下课堂教学。结论随着科技进步,教学软硬件条件具备,中医骨伤科学网络课堂教学切实可行,能够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学 网络教学 教学效果 调查问卷 教学课件 音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证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继昌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4期280-281,共2页
介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手法和临证体会。具体手法分为3个步骤,即点按法:包括12条线14个点,是手法的基础,在治疗同时可以做进一步的检查;复位法:指医生根据患者的主诉结合在点按过程中所发现的病理改变及压痛点,进行复位的方法,... 介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手法和临证体会。具体手法分为3个步骤,即点按法:包括12条线14个点,是手法的基础,在治疗同时可以做进一步的检查;复位法:指医生根据患者的主诉结合在点按过程中所发现的病理改变及压痛点,进行复位的方法,此法是手法的重点;调理法:包括抗阻力法、肩关节旋转点按法、肩关节旋转捋顺法以及臂部神经捋顺、点按、揉捻法,是手法的关键。本手法是根据解剖特点,调整病理改变,恢复生理功能,从而取得疗效。作者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了手法的适应症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认为本手法省时、省力、作用快、效果好,可供临床医生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6
作者 张倩 王秋洁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9期101-105,共5页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对健康概念内涵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循证护理学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并成为现代医学和护理学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未来,循证护理学将逐渐融入到骨科护理实践中,更好地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通过查...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对健康概念内涵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循证护理学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并成为现代医学和护理学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未来,循证护理学将逐渐融入到骨科护理实践中,更好地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通过查阅文献,本文分析循证护理对骨科临床治疗及护理的影响,总结其在围手术期、康复期的研究现状,并对骨科循证护理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围手术期 康复期 骨科学 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性骨坏死的中医分型与血脂 血凝异常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向春 郑大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911-913,共3页
目的:探讨激素性骨坏死中医辨证分型与脂肪代谢异常以及凝血纤溶系统病变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对127例激素性骨坏死患者辨证分型后,与血脂检测、血凝检测以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相对照。结果:根据中医传统理论辨证血瘀气滞组患者凝血... 目的:探讨激素性骨坏死中医辨证分型与脂肪代谢异常以及凝血纤溶系统病变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对127例激素性骨坏死患者辨证分型后,与血脂检测、血凝检测以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相对照。结果:根据中医传统理论辨证血瘀气滞组患者凝血与血流变异常的患者(47/62例)与痰湿阻络组(11/65例)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痰湿阻络组血脂代谢紊乱的患者(51/65例)与血瘀气滞组(12/62例),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提示理化检查与中医分型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结论:血脂检测、血凝检测以及血液流变学检测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关系,初步认为是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之一。对骨坏死的中医规范化治疗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坏死 血脂 血凝 辨证分型 相关性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医特色人文关怀护理查房体会
8
作者 范薇薇 王秋洁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9期27-29,共3页
人文关怀属于优质护理服务范畴。本文总结l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医特色人文关怀护理查房经验,通过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人文关怀护理查房,分析患者术后疼痛、焦虑、并发症、饮食和功能锻炼需求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临床... 人文关怀属于优质护理服务范畴。本文总结l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医特色人文关怀护理查房经验,通过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人文关怀护理查房,分析患者术后疼痛、焦虑、并发症、饮食和功能锻炼需求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该模式的对促进全院护理人员的关怀意识及能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护理查房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9
作者 熊洋 周世博 +9 位作者 俞兴 毕连涌 杨济洲 王逢贤 曲弋 杨永栋 赵丁岩 赵赫 仇子叶 姜国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81-4888,共8页
背景:异位骨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临床中不同亚型的异位骨化具有不同病因或诱导因素,但在异位骨化中后期进展阶段又表现出相似的病理过程,其中由于创伤等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异位骨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的:对近年获得性异位骨化发生... 背景:异位骨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临床中不同亚型的异位骨化具有不同病因或诱导因素,但在异位骨化中后期进展阶段又表现出相似的病理过程,其中由于创伤等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异位骨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的:对近年获得性异位骨化发生发展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方法:以“分子生物学,异位骨化,机制”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以“molecular biological,heterotopic ossification,mechanisms”为检索词分别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Google Scholar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并根据获得文献进行补充检索,对所得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13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因此该疾病的诊疗有一定的困难。②文章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获得性异位骨化涉及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Hedgehog、Wnt及mTOR共5条主要信号通路,同时在局部微环境中涉及到Run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Sox9共5项核心枢纽因子,核心机制可能是不同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机体成骨细胞前体细胞、成骨细胞微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细胞因子,进而影响机体骨代谢并导致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发生。③未来可以以异位骨化相关单细胞的成骨内稳态为研究方向,以成骨细胞前体细胞-成骨微环境-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作为研究要素,探索各部分要素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特征,比较不同种类、不同个体细胞成骨内稳态异同,从整体视角观察异位骨化分子信号网络调控机制,有利于未来临床防治异位骨化新方法的探究。④以中医药及靶向治疗为代表的治疗方法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如何将中医药与体内成骨稳态联系,并与靶向治疗相结合,也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⑤目前获得性异位骨化的研究仍多限于基础实验研究,临床防治方法仍存在疗效不确切及不良反应明显等缺陷,相关靶向防治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有待验证,如何以基础实验研究为基础,结合发生发展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新方向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分子生物学机制 骨形态发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HEDGEHOG WNT/Β-CATENIN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醚酮棒半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腰椎非融合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涛 俞兴 +7 位作者 关健斌 杨永栋 赵赫 杨济洲 曲弋 王逢贤 赵丁岩 赵子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76-683,共8页
目的:探讨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棒半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非融合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74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PEEK棒组和钛棒组。其中PEEK棒组34例,... 目的:探讨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棒半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非融合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74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PEEK棒组和钛棒组。其中PEEK棒组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51~79(62.4±6.8)岁;L1-L3节段1例,L2-L4节段7例,L3-L5节段20例,L4-S1节段6例。钛棒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52~81(65.2±7.3)岁;L1-L3节段3例,L2-L4节段11例,L3-L5节段19例,L4-S1节段7例。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通过腰椎过伸过屈X线观察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22~34(26.8±5.6)个月。PEEK棒组手术时间(142.2±44.7)min和术中出血量(166.5±67.4)ml,低于钛棒组的(160.7±57.3)min和(212.8±85.4)ml(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EEK棒组和钛棒组患者腰痛VAS[(0.8±0.4)分vs(1.0±0.5)分]、腿痛VAS[(0.7±0.4)分vs(0.8±0.5)分]和ODI[(9.8±1.6)%vs(12.1±1.5)%],与术前[(5.8±1.1)分vs(6.0±1.1)分]、[(7.2±1.7)分vs(7.0±1.6)分]、[(68.5±8.9)%vs(66.3±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K棒组和钛棒组术后12个月ODI[(15.5±2.1)%vs(18.4±2.4)%]及末次随访[(9.8±1.6)%vs(12.1±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整体活动度术后均有下降,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PEEK棒组腰椎整体活动度与同时期钛棒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固定节段活动度均有下降,PEEK棒组固定节段活动度由术前(9.5±4.6)°降至末次随访时的(4.1±1.9)°,钛棒组固定节段活动度由术前(9.8±4.3)°降至末次随访时的(0.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上位椎间活动度均有增加,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上位椎间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周期内两组均无螺钉松动断裂。结论:PEEK棒半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用于腰椎非融合手术,可保留固定节段部分活动度,近期临床疗效不劣于同期钛棒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可行选择,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聚醚醚酮棒 非融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硬膜外脂肪增多症1例保守治疗与中医特色护理及相关文献复习
11
作者 韩颜颜 陆爽 +2 位作者 何飘 王秋洁 魏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4期92-92,共1页
近日,我科接诊1例腰椎硬膜外脂肪增多引起双下肢无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经过针刀、按摩、神经营养等保守治疗及配合中医护理技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硬膜外脂肪增多症 保守治疗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顿挫型带状疱疹合并腰椎开放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12
作者 张倩 王秋洁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4期35-39,共5页
本文总结了1例顿挫型带状疱疹合并腰椎开放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针对疼痛、皮肤、心理、潜在并发症等多个方面的管理,运用多系统、多元素、多途径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联合多学科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 本文总结了1例顿挫型带状疱疹合并腰椎开放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针对疼痛、皮肤、心理、潜在并发症等多个方面的管理,运用多系统、多元素、多途径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联合多学科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其负性情绪,促进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挫型带状疱疹 腰椎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个体化护理 疼痛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旁肌脂肪浸润影像评价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马昱堃 许卢春 +3 位作者 俞兴 仇子叶 王逢贤 赵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4-879,共6页
颈椎旁肌是颈后椎旁肌肉的统称,包括深层的颈多裂肌、颈半棘肌和浅层的头夹肌、头半棘肌。颈椎旁肌能协助颈椎完成屈伸、平移及旋转等复合运动,并与骨性结构共同承担日常活动中颅骨源性的轴向压力,对维持颈椎中立对线、保持视线水平及... 颈椎旁肌是颈后椎旁肌肉的统称,包括深层的颈多裂肌、颈半棘肌和浅层的头夹肌、头半棘肌。颈椎旁肌能协助颈椎完成屈伸、平移及旋转等复合运动,并与骨性结构共同承担日常活动中颅骨源性的轴向压力,对维持颈椎中立对线、保持视线水平及调节颈椎矢状面动力和静力稳态起着重要作用[1]。椎旁肌退变及其脂肪浸润(fat infiltration,FI)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尤其在腰椎旁肌FI及其继发病理改变方面研究较多,结果显示腰椎旁肌FI与腰痛[2]、腰椎疾病[2、3]及腰椎术后预后[4]均有相关性。较腰椎而言,颈椎旁肌FI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显示,中度及重度颈椎旁肌FI不仅能够对颈椎局部和整体矢状面平衡产生消极的影响[5],还与颈椎挥鞭样损伤(whiplash-associated disorders,WAD)、颈部疼痛及颈椎术后轴性症状相关[6~9]。因颈、腰椎的解剖结构和相关生理功能存在一定差异,腰椎FI的研究发现并不能完全适用于颈椎,且目前尚无对颈椎旁肌FI研究结果的相关综述。为此笔者从颈椎旁肌FI的影像学评价,FI与颈部疼痛、颈椎矢状面曲度、脊髓型颈椎病以及FI与WAD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客观评价FI及探索其临床意义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疼痛 椎旁肌 脊髓型颈椎病 脂肪浸润 骨性结构 腰椎疾病 轴性症状 多裂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MGE——一个用于采集和分析生物医用材料和多组学数据的数据库
14
作者 龚海燕 张晓彤 +5 位作者 张司臣 李铭鸿 赵赫 王婧宇 王秀梅 陈阳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9,共11页
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的科学研究也逐渐走向数据驱动,利用生物测序技术来测试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功能,需要对生物医用材料进行进一步优化.因此,一个开放、共享的基础设施来存储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异构科学数据是多学科... 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的科学研究也逐渐走向数据驱动,利用生物测序技术来测试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功能,需要对生物医用材料进行进一步优化.因此,一个开放、共享的基础设施来存储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异构科学数据是多学科交叉联合分析的基石.本文介绍了BioMGE,一个基于灵活的自定义平台NMDMS(国家材料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的数据库建设案例,用于收集生物医用材料和多组学测序数据.NMDMS的动态容器框架允许用户定义个性化的数据提交模式,存储来自生物医用材料和多组学研究领域的数据.自2019年以来,BioMGE已收集了1547100个生物医用材料和多组学数据集.BioMGE提供了数据导出接口,方便用户直接导出数据以进行数据分析.以组学数据可视化为例,提供BioMGE-viewer模块以实现对生物染色质结构数据从一维到三维的数据可视化.该数据库可为其他跨领域研究的数据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多组学 动态容器数据库 异构数据存储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通过调控星形胶质细胞表型极化促进脊髓损伤修复
15
作者 饶江文 刘向春 +7 位作者 贺丰 付玲玲 王小钢 刘宸 魏峰 马小芳 朱红霞 姜涛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622-1630,1638,共10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ⅡA)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脊髓组织星形胶质细胞表型极化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ⅡA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组(LAA组)及TⅡA+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组(TⅡA+LAA组),假手术...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ⅡA)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脊髓组织星形胶质细胞表型极化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ⅡA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组(LAA组)及TⅡA+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组(TⅡA+LAA组),假手术组仅咬除T8-T10椎板(不损伤硬脊膜),后4组大鼠为脊髓横断损伤模型大鼠,后3组大鼠损伤部位注射相应药物;造模成功后于术后第3、7、14、21、28、56天时分别进行行为学观察和巴索-比蒂-布雷斯纳汉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并取损伤段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以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学改变;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A1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C3、A2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A10、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神经元标志物NF200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C3、S100A10、GFAP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ⅡA组大鼠BBB评分升高,S100A10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NF200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GFAP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C3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TⅡA组尼氏体数目无明显差异;TⅡA可改善LAA造成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抑制,激活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与LAA组相比,TⅡA组S100A10蛋白表达升高(P<0.001);与LAA组相比,TⅡA+LAA组S100A10蛋白表达升高(P<0.0001)。结论TⅡA腹腔注射可改善SCI大鼠的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表型,促进A2型星形胶质细胞极化以及减少脊髓病理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丹参酮ⅡA 星形胶质细胞 A1星形胶质细胞 A2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改善腰椎术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秋洁 王媛媛 +2 位作者 秦婧文 张建萌 耿庆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4期67-70,共4页
术后便秘是腰椎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过药物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便秘症状,但存在药物依赖、不良反应等局限性。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在改善便秘方面有其特色和优势,在临床上患者的接受度普遍较高。本研究主要就该疗法改善腰椎术后便... 术后便秘是腰椎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过药物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便秘症状,但存在药物依赖、不良反应等局限性。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在改善便秘方面有其特色和优势,在临床上患者的接受度普遍较高。本研究主要就该疗法改善腰椎术后便秘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腰椎术后便秘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中医护理技术 子午流注 穴位贴敷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活动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17
作者 冯蕾 李晋玉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16期215-217,共3页
伴随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然成为当下教育实践的一种常见模式。伴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迭代演进,使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然后阐述以活动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 伴随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然成为当下教育实践的一种常见模式。伴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迭代演进,使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然后阐述以活动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接着分析以活动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最后重点提出以活动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期为打造混合融通、教学相长的课堂生态提供参考,促进新时代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活动导向 教学活动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冯宁宁 李文浩 +3 位作者 俞兴 许卢春 仇子叶 姜国正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84-288,共5页
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脊髓损伤(CSCIWFD)的概念于1982年由美国学者Pang^([1])首次提出,并将此类损伤归结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颈椎脊髓损伤,指患者具有颈椎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症状,但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上却没有骨折、脱位等异常发现^([2]... 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脊髓损伤(CSCIWFD)的概念于1982年由美国学者Pang^([1])首次提出,并将此类损伤归结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颈椎脊髓损伤,指患者具有颈椎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症状,但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上却没有骨折、脱位等异常发现^([2])。儿童和成人是CSCIWFD的好发人群,成人多发生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3]),常伴有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颈椎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等病理基础,发生率较高,实际发生率常被低估^([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奄包改善1例胸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
19
作者 范薇薇 王秋洁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4期27-30,共4页
本文总结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奄包改善1例胸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护理人员积极开展护理评估,明确护理要点,根据患者疼痛、便秘、焦虑、潜在并发症等主要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并配合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包热敷等... 本文总结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奄包改善1例胸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护理人员积极开展护理评估,明确护理要点,根据患者疼痛、便秘、焦虑、潜在并发症等主要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并配合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包热敷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减轻疼痛,促进其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压缩性骨 便秘 子午流注 穴位贴敷 中药热奄包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因子IL-1β、TNF-α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20
作者 赵赫 俞兴 +5 位作者 唐向盛 贺丰 杨永栋 熊洋 胡振国 徐林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866-871,共6页
IL-1β与TNF-α炎性因子作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椎间盘退变并最终导致下腰痛及神经根性症状全过程中,炎性因子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机械创伤、过度负荷、基因易感及感染等因素的作用下,纤维环... IL-1β与TNF-α炎性因子作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椎间盘退变并最终导致下腰痛及神经根性症状全过程中,炎性因子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机械创伤、过度负荷、基因易感及感染等因素的作用下,纤维环及髓核细胞合成TNF-α、IL-1β。这些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目前关于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病理生理过程中确切的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重点将在于阐述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调控机制、椎间盘退变的分子靶向治疗、细胞信号通路干预及寻找抗炎治疗的最佳时机上,为其将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TNF-Α 炎性因子 信号通路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