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学生认知风格现状思考课程整合理念下中医诊断学教学设计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史红 薛哲 +1 位作者 周雪明 陈家旭 《新疆中医药》 2019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基于教学对象的认知风格,探讨课程整合理念下设计中医诊断学教学的新思路。方法采用镶嵌图像测验判断认知类型,比较各班级内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构成情况,从个体学习者和班集体两个维度了解教学对象的认知心理;分析课程整合... 目的基于教学对象的认知风格,探讨课程整合理念下设计中医诊断学教学的新思路。方法采用镶嵌图像测验判断认知类型,比较各班级内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构成情况,从个体学习者和班集体两个维度了解教学对象的认知心理;分析课程整合理念对中医诊断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基于教学对象的认知风格设计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案。结果不同班级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构成情况不尽相同(P<0.05);就两种认知风格学习者的构成比而言,其在2016届各班级间无差异(P>0.0167),但在2015届却表现为中医班有别于针推班(P<0.0167)和中西医班(P<0.0167)。结论认知风格的差异存在于学习者之间及班级之间;课程整合理念的适用性取决于中医诊断学教学内容与课程地位的特殊性;在专业课程体系内和教材自身范围内整合教学内容以分别匹配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教学对象的认知心理,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案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教学设计 课程整合 认知风格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对疲劳病因病机的认识 被引量:17
2
作者 瞿德竑 梁嵘 陈家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1-4,共4页
疲劳的病因为过劳 ,即过度劳累 ,运动疲劳是以过度的运动训练以及训练中的精神、心理压力为原因的 ,以劳力过度和劳神过度为多见。《内经》即提出疲劳因过劳耗伤气血 ,可有气血不足之表现。疲劳主要与脾肝两脏相关 ,也与心、肾、肺等五... 疲劳的病因为过劳 ,即过度劳累 ,运动疲劳是以过度的运动训练以及训练中的精神、心理压力为原因的 ,以劳力过度和劳神过度为多见。《内经》即提出疲劳因过劳耗伤气血 ,可有气血不足之表现。疲劳主要与脾肝两脏相关 ,也与心、肾、肺等五脏有关。古医家关于疲劳与气及火的关系有大量的论述 ,说明疲劳与火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还应看到疲劳除有“虚热”的一方面 ,还有“虚寒”的一方面 ,应全面认识。现在对于疲劳的认识多集中在虚及寒 ,而少有论及火 (热 )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病因 病机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剑雄 李峰 倪量 《中医药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回顾、总结了二十几年来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的各家观点,为艾滋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关于HIV的中医属性方面有温邪、湿邪、湿热等观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温邪、湿热等应属证候范畴,HIV病毒属性并无定论。邪伏部位的探讨有邪伏... 本文回顾、总结了二十几年来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的各家观点,为艾滋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关于HIV的中医属性方面有温邪、湿邪、湿热等观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温邪、湿热等应属证候范畴,HIV病毒属性并无定论。邪伏部位的探讨有邪伏营血、三焦、膜原等观点,为病邪定位和选方提供了参考,尤其对早期、无症状期的用药治疗思路更有参考价值。学者们对于艾滋病发病的关键病机和病机变化的论述,或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或来自临床观察,均有待于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病因病机 邪伏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研制中医数字问诊系统的构想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永涛 梁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z1期138-139,共2页
本文就中医问诊的症状主观性强、问诊无序性等进行探讨 ,指出研制中医数字问诊系统的必要性。并提出利用量表进行症状量化 ,采用专科量表和一般量表相结合的模式使中医问诊系统不但符合临床医患双方的思维习惯 ,而且还可实现中医问诊的... 本文就中医问诊的症状主观性强、问诊无序性等进行探讨 ,指出研制中医数字问诊系统的必要性。并提出利用量表进行症状量化 ,采用专科量表和一般量表相结合的模式使中医问诊系统不但符合临床医患双方的思维习惯 ,而且还可实现中医问诊的数字化和程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诊系统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5
作者 王翠芳 李峰 +1 位作者 倪量 王玉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9年第5期470-471,共2页
目的了解目前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中医药研究概况,分析运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优势与不足。方法通过查阅1981-200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MEDLINE医学文... 目的了解目前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中医药研究概况,分析运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优势与不足。方法通过查阅1981-200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MEDLINE医学文献资料库中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中医药文献,采用分析归纳法,总结其研究概况。结果与结论目前运用中医药研究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国内外文献数量太少(24篇),在研究方法、检测指标、疗效评定标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腹泻 中医药研究
原文传递
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的疲劳、抑郁、焦虑与生活事件的特点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4
6
作者 王天芳 张翠珍 +1 位作者 刘雁峰 焦扬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0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 (简称 CFS)病人的疲劳、抑郁、焦虑及生活事件的特点 ,并探讨其间相关性。方法 运用量表的形式 ,观察了 130例 CFS病人及 6 5例年龄、性别均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疲劳、抑郁、焦虑及生活事件状况。结果  1CF... 目的 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 (简称 CFS)病人的疲劳、抑郁、焦虑及生活事件的特点 ,并探讨其间相关性。方法 运用量表的形式 ,观察了 130例 CFS病人及 6 5例年龄、性别均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疲劳、抑郁、焦虑及生活事件状况。结果  1CFS病人存在明显的脑力与躯体疲劳 ,其特点是 :存在明显的由于疲劳而出现的心理后果 ;疲劳具有明显的情境特异性 ;对于休息、睡眠的反应不明显。 2 CFS病人具有明显的抑郁与焦虑的情绪改变。 3CFS病人发病前的负性事件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及工作学习方面。 4CFS的疲劳总分、焦虑分值、抑郁指数、生活事件分值 (主要是负性事件 )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CFS病人疲劳、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发病前的生活事件刺激量有密切的关系 ,病人的情绪改变受疲劳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生活事件 抑郁 焦虑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慢性应激探讨肝郁脾虚证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晓红 李晶晶 +1 位作者 刘玥芸 陈家旭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证实质的研究一直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可利用中医病证结合、方证相关的研究思路来探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从现代应激理论入手,结合中医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运用中医方证相关的研究思路,通过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大鼠... 证实质的研究一直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可利用中医病证结合、方证相关的研究思路来探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从现代应激理论入手,结合中医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运用中医方证相关的研究思路,通过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前期实验结果提示肝郁脾虚证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脑肠轴以及中枢多种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及其受体密切相关,涉及下丘脑、海马、皮层、杏仁核等多个脑区。今后将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并与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结合,以期揭示肝郁脾虚证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肝郁脾虚证 神经生物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麻醉及经口气管插管法在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心肌缺血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贻奎 宁可永 +1 位作者 梁嵘 李连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5-635,共1页
关键词 大鼠 心肌缺血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时大鼠智力的变化及中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峰 王洪彬 +8 位作者 谭涛 陈家旭 杨维益 朱宏勋 刘晓兰 康纯洁 石焱 刘燕 祝美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5-277,共3页
通过对慢性疲劳大鼠学习记忆情况的测定,结合对大鼠脑组织能荷的测定,研究疲劳后记忆的改变,并探讨中药元气精华抗疲劳和改善记忆的作用及药效学机制。结果:中药治疗组学习成绩提高比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而与人参皂... 通过对慢性疲劳大鼠学习记忆情况的测定,结合对大鼠脑组织能荷的测定,研究疲劳后记忆的改变,并探讨中药元气精华抗疲劳和改善记忆的作用及药效学机制。结果:中药治疗组学习成绩提高比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而与人参皂甙组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中药能改善大脑疲劳状态,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效果与人参皂甙组接近。中药治疗组学习中出错次数比模型对照组和人参皂甙组明显减少,说明中药制剂元气精华能改善大鼠记忆巩固程度,且效果优于人参皂甙。同时,模型对照组的能荷值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的能荷值,说明大鼠经过一定量的负荷运动后,其脑组织中AMP氧化磷酸化减少,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分解增加,ATP含量减少,脑能量耗竭,提示大鼠处于疲劳状态。中药治疗组脑能荷值比模型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而与人参皂甙组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中药制剂元气精华能降低脑代谢率,使脑能量代谢状态得以改善,效果与人参皂甙组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大强度训练会影响大脑能量代谢,使智力降低;而中药制剂元气精华可以改善大脑能量代谢,提高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元气精华 智力 慢性疲劳 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主疏泄理论探讨亚健康状态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晖 陈家旭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2期47-48,共2页
肝主疏泄,包括疏泄气机、调畅情志、调节脾胃运化和血脉等。从肝主疏泄探讨亚健康状态,认为亚健康状态是因持续、过度的应激反应导致肝主疏泄的功能失调进而引起的躯体、心理症状。提出从肝主疏泄的基本功能出发,以心理应激为切入点,分... 肝主疏泄,包括疏泄气机、调畅情志、调节脾胃运化和血脉等。从肝主疏泄探讨亚健康状态,认为亚健康状态是因持续、过度的应激反应导致肝主疏泄的功能失调进而引起的躯体、心理症状。提出从肝主疏泄的基本功能出发,以心理应激为切入点,分析亚健康的基础证候肝郁脾虚证的特点,探讨亚健康的诊断与评价,有助于亚健康中医证候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肝主疏泄 心理应激 肝气郁结 肝气虚 肝郁脾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制作与评价思路初探 被引量:9
11
作者 白世敬 李峰 +3 位作者 马捷 宋月晗 刘燕 韩晨霞 《河北中医》 2014年第4期592-593,597,共3页
功能性腹泻作为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脾虚证是中医概念,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证候。脾虚证可分为以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的脾虚证和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脾虚证,功能性腹泻的临床表现与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脾虚证很相似,二者... 功能性腹泻作为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脾虚证是中医概念,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证候。脾虚证可分为以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的脾虚证和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脾虚证,功能性腹泻的临床表现与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脾虚证很相似,二者皆可出现便溏、腹泻等症状。“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中规定功能性腹泻的诊断标准为:至少75%的排便为不伴腹痛的松软(糊状)或水样便,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1]。脾虚证诊断标准为:①主症: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或午后腹胀,大便异常(溏、烂、先便后溏、时溏时硬);②次症:神疲懒言,口淡不渴,腹痛绵绵,恶心呕吐,脘闷,肠鸣,面色萎黄,水肿,排便无力,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具备主症2项或主症1项加次症2项即可诊断[2]。脾虚证病程较长,与功能性腹泻在病程上也具有一致性。在临床中,功能性腹泻往往伴随脾虚证。因而,从病证结合角度研究功能性腹泻脾虚证有重要意义,而从病证结合角度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脾虚 疾病模型 动物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疲怡神口服液对慢性疲劳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晓兰 王天芳 +2 位作者 刘雁峰 康纯洁 刘燕 《河南中医》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通过疲劳造模后,测定模型大鼠骨骼肌中与能量代谢有关的流硝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三磷酸腺苷(ATP)等相关酶活性及糖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骨骼肌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琥珀酸脱氢酶和糖原减少... 通过疲劳造模后,测定模型大鼠骨骼肌中与能量代谢有关的流硝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三磷酸腺苷(ATP)等相关酶活性及糖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骨骼肌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琥珀酸脱氢酶和糖原减少,而与无氧酵解相关的乳酸脱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经消疲怕神口服法治疗后,上述变化得以纠正,说明慢性疲劳的发生机制与脾失健运引起的能量代谢失常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疲怡神口服液 慢性疲劳 骨骼肌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与辨证体系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2
13
作者 陈家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共6页
关键词 证候 辨证体系 现状 展望 中医诊断学
原文传递
阿维森纳《医典》中脉诊与中医脉诊关系的澄清 被引量:4
14
作者 洪梅 陈家旭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83-186,共4页
为了明确有关阿维森纳《医典》记载的48种脉中有35种与中医脉诊相同、或与《脉经》所载相同的说法是否准确,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追查,对中医脉诊以及《医典》中的脉诊不同语言术语的含义、以及脉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医典》脉... 为了明确有关阿维森纳《医典》记载的48种脉中有35种与中医脉诊相同、或与《脉经》所载相同的说法是否准确,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追查,对中医脉诊以及《医典》中的脉诊不同语言术语的含义、以及脉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医典》脉诊的内容与中医脉诊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与古罗马医学家盖仑的脉诊有着密切关系。这一发现有助于明确中医脉诊与《医典》中脉诊之间的关系,并为中国和阿拉伯医学交流史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典》 阿维森纳 脉诊 医学交流史
原文传递
毫米波脉冲照射穴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普艳 吴秀艳 刘彦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毫米波脉冲穴位照射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原来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毫米波脉冲照射穴位治疗,治疗14次后,分别比较28d、3个月、6个月及1年后对照组及治疗组空腹血糖、胰... 目的观察毫米波脉冲穴位照射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原来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毫米波脉冲照射穴位治疗,治疗14次后,分别比较28d、3个月、6个月及1年后对照组及治疗组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28d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P<0.01),空腹胰岛素及C肽明显升高(P<0.05,P<0.01),餐后胰岛素及C肽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3个月、6个月及1年后,治疗组患者血糖并无反弹,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P<0.05,P<0.01),餐后胰岛素及C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空腹胰岛素及C肽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毫米波脉冲照射穴位可以改善胰岛功能,并能增加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其早期和远期的作用不同,早期可能为刺激胰岛素分泌,远期可能为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穴位治疗 毫米波脉冲 胰岛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因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丽君 李峰 +5 位作者 戴良因 秦谊 娄艳梅 赵雪松 王霁 刘一凡 《中医教育》 2009年第1期77-79,共3页
临床思维是对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进行合理运用的认识活动,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思维活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病人诊疗的成败。认清目前影响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因素对于教学、科研、临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 临床思维是对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进行合理运用的认识活动,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思维活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病人诊疗的成败。认清目前影响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因素对于教学、科研、临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病名局限性、概念机械类比、处方思维西医化、科研处方静态性及临床治疗标本缓急问题等5方面提出影响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因素,以期为更好继承发展中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临床辨证思维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浅谈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模式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峰 张丽君 《科技创新导报》 2007年第32期188-189,共2页
当前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是我国医药学亟待一个明确的战略方向,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件大事要做,一是创新理论,二是提高疗效。在正确的理论发展模式指导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本文旨在与大家共同探讨其有利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疲怡神口服液对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琳 王天芳 +4 位作者 康纯洁 刘晓兰 刘燕 张翠珍 郑君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消疲怡神口服液抗应激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了消疲怡神口服液对强制冷水游泳大鼠模型血清单胺类物质、肾上腺抗坏血酸和下丘脑垂体单胺类递质含量及胸腺指数的影响。结果:消疲怡神口服液可以拮抗应激所致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 目的:探讨消疲怡神口服液抗应激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了消疲怡神口服液对强制冷水游泳大鼠模型血清单胺类物质、肾上腺抗坏血酸和下丘脑垂体单胺类递质含量及胸腺指数的影响。结果:消疲怡神口服液可以拮抗应激所致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含量升高和肾上腺抗坏血酸含量降低,使降低的下丘脑垂体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含量回升,但对胸腺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消疲怡神口服液的作用机制与其对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疲怡神口服液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胸腺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周围炎59例针灸治验
19
作者 李凤素 杨维益 田得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6-178,共3页
11年来,作者以针灸为主治疗肩周炎患者59例(男21例,女38例),其中运动员患者3例。治法:以取手三阳经为主,辨证配穴与施术,并辅以特定电磁波(TDP)与患肢爬墙练习,平均治疗8.6次,疗效:痊愈率为77.97%,... 11年来,作者以针灸为主治疗肩周炎患者59例(男21例,女38例),其中运动员患者3例。治法:以取手三阳经为主,辨证配穴与施术,并辅以特定电磁波(TDP)与患肢爬墙练习,平均治疗8.6次,疗效:痊愈率为77.97%,显效率达94.92%,有效率100%,不仅治愈率高,远斯疗效亦佳。文中还总结了对针感、运针法、TDP代灸的临床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 配穴 特定电磁波 肩周炎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外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酮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丁杰 陈家旭 +6 位作者 梁媛 饶红梅 岳广欣 张巧丽 赵歆 王大伟 李晶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酮(CORT)浓度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8只;B组,模型组10只;C组,逍遥散组10只。B、C组以慢性束缚方法制作肝郁...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酮(CORT)浓度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8只;B组,模型组10只;C组,逍遥散组10只。B、C组以慢性束缚方法制作肝郁脾虚证模型。自造模第1d开始,C组每日在束缚前1h灌服逍遥散有效组份悬液;A、B组灌服等量蒸馏水。造模21d结束后,各组动物麻醉后取血,ELISA法测血浆ACTH及CORT。结果:给予大鼠慢性束缚21d后,模型组血浆ACTH的值虽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CORT的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逍遥散组ACTH和CORT的值与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清CORT的含量升高,逍遥散可降低其含量,提示逍遥散疏肝健脾的功效可能对HPA轴具有负反馈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束缚应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酮 肝郁脾虚证 逍遥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