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联合四逆汤加味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血清PGE2和PGF2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3
1
作者 张勇 陈玲玲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1817-1820,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四逆汤加味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中医证候、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a(PGF2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收治的10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四逆汤加味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中医证候、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a(PGF2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收治的10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四逆汤加味治疗。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PGE2和PGF2a水平、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小腹冷痛、肛门坠胀、肢体畏寒、腰骶酸痛等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积分[(1.03±0.16)分、(1.59±0.32)分、(1.22±0.36)分、(1.21±0.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8±0.21)分、(1.98±0.33)分、(1.72±0.28)分、(1.52±0.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GE2升高,且观察组的PGE2为(29.67±3.87)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87±3.19)g/mL,而PGF2a及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PGF2a及VAS评分分别为(28.34±3.11)g/mL、(2.11±0.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6±2.98)g/mL、(2.99±0.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四逆汤加味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调节血清PGE2和PGF2a水平,缓解疼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型 温针灸 四逆汤 中医证候 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素F2a 疼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针灸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阳 党美丽 王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ACS 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ACS 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栓弹力图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ACS 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化指标、血脂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医针灸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勇 杨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0期125-127,共3页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6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6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卵泡直径、子宫内膜最大厚度大于对照组,排卵率及自然受孕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LH、E_(2)、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卵泡发育,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排卵率和自然受孕率,改善性激素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性激素指标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机制及针灸疗效 被引量:19
4
作者 马萧童 刘耔宜 +3 位作者 强昆 薛靖文 薛旭升 郑运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01-1306,共6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痛经(PDM)发病机制及针灸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例PDM患者(PDM组)及27名健康女性[健康对照(HC)组],于经期行痛经相关评分量表评估,采集头颅低频振幅(ALFF)及度中心性(DC)静息态功能MRI(rs-fMRI);之后对PDM组行针灸治疗,... 目的观察原发性痛经(PDM)发病机制及针灸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例PDM患者(PDM组)及27名健康女性[健康对照(HC)组],于经期行痛经相关评分量表评估,采集头颅低频振幅(ALFF)及度中心性(DC)静息态功能MRI(rs-fMRI);之后对PDM组行针灸治疗,于其后行第二次量表评估并采集rs-fMRI,比较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脑区ALFF值及DC值差异。结果PDM组针灸治疗前痛经评分显著高于HC组及该组针灸后(P均<0.05)。PDM组右侧背外侧额上回(SFGdor)ALFF值及左侧颞中回(MTG)、左侧SFGdor、左侧后扣带回DC值均高于HC组(P均<0.05),而左侧脑岛ALFF值低于HC组(P=0.043)。PDM组内针灸后双侧脑岛ALFF值及左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旁小叶DC值均高于针灸前(P均<0.05),而左侧颞下回、右侧MTG、左侧枕中回、右侧楔前叶ALFF值及左侧壳核/尾状核、右侧壳核DC值均低于针灸前(P均<0.05)。结论PDM患者经期多个脑区功能异常,针灸治疗有助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针刺 磁共振成像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针刺结合骨伤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王冰 冯润 宁江兰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针刺结合骨伤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证候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中医针刺结合骨伤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证候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的中医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以骨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症候评分、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VAS)及腰腿痛评分(JOA),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腰椎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13.4±1.5)分和(22.8±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2.3)分和(27.5±3.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3.0±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0.9)分,IOA评分为(24.8±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0±4.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刺结合骨伤护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其能够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减少腰椎功能障碍,缓解疼痛和腰腿痛,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刺 骨伤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对中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姜晓翠 王雨玉 +1 位作者 刘敏 罗瑜瑞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882-1883,共2页
目的研究中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行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运动组(康复运动,n=40)和联合组(针灸联合康复运动,n=40),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 目的研究中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行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运动组(康复运动,n=40)和联合组(针灸联合康复运动,n=40),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FMA总分均明显升高,并且经过干预后联合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FMA总分均分别高于运动组相应评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肌力及BI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经过干预后联合组NIHSS、肌力及BI评分均分别高于运动组相应评分(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运动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可改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增强疗效、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康复运动 中风偏瘫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在针灸康复治疗中风恢复期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宁江兰 罗红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37-239,共3页
随着近年来环境的不断恶化,中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1]。中风在患者当中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为口角出现歪斜或者下半身行动出现障碍、口齿不清等。为使中风患者的上述症状减轻,在临床上常采取针灸对患者进行治疗[2]。由于仅对患者采取治疗... 随着近年来环境的不断恶化,中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1]。中风在患者当中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为口角出现歪斜或者下半身行动出现障碍、口齿不清等。为使中风患者的上述症状减轻,在临床上常采取针灸对患者进行治疗[2]。由于仅对患者采取治疗措施不能有效地改善中风患者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不能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目前临床中多采用护理的方式来使患者在恢复期得到更好的照顾,无缝隙护理成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方式,在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我院选取收治的采取针灸康复治疗中风恢复期的患者80例,随机分组后对患者采用不同干预措施,探究缝隙护理在针灸康复治疗中风恢复期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患者 中风恢复期 口齿不清 无缝隙护理 患者认知 干预措施 认知功能 护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欣波 王雨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2例多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2例多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头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Conner简明症状量表评分表(ASQ)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注意/记忆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SPM)知觉辨别能力、比较推理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类同比较能力、系列关系能力评分和智商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多动症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不良行为,提高注意力及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多动症 头针 康复训练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定眩针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及阿司匹林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9
作者 吕瑶 杨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1期1626-1629,共4页
目的探讨通络定眩针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及阿司匹林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PCIV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 目的探讨通络定眩针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及阿司匹林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PCIV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及阿司匹林治疗)和观察组(给予通络定眩针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及阿司匹林治疗),每组5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右椎动脉(RVA)、左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均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PGI2)水平,以及眩晕障碍量表(DHI)、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RVA、LVA、BA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ACTH、ET、TXB2、PGI2水平,以及DHI、SF-36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定眩针法在PCIV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BA血流速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实验室指标水平,降低患者眩晕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定眩针法 盐酸氟桂利嗪 阿司匹林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杨阳 吕瑶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9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腰部夹脊穴常规针... 目的探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腰部夹脊穴常规针刺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腰部夹脊穴温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ODI评分和V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ODI评分和V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3/40)低于对照组(12.50%,5/40),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夹脊穴温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提升临床综合疗效,有效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降低疼痛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症 夹脊穴 温针灸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针刺对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胃食管动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雨玉 张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9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寒热错杂型GER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西药治疗)与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寒热错杂型GER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西药治疗)与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GERD-HRQL评分均降低,LESP、UESP、LESL均增大,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寒热错杂型GERD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食管动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针刺 胃食管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胸腰椎结核合并压缩性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37
12
作者 范红丽 宁江兰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2442-2445,共4页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胸腰椎结核合并压缩性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接诊的28例胸腰椎结核合并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胸腰椎结核合并压缩性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接诊的28例胸腰椎结核合并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入组时、出院前1 d评价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入组时,SAS、SDS评分均低于入组时,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入组时,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9.63±3.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2±4.11)分,SAS、SDS得分分别为(35.28±3.21)分、(40.51±2.6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26±3.56)分、(48.69±1.66)分,自我效能感评分为(22.18±3.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57±3.2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3.96±0.5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9±0.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胸腰椎结核合并压缩性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转归,提高了患者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胸腰椎结核 压缩性骨折 负性情绪 预后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同步运动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延艳斌 李春玲 刘深龙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2期208-212,共5页
目的:观察头针同步运动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头针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头针组36例采用头部运感区、运动区为主穴治疗,康复组37例采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针康组37例釆用头针同步运... 目的:观察头针同步运动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头针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头针组36例采用头部运感区、运动区为主穴治疗,康复组37例采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针康组37例釆用头针同步运动疗法治疗,3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改良的Ashworth痉挛指数、NDS、FMA、CSI及ADL评分变化;检测3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疗程结束3个月后进行随访,统计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NDS、CS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Ashworth痉挛指数、FMA、ADL评分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康组NDS、CSI均低于头针组、康复组,Ashworth痉挛指数、FMA、ADL评分高于头针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康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头针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针组临床疗效优于头针组、康复组。结论:头针同步运动疗法可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运动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生活能力,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同步运动疗法 中风 痉挛性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联合热敏灸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雨玉 陈谭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0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热敏灸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120眼)假性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60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热敏灸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120眼)假性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60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眼调节幅度、眼压、眼轴长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眼调节幅度小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眼轴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热敏灸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视力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热敏灸 儿童 假性近视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