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山岩陆上与水下喷发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判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德成 陈亚军 +3 位作者 伍宏美 马强 何兴华 张桓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9-834,共26页
陆上、水下两种不同喷发沉积环境火山岩储层特征差异明显,准确判识火山喷发沉积环境是火山岩储层评价的重要依据。研究使用Fe_(2)O_(3)/(Fe_(2)O_(3)+FeO)作为火山岩氧化系数,并充分考虑火山喷发期的地理环境、岩浆性质(岩石酸度)、构... 陆上、水下两种不同喷发沉积环境火山岩储层特征差异明显,准确判识火山喷发沉积环境是火山岩储层评价的重要依据。研究使用Fe_(2)O_(3)/(Fe_(2)O_(3)+FeO)作为火山岩氧化系数,并充分考虑火山喷发期的地理环境、岩浆性质(岩石酸度)、构造成因环境、流体活动、风化淋溶作用、成岩后表生作用等影响因素,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校正方法和合理的规避思路;建立及改进了基于火山岩氧化系数的喷发沉积环境判别图,得出消减带火山岩(活动陆缘和岛弧火山岩)陆上与水下喷发沉积环境的氧化系数判别标准。运用改进的图版及标准,对新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C_(2)k)火山岩喷发沉积环境进行判识,结果表明,39件火山岩样品主要为陆上喷发沉积火山岩和水、陆过渡复杂环境沉积成因的火山岩。实际应用结果与前人基于卡拉岗组火山岩共生岩石与化石组合、风化壳、示底构造等典型标志得到的结果相符合;基于多因素分析法筛选样品,建立改进的判别图对喷发环境的指示意义具有普遍适用性,不受地质时代及区域地质条件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喷发沉积环境 氧化系数 马朗凹陷 卡拉岗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洼陷罗家垦西地区沙三段稠油的形成与分布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倩倩 刘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5,共7页
为了弄清渤南洼陷罗家垦西地区沙三段稠油的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从而为该区勘探提供依据,综合运用钻井、测井以及多种分析化验资料对稠油成因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罗家垦西地区沙三段稠油平面上呈近南北向带状展布,稠油自... 为了弄清渤南洼陷罗家垦西地区沙三段稠油的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从而为该区勘探提供依据,综合运用钻井、测井以及多种分析化验资料对稠油成因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罗家垦西地区沙三段稠油平面上呈近南北向带状展布,稠油自下而上油性逐渐变稀;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以及油源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稠油为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在东营组这一早成藏期生排的低熟油气,为原生成因;稠油的横、纵向展布以及地化特征有悖于生物降解、水洗、氧化等次生成因稠油的展布规律。原生稠油的预测思路应是成藏期油气输导条件恢复、优势运移方向分析以及运移路径上有利圈闭的预测,据此认为研究区稠油主要分布于高部位的浊积水道砂体与断裂组成的一系列构造岩性圈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成因 稠油分布 稠油预测 罗家垦西地区 渤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油源判识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向涛 朱俊章 +4 位作者 熊万林 秦成岗 杜家元 孔祥星 张林晔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3,共12页
在三级层序格架下分析了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纵向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优选出T/C30藿烷、Ts/Tm及C304-甲基甾烷/C29甾烷等参数作为原油族群划分和油源对比的主要指标,厘清了该洼陷区已发现原油的来源和分布规律... 在三级层序格架下分析了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纵向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优选出T/C30藿烷、Ts/Tm及C304-甲基甾烷/C29甾烷等参数作为原油族群划分和油源对比的主要指标,厘清了该洼陷区已发现原油的来源和分布规律。研究认为,以高丰度C304-甲基甾烷、极低丰度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和Ts与Tm相对含量均势为主要特征的第1类原油来自文四段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以高丰度C304-甲基甾烷、明显检出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和Ts与Tm相对含量均势为主要特征的第2类原油来自文三段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以较高丰度C304-甲基甾烷和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以及Ts较Tm显著优势为主要特征的第3类原油来自沉积环境相对偏氧化的文二段烃源岩。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中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相对含量很可能受沉积时代和沉积环境的双重控制,上、下文昌组烃源岩中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丰度变化可能与陆源区龙脑香科植物的逐步繁盛有关,较高丰度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与高丰度C304-甲基甾烷的共存反映了在以低等水生生物来源有机质为主的宏观背景下具有一定丰度陆源树脂类有机质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番禺4洼 文昌组 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 原油族群划分 油源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上和水下喷发成因火山岩特征及元素地球化学判别——以新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火山岩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德成 陈亚军 +2 位作者 伍宏美 马强 张桓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51,79,I0003,I0004,共14页
根据火山喷出物堆积与保存时的古地理环境,可将火山岩划分为陆上沉积火山岩和水下沉积火山岩。为探讨二者在地质特征上的区别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建立陆上、水下两种火山喷发沉积模式,总结二者在岩性组合与结构构造、共生岩石... 根据火山喷出物堆积与保存时的古地理环境,可将火山岩划分为陆上沉积火山岩和水下沉积火山岩。为探讨二者在地质特征上的区别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建立陆上、水下两种火山喷发沉积模式,总结二者在岩性组合与结构构造、共生岩石及化石组合、蚀变与脱玻化、节理与裂缝发育等特征,以及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的区别;利用化学风化指标及火山岩夹持的泥岩微量元素比值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两种喷发沉积成因环境火山岩进行判别。结果表明:马朗凹陷上石炭统火山岩喷发沉积期的古地理环境复杂,既有陆上与水下喷发沉积成因,又有水—陆交替的过渡相沉积成因,与研究区卡拉岗组火山岩Fe 2O 3与FeO分布特征得出的喷发沉积古环境相符合。该结果为盆地火山岩地层岩石成因环境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上沉积火山岩 水下沉积火山岩 元素地球化学 卡拉岗组 马朗凹陷 新疆三塘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沉积岩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亚军 荆文波 +6 位作者 宋小勇 何伯斌 伍宏美 王睿 解士建 宋凯辉 马强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75,共13页
为判别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火山喷发间歇期沉积岩夹层的古沉积环境,以上石炭统卡拉岗组和哈尔加乌组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中沉积岩夹层样品的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为基础,通过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运用w(U)/w(Th),w(V)/w(Cr),w(V)/w(V+N... 为判别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火山喷发间歇期沉积岩夹层的古沉积环境,以上石炭统卡拉岗组和哈尔加乌组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中沉积岩夹层样品的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为基础,通过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运用w(U)/w(Th),w(V)/w(Cr),w(V)/w(V+Ni),w(V)/w(Sc),w(Sr)/w(Ba),w(B)/w(Ga)等判别出的指标图版,结合因素筛选分析法,用多组组合指标来判别古沉积环境,以了解沉积岩夹层沉积介质的氧化还原状态。结果表明:卡拉岗组和哈尔加乌组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中沉积岩夹层w(V)/w(Cr),w(V)/w(Sc),w(V)/w(V+Ni),w(Sr)/w(Ba)和w(B)/w(Ga)这5类比值演化趋势较稳定,是古沉积环境判别较佳的组合指标;卡拉岗组沉积岩夹层形成于水、陆过渡相及陆上氧化环境介质中,哈尔加乌组沉积岩夹层主要形成于水下还原环境介质中,少量形成于水、陆过渡复杂环境介质中。该地球化学方法具有普适性,可用于不同地质时代、不同区域地质条件下火山喷发间歇期沉积岩层古沉积环境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古沉积环境 卡拉岗组 哈尔加乌组 马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古环境--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地区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伍宏美 陈亚军 +1 位作者 姜冠一 马强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66,112,I0004,I0005,共17页
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地区深层火山岩为研究对象,考虑埋藏成岩、后期蚀变、风化淋滤作用等影响因素,分析10件样品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判别火山岩堆积、保存时的古地理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岩岩石类型丰富,从基性玄... 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地区深层火山岩为研究对象,考虑埋藏成岩、后期蚀变、风化淋滤作用等影响因素,分析10件样品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判别火山岩堆积、保存时的古地理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岩岩石类型丰富,从基性玄武岩到中性安山岩和粗面岩,再到酸性流纹岩、霏细岩,以及熔结火山碎屑岩和正常火山碎屑岩均有发育。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解曲线呈右倾斜特征,轻、重稀土分异程度较大,轻稀土相对富集。火山岩微量元素V/(V+Ni)、V/Cr、Sr/Ba、V/Zr纵向演化趋势较为相似,火山岩堆积、保存时的地理环境复杂,整体以陆上喷发陆上沉积成因为主,水下喷发水下沉积及频繁水陆过渡相复杂成因环境火山岩也发育。该结果为火山岩地层岩石成因环境及岩相古地理研究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兴城地区 火山岩 主量元素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古地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陆上与水下喷发环境的氧化系数判别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伍宏美 陈亚军 +5 位作者 孟朋飞 马强 宋小勇 何兴华 于家义 何伯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9-615,共17页
火山喷发沉积期的古地理环境是控制火山岩油气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对陆上喷发沉积火山岩与水下喷发沉积火山岩的判别研究主要集中在岩性组合特征、结构与构造特征、蚀变特征、产状、孔隙及裂缝发育特点等方面,而利用火山岩地... 火山喷发沉积期的古地理环境是控制火山岩油气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对陆上喷发沉积火山岩与水下喷发沉积火山岩的判别研究主要集中在岩性组合特征、结构与构造特征、蚀变特征、产状、孔隙及裂缝发育特点等方面,而利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来反映和记录火山喷发环境的研究尚未引起注意。研究使用Fe_(2)O_(3)/FeO和Fe_(2)O_(3)/(Fe_(2)O_(3)+FeO)作为火山岩氧化系数,充分考虑岩石酸度、风化淋滤作用、溶蚀蚀变作用、构造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改进了传统意义上基于火山岩氧化系数的火山喷发环境判别标准。在新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卡拉岗组火山岩喷发沉积环境复杂,以陆上氧化环境为主,频繁水陆交替的复杂环境也存在,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喷发沉积环境相对单一,主要沉积保存于水下还原环境;与前人基于本区上石炭统火山岩共生岩石与化石组合、风化壳以及火山岩夹持的部分泥岩微量元素比值特征等有效判别依据得到的喷发环境结果是相符的,且该地球化学方法具有普适性,可应用于不同盆地、不同地质时代火山岩喷发沉积古地理环境的判别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上沉积火山岩 水下沉积火山岩 氧化系数 古地理环境 马朗凹陷 上石炭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喷发间歇期沉积岩层古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示踪与判别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桓 陈亚军 +1 位作者 伍宏美 马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7-1436,共20页
火山喷发堆积保存期古地理环境(陆上、水下)是影响火山岩油气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火山喷发间歇期薄层沉积岩层具有沉积特征,其蕴含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期的氧化-还原环境密切相关,对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因... 火山喷发堆积保存期古地理环境(陆上、水下)是影响火山岩油气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火山喷发间歇期薄层沉积岩层具有沉积特征,其蕴含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期的氧化-还原环境密切相关,对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因此,通过火山喷发间歇期薄层沉积岩层岩心微量元素分析,可间接判断同一地质时期火山岩的堆积保存古地理环境(陆上、水下)。以新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火山喷发间歇期薄层泥岩、粉砂岩等沉积岩层为实例,通过泥岩、粉砂岩等岩心主、微量元素分析,采用总结归纳的U/Th、自生U、V/Cr、Ni/Co、V/Sc、V/(V+Ni)、Cu/Zn、Fe^(3+)/Fe^(2+)、Sr/Ba、V/Zr和B/Ga等11项用以示踪判识细粒沉积物沉积古环境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图版标准,判断哈尔加乌组火山喷发间歇期沉积岩层沉积期的氧化-还原环境,从中推断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喷发堆积保存时的古地理环境(陆上、水下)信息。对哈尔加乌组火山喷发间歇期泥岩、炭质泥岩和粉砂岩在纵向上演化特征类似的V/(V+Ni)、V/Sc、Sr/Ba、V/Cr、V/Zr、Cu/Zn和B/Ga等7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指标研究表明,泥岩、炭质泥岩和粉砂岩等沉积岩层主要沉积于水下还原环境以及滨浅湖频繁水、陆过渡环境;推断与其同一地质时期的火山岩主要喷发堆积保存于水下环境,也存在频繁水、陆过渡复杂沉积成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发间歇期 沉积岩层 古地理环境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马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山岩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的火山喷发环境判识——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家义 陈亚军 +3 位作者 何伯斌 宋小勇 孟朋飞 付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21-3738,共18页
受火山喷发沉积环境(陆上或水下)及岩浆酸度等因素的影响,火山喷发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很大差异,准确判识火山喷发环境是火山岩油气储层性质评价的重要地质依据。本文基于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58件火山岩样品主... 受火山喷发沉积环境(陆上或水下)及岩浆酸度等因素的影响,火山喷发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很大差异,准确判识火山喷发环境是火山岩油气储层性质评价的重要地质依据。本文基于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58件火山岩样品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采用Fe;O;与FeO比值作为氧化系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投点,根据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火山岩氧化系数分布特征判识其喷发沉积环境。统计结果表明,卡拉岗组34件样品氧化系数介于0.55~5.00,数值主要分布于1.0~3.0,说明火山喷发沉积环境复杂,非单纯的氧化环境;从部分单井垂向分布来看,氧化系数具有随埋深由深至浅呈明显增大的趋势,表示由弱还原环境逐渐向强氧化环境过渡。哈尔加乌组24件岩芯样品氧化系数介于0.25~0.94,数值主要集中于0.2~0.4,表明火山喷发沉积于贫氧的还原环境;从单井垂向分布来看,氧化系数受埋深影响极小,表示火山喷发沉积受水动力条件境影响小,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水体深度。研究调研筛选了国内10个不同盆地108件火山岩样品数据资料,并充分考虑酸度对火山岩氧化系数的影响,建立了经岩浆酸度校正的基于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的火山喷发环境判识图版,以此标准判识研究采集的58件火山岩样品的喷发沉积环境;结果显示卡拉岗组火山喷发沉积环境比较复杂,以陆上喷发沉积成因为主,存在频繁水、陆过渡相环境;而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则为典型的水下喷发成因,沉积于具一定水体深度的强还原环境;与前人基于微量元素富集特征、淬碎渣状构造、不整合及风化壳、海相化石、充填胶结物等有效判识标志识别的结果对比检验,二者是极为符合的;且在合理校正和规避各项影响因素下,基于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的火山喷发沉积环境判识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可应用于不同地质时代、不同盆地不同地质背景火山岩的喷发沉积古地理环境判别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朗凹陷 上石炭统 火山岩 氧化系数 分布特征 喷发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桓 陈亚军 +1 位作者 伍宏美 马强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44,I0002,I0003,共22页
利用岩心观察、元素地球化学、岩石薄片与铸体薄片鉴定、成像测井等方法,结合储层物性、含油性及地震资料等,研究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与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岩石成岩古地理环境为陆上... 利用岩心观察、元素地球化学、岩石薄片与铸体薄片鉴定、成像测井等方法,结合储层物性、含油性及地震资料等,研究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与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岩石成岩古地理环境为陆上喷发陆上地表强氧化环境和频繁水(湖)陆过渡弱氧化环境,岩石整体蚀变较强,尤其是蚀变形成的沸石(浊沸石、钠沸石)、方解石类矿物发育层段,是较好的储集层;线状裂隙群控制的脉动式或缓慢溢流喷发机理形成火山机构内部多相带与复杂岩性组合,限制火山岩储层发育的有效性。火山岩储层物性受埋深影响不大,有利储层分布于距离风化顶面18~63 m;风化淋滤及蚀变作用对火山岩储层改善明显,遭受较强风化淋滤及蚀变作用改造的熔岩相和爆发相岩石平均孔隙度高于油层有效孔隙度下限6.00%,为有效储层;受断层、裂缝和喷发间断不整合或构造不整合面控制,有利储集层分布在主断层影响的1.5 km半径范围内,以及卡拉岗组顶界不整合面以下270 m范围内。该结果为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地质研究及火山岩储层综合评价与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基性火山岩 储层地质特征 成岩环境 喷发机理 主控因素 卡拉岗组 石炭系 马朗凹陷 三塘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晓菲 汤云霞 《企业技术开发》 2015年第6期109-111,114,共4页
文章对财务管理与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列举财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形式,并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方法,解释了企业财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意义,为激励机制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激励机制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波阻抗去压实校正反演方法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永芮 张曼丽 +1 位作者 李振春 张立昌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69-1474,共6页
研究区目的层埋深差异大,受差异压实影响,同一时期沉积的地层,深层砂岩波阻抗大于浅层波阻抗,导致反演结果难以识别砂泥岩,储层预测结果不可靠.针对这一问题,统计分析原始测井波阻抗数据,对波阻抗进行去压实校正,去除数据中代表地层压... 研究区目的层埋深差异大,受差异压实影响,同一时期沉积的地层,深层砂岩波阻抗大于浅层波阻抗,导致反演结果难以识别砂泥岩,储层预测结果不可靠.针对这一问题,统计分析原始测井波阻抗数据,对波阻抗进行去压实校正,去除数据中代表地层压实趋势的低频能量,然后将去压实校正后的波阻抗数据应用于稀疏脉冲约束反演.通过处理前后波阻抗数据对比分析,去压实校正方法不仅去除了地层压实趋势,而且保留了波阻抗数据相对变化幅度的真实性.处理后波阻抗数据得到的反演结果更易于区分砂泥岩,与实钻井结果吻合度高,预测储层展布特征与研究区地质沉积认识相一致.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这种去压实校正方法简捷有效,提高了反演预测储层的精度,在埋深差异大地区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阻抗 去压实校正 稀疏脉冲反演 储层预测
原文传递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火山岩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亚军 于家义 +4 位作者 宋小勇 张中劲 孟朋飞 解士建 焦巧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3-1071,共19页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发育低孔、特低渗强非均质性火山岩储层。基于黏土矿物类型、含量、赋存状态、分布特征及其成因与转化的系统分析,讨论了黏土矿物对火山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影响。上石...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发育低孔、特低渗强非均质性火山岩储层。基于黏土矿物类型、含量、赋存状态、分布特征及其成因与转化的系统分析,讨论了黏土矿物对火山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影响。上石炭统火山岩储层为低孔、特低渗储层,主要发育气孔、半充填杏仁孔、晶间孔、粒间孔等原生孔隙和微晶溶孔、基质溶蚀孔、沸石溶孔等次生孔隙,原生裂缝以冷凝收缩缝和收缩节理缝为主,次生裂缝以构造缝、层间缝为主。孔喉结构以微细孔喉—小孔喉为主。上石炭统火山岩储层为中—高黏土矿物含量储层,随黏土矿物含量增加,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均降低。黏土矿物主要为长石类矿物、晶屑和岩屑溶蚀成因或黏土矿物成岩转化产物。高岭石普遍遭受溶蚀,发育粒间溶孔等次生微孔,绿泥石晶间孔发育,可有效改善玄武岩和凝灰岩储层的储集物性;伊利石多充填粒间孔隙,降低玄武岩和凝灰岩储层的储集物性;绿/蒙混层和伊/蒙混层对玄武岩和凝灰岩储层储集物性具有改善意义,对火山角砾岩储层储集物性具有破坏性。高岭石、绿泥石和绿/蒙混层相对含量较高的玄武岩与凝灰岩沉积区是优质储层发育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朗凹陷 上石炭统 火山岩 黏土矿物 成因 储层物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