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上门服务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赵艳 孙立贤 张志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823-1825,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上门服务的现状。方法对2005—2008年社区内所有接受上门服务的患者,记录年龄、上门服务人次数、服务内容、疾病种类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岁及以上患者占总人数的89.8%。2005—2008年我中心上门...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上门服务的现状。方法对2005—2008年社区内所有接受上门服务的患者,记录年龄、上门服务人次数、服务内容、疾病种类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岁及以上患者占总人数的89.8%。2005—2008年我中心上门服务共计1 057人次,其中脑卒中后遗症者占总人次数的69.91%。护士工作量占上门服务工作总量的90.67%。结论上门服务对象以老年人为主。病种以脑卒中后遗症为主,且逐年递增。应对医务人员进一步培训,以更好地满足脑卒中等患者的社区康复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上门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地区0~3岁儿童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晓慧 王培玉 《首都公共卫生》 2017年第3期130-133,共4页
目的对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地区0~3岁儿童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第二类疫苗接种率,控制疫苗相关传染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北京市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系统(客户端)在册的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蒲黄榆地区2011年... 目的对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地区0~3岁儿童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第二类疫苗接种率,控制疫苗相关传染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北京市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系统(客户端)在册的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蒲黄榆地区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常规计划免疫门诊使用的6种第二类疫苗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蒲黄榆地区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生的客户端在册儿童数合计1 584人(男849人,女735人),6种第二类疫苗接种率在11.81%~95.37%之间,多剂次免疫程序的第二类疫苗全程接种率较低。本市户籍儿童1 048人,6种第二类疫苗接种率为11.93%~97.10%;流动儿童536人,6种第二类疫苗接种率为4.48%~93.26%,本市户籍儿童与流动儿童不同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694.89,P﹤0.01),且同种疫苗本市户籍儿童与流动儿童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Hib=23.947,P﹤0.01;χ2轮状=18.121,P﹤0.01;χ223价肺炎=15.290,P﹤0.01;χ2水痘=8.033,P﹤0.01;χ_(7价肺炎)~2=22.944,P﹤0.0;χ_(五联)~2=41.783,P﹤0.01)。结论目前,除了《北京市水痘疫苗使用技术指南(试行)》要求学龄前儿童接种的水痘疫苗,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地区其余5种第二类疫苗接种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接种 第二类疫苗 接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129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利明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7期104-105,共2页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8—2012年ADR病例的基本情况,统计ADR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药物品种等情况。结果该期我中心资料...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8—2012年ADR病例的基本情况,统计ADR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药物品种等情况。结果该期我中心资料完整的ADR共129例,高发年龄段在60~79岁(67.44%);ADR发生时间在用药后1~5 d居多(20.1%);药品种类前3位为抗菌药物(27.91%)、降脂药物(20.15%)、中成药注射剂(17.83);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35.7%)、口服给药(30.2%)最常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34.9%)和消化系统症状(24.0%)居多。结论社区医生应加强ADR监测力度,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丰台区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高维 郭蓉娟 +11 位作者 王建伟 李阳 王嘉麟 邢佳 贺立娟 朱晓晨 吴业清 吴海涛 张志军 张永顺 吴浩 肖建彪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40~90岁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方法对2012-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常住人口进行多中心、大规模横断面研究,共筛查40~90岁居民10920名,采集人口基本信息、病史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检查结果,分... 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40~90岁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方法对2012-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常住人口进行多中心、大规模横断面研究,共筛查40~90岁居民10920名,采集人口基本信息、病史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检查结果,分析MS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四诊信息,并采用因子分析提取M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结果本筛查共计10920人,MS患者6046例,检出率为55.4%。MS高发于60~80岁人群,>50岁的女性MS发病率高于男性,口味偏油可增加MS患病率,常食水果、奶制品可降低MS患病率。中医证候要素研究显示,MS与气虚、阴虚、火、痰湿相关性较高,病位以脾、肝、肾、心为主,常见证型为气虚型、阴虚火旺型和痰湿型。结论 MS的发病或与年龄、性别、饮食特点有关,防治MS应益气化痰、健脾除湿,并重视从肝论治,应舒畅情志,清淡饮食,适当增加水果和奶制品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证候要素 北京市丰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模式下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模式”主题研讨 被引量:22
5
作者 肖立新 张志军 +5 位作者 刘继霞 贾问樱 吴海涛 吴浩 杨志云 许峻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4027-4032,共6页
“主题论坛”栏目针对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的热点问题,邀请行业内的专家。从不同的层面、角度进行主题阐述,这里面有成绩的展示,也有问题的提出。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也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提... “主题论坛”栏目针对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的热点问题,邀请行业内的专家。从不同的层面、角度进行主题阐述,这里面有成绩的展示,也有问题的提出。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也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提出问题与建议,共同探讨。关于“医联体模式下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模式”于2014年7月在北京市召开了主题研讨,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层处处长许峻峰、北京市丰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肖立新、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杨志云、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副院长贾问樱及张志军、刘继霞、吴海涛、吴浩等几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对医联体模式下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模式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期望与全国同行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联合体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社区卫生机构防保人员工作现状及需求定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荣丽 赵亚利 +1 位作者 刘艳丽 杜娟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期164-166,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机构防保人员的工作现状及需求,为北京市政府制定及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9月,对北京市某社区的13名防保工作人员实施了专题小组访谈。讨论在社区会议室实施,时间约为2 h,通过计算机对访谈资料进行...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机构防保人员的工作现状及需求,为北京市政府制定及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9月,对北京市某社区的13名防保工作人员实施了专题小组访谈。讨论在社区会议室实施,时间约为2 h,通过计算机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类、总结。结果社区防保人员主要面临岗位分工不明确、人员配置不合理、重复培训多、工作量大、收入低下、个人防护不足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结论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为其他社区防保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预防保健 现状及需求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人力配置方法研究
7
作者 赵亚利 杜娟 荣丽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6期118-120,共3页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推力是人才。目前社区卫生人才普遍缺乏,有效配置有限的卫生人力十分重要。通过介绍相关卫生人力配置方法,为有关研究需要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区卫生 人力资源 配置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成员视角下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8
作者 史大桢 马文翰 赵亚利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6期167-169,共3页
目的:分析团队成员视角下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北京市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团队成员100名作为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现状,了解团队成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整体认知和态度、服... 目的:分析团队成员视角下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北京市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团队成员100名作为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现状,了解团队成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整体认知和态度、服务实施情况。结果:团队成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了解程度为75.00%;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占60.00%;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提高居民满意度的占65.00%;团队成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满意度达90.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过程中存在团队成员对服务内容、流程和目标不够了解,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服务资源不足等问题;团队成员认为可通过加强团队成员培训和教育、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资源等措施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论:团队成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和态度整体较为积极,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培训、优化流程、加强团队协作等措施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团队成员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区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培训现状调查
9
作者 赵亚利 荣丽 杜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防保人员培训情况及需求,为进一步完善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5年11~12月选取北京城区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家中心防保人员全部纳入,共388名防保人员参加问卷调查,统计方法实施频...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防保人员培训情况及需求,为进一步完善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5年11~12月选取北京城区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家中心防保人员全部纳入,共388名防保人员参加问卷调查,统计方法实施频数统计、单因素R×C表χ2检验及多因素Ordinal回归分析。结果 1培训级别以区级(90.3%)及单位内部(61.9%)为主,培训机会少(91.5%)是主要诉求。284.5%的人认为专业培训对工作有帮助,专业实践技能(78.61%)是今后培训需要加强的首要内容。364.8%的人对培训内容较为满意,但对培训机会的满意度较低(56.4%)。4以培训机会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单位身份、不同执业类别及不同区之间的防保人员对培训机会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与朝阳区相比,丰台区对培训机会有较高的满意度(P<0.05),其他区与朝阳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际需求优化培训内容、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及高级别的培训是今后完善社区防保人员培训体系需要考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社区 预防保健人员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社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24
10
作者 周为 王红 +4 位作者 李丹 王明辉 刘卫信 张红 李燕明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5期500-503,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部分社区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对北京市东城区天坛社区、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北... 目的了解北京部分社区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对北京市东城区天坛社区、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北京市顺义区李桥社区、北京市朝阳区安贞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查,按照COPD诊断标准分为COPD组和非COPD组,计算COPD患病率,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共1888例社区居民纳入本研究,检查出COPD患者160例,COPD患病率为8.5%。COPD组和非COPD组在年龄、学历、吸烟、过敏史、职业暴露史、使用生物燃料、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指数、使用生物燃料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可显著增加COPD的发生风险。结论COPD在北京城市社区居民中较为常见,人口老龄化、吸烟、使用生物燃料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可使其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开展早期筛查、控烟戒烟以及使用清洁燃料等将有利于社区COPD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OC模式的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晓雷 王丽 +9 位作者 常利杰 吴浩 郝岩 王俊星 李佳 降依然 王宇航 张坤 吴芳 王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3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IFOC模式,从医养结合的角度构建的居家养老服务一体化平台,在目标人群中开展治疗及疾病相关护理、出院后恢复期康复治疗、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医疗相关服务;分析IFOC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运用效果。方法:运用回顾性研... 目的:探讨基于IFOC模式,从医养结合的角度构建的居家养老服务一体化平台,在目标人群中开展治疗及疾病相关护理、出院后恢复期康复治疗、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医疗相关服务;分析IFOC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运用效果。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取北京市丰台区某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3-11月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且有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翻阅和查看240例患者的一般信息、居住状况、主要疾病和健康状况及所接受的居家康复护理指导等资料进行收集,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联合辖区地段居委会、志愿者服务团队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入户访视后,患者对提供的医疗服务模式、医护人员以往慢病管理经历和对服务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调查显示,240例入组患者均系慢性病患者且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均为慢病管理平台规范管理的患者;全科医生根据服务类型填写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入户评估记录表,其中治疗型服务人次数共计727人次,占总服务率的52.04%;康复型服务人次数共计270人次,占总服务率的19.33%;舒缓照顾型服务人次数共计400人次,占总服务率的28.63%;接受访谈的患者对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上门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整体过程总体满意。结论:IFOC模式下开展医疗服务巡诊及个案护理计划有利于解决目标人群居家养老时存在的医疗、护理及康复等需求,使患者无论在何处养老均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提高了居家带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保障老年人健康奠定了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辖区地段居委会加强合作,明确岗位职责,健全评估和管理机制,提高了医疗养老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了机构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逐步赢得居家老年人的信任,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居家养老 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9
12
作者 张志军 刘朝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238,共7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 2016年3—4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丰台区14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随机抽取5家,把这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所有社区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调查... 目的调查北京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 2016年3—4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丰台区14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随机抽取5家,把这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所有社区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社区护士一般情况,采用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MBI)调查社区护士职业倦怠情况,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有效回收率为97.8%。结果北京市社区护士情感衰竭维度得分为(19.4±9.6)分,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为(9.5±6.5)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为(18.2±5.6)分。北京市社区护士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较美国M常模降低,去个性化维度得分较美国M常模升高(P<0.05)。北京市社区护士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较深圳市社区护士降低(P<0.05)。北京市社区护士去个性化维度得分较武汉市社区护士升高,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较武汉市社区护士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社区护士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与情感衰竭维度得分有回归关系;每周工作时间、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去个性化维度得分有回归关系;年龄、岗位工龄、每天与患者接触时间、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北京社区护士职业倦怠呈现中、重度水平,尤其体现在个人成就感下降方面。亟须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和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预防干预体系,改善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提高社区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护理人员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城区社区预防保健人员人力资源现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亚利 荣丽 +1 位作者 刘小平 杜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253-4258,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社区预防保健人员(防保人员)人力资源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社区防保人员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城区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89名防保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11—12月,采用自行...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社区预防保健人员(防保人员)人力资源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社区防保人员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城区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89名防保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11—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防保人员的基本情况、防保人员对防保人员数量充足与否的看法。共发放问卷389份,回收有效问卷38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9.7%。电话询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获取2015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服务人口数据。结果 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其中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人均服务人口数超过1万人,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人均服务人口数为(0.5~1)万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人均服务人口数在0.5万人以下。有应答的387名防保人员中,认为北京社区防保人员数量配备充足者占21.5%(83/387),认为数量配备一般者占32.8%(127/387),认为数量配备不充足者占45.7%(177/387)。不同年龄、职称、总工作年限、税后月收入、人事关系、城区及有无公共卫生岗位证的防保人员对防保人员数量充足与否看法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社区防保人员的人事关系、所在城区是防保人员对社区防保人员数量充足与否看法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社区防保人员人力资源存在职称水平偏低、人员数量不足及结构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优化社区防保人员职称晋升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预防卫生服务 人力资源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城镇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14
作者 国警月 金伟 +4 位作者 黄银鹏 郭晨阳 张微 赵志刚 武明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8-1964,共7页
目的深入剖析北京市城镇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成效及其核心影响因素,为制订更为精准有效的居家药学干预策略提供科学支撑。方法2023年2月—6月,药师通过入户访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北京城镇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 目的深入剖析北京市城镇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成效及其核心影响因素,为制订更为精准有效的居家药学干预策略提供科学支撑。方法2023年2月—6月,药师通过入户访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北京城镇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调研。数据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精确识别影响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结果共收集问卷575份,其中有效问卷560份,有效回收率97.39%。参与调研的患者中,男233例(41.61%),女327例(58.39%),年龄中位数为69岁。血压控制达标187例,占33.39%。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吸烟、合并慢性病以及合并多种慢性病是影响血压控制达标率的显著因素(P<0.05)。结论北京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仍较低,建议针对吸烟及合并多种慢性病的患者,制定更为精准的居家药学服务干预措施,以提升老年高血压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老年 控制达标率 影响因素 居家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规范化管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周洪丹 荣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社区规范化管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 目的:分析社区规范化管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社区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规范化管理 高血压 血压控制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在社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财德 陈之罡 +5 位作者 王莉红 于海洋 范新六 刘喆 吴瑕 彭卫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1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社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3例北京社区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根据...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社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3例北京社区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加减。4周后对患者的疲劳严重度、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与治疗前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组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经过治疗后,疲劳严重度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患者在改善疲劳严重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改善生存质量改善方面效果相近(P>0.05)。结论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疲劳,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疲劳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对临床指导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疲劳 补阳还五汤 社区康复 生存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式服务”主题研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韩琤琤 许峻峰 +4 位作者 李玉玲 白惠芙 郭贵元 张志军 张振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546-2549,共4页
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是向社区首诊过渡的重要模式,完全改变了综合医院就医的模式,体现了契约式、预约式、责任式的健康管理理念以及团队服务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体现对全人群的健康维护。一直以来,我们被医疗改革的三个难点问题... 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是向社区首诊过渡的重要模式,完全改变了综合医院就医的模式,体现了契约式、预约式、责任式的健康管理理念以及团队服务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体现对全人群的健康维护。一直以来,我们被医疗改革的三个难点问题所困扰,即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尽管在探索的过程中,全国的同行为解决这三大难点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先进的经验,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等待逾越的关口。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中我们如何组建团队?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如何制定?如何考核、激励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是一条完整的链条、一个体系,实现这一体系的目标就必须解决每一个难点,否则就不可能实现优质、高效的服务,不可能提高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式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腹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在社区医院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伟 杨德莉 +1 位作者 韩希福 付国兵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228-228,共1页
目的在社区医院功能性便秘患者中采取振腹疗法治疗,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4 年3 月 1 日到 2016 年 3月1 日期间接收入院的30 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 目的在社区医院功能性便秘患者中采取振腹疗法治疗,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4 年3 月 1 日到 2016 年 3月1 日期间接收入院的30 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便秘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振腹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常规便秘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便秘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便秘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医院功能性便秘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振腹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腹疗法 社区医院 便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心理治疗在社区医院的特点及思路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惠玲 冯鑫 +1 位作者 黄艳影 汪卫东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1期1098-1099,共2页
社区医师一般具备较高的亲和力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中医治疗因其"治未病"、养生保健、全身调理等特点深受社区居民的信赖与欢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少心理患者以躯体不适为主诉容易重复就诊、反复检查,导致心理疾病初诊率、识别... 社区医师一般具备较高的亲和力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中医治疗因其"治未病"、养生保健、全身调理等特点深受社区居民的信赖与欢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少心理患者以躯体不适为主诉容易重复就诊、反复检查,导致心理疾病初诊率、识别率低。虽然部分医院已经开展了一些心理治疗项目,但文化上的阻抗[1]是中国心理治疗者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中医心理 意念导入性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评估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文翰 史大桢 赵亚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1-796,共6页
随着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进与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成为基层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这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评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国外方面以英国、美国、欧洲、澳大... 随着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进与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成为基层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这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评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国外方面以英国、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为代表,认为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主的传统评估指标正在被一些更加关注团队组织环境、内部关系、心理状态、持续改进的模型所替代。国内近些年开始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对象构建评估指标。研究方法多样,但缺乏高质量的理论模型支撑,且未对构建的指标进行信效度检验;指标维度较单一,尤其是缺乏团队关系、情感心理、持续改进方面的指标。结合国际经验,研究者建议以投入-中介-产出-再投入(input-mediator-output-input,IMOI)模型为理论依据,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家庭医生团队 评估指标 IMOI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