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ALRTC理论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教欣萍 王江锋 +4 位作者 陈磊 高志军 董佳宽 黄海涛 叶劲松 《山东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62-68,共7页
针对目前短时交通流预测算法多考虑交通流的低维信息特征,导致无法满足预测精准度要求等问题,引入高精度低秩张量填充理论(HALRTC),构建基于周、天、时段等多时间维度的动态张量模型,设计了一种融合高维交通流特征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算法... 针对目前短时交通流预测算法多考虑交通流的低维信息特征,导致无法满足预测精准度要求等问题,引入高精度低秩张量填充理论(HALRTC),构建基于周、天、时段等多时间维度的动态张量模型,设计了一种融合高维交通流特征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算法,并以京港澳高速公路杜家坎路段交通流速度数据为例进行实证验证。研究结果显示,算法能够基于较少历史数据较快达到良好预测效果,可有效实现针对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交通流预测,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值约为3.6%,并能及时跟踪交通流波动性。在缺失数据情况下,所提出算法预测精度随数据缺失比例增大而降低,但相较于3种经典预测算法可表现出更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短时交通流预测 高精度低秩张量 速度波动跟踪 时间序列 算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群智能的高速公路交通状态识别算法
2
作者 曾朝晖 王江锋 +2 位作者 教欣萍 熊慧媛 龚希志 《山东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72-81,共10页
针对传统交通状态识别算法仅考虑交通参数个体特征差异而存在识别率较低的问题,引入集群智能概念,提出了既考虑交通参数个体特征差异,又考虑个体参数所蕴含的群体特征差异性的高速公路交通状态识别算法。由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 针对传统交通状态识别算法仅考虑交通参数个体特征差异而存在识别率较低的问题,引入集群智能概念,提出了既考虑交通参数个体特征差异,又考虑个体参数所蕴含的群体特征差异性的高速公路交通状态识别算法。由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 algorithm,FCM)在交通状态识别泛化能力上存在收敛缓慢的不足,基于反向学习策略以及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考虑个体交通参数所蕴含的集群行为增强了交通状态初始聚类中心种群的多样性,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集群智能的高速公路交通状态识别算法,融合了反向学习、WOA和FCM算法,克服了FCM识别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局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交通状态识别算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准确率达到92%,且收敛速度较FCM算法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状态 模式识别 鲸鱼算法 模糊聚类 反向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严重度多因素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柴浩男 马彬 +1 位作者 李鹏辉 姜文龙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6期38-45,56,共9页
为探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严重度的多因素影响情况,对某市的1304起真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碰撞事故数据进行研究。采用列联分析方法对事故严重度相关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发现9类因素与事故严重度显著相关;建立C5.0决策树模型,对所提取... 为探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严重度的多因素影响情况,对某市的1304起真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碰撞事故数据进行研究。采用列联分析方法对事故严重度相关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发现9类因素与事故严重度显著相关;建立C5.0决策树模型,对所提取的显著性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根据混淆矩阵对分类进行评价并与未引入列联分析方法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通过提取模型中的决策规则获得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死亡事故多因素诱发路径。结果表明,引入列联分析避免了因掺杂对事故严重度无显著性影响的因素而引发的错误分类结果,且机动车类型是影响事故严重度的关键因素;而非机动车骑行者受教育程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类型和时段因素是死亡事故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严重度 风险因素 多因素影响 C5.0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定价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思洁 邵晓明 +1 位作者 李镇 王江锋 《山东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93-101,120,共10页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利用率,减轻平行国省道的交通负担,综合考虑高速公路经营者和使用者双方的利益,建立了以实现高速公路运营收益增加为上层目标,以实现路网多用户随机均衡分配为下层目标的差异化收费定价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利用率,减轻平行国省道的交通负担,综合考虑高速公路经营者和使用者双方的利益,建立了以实现高速公路运营收益增加为上层目标,以实现路网多用户随机均衡分配为下层目标的差异化收费定价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与迭代加权法组合的模型求解算法。在分析山东省龙青高速及其平行国省道交通流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设计的模型有针对性地制定分出入口路段、分时段、分车型的高速公差异化收费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差异化收费方案能使龙青高速北向南方向的运营收益增加786.19万元/年,道路使用者的出行成本减少716.51万元/年,验证了差异化收费定价模型的实用性,进一步完善了高速公路多模式差异化收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差异化收费 双层规划 广义费用函数 多用户随机均衡分配 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迭代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运营结束时段可达性的地铁末班车时刻表协调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温芳 柏赟 +2 位作者 张鑫 李宁海 陈垚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7-185,共9页
以提高运营结束时段所有客流需求的可达性为导向,考虑最大发车间隔、最小发车间隔、最晚收车时刻等约束条件,以运营结束时段内OD可达乘客数量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建立地铁末班车时刻表协调优化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提出基于预设车次... 以提高运营结束时段所有客流需求的可达性为导向,考虑最大发车间隔、最小发车间隔、最晚收车时刻等约束条件,以运营结束时段内OD可达乘客数量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建立地铁末班车时刻表协调优化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提出基于预设车次的求解方法,大幅度减少原始模型中判断乘车车次的变量,并将其重构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以武汉地铁为验证,结果表明:求解方法能在更短时间内求得优质解,客流数据的间隔时间越短,其求解速度快的优势越明显;对末班车时刻表优化后,运营结束时段内需乘坐末班车乘客的可达数量可提升10%;与仅考虑乘坐末班车出发乘客的既有研究结果相比,考虑运营结束时段整体客流可使更多的乘客抵达目的地;适当延迟线路收车时刻可提高线网可达乘客的比例,但由于客流需求减小,收车时刻延迟对可达比例的提升存在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末班车 时刻表优化 运营结束时段 客流需求 OD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动车比功率分布的生态驾驶评价与轨迹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臧金蕊 焦朋朋 +2 位作者 宋国华 王天实 王健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60-1769,共10页
生态驾驶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为对驾驶行为的生态性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及优化,该文基于大量驾驶员逐秒轨迹数据,构建了大量驾驶员整体与驾驶员个体的机动车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VSP)分布模型,并基于整体与个体VSP分布差异提... 生态驾驶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为对驾驶行为的生态性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及优化,该文基于大量驾驶员逐秒轨迹数据,构建了大量驾驶员整体与驾驶员个体的机动车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VSP)分布模型,并基于整体与个体VSP分布差异提出驾驶行为生态性定量评价模型,识别实际生态驾驶轨迹,构建了基于人类实际驾驶特征的生态驾驶轨迹优化方法。结果表明:整体与个体VSP分布差异可量化评估油耗水平,实现对驾驶行为生态性的定量评价。该文构建的正弦函数多项式生态轨迹曲线,对不环保驾驶可达到7.63%的节油效果,可为驾驶员提供符合人类驾驶特征且易于遵循的生态轨迹优化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驾驶 驾驶行为 轨迹优化 机动车比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