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程信息化管理在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申伟 姚志刚 何大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5-248,256,共5页
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的重点是确保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针对目前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人员严重不足、规章制度落实困难的问题,提出过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约束下,实现科研实验室"... 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的重点是确保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针对目前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人员严重不足、规章制度落实困难的问题,提出过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约束下,实现科研实验室"安全、高效、有序"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管理 制度落实 信息化管理 权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增型全聚合物光电探测器及其在光电容积描记传感器上的应用
2
作者 赵兴超 李晓明 +9 位作者 刘明 赵子进 杨凯旋 刘蓬天 张皓岚 李金泰 马晓玲 姚琪 孙艳明 张福俊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我们以宽带隙聚合物聚(3-己基噻吩)(P3HT)为给体,窄带隙聚合物聚{2,2'-((2Z,2'Z)-((12,13-双(2-癸基十四烷基)-6-(2-乙基己基)-4,8-二甲基-6,8,12,13-四氢-4氢-苯并[1,2,3]三唑并噻吩[2'',3'':4',5']... 我们以宽带隙聚合物聚(3-己基噻吩)(P3HT)为给体,窄带隙聚合物聚{2,2'-((2Z,2'Z)-((12,13-双(2-癸基十四烷基)-6-(2-乙基己基)-4,8-二甲基-6,8,12,13-四氢-4氢-苯并[1,2,3]三唑并噻吩[2'',3'':4',5']并吡咯[2',3':4,5]并吡咯[3,2-g]并噻吩[2',3':4,5]并吡咯[3,2-b]并[4,5-e]吲哚-2,10-二基)双(甲烷亚甲基))双(5,5’-3-氧-2,3-二氢-1氢-2,1-二亚基茚))二丙二腈-连-2,5-二噻吩}(PTz-PT)为受体,研制了基于氧化铟锡(ITO)/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有源层/Al结构的倍增型全聚合物光电探测器(PM-APDs)。我们制备了P3HT:PTz-PT质量比为100:1、100:4、100:7和100:10的四种不同比例的二元PM-APDs。在黑暗条件下,由于Al的功函数和P3HT的最高已占据分子轨道(HOMO)之间存在0.8 eV的能级差距,空穴难以从铝电极注入到有源层中。有源层中的PTz-PT含量较低,缺乏连续的电子传输通道,导致有源层的电子传输能力较差。在光照条件下,由于有源层中PTz-PT含量较低,并且P3HT和PTz-PT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相差0.84 eV,光生电子会被孤立的PTz-PT捕获。Al电极附近的受陷电子会引起界面能带弯曲,实现空穴隧穿注入,从而导致外量子效率(EQE)值大于100%。在−8 V偏压下,基于P3HT:PTz-PT(100:4 wt/wt)的最优二元PMAPDs在300–1100 nm的光谱范围内具有超过100%的EQE。PM-APDs的EQE光谱形状取决于铝电极附近的受陷电子分布。通过引入聚合物聚(2-(4,8-双(4-(2-乙基己基)环戊二烯并-1,3-啶-1-基)苯并[1,2-b:4,5-b']二噻吩-2-基)-5,5-二氟-10-(5-(2-己基癸基)噻吩-2-基)-3,7-二甲基-5H-4λ4,5λ4-二吡咯[1,2-c:2',1'-f][1,3,2]二氮杂硼嗪)(PMBBDT)作为第三组分,PMAPDs的EQE光谱形状变得更平坦。我们制备了P3HT:PMBBDT:PTz-PT质量比分别为90:10:4和80:20:4的三元PM-APDs。三元PM-APDs的EQE值在420–600 nm的范围内提高,而在630–870 nm的范围内降低。三元PM-APDs具有更平坦的EQE光谱是由于其在Al电极附近的受陷电子分布更均匀。此外,在连续光照和外加偏压的条件下,三元PMAPDs的稳定性高于最优二元PM-APDs。在−12 V偏压下,最优三元PM-APDs的EQE值在350 nm处为3500%,在550 nm处为1250%,在900 nm处为1500%。在−10 V偏压下,最优三元PM-APDs的比探测度(D*shot)值在520 nm处为3.7×1012 Jones,在850 nm处为1.9×10^(13)Jones。最优三元PM-APDs在−10 V偏压下被白光连续照射170 min后,光电流为初始值的87%。我们利用最优三元PM-APDs搭建了光电容积描记(PPG)传感器并成功地测量了人体心率(HR),测得的HR与人体正常心率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 全聚合物光电探测器 空穴隧穿注入 受陷电子 PPG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异质节中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福俊 徐征 +3 位作者 黄金昭 王勇 孙波 裴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03-1405,共3页
报道了有机无机异质节中稀土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为:ITO/PVK:Rare Earth Complex/无机材料/Al,其中无机材料可以选用ZnS,ZnSe,ZnO等。在这种结构的器件中,均获得了比较好的稀土离子的特征发射。以无机材料ZnS为例,讨论了异质节中... 报道了有机无机异质节中稀土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为:ITO/PVK:Rare Earth Complex/无机材料/Al,其中无机材料可以选用ZnS,ZnSe,ZnO等。在这种结构的器件中,均获得了比较好的稀土离子的特征发射。以无机材料ZnS为例,讨论了异质节中稀土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及优势。ZnS的电介质系数比PVK的电介质系数大3倍多,将有更大部分的电压降落在PVK层上,使PVK层内的电场强度增大,从而可以提高空穴在PVK层内的迁移速度,提高了空穴注入数目,有利于载流子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异质节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陷阱对有机磷光双掺杂体系电致发光器件效率衰退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浩 赵谡玲 +5 位作者 徐征 宋丹丹 乔泊 王鹏 郑伟业 魏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8-1024,共7页
研究利用溶液法制备的有机磷光双重掺杂体系电致发光器件的光致发光特性与电致发光特性,并研究了在这种体系中深能级陷阱导致的器件效率衰退现象。首先利用紫外光谱仪和光致瞬态寿命测试系统对基于旋涂法制备的以宽带隙材料4,4’-bis(N-... 研究利用溶液法制备的有机磷光双重掺杂体系电致发光器件的光致发光特性与电致发光特性,并研究了在这种体系中深能级陷阱导致的器件效率衰退现象。首先利用紫外光谱仪和光致瞬态寿命测试系统对基于旋涂法制备的以宽带隙材料4,4’-bis(N-carbazolyl)-1,1’-biphenyl(CBP)为主体,绿色磷光材料tris(2-phenylpyridine) iridium(Ⅲ)(Ir(ppy)_3)和红色磷光材料tris(1-phenylisoquinolinato-C2,N)iridium(Ⅲ)(Ir(piq)_3)为客体材料的薄膜进行了光致发射光谱测试和薄膜在Ir(ppy)_3发光峰516 nm处的光致发光寿命测试,实验发现在Ir(ppy)_3掺杂比例保持定值时,随着深能级掺杂材料Ir(piq)_3的引入,其光致发光光谱中Ir(ppy)_3的相对发光强度减弱且发光寿命变短,当Ir(piq)_3掺杂浓度继续提高时,薄膜光致发光光谱基本保持不变且Ir(ppy)_3的发光寿命基本不变。实验说明在低浓度掺杂下两者的三线态能级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但当掺杂浓度达到高浓度时,能量传递主要来自于主客体之间的传递,两者作为独立的发光中心发光。然后利用溶液法制备了发光层分别为CBP∶Ir(ppy)_3, CBP∶Ir(ppy)_3∶Ir(piq)_3和CBP∶Ir(ppy)_3∶PTB7的三组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Poly-TPD/EML/TPBi(15 nm)/Alq_3(25 nm)/LiF(0.6 nm)/Al(80 nm)。在Ir(ppy)_3和Ir(piq)_3共掺杂器件和Ir(ppy)_3单掺杂器件的对比实验中发现,加入一定比例的深能级材料后,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发生改变, Ir(piq)_3的相对发光强度增强,器件发光效率下降且效率滚降现象明显。通过对器件进行J-V测试,发现在Ir(ppy)_3单掺杂器件中陷阱填充电流随着掺杂材料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在加入等浓度深能级材料Ir(piq)_3后,陷阱填充电流基本保持一致。瞬态电致发光测试表明,随着Ir(ppy)_3掺杂比例的提高,器件内由于陷阱载流子释放而产生的瞬时发光强度降低,这是由于Ir(ppy)_3具有一定的传导电荷作用,会减少器件中的陷阱载流子,这进一步说明了具有较深能级的Ir(piq)_3是限制载流子的主要能级陷阱。同时发现随反向偏压的增大,瞬态发光强度增大且发光衰减加速,这是因为位于深能级陷阱的载流子在高电压下被释放,重新复合发光,说明深能级陷阱的确限制住了大量载流子,而由于主体三线态激子具有较长的寿命,激子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单线态激子在高反压下解离,从而引起三线态激子-极化子相互作用的加剧,导致发光衰减加速。在窄带隙聚合物材料PTB7与Ir(ppy)_3共掺杂器件实验中发现,随着PTB7掺杂浓度提高,陷阱浓度变大且器件效率降低,具有较深能级的PTB7成为了限制载流子的深能级陷阱。因此说明在双掺杂有机磷光电致发光器件中,深能级材料会成为限制载流子的能级陷阱,引起载流子大量堆积,从而导致三线态激子与极化子相互作用加剧,使器件的发光效率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光电致发光器件 双掺杂 陷阱电荷 瞬态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径同质/异质壳层结构NaGdF4:3%Nd3+纳米颗粒的近红外发光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文君 由芳田 +1 位作者 彭洪尚 黄世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6-301,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粒径小于5 nm的六方相NaGdF_4:3%Nd^(3+)纳米颗粒.纳米颗粒表面缺陷会使发光中心产生严重的淬灭,对其表面包覆适当厚度的壳层可以有效地减少发光淬灭,提高发光性能.对NaGdF_4:3%Nd^(3+)核心纳米颗粒分别进行同质和异...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粒径小于5 nm的六方相NaGdF_4:3%Nd^(3+)纳米颗粒.纳米颗粒表面缺陷会使发光中心产生严重的淬灭,对其表面包覆适当厚度的壳层可以有效地减少发光淬灭,提高发光性能.对NaGdF_4:3%Nd^(3+)核心纳米颗粒分别进行同质和异质包覆并且通过调节核壳比制备了不同壳层厚度的NaGdF_4:3%Nd^(3+)@NaGdF_4和NaGdF_4:3%Nd^(3+)@Na YF4纳米颗粒,研究了不同的壳层厚度对核心纳米颗粒发光的影响,并对两种不同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发光性能进行了对比.在808 nm近红外光激发下,NaGdF_4:3%Nd^(3+)纳米颗粒发射出位于约866,893,1060 nm的近红外发射.与核心纳米颗粒相比,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度增强,荧光寿命增长,并且随着壳厚的增加,荧光强度出现先增强后减弱、荧光寿命逐步增长的趋势.与相同条件下同质包覆的NaGdF_4:3%Nd^(3+)@NaGdF_4纳米颗粒相比,异质包覆的NaGdF_4:3%Nd^(3+)@NaYF_4纳米颗粒光谱荧光强度增强,寿命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发光 同质核壳结构 异质核壳结构 NaGdF4:N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钾电子注入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英文)
6
作者 赵建伟 高靖欣 李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8-411,共4页
使用柠檬酸钾(C6H5K3O7)作为电子注入材料,制备了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当柠檬酸钾阴极修饰层厚度为0.5 nm时,得到3.6 cd/A的发光效率,高于0.5 nm LiF作阴极修饰层时的发光效率(2.5 cd/A)。器件的开启电压相比0.5 nm LiF作阴极修饰的... 使用柠檬酸钾(C6H5K3O7)作为电子注入材料,制备了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当柠檬酸钾阴极修饰层厚度为0.5 nm时,得到3.6 cd/A的发光效率,高于0.5 nm LiF作阴极修饰层时的发光效率(2.5 cd/A)。器件的开启电压相比0.5 nm LiF作阴极修饰的器件降低了0.5 V。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钾(C6H5K3O7)是一种良好的电子注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柠檬酸钾 电子注入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光放大器输出线偏振劣化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张天雍 盛新志 +3 位作者 杨帅 毛雅亚 王颖 吴重庆 《光电技术应用》 2016年第2期70-75,共6页
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NPR)的输出线偏振态向椭圆偏振态劣化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在实验环境稳定的条件下,改变信号光偏振态在邦加球赤道上的初始位置、SOA初始偏置电流和输入光功率等主要的... 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NPR)的输出线偏振态向椭圆偏振态劣化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在实验环境稳定的条件下,改变信号光偏振态在邦加球赤道上的初始位置、SOA初始偏置电流和输入光功率等主要的初始参量,针对输出线偏振劣化问题,使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输出信号光线偏振劣化,与信号光偏振态在邦加球上的初始位置无关,与SOA初始偏置电流和输入光功率有关。初始偏置电流越小、输入光功率越大,输出信号光线偏振态劣化为椭圆偏振态的程度越大。研究结论对基于SOA中NPR在全光开关、全光信号处理等应用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非线性偏振旋转 线偏振态 椭圆偏振态 偏振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处理提高P3HT:PCBM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 被引量:17
8
作者 卓祖亮 张福俊 +3 位作者 许晓伟 王健 卢丽芳 徐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5-880,共6页
利用旋转涂膜方法制备了以P3HT:PCBM为有源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P3HT:PCBM/Al(氧化铟锡导电玻璃/聚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聚三已基噻酚:富勒烯衍生物/铝),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利用旋转涂膜方法制备了以P3HT:PCBM为有源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P3HT:PCBM/Al(氧化铟锡导电玻璃/聚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聚三已基噻酚:富勒烯衍生物/铝),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聚合物薄膜经过120°C退火10min处理后,开路电压(Voc)达到0.64V,短路电流密度(Jsc)为10.25mA·cm-2,填充因子(FF)38.1%,光电转换效率(PCE)达到2.00%.为了讨论其内在机制,对不同退火条件下聚合物薄膜进行了各种表征.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发现,退火处理使P3HT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加强且吸收峰展宽,特别是在560和610nm处的吸收强度明显增大;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120°C退火后P3HT在(100)晶面上的衍射强度是未退火薄膜的2.8倍,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输运;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显著增大了P3HT与PCBM的相分离程度,提高了激子解离的几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验证了退火并没有引起聚合物材料物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相分离 激子 光电转换效率 退火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光缓存器的光纤传感甲烷多点监测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余贶琭 吴重庆 +2 位作者 王智 刘锐 王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2,共5页
当前的光纤甲烷传感器通常使用长距离准直器,导致探头体积大、安装对准不易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光缓存器的光纤甲烷检测系统,利用全光缓存器多波长多圈缓存的特性,可将探测长度缩短为5cm,是国内外现有方案的1/6~1/10.本... 当前的光纤甲烷传感器通常使用长距离准直器,导致探头体积大、安装对准不易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光缓存器的光纤甲烷检测系统,利用全光缓存器多波长多圈缓存的特性,可将探测长度缩短为5cm,是国内外现有方案的1/6~1/10.本方案能有效缩小探头体积,同时保证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甲烷检测 多点监测系统 全光缓存器 双波长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车轮直径激光测量仪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时幸一 冯其波 +2 位作者 崔建英 杨婧 陈士谦 《仪表技术》 2018年第7期1-4,13,共5页
为实现列车车轮直径快速、精准、非接触测量,设计了一种便携式车轮直径激光测量仪,给出了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总体设计以及软硬件设计。该测量仪通过一维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磁栅位移传感器扫描获得被测车轮滚动圆的一段圆弧的离散坐标值,... 为实现列车车轮直径快速、精准、非接触测量,设计了一种便携式车轮直径激光测量仪,给出了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总体设计以及软硬件设计。该测量仪通过一维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磁栅位移传感器扫描获得被测车轮滚动圆的一段圆弧的离散坐标值,由蓝牙将测量数据传送到工业手机的专用软件中,通过数据处理和误差补偿,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圆计算得到被测车轮的直径。通过实验验证,该装置的测量误差小于0.1 mm,重复性误差小于0.0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 车轮直径激光测量仪 一维激光位移传感器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有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志明 徐征 张福俊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96-1100,共5页
合成了具有双配体TTA和5NO_2Phen的稀土有机配合物Eu(TTA)_35NO_2Phen,通过元素分析、差热-热重、红外光谱和吸收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组分、结构。元素分析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相吻合。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可以看出,稀土有机配... 合成了具有双配体TTA和5NO_2Phen的稀土有机配合物Eu(TTA)_35NO_2Phen,通过元素分析、差热-热重、红外光谱和吸收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组分、结构。元素分析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相吻合。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可以看出,稀土有机配合物的两个吸收峰分别位于340 nm和270 nm,这两个吸收峰分别与配体TTA和5NO_2Phen的吸收峰相关。在350 nm的光激发下,得到了三价铕离子的特征发射峰:583,593和612 nm,它们分别对应着铕离子5D_0→7F_0,5D_0→7F_1,5D_0→7F_2的跃迁发射,这说明有机配体可以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三价铕离子使其发光,配体对稀土铕离子的发光有协同增强的作用。以Eu(TTA)_35NO_2Phen作为发光层,制备了ITO/PEDOT:PSS/PVK:Eu(TTA)_35NO_2Phen/BCP/Alq_3/Al的电致发光器件,在18 V驱动电压下器件发出了色坐标为(x=0.51,y=0.31)的红色电致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材料 发光材料 稀土配合物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亮度-电压特性
原文传递
转轴转角定位误差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家琨 冯其波 +2 位作者 包传辰 杨婧 赵斌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5-210,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激光自准直转轴转角定位误差测量的方法,建立了包含转轴运动误差以及安装误差的误差模型,仿真分析了23项误差对转角定位误差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有参考转轴与待测转轴之间的4项安装误差的影响量与转轴旋转角度相关...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激光自准直转轴转角定位误差测量的方法,建立了包含转轴运动误差以及安装误差的误差模型,仿真分析了23项误差对转角定位误差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有参考转轴与待测转轴之间的4项安装误差的影响量与转轴旋转角度相关,且只需精细调整其中两项角度安装误差即可保证影响量小于0.2″。利用所搭建的测量装置对某分度盘的转角定位误差进行了测量,三次测量重复性偏差约为0.9″,与光电自准直仪对比的最大偏差约为0.6″。结果表明:利用该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可以实现转轴转角定位误差的全周范围高精度测量,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角定位误差 激光自准直 误差测量 转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羟基-苯并喹啉的合成及发光特性研究
13
作者 程志明 张福俊 徐征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2-835,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10-羟基-苯并喹啉(Bq),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方法测量了此材料的能带宽度为1.98 eV左右,此材料的光致发光峰位于616 nm,这个数值与材料能带宽度相吻合。利用高斯03软件计算了此材料分子的最高分子占据轨... 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10-羟基-苯并喹啉(Bq),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方法测量了此材料的能带宽度为1.98 eV左右,此材料的光致发光峰位于616 nm,这个数值与材料能带宽度相吻合。利用高斯03软件计算了此材料分子的最高分子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上的电子分布情况。将此材料与聚乙烯咔唑(PVK)按3%的质量比配成混合溶液,制备出了ITO/PVK:Bq/BCP/Alq3/Al和ITO/PVK:Bq/Al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测量了这两种器件电致发光谱,除了位于616 nm的Bq的发光峰,同时在500 nm处还存在一个发光峰。经分析认为500 nm的发光峰源自PVK和Bq分子间的电致激基复合物发光。多层结构的器件在不同电压下都呈现白色的发光,经计算发光的色坐标为(x=0.37,y=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 掺杂 红色发光 有机材料 有机电子学
原文传递
在空穴传输层聚(3-己基噻吩)中添加1,8-二碘辛烷改善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家森 梁春军 +4 位作者 姬超 宫宏康 宋奇 张慧敏 刘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74-281,共8页
无空穴传输层的碳基钙钛矿太阳能(PSCs)电池拥有成本低、制备步骤简单、稳定性高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但是碳电极与活性层的直接接触,导致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普遍低于其他金属电极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本文使用聚(3-己基噻吩)(P3HT)作为... 无空穴传输层的碳基钙钛矿太阳能(PSCs)电池拥有成本低、制备步骤简单、稳定性高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但是碳电极与活性层的直接接触,导致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普遍低于其他金属电极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本文使用聚(3-己基噻吩)(P3HT)作为器件的空穴传输层,相比传统的有机空穴传输层材料Spiro-OMeTAD,具有低成本和易于制造的优点,并通过在P3HT中掺杂1,8-二碘辛烷(DIO)的方法优化其光电性能,提升了载流子的迁移率,阻挡电子的运输,降低界面复合,改善了碳电极与器件的界面接触,提高了短路电流J_(sc)和填充因子FF,使器件的初始光电转换效率从14.06%提升至15.11%.器件在氮气环境下测试稳定性,连续光照1000 h后器件的转换效率仍保持在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聚(3-己基噻吩) 1 8-二碘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处理的机车车辆车底中心鞘螺栓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海林 冯其波 徐昌源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3,共7页
针对机车车辆车底中心鞘螺栓松动和缺失这一常见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处理的检测算法。首先对目标点云进行下采样和离群点的移除,然后根据欧式距离对点云进行聚类分割,最后通过计算分割后每个点云包围盒形状系数和平均Z坐标实现... 针对机车车辆车底中心鞘螺栓松动和缺失这一常见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处理的检测算法。首先对目标点云进行下采样和离群点的移除,然后根据欧式距离对点云进行聚类分割,最后通过计算分割后每个点云包围盒形状系数和平均Z坐标实现螺栓点云定位,进而通过采样一致性算法拟合点云平面计算出螺栓松动程度,识别螺栓故障。将文中提出的算法与传统的基于2D图像的识别算法进行了对比,最后在地铁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精度约为0.1 mm,且检测速度快,可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故障检测 支持向量机(SVM) 点云聚类 点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芴与联噻吩发光共聚物的合成与发光特性
16
作者 王琎 海杰峰 +1 位作者 张福俊 唐卫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5-169,共5页
利用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聚芴类导电聚合物发光材料:聚9,9二十二烷基芴并3,3′二对偏二氰乙烯基苯基2,7联噻吩(PFC12Th-DCN),表征了该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以及激发光谱。此材料在300-450 nm有很强的吸收... 利用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聚芴类导电聚合物发光材料:聚9,9二十二烷基芴并3,3′二对偏二氰乙烯基苯基2,7联噻吩(PFC12Th-DCN),表征了该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以及激发光谱。此材料在300-450 nm有很强的吸收,吸收峰位于375 nm。用375 nm的光激发PFC12Th-DCN,其光致发光峰位于625 nm,是一种橙黄色发光材料。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 PFC12Th-DCN/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启亮电压为5 V,发光峰为649 nm,色坐标为(0.62, 0.36)。与光致发光光谱相比,该材料的电致发光光谱出现了约25 nm的红移,根据退火实验推断该红移是由PFC12Th-DCN分子聚集态发光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吸收光谱 发光光谱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聚芴
原文传递
基于PVP和PbSe三维自组装超晶格复合体系的电双稳器件(英文)
17
作者 张振 钱磊 +1 位作者 韩长峰 滕枫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212,共6页
采用旋涂工艺将Pb Se三维自组装超晶格镶嵌在两层聚合物PVP中,制备了基于PVP和Pb Se三维自组装超晶格复合体系的电双稳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VP/Pb Se三维自组装超晶格/PVP/Al,研究了其电学性能和记忆效应。与参比器件ITO/PVP/Al相比,器... 采用旋涂工艺将Pb Se三维自组装超晶格镶嵌在两层聚合物PVP中,制备了基于PVP和Pb Se三维自组装超晶格复合体系的电双稳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VP/Pb Se三维自组装超晶格/PVP/Al,研究了其电学性能和记忆效应。与参比器件ITO/PVP/Al相比,器件ITO/PVP/Pb Se三维自组装超晶格/PVP/Al的电流-电压特性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电双稳特性和非易失记忆行为,在相同的电压下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导电状态:低电导的关态和高电导的开态。当PVP与Pb Se超晶格的质量比为1∶1时,器件性能最好,其最大电流开关比为7×104,经过104s仍几乎无衰减。通过对电流-电压曲线拟合,利用不同的导电模型对器件的载流子传输机制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Pb Se三维自组装超晶格作为电荷陷阱,可以俘获、储存及释放电荷,对器件的电双稳性能能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双稳器件 PVP PbSe三维自组装超晶格 载流子输运和记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层沉积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明新 姚志刚 +3 位作者 刘中原 徐文婧 马晓玲 张福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38,共15页
近30年来,基于给/受体材料的本体异质结被认为是有机光伏器件最理想的器件结构.优化有源层中给/受体互穿网络结构,提高激子解离和载流子传输效率是提高本体异质结有机光伏器件性能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给/受体逐层沉积的分层异质结有机光... 近30年来,基于给/受体材料的本体异质结被认为是有机光伏器件最理想的器件结构.优化有源层中给/受体互穿网络结构,提高激子解离和载流子传输效率是提高本体异质结有机光伏器件性能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给/受体逐层沉积的分层异质结有机光伏器件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光电转化效率可与本体异质结有机光伏器件的效率相媲美,这说明有机光伏器件领域诸多科学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从工作机理、优化策略以及大面积制作潜力等方面,综合评述分层异质结有机光伏器件的代表性成果,重点阐述掺入添加剂、热处理及多元策略等在提高器件性能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讨论分层异质结有机光伏器件的现存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层沉积型有机太阳能电池 垂直相分离 给/受体界面 激子解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黑硅电池组件反光板角度的模拟研究
19
作者 王坚强 刘邦武 +1 位作者 夏洋 徐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9-413,共5页
传统的光伏组件为了实现发电功率最大化,安装时具有一定倾角,但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一部分光会被组件表面反射到空中造成浪费.本文设计了一种带反光板结构的高效黑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多角度吸光的黑硅组件配合反光板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反射光... 传统的光伏组件为了实现发电功率最大化,安装时具有一定倾角,但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一部分光会被组件表面反射到空中造成浪费.本文设计了一种带反光板结构的高效黑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多角度吸光的黑硅组件配合反光板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反射光线.对反光板和黑硅组件夹角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光伏组件安装倾角为34时,反光板安装角度为16.5最佳,同等光照条件下使得电池的发电功率增加了约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光板角度模拟 黑硅 太阳电池
原文传递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福俊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8,共4页
引言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矿物燃料终将枯竭所引起的能源危机,以及这些矿物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温室效应,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因此急需开发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太阳能电池将成为主要能源以满... 引言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矿物燃料终将枯竭所引起的能源危机,以及这些矿物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温室效应,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因此急需开发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太阳能电池将成为主要能源以满足全球对能源的需求。2000年,美国的《科学》杂志将有机电子学取得的进展列为2000年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工作原理 能源危机 《科学》杂志 矿物燃料 人类社会 可再生能源 温室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