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州海峡工程地质条件及铁路隧道方案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谭忠盛 贺维国 王梦恕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不仅仅只是一个交通问题,同时涉及能源、国防、科技、对外开放、综合利用、政治、经济诸多领域,是一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保卫国家领土完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通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琼州海峡的建设条...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不仅仅只是一个交通问题,同时涉及能源、国防、科技、对外开放、综合利用、政治、经济诸多领域,是一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保卫国家领土完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通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琼州海峡的建设条件相当复杂,在收集并研究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海底隧道的地震、地质构造等主要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进而研究跨海峡的各种方案,认为琼州海峡跨海工程采用隧道方式更优,同时由于公路隧道存在诸多技术难题,推荐采用铁路隧道方案,汽车可通过穿梭列车运行通过隧道。根据海底地形及地质条件,初步设计4条铁路隧道线位方案,并对其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出线位Ⅱ优于其他线位,可为下一步详细的线位比选提供参考。隧道横断面采用2行车隧道+服务隧道的形式,3条隧道的结构型式和尺寸相同,3条隧道均采用盾构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州海峡 铁路隧道 工程地质 隧道线位 隧道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单立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模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贾嘉陵 王梦恕 张顶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13,共5页
随着我国大规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 ,需要分析和研究城市地下空间施工的安全风险。笔者结合北京西单立体交通工程 ,采用层次分析理论 ,探讨和分析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 ,定义施工中涉及的六大类主要安全风险 ;运用数学集合理论 ,建立风险... 随着我国大规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 ,需要分析和研究城市地下空间施工的安全风险。笔者结合北京西单立体交通工程 ,采用层次分析理论 ,探讨和分析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 ,定义施工中涉及的六大类主要安全风险 ;运用数学集合理论 ,建立风险因素集合论域U和分析评判集合论域V ,采用模糊数学理论 ,将风险因素集合论域U和分析评判集合论域V建立模糊映射关系和模糊关系 ,从而确定数学模型 ;根据西单立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调查采样分析 ,统计计算风险权重和建立模糊矩阵 ,定性、定量地比较了 3种施工方法的安全风险 ,经过归一化处理 ,给出施工方法的安全风险量 ,明确了适合西单地区的施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安全风险 风险因素 立体 模糊数学理论 大规模 交通工程 立模 施工安全 城市地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及地下工程面临的几点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梦恕 《建筑技术开发》 2015年第3期3-6,共4页
隧道和地下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铁路工程、高铁工程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宝成线,工期约为6年。铁路修出宝鸡市,便到了秦岭,由于当时隧道技术并不发达,穿越山体开挖隧道十分困难,所以多... 隧道和地下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铁路工程、高铁工程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宝成线,工期约为6年。铁路修出宝鸡市,便到了秦岭,由于当时隧道技术并不发达,穿越山体开挖隧道十分困难,所以多数铁路选线只得绕过山体,另辟道路,这一方面延长了工期;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铁路工程 铁路选线 宝成线 不发达 盾构法施工 浅埋暗挖法 钻爆法施工 洞口段 监理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结构外水压折减分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小君 《山西建筑》 2005年第3期28-29,共2页
介绍了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所采用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对越秀公园站的暗挖结构施工、使用期间地下水的渗流进行模拟计算 ,从而得出地下水的渗流场和渗流压力 ,通过对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的比较 ,指出作用在地下结构上的地下... 介绍了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所采用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对越秀公园站的暗挖结构施工、使用期间地下水的渗流进行模拟计算 ,从而得出地下水的渗流场和渗流压力 ,通过对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的比较 ,指出作用在地下结构上的地下水压力应当适当加以折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地下水压力 折减系数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扈世民 张顶立 +2 位作者 李鹏飞 陈峰宾 张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660-665,共6页
以兰渝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结合现场监测实验对现有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对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的受力与变形特性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得到黄土隧道开挖扰动后初期支护的受力与变... 以兰渝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结合现场监测实验对现有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对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的受力与变形特性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得到黄土隧道开挖扰动后初期支护的受力与变形状态,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控量测对比获得典型断面围岩的应力和位移发展规律并对初期支护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FLAC3D的FISH语言开发程序分析混凝土硬化特性对初期支护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现场跟踪量测与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可为黄土地区隧道初期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积累有益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黄土隧道 适应性 混凝土硬化 三维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对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清飞 袁大军 王梦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12-1120,共9页
当水位处于盾构隧道断面内时,管片侧向水平荷载分解为矩形荷载、满跨(跨高等于隧道直径)三角形荷载、非满跨三角形荷载3部分,已有修正惯用法对第三部分荷载只能作近似处理,导致计算结果有误差。首先针对此荷载做如下处理:理论推导管片... 当水位处于盾构隧道断面内时,管片侧向水平荷载分解为矩形荷载、满跨(跨高等于隧道直径)三角形荷载、非满跨三角形荷载3部分,已有修正惯用法对第三部分荷载只能作近似处理,导致计算结果有误差。首先针对此荷载做如下处理:理论推导管片在其作用下的内力弹性解和按面积等效原则将其荷载集度换算为对应满跨时荷载集度,并用于计算水平地基反力及其作用下的管片内力;然后利用推导公式并结合已有修正惯用法针对国内4种典型盾构隧道,分析了不同覆土条件下水位变化对管片内力的影响,得出其变化规律,可为盾构隧道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修正惯用法 水位 侧向水平荷载 管片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施工盘形滚刀推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宋克志 李传明 +2 位作者 袁大军 曲振成 王梦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3875-3881,共7页
盾构掘进时,刀盘由油缸推压到工作面上,滚刀与岩石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为研究各滚刀推力分布规律,分析影响滚刀与岩石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指出掘进过程中滚刀推力分布主要与岩石刚度有关。假设滚刀与岩石弹性点接触,建立刀盘与岩石相互... 盾构掘进时,刀盘由油缸推压到工作面上,滚刀与岩石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为研究各滚刀推力分布规律,分析影响滚刀与岩石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指出掘进过程中滚刀推力分布主要与岩石刚度有关。假设滚刀与岩石弹性点接触,建立刀盘与岩石相互作用的三维弹性支点力学模型并进行了简化,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刀盘上各滚刀的推力分布并不均匀,滚刀布置稀少处的推力较高,面刀推力均比边刀推力高出40%~60%。相同的刀盘形式,滚刀布置方式不同,其推力分布差异较大。最后,运用蒙特卡罗有限元方法,分析岩石刚度变化对滚刀推力分布的影响,岩石越软,滚刀推力分布越均匀;反之,滚刀推力分布的均匀性越差。在硬地层中掘进时,个别推力高的滚刀磨损严重,换刀频繁,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该部位的滚刀布置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 盘形滚刀 推力分布 蒙特卡罗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进入带缓冲结构隧道的压力变化研究(Ⅰ) 被引量:16
8
作者 骆建军 王梦恕 +1 位作者 高波 王英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8-494,共7页
给出了列车穿越带有缓冲结构的隧道压力变化的三维粘性流场数值模拟过程,控制方程为三维粘性、可压缩、非定常流的N-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了中心有限体积法格式,时间采用预处理二阶精度多步后差分格式进行离散,对列车与隧道之间的相对运... 给出了列车穿越带有缓冲结构的隧道压力变化的三维粘性流场数值模拟过程,控制方程为三维粘性、可压缩、非定常流的N-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了中心有限体积法格式,时间采用预处理二阶精度多步后差分格式进行离散,对列车与隧道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移动网格技术处理。对不同的缓冲结构缓解隧道内瞬变压力及压力梯度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缓冲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降低隧道内的压力和压力梯度的最大值,其原因在于缓冲结构延长了压缩波压力上升的时间,降低列车突入隧道时所形成的最大压力梯度;另一方面由于压缩波在缓冲结构和列车、隧道之间多次的反射,也降低了压力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空气动力学 压力波 压力梯度 缓冲结构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失稳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梁小勇 扈世民 张春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59-563,共5页
以兰渝铁路黄土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深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失稳机理,结论表明:①首先边墙部位沿最小主应力方向形成楔形滑移体,然后围岩破坏向拱顶、拱底蔓延,较弱抗拉强度引发黄土拱部围岩松动塌落;②黄土隧道围岩失稳过... 以兰渝铁路黄土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深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失稳机理,结论表明:①首先边墙部位沿最小主应力方向形成楔形滑移体,然后围岩破坏向拱顶、拱底蔓延,较弱抗拉强度引发黄土拱部围岩松动塌落;②黄土隧道围岩失稳过程:局部裂隙产生→局部裂隙扩展→裂隙急剧贯通→残余强度四个阶段,拱顶围岩松动塌落是边墙剪切滑移破坏基础上出现的;③随着荷载的增大,拱部松动区径向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其他测点的径向应力随荷载的施加而增大;边墙处切向应力均随荷载增加而增大,距洞周越近切向应力值增长的幅度越大;④围岩深部存在切向应力升高区,此部分围岩承担着自重与外部土体荷载形成显著压力拱效应,自洞壁向围岩深部依次可分为:松动区→压力拱区→原岩应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深埋 大断面 失稳模式 相似材料 模型试验 压力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产生压缩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骆建军 王梦恕 +1 位作者 高波 王英学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415-420,共6页
高速列车进出隧道时会产生一系列空气动力学效应,引起噪声及车厢内压力的变化.实验测试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模型实验系统对高速列车在进入隧道过程中瞬变压力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列车速度以及... 高速列车进出隧道时会产生一系列空气动力学效应,引起噪声及车厢内压力的变化.实验测试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模型实验系统对高速列车在进入隧道过程中瞬变压力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列车速度以及阻塞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对以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模型实验 空气动力学 隧道 瞬变压力 列车速度 阻塞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大渤海海峡隧道的可行性研究探讨 被引量:21
11
作者 宋克志 王梦恕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共8页
文章从环渤海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和渤海海峡的自然、地质条件等情况出发,论述了修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必要性,研究分析了海峡通道的“南桥北隧”方案,并对海底隧道的不同方案及其施工方法进行了比较。回顾和展望了世界各国和我... 文章从环渤海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和渤海海峡的自然、地质条件等情况出发,论述了修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必要性,研究分析了海峡通道的“南桥北隧”方案,并对海底隧道的不同方案及其施工方法进行了比较。回顾和展望了世界各国和我国修建水底隧道的情况和规划前景,以我国目前的隧道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为依据,论证了在近几十年内修建渤海海峡隧道的可行性,并提出应尽快组织力量进行渤海海峡隧道的前期地质调查及规划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峡 桥隧方案 海底隧道 方案研究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隧道围岩工程特性及纵向位移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扈世民 张顶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39,共7页
以采用台阶法施工的兰渝铁路黄土隧道为背景,通过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分析黄土隧道围岩的工程特性,采用FLAC3D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选取双线性应变硬化/软化遍布节理模型模拟黄土隧道围岩的工程特性,研究黄土隧道围岩的纵向位移。... 以采用台阶法施工的兰渝铁路黄土隧道为背景,通过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分析黄土隧道围岩的工程特性,采用FLAC3D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选取双线性应变硬化/软化遍布节理模型模拟黄土隧道围岩的工程特性,研究黄土隧道围岩的纵向位移。结果表明:隧道开挖扰动破坏了黄土隧道围岩的结构性;黄土隧道围岩的摩尔破坏包络线为双线性折线;黄土隧道围岩垂直节理遍布发育;围岩纵向位移总体上是边墙处小于拱顶处,围岩先期纵向位移约占总纵向位移的33%~41%,随着掌子面推进围岩纵向位移趋于稳定;预留核心土可有效地控制围岩纵向位移和塑性区的发展,有利于掌子面的稳定和施工安全;掌子面空间约束效应的影响范围约为-4R~4R(R为隧道开挖当量半径);由本文模型预测的围岩先期纵向位移与既有理论结果相符,但更能反映黄土隧道围岩的工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围岩 工程特性 结构性 垂直节理 围岩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大渤海海峡隧道的可行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19
13
作者 宋克志 邓建俊 王梦恕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21-129,共9页
从环渤海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和渤海海峡的自然、地质条件等情况出发,论述了修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必要性,研究了海峡通道隧道的"南桥北隧"方案,并比较了海底隧道的不同方案及其施工方法。回顾和展望世界各国和我国修... 从环渤海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和渤海海峡的自然、地质条件等情况出发,论述了修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必要性,研究了海峡通道隧道的"南桥北隧"方案,并比较了海底隧道的不同方案及其施工方法。回顾和展望世界各国和我国修建水底隧道情况和规划前景,以我国目前的隧道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为依据,论证在近几十年内修建渤海海峡隧道是可行的,且应尽快组织力量进行渤海海峡隧道的前期地质调查及规划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峡 南桥北隧 海底隧道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单线隧道钻爆扰动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周 傅洪贤 赵晓勇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6,共5页
以禾洛山隧道为研究对象,针对施工难度最大的Ⅳ级围岩地段,在施工现场进行钻爆参数试验,得到合理的钻爆参数,隧道的超欠挖得到有效控制;然后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上下台阶钻爆施工对松动圈的影响距离和围... 以禾洛山隧道为研究对象,针对施工难度最大的Ⅳ级围岩地段,在施工现场进行钻爆参数试验,得到合理的钻爆参数,隧道的超欠挖得到有效控制;然后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上下台阶钻爆施工对松动圈的影响距离和围岩中产生的松动圈大小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台阶钻爆施工对松动圈的影响距离为6~8m,下台阶钻爆施工对松动圈的影响距离为8~10m;松动圈最终大小(厚度)为2.5m;上下台阶合理的间距为10m,这利于减小松动圈的大小和符合初期支护快速封闭的原则。利用研究结果指导钻爆参数和初期支护参数的选择,使隧道施工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爆破 松动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超浅埋复杂岩层隧道爆破开挖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傅洪贤 牛晓凯 《工程爆破》 2005年第4期32-34,共3页
大连石门山隧道为双幅式双向六车道隧道,隧道施工难度最大地段为北口130m超浅埋地段。针对该地段的复杂情况采用机械配合爆破的方法进行施工,下部采用微震动爆破,上部采用机械开挖,最终安全快速地通过该地段。本文介绍了该工程地质概况... 大连石门山隧道为双幅式双向六车道隧道,隧道施工难度最大地段为北口130m超浅埋地段。针对该地段的复杂情况采用机械配合爆破的方法进行施工,下部采用微震动爆破,上部采用机械开挖,最终安全快速地通过该地段。本文介绍了该工程地质概况、开挖方案、特制挖斗、爆破参数。该法对大跨度复杂性隧道的开挖有很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爆破 超浅埋 复杂岩层 机械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45-47,共3页
笔者基于北京城市铁路第 14标段的复杂工程及地质条件 ,对隧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尤其是穿越高层楼群等建筑物的技术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这些技术措施在控制城铁及其隧道穿越楼群施工的实践中得... 笔者基于北京城市铁路第 14标段的复杂工程及地质条件 ,对隧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尤其是穿越高层楼群等建筑物的技术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这些技术措施在控制城铁及其隧道穿越楼群施工的实践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这些经验和有效手段对今后类似条件下的工程施工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城市铁路 隧道施工 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 隔离桩 地层变形 注浆 监控 导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近距离隧道施工对策研究
17
作者 宋瑞刚 张顶立 黄俊 《矿产勘查》 2004年第3期58-61,共4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近距离增建三线公路隧道通过软弱断层带进行了施工对策研究 ,对比了不同注浆位置和注浆范围的加固效果 ,并对小导管超前加固注浆、施加锚杆、增加喷射混凝土厚度等工艺参数及其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 ,对近距...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近距离增建三线公路隧道通过软弱断层带进行了施工对策研究 ,对比了不同注浆位置和注浆范围的加固效果 ,并对小导管超前加固注浆、施加锚杆、增加喷射混凝土厚度等工艺参数及其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 ,对近距离隧道中间岩柱体进行超前注浆加固等措施并采取分部开挖方式 ,能够保证既有隧道的安全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隧道 公路隧道 软弱围岩 施工 对策 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61
18
作者 扈世民 张顶立 +2 位作者 郭婷 杨秀仁 苏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7-122,共6页
以兰渝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试验,对台阶法施工中围岩深部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围岩纵向变形规律并预测先期位移;研究预留核心土对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围岩拱部竖向位移弱化较慢,而边墙水... 以兰渝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试验,对台阶法施工中围岩深部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围岩纵向变形规律并预测先期位移;研究预留核心土对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围岩拱部竖向位移弱化较慢,而边墙水平位移弱化较快,水平收敛普遍小于拱顶沉降;隧道纵向先期位移约占总位移的31%~38%,预留核心土可有效控制围岩纵向变形;纵向位移与围岩弹性模量成反比,Hoek曲线与数值计算结果较接近,特别是掌子面前方较好吻合,数值计算先期位移占总位移的33%;预留核心土有效降低掌子面的临空范围,有利掌子面稳定;核心土适宜预留长度为2R/3(R为隧道换算半径);数值计算和实测的围岩变形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黄土隧道 纵向变形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位分配法地铁车站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扈世民 王梦恕 +2 位作者 张丽 张小伟 郭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6-272,共7页
以北京地铁某车站工程为背景,基于变位分配法原理对PBA施工引起地层变形进行分阶段研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以减小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出以下结论:(1)PBA工法地层与车站结构的力学响应可分为4个"卸载-加载"的过程,其中&qu... 以北京地铁某车站工程为背景,基于变位分配法原理对PBA施工引起地层变形进行分阶段研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以减小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出以下结论:(1)PBA工法地层与车站结构的力学响应可分为4个"卸载-加载"的过程,其中"小导洞开挖"和"拱部土体开挖与扣拱"为控制地层变形的关键步序;(2)小导洞开挖前,应及时超前注浆加固周边地层。采用错距开挖、短进尺减少对洞周围岩的扰动;(3)在扣拱阶段,传力途径的转换使洞周地层应力重分布,车站结构产生相应的协调位移;建议采用短进尺,设置横向钢支撑等措施;(4)随着施工步序的推进,洞周地层塑性区范围逐渐增加,最终形成剪切楔破坏;大量张拉性微裂纹伴随剪切性微裂纹构成宏观上的剪切带;(5)对比4个施工阶段地表沉降的比例,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分别为4.5∶1∶6∶1和4.3∶1.6∶5∶1,二者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铁车站 地表沉降 PBA工法 变位分配 扣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掘进黏土地层泥水劈裂伸展现象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袁大军 黄清飞 +2 位作者 李兴高 郭璇 小泉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2-717,共6页
在泥水盾构隧道施工中,防止因泥水压力设定不当而导致泥水劈裂地层产生泥水喷发和开挖面坍塌,是至关重要的。土力学领域中劈裂伸展现象的研究成果甚少。软黏土地层中泥水劈裂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由于试样尺寸较小,这个过程在室内实验... 在泥水盾构隧道施工中,防止因泥水压力设定不当而导致泥水劈裂地层产生泥水喷发和开挖面坍塌,是至关重要的。土力学领域中劈裂伸展现象的研究成果甚少。软黏土地层中泥水劈裂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由于试样尺寸较小,这个过程在室内实验中难以完全捕捉到,而且实际地层中劈裂现象的发生与室内实验的现象有所不同。为准确掌握黏土地层中,泥水劈裂发生和发展的机理,使用自主研制的实验仪器,进行了现场深孔泥水劈裂实验,研究实际软黏土层中的泥水劈裂问题。现场实验再现了泥水劈裂及伸展过程,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得出了泥水盾构泥水劈裂持续压力、劈裂伸展速度计算公式及伸展流量的经验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 黏土地层 劈裂持续压力 劈裂伸展速度 劈裂伸展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