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1
作者 贾芮 乔婷婷 +3 位作者 杜桂清 王秋红 邓桂霞 聂艳绒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8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3例疑似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进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对比两种病理检查方法...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3例疑似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进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对比两种病理检查方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结果。结果: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用于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准确率为96.9%(32/33),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准确率为100.0%(33/33)。两种方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于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准确率较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7例胃镜下萎缩性胃炎病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秋红 杜桂清 +4 位作者 邓桂霞 乔婷婷 聂艳绒 马丹琦 贾芮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062-1063,F0003,共3页
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为基础的炎性反应过程,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将其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对其进行定期胃镜检查随访是目前发现早期胃癌切实可行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胃镜检查 早期胃癌 癌前状态 内镜医师 病理学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 胃黏膜 肠上皮化生 炎性反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活检与锥切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秋红 杜桂清 +3 位作者 邓桂霞 乔婷婷 聂艳绒 马丹琦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多点活检结果与锥切术后组织病理结果的差异,评价宫颈多点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随后行宫颈锥切术的宫颈病变患者45例,均分别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P16、...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多点活检结果与锥切术后组织病理结果的差异,评价宫颈多点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随后行宫颈锥切术的宫颈病变患者45例,均分别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P16、Ki-67检测,比较宫颈多点活检诊断与锥切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27例宫颈锥切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前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符合(60.0%),18例结果不符合(40.0%);3例锥切术后组织病理结果较多点活检严重,占不符合例数的16.7%,占总例数的6.7%;15例锥切术后组织病理诊断较多点活检轻,占不符合例数的83.3%,占总例数的33.3%。结论:仅根据宫颈多点活检结果诊断宫颈上皮内病变具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锥切 活组织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腺母细胞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桂清 钟定荣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性腺母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可能的病因。方法对9例性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为女性,以原发性闭经、两性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染色体检查发现均有Y染色体,卵泡刺激素(FSH... 目的探讨性腺母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可能的病因。方法对9例性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为女性,以原发性闭经、两性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染色体检查发现均有Y染色体,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显著升高,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下降,提示性腺功能不良。肿瘤中可见巢状分布的原始生殖细胞、颗粒样细胞及Call-Exner样小体,其中2例合并无性细胞瘤成分,1例合并原位精原细胞瘤。免疫组化:PLAP和α-inhibin(+)。结论性腺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性发育异常者,可合并无性细胞瘤及精原细胞瘤,治疗采取手术切除性腺,术后辅助性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母细胞瘤 性发育异常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息肉27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杜桂清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患者的年龄,息肉发生部位、大小和息肉的病理类型以及息肉癌变的相关规律。方法:对照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电子结肠镜下病变特点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结果:在278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共检出息肉336枚,结肠息肉发...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患者的年龄,息肉发生部位、大小和息肉的病理类型以及息肉癌变的相关规律。方法:对照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电子结肠镜下病变特点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结果:在278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共检出息肉336枚,结肠息肉发病年龄分布以40~69岁为高峰,占65.18%;炎性息肉占46.42%,管状腺瘤占40.47%;随年龄增长,癌变率增加。结论:40~69岁结肠息肉发病率较高,息肉的恶变与其体积大小有关,体积愈大愈易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结肠镜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89例病理文献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秋红 杜桂清 +2 位作者 邓桂霞 聂艳绒 乔婷婷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300-1303,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对以"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为关键词,在中国医院知识仓库医学专题全文数据库(CHKD)检索得到的2011-01~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对以"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为关键词,在中国医院知识仓库医学专题全文数据库(CHKD)检索得到的2011-01~12发表的33篇文献中389例SPT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SPTP患者男女比例为1∶8.7,平均年龄30.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248例患者的包膜完整,57例不完整;随访217例,1例复发转移死亡,2例复发转移,1例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病情较前进展,其余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肿瘤位于胰头124例,位于胰体尾部111例。镜下示形态为一致的肿瘤细胞围绕纤细的小血管形成特征性的假乳头状结构。肿瘤表Vimentin、ACT、CD10、NSE、PR、Syn、CD56、AAT、AE1/AE3,少数表达CK、CgA。结论:SPPT病理诊断时,应综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信息,肿瘤的肉眼形态、组织学上形态等病理特征,以及多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分析,以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与其他病理形态相似的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临床病理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病理切片优良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乔婷婷 杜桂清 +3 位作者 王秋红 邓桂霞 聂艳绒 马丹琦 《医疗装备》 2018年第5期100-101,共2页
目的通过在病理科开展品管圈的活动,提高切片质量的优良率,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医疗诊断。方法利用品管圈的各种手法,进行原因分析,提高切片质量。结果常规病理组织切片的优良率从活动前的95.3%提高到99%。结论通过推行品管圈活动... 目的通过在病理科开展品管圈的活动,提高切片质量的优良率,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医疗诊断。方法利用品管圈的各种手法,进行原因分析,提高切片质量。结果常规病理组织切片的优良率从活动前的95.3%提高到99%。结论通过推行品管圈活动,切片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病理诊断质量得到保证,减少漏诊率,提高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了医疗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病理科 切片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分型联合TCT检测及宫颈活检对宫颈癌癌前病变早期筛查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41
8
作者 王秋红 杜桂清 +3 位作者 邓桂霞 乔婷婷 聂艳绒 马丹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72-73,共2页
大量研究证实,人类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o-ma 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首要条件^([1-4])。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HPV、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 大量研究证实,人类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o-ma 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首要条件^([1-4])。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HPV、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test,TCT)及阴道镜宫颈活检资料完整的147例患者,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拟探讨HPV、TCT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活检 TCT检测 HPV分型 宫颈癌癌前病变 人类乳头状病毒 早期筛查 高危型 阴道镜检查 病理检查 临床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SH1和p-ERK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秋红 杜桂清 +2 位作者 邓桂霞 乔婷婷 聂艳绒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40-444,共5页
目的观察候选抑癌基因SASH1与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52例胃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SASH1和p-ERK的表达。分析SASH1、p-ERK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 目的观察候选抑癌基因SASH1与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52例胃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SASH1和p-ERK的表达。分析SASH1、p-ERK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SASH1与p-ERK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ASH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在胃低分化腺癌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胃高、中分化腺癌(P<0.01)。SASH1阳性率在Ⅲ-Ⅳ期胃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及有远端转移患者分别显著低于Ⅰ-Ⅱ期患者、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及无远端转移患者(P<0.05,P<0.01;P<0.05)。p-ERK1/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胃低分化腺癌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胃高、中分化腺癌(P<0.01)。p-ERK1/2阳性率在Ⅲ-Ⅳ期胃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及有远端转移患者分别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及无远端转移患者(P值分别为P<0.05;P<0.05;P<0.01)。SASH1与p-ERK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SASH1蛋白可能通过调控ERK1/2信号通路抑制胃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SASH1 P-ERK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在肺癌活检组织分型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桂清 王秋红 +4 位作者 邓桂霞 乔婷婷 聂艳绒 马丹琪 贾芮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6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各种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在不同肺癌内的差异表达结果 ,探讨其在各类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寻找最经济有效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组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经肺活检诊断为肺癌的78例患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观察各种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在不同肺癌内的差异表达结果 ,探讨其在各类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寻找最经济有效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组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经肺活检诊断为肺癌的78例患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63、p40、CK5/6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特异性高表达,Napsin A、CK7在肺腺癌中高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CgA、Syn、CD56在肺小细胞癌及神经内分泌癌中高表达。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抗体的表达在肺癌分型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合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可以使肺癌的分型更加明确,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秋红 杜桂清 +1 位作者 邓桂霞 邵林娟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01至2021-12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行HPV分子检测中HPV16阳性患者542例,分析患者合并感染其他HPV情况、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及HPV16转阴情况。结果(1)542例中,单一阳性330例,... 目的探讨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01至2021-12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行HPV分子检测中HPV16阳性患者542例,分析患者合并感染其他HPV情况、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及HPV16转阴情况。结果(1)542例中,单一阳性330例,占60.9%;合并其他高危感染173例,占31.9%;合并低危感染39例,占7.2%;合并其他高危组宫颈活检CINⅡ及以上患病率(44.2%)高于合并低危组(21.4%,χ^(2)=4.880,P=0.027)。(2)≤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各年龄组患者三种感染情况的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85,P=0.191);≤29岁年龄组与30~49岁年龄组相比宫颈活检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69,P=0.338);30~49年龄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Ⅲ级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χ^(2)=4.566,P=0.033);50岁以下组上皮内瘤变检出率更高(χ^(2)=10.313,P<0.001)。(3)183例随诊中,134例HPV16转阴,转阴时间2~75个月,中位数16个月;359例宫颈活检患者,随诊152例HPV16转阴,转阴时间1~39个月,中位数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681,P<0.0001)。结论对年龄小于50岁,且合并其他高危型感染的HPV16感染患者,应积极行阴道镜活组织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感染 合并感染 转阴时间 阴道镜活组织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巢状亚型尿路上皮癌-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桂清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6期69-69,共1页
目的:探讨巢状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例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榆尿管尿路上皮癌作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巢状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的特殊组织学表现为癌细胞呈巢状,巢中... 目的:探讨巢状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例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榆尿管尿路上皮癌作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巢状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的特殊组织学表现为癌细胞呈巢状,巢中央可有小腺腔形成,细胞棱异型性小,形态类似Brunn细胞巢,但其具有高度侵袭性,常浸润肌层。结论:巢状变异型尿路上皮癌为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常侵袭固有肌层及血管,预后差。其良性样的形态学极易导致误诊误治。浸润血管、肌层和特殊的免疫组化表达可为其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巢状亚型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染色优良率中的应用
13
作者 聂艳绒 乔婷婷 +2 位作者 杜桂清 王秋红 马丹琦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4期482-484,共3页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染色优良率中的应用。方法该院病理科4名医生4名技师自发组成品管圈小组。把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解决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染色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免疫组...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染色优良率中的应用。方法该院病理科4名医生4名技师自发组成品管圈小组。把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解决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染色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染色优良率由95.5%提高到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染色的优良率,可以为高质量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免疫组织化学 优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和结直肠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合并胃息肉情况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秋红 杜桂清 +1 位作者 邓桂霞 邵林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2年第9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合并胃息肉对结直肠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胃镜及肠镜检查发现的2 03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及11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同期检查未发现结直肠息肉的178例...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合并胃息肉对结直肠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胃镜及肠镜检查发现的2 03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及11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同期检查未发现结直肠息肉的178例患者作为对照, 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患者中Hp感染及合并胃息肉的情况。结果结直肠癌组患者年龄及男性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及结直肠息肉组(均P<0.05)。对照组、结直肠息肉组及结直肠癌组Hp感染率分别为20.8%(37/178)、23.0%(467/2 034)、27.1%(32/118),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 034例结直肠息肉中, 炎症性息肉612例, 增生性息肉371例, 腺瘤性息肉1 051例, 3组结直肠息肉组Hp感染率分别为24.5%(150/612)、22.4%(83/371)、22.3%(234/1 051), 3组患者胃息肉发生率分别为34.6%(212/612)、38.3%(142/371)、39.3%(413/1 051),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结直肠息肉组年龄与对照组及结直肠癌组两两比较, 除炎症性息肉与增生性息肉组外, 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结直肠息肉合并胃息肉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均高于男性,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不同类型结直肠息肉组及结直肠癌组中Hp阳性患者年龄均低于阴性患者, 但仅腺瘤性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种结直肠息肉合并胃息肉患者年龄均大于未合并胃息肉患者, 结直肠癌合并胃息肉患者年龄小于未合并胃息肉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感染、合并胃息肉与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早期发生起促进作用;尚不能证实胃息肉与结直肠息肉发生风险相关;女性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生胃息肉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息肉 幽门螺杆菌 胃息肉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对乳腺不可触及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松朋 何伟 +4 位作者 张廷光 倪卫东 王连双 殷志勇 杜桂清 《中国综合临床》 2011年第8期836-83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对乳腺不可触及病灶(NPBL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个NPBLs采取在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UCNB),根据病理结果制定治疗方案。结果乳腺导管上皮轻、中度增生伴间质纤维化31例(59.62%),腺病6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对乳腺不可触及病灶(NPBL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个NPBLs采取在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UCNB),根据病理结果制定治疗方案。结果乳腺导管上皮轻、中度增生伴间质纤维化31例(59.62%),腺病6例(11.54%),给予临床随访观察;实体良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乳腺纤维腺瘤4例)7例(13.46%),癌前病变3例(5.77%),不能明确诊断5例(9.62%),给予手术切除。NPBLs病理:乳腺导管上皮轻、中度增生伴间质纤维化36例(69.23%),腺病6例(11.54%),实体良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乳腺纤维腺瘤4例)7例(13.46%),癌前病变2例(3.85%),浸润性导管癌1例(1.92%),临床随访者乳腺低回声结节未见明显变化,手术切除肿块者未见复发。UCNB的敏感性90.38%(47/52),特异性95.74%(45/47)。结论NPBLs病灶性质差异较大,应以UCNB的病理结果作为治疗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不可触及病灶 超声引导 空芯针穿刺
原文传递
食管颗粒细胞瘤伴鳞状上皮假上皮瘤样增生一例
16
作者 邓桂霞 杜桂清 +3 位作者 王秋红 乔婷婷 聂艳绒 马丹琦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6期566-567,共2页
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少见肿瘤,目前认为其来源于雪旺细胞,且好发于皮肤、舌等组织。发生于消化道的颗粒细胞瘤非常少见,占所有颗粒细胞瘤的8%~10%,而其中又以食管最为多见,但食管颗粒细胞瘤合并上皮病变罕见。
关键词 上消化道肿瘤 颗粒细胞瘤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