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赋能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应用场景与实现路径
1
作者 牛志培 杨占东 于作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为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释数字技术赋能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应用场景、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认... 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为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释数字技术赋能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应用场景、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数字技术在提升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方面作用显著。在应用场景中,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冰雪旅游沉浸式体验,物联网技术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云计算技术开拓营销新模式,大数据技术提高服务质量。然而,数字技术赋能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数字鸿沟现象突出、数据孤岛问题难以解决、数据安全存在隐患、复合型数字冰雪高端专业人才短缺、制度建设仍需健全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实现路径:加速弥合冰雪旅游产业数字鸿沟,摆脱冰雪旅游产业数据孤岛困境,强化冰雪旅游产业数据安全防护,培育冰雪旅游产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推进数字冰雪旅游产业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冰雪旅游 高质量发展 体育产业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PE监控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尹一全 杨圣洁 +2 位作者 孟庆军 邱招义 崔明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4,共8页
目的:基于我国某越野滑雪专业队伍连续观测累积的主客观负荷数据,检验sRPE表征不同类型(强度及持续时长)训练课负荷的可靠性并探讨其训练应用。方法:以我国某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10名一级以上水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分别采集273节不同类... 目的:基于我国某越野滑雪专业队伍连续观测累积的主客观负荷数据,检验sRPE表征不同类型(强度及持续时长)训练课负荷的可靠性并探讨其训练应用。方法:以我国某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10名一级以上水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分别采集273节不同类型训练课的强度、时长、运动员sRPE和教练员的sRPE推测值(C-sRPE),采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sRPE与TRIMP之间相关性显著(r=0.68,P<0.001),其中LIT组sRPE与TRIMP呈强相关(r=0.70,P<0.001),MIT与HIT组sRPE与TRIMP呈中等程度相关(r=0.46、r=0.31,P<0.001);(2)在LIT组三种不同时间长度样本中(0~60 min、60~120 min和120~180 min),sRPE与TRIMP均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且差异较小,(r=0.70、r=0.67、r=0.69,P<0.001);(3)不同强度训练的sRPE与C-sRPE皆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01),且配对样本T检验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4)C-sRPE和sRPE的差值与训练强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与建议:sRPE表征耐力训练课负荷可靠,用于LIT训练课最优。在sRPE与TRIMP的换算关系方面,LIT的持续时间不会影响换算关系,但HIT训练课的换算关系与其他强度有差异。教练员对运动员的sRPE估计准确,但对LIT和HIT的估计有相反的偏差。建议将测量教练员C-sRPE的流程融入队伍的管理机制中,用于校准教练员对运动员主观负荷的判断,此外谨慎使用sRPE记录高强度训练课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项目 越野滑雪 训练冲量 主观感觉努力程度 课时RPE 训练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于作军 《运动》 2017年第17期82-83,共2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案、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剖析,经深入研究提出:通过重视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与引导,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搭建职业技...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案、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剖析,经深入研究提出:通过重视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与引导,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搭建职业技能培养平台及调整优化课程结构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体育教育 职业技能 人才培养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低频脉冲磁场诱导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对肱二头肌最大自主收缩力与力量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厉中山 王春露 +9 位作者 刘洁 杨铁黎 孔维签 李伟 张秦阳 陈松 车同同 李志远 关荣鑫 白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96-1804,共9页
背景:力量素质是人类进行身体活动的必备要素,短暂的低频脉冲磁场刺激可诱导和激活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classic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1,TRPC1),并引发小鼠骨骼肌生长与重塑,从而对肌组织产生一系列生理支持效应... 背景:力量素质是人类进行身体活动的必备要素,短暂的低频脉冲磁场刺激可诱导和激活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classic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1,TRPC1),并引发小鼠骨骼肌生长与重塑,从而对肌组织产生一系列生理支持效应,该机制是否会引发人体骨骼肌生理结构与工作能力的变化,并作为一种全新的人体肌力提升手段尚无研究。目的:选用可激活TRPC 1的特定低频脉冲磁场作为外源性刺激,以观察并验证短期刺激对人体肱二头肌最大自主收缩力与力量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普通成年健康受试者27例,随机分为训练组、照射组、训练+照射组,每组9例。训练组采用抗阻训练,训练+照射组每次接受10 min低频脉冲磁场刺激(强度1.5 mT,频率3300 Hz)后即刻进行抗阻训练,照射组只进行10 min低频脉冲磁场刺激,试验周期9 d,间隔48 h进行1次训练或照射,为了观察低频脉冲磁场与抗阻训练结合是否会产生增益效果,训练组与训练+照射组在5次训练前后采集最大自主收缩力的肌电信息,照射组只在第1,3,5次进行最大自主收缩力测试,跟踪肌力变化情况。试验后观察3组受试最大自主收缩力值、1次重复最大力量、耐力持续时间、中值频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在试验过程中,所有被试的最大自主收缩力值变化与时间交互效应显著(P<0.01),随时间的推进均出现显著变化,各组内最大自主收缩力值变化与时间交互显著(P<0.05),组间无交互效应;②各组被试后测最大自主收缩力值、1次重复最大力量、耐力持续时间、中值频率相比前测均显著提升,其中训练组各指标提升率依次为19%,23%,28%,18%,训练+照射组提升率依次为11%,10%,53%,18%,照射组各指标提升率依次为28%,18%,27%,6%;③训练+照射组的中值频率显著高于照射组(P<0.05),与训练组无显著性差异;④通过对训练组与训练+照射组每次训练前后的最大自主收缩力肌电均方根振幅平均值对比发现,训练组前2次训练后最大自主收缩力肌电均方根振幅平均值显著下降(P<0.05)。⑤结果证实:在强度1.5 mT,频率3300 Hz的脉冲磁场短期刺激方案下,人体肱二头肌最大自主收缩力值和力量耐力显著提升,低频脉冲磁场诱导TRPC1促进肌组织工作能力提升这一机制在人体上得到有效验证;在最大力量提升效果上,低频脉冲磁场刺激与该试验进行传统抗阻训练的两组最终力量水平一致;抗阻训练结合脉冲磁场刺激在训练过程中可体现出更好的抗疲劳能力,以及保持肌力稳定增长的功效,这种结合在训练初期可在相同负荷下使局部肌群更多的运动单位获得训练刺激,提升整体训练效率;在力量耐力提升效果上,低频脉冲磁场刺激可使肌肉等长收缩时间延长,抗疲劳能力提升,低频脉冲磁场刺激结合抗阻训练相比单纯进行低频脉冲磁场刺激可带来更加有效的力量耐力增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磁场 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 TRPC1 力量素质 短期效应 耐力 肱二头肌 收缩 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