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6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1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5-595,共1页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北京体育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讨会暨专委会常委会议于2006年8月21至23日在北京体育大学召开。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张天白副司长、北京体育大学程建平...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北京体育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讨会暨专委会常委会议于2006年8月21至23日在北京体育大学召开。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张天白副司长、北京体育大学程建平副校长、运动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国平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邓树勋教授以及运动医学分会钱金华秘书长等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人体科学 北京体育大学 教学研讨会 国家体育总局 专业委员会 教学研究 体育科学 主任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跟骨骨密度与跑步能力关系的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林若崴 林立 《闽江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0-97,共8页
通过选取110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要求测试其跑步指标.采用超声骨密度仪CM-200测定其跟骨骨密度指标,在跟骨超声指标测试之后,对受试者的日常锻炼方式与强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跟骨骨密度越高... 通过选取110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要求测试其跑步指标.采用超声骨密度仪CM-200测定其跟骨骨密度指标,在跟骨超声指标测试之后,对受试者的日常锻炼方式与强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跟骨骨密度越高,男生长跑能力越强,女生短跑能力越强;较高锻炼强度与跑步类运动均对男生跟骨骨密度有明显地增加,较高锻炼强度比跑步类运动对其增加效果更显著;较高锻炼强度下,选择跑步比其他类运动对女生跟骨骨密度增加效果更显著;一般的锻炼强度下,选择跳动比其他类运动对其跟骨骨密度增加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密度 SOS 跑步 体育锻炼类型 体育锻炼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运动训练学亟待科学化——青年体育学者共识 被引量:60
3
作者 黎涌明 韩甲 +37 位作者 张青山 王培林 徐飞 于洪军 陈亮 王雪强 王然 刘天彪 李斐 刘鸿优 杨贤罡 陈超 尹晓峰 曹晓东 易清 王丹 孙宇亮 朱文斐 戴伯颐 黄展煜 王雄 任满迎 邱俊强 李海鹏 何卫 王富百慧 姜自立 傅维杰 赵翔 顾耀东 孙君志 张雷 徐金成 晏冰 资薇 毕晓婷 温泉 杨东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52,共14页
我国40名青年体育学者以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思考,达成共识。在梳理“运动训练学”在不同语种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科内涵、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和面临挑战4个方面介绍世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从学... 我国40名青年体育学者以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思考,达成共识。在梳理“运动训练学”在不同语种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科内涵、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和面临挑战4个方面介绍世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从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应用和国际交流等5个方面分析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认为,未来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应拓展学科国际视野,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学科研究范式,加强学科成果转化,强化学科价值应用。提出:“运动训练学”可对应国外的“Sports Science”和“Trainingswissenschaft”,是以提升运动员竞技表现为目的、整合运用竞技体育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体育科学下属学科门类;“科学化”是我国运动训练学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必然趋势,我国运动训练学将从学科诞生5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开启科学化发展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学 竞技体育 国际化 科学化 青年体育学者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次主观疲劳度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久翔 于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2,168,共12页
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使用课次主观疲劳度(Session-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sRPE)的现状进行梳理,确定sRPE在青少年足球运动队中的适用范围,帮助青少年足球队进行便捷的科学化训练。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 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使用课次主观疲劳度(Session-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sRPE)的现状进行梳理,确定sRPE在青少年足球运动队中的适用范围,帮助青少年足球队进行便捷的科学化训练。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football、sRPE、youth等关键词检索文献,对纳入的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纳入41篇文献42项研究,随机对照研究3项,质量评价平均16分;队列研究39项,质量评价平均6.87分。目前针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使用sRPE的研究方向包括:检验sRPE的有效性;通过sRPE监控训练或比赛负荷;分析sRPE在恢复中的应用;比较sRPE与运动表现的关系;构建sRPE与伤病模型关联,确定二者潜在发生关系。结论:sRPE是一种简单、个性化的评估青少年训练内负荷的方式,可在训练后10~30 min通过Borg主观疲劳感知评估10或100量表(The Borg RPE Category Ratio CR-10/CR-100 Scale,Borg CR10/CR100)使用。对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sRPE可用于:(1)监控训练内负荷,为教练员合理制定训练计划,为防止过度训练或伤病发生提供依据;(2)评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疲劳和恢复状况;(3)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有氧表现提升的训练计划制订;(4)sRPE无法准确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伤病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足球 训练负荷量化 sRPE 科学训练 主观疲劳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通过下丘脑室旁核CRH神经元改善慢性束缚压力应激诱导的焦虑样行为
5
作者 陈静 陈聪聪 +2 位作者 张凯娜 赖昱霖 邹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1-512,共12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nucleus,PV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神经元在慢性束缚压力应激(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诱导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以及运动干预是否通过PVN CRH神经...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nucleus,PV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神经元在慢性束缚压力应激(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诱导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以及运动干预是否通过PVN CRH神经元缓解慢性束缚压力应激诱导的焦虑样行为。方法2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Ctrl)组和CRS组,并通过旷场(open field test,OFT)和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 test,EPM)范式,评估其焦虑样行为,并对慢性束缚压力应激后的小鼠摄食量进行统计。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PVN脑区c-Fos的表达情况,以及与CRH神经元的共标情况。利用化学遗传学激活PVN CRH神经元,检测其焦虑情况。通过8周跑台干预(10~16 m/min,60 min/d,6 d/周),观察其对慢性束缚压力应激诱导的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最后,探讨PVN CRH神经元在运动改善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机制。结果与Ctrl组相比,CRS组小鼠出现明显的焦虑样行为,在旷场中间区域的时间减少(P<0.001),在高架十字迷宫的开臂时间减少(P<0.001),并且出现食欲下降的现象(P<0.05);与Ctrl组相比,CRS组小鼠能够促进PVN脑区c-Fos的表达(P<0.001),并且这些c-Fos信号与CRH神经元有大量共标(P<0.001);利用化学遗传学直接激活PVN CRH神经元,小鼠出现焦虑样行为(P<0.05),并且出现抑制摄食的现象;运动干预可以缓解CRS诱导的焦虑样行为(P<0.001),并缓解摄食抑制现象(P<0.05);运动干预可以抑制由CRS诱导的PVN CRH神经元活性增强(P<0.001),并且消融PVN CRH神经元可缓解CRS诱导产生的焦虑样行为。结论慢性束缚压力应激通过激活PVN CRN神经元,诱导小鼠产生焦虑样行为和食欲下降的现象;8周运动干预可能通过抑制PVN CRH神经元缓解慢性束缚压力应激诱导的焦虑样行为;CRH PVN神经元损毁,慢性束缚压力所诱导的焦虑样行为得到改善。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运动缓解压力诱导的焦虑样行为的潜在神经机制,为治疗焦虑等精神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束缚压力 焦虑样行为 PVN CRH神经元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参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电图QRS波群的分析研究
6
作者 唐光旭 张伟婷 毛建民 《体育科技》 2015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由于近年来运动性死亡率的上升,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四年的跟踪实验,分析长期参与体育运动对人体心电图QRS波群时限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电图机进行四年的跟踪测试实验,其对测试者进行4次测试(该测试者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目的由于近年来运动性死亡率的上升,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四年的跟踪实验,分析长期参与体育运动对人体心电图QRS波群时限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电图机进行四年的跟踪测试实验,其对测试者进行4次测试(该测试者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测试一次),收集整理实验数据。结果:四年测试的心电图QRS波群时限无显著差异(P>0.05),QRS波群时限的最大范围值的比率上升了4%,与心脏功能有密切联系的血压和心率对心电图QRS波群时限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长期参与体育运动的大学生其心电图QRS波群的时限没有差异,但是超出QRS波群的时限最大范围值的比率增加,同时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增宽有可能使心脏生理指标呈显著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S波群时限 心电图 体育大学生 运动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高校规律运动男大学生春季运动与补液行为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宋鸽 陈君颖 +5 位作者 李亦斌 何海蓉 张娜 邓懿敏 朱文阁 严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6-459,共14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高校规律运动人群春季运动补液行为,为运动人群开展饮水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4月至5月使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招募北京市某高校109名男性规律运动大学生,采用连续7天24小时饮水记录法,利用定量用具详...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高校规律运动人群春季运动补液行为,为运动人群开展饮水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4月至5月使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招募北京市某高校109名男性规律运动大学生,采用连续7天24小时饮水记录法,利用定量用具详细记录每日补液量、每日运动前补液量、每日运动中补液量、每日运动后补液量,结合运动项目、运动年限、运动技术等级、每周运动总时间、每周运动训练能量消耗,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补液量、补液次数和补液类型等数据的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每天补液量中位数为1789 mL,补液次数中位数为6.9次,每日白水、奶类、含糖饮料、功能饮料、其他饮料饮用量中位数分别为1181 mL、50 mL、371 mL、65 m L、0mL。补液次数与补液量呈正相关、与每次补液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03,-0.261,P<0.01)。对运动项目、运动年限、运动技术等级、每周运动总时间和每周运动训练能量消耗进行分组,调查对象均存在不同运动类型补液量和补液次数差异,田径和小球项目调查对象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在运动前、中、后的补液量及补液次数较高,高运动技术等级、每周高运动时间、高运动训练能耗的补液量及补液次数更高(P<0.05),小球项目和高运动技术等级每次补液量最高(P<0.05)。运动补液类型以白水为主,其次为含糖饮料。结论:北京市某高校规律运动男大学生的春季补液以白水为主,且存在补液量不足的现象。与运动相关(运动前补液、运动中补液及运动后补液)的补液量表现为与补液次数成正比的增加,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差异。建议今后加强针对不同项目、不同运动水平的大学生运动群体开展补液和体液平衡方面的科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同时,开展补液健康宣教,提升其科学的日常补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 运动 健康促进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改善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体质及生活质量研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8
作者 李红梅 张一民 +4 位作者 王勇 张育荣 贾潇 于晶晶 桑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92,共8页
背景蒽环类药物是乳腺癌基础化疗药物之一,但化疗常伴随着体质改变如体脂增加和心肺功能下降,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运动改善以上毒副作用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应用运动处... 背景蒽环类药物是乳腺癌基础化疗药物之一,但化疗常伴随着体质改变如体脂增加和心肺功能下降,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运动改善以上毒副作用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应用运动处方改善乳腺癌患者以上化疗毒副作用的效果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探究。目的探究有氧运动改善蒽环类药物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体质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及有氧运动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2年3月—2023年1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的44例成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23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结束后提供个性化运动指导。运动组患者在化疗住院期间在康复师监督下进行锻炼,在家时通过患者自我监督和试验人员远程监督进行个性化运动干预。在化疗前后收集主要结局指标,包括体质和生活质量,记录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次数、严重程度及运动相关不良事件。以化疗前数据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体质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本研究干预、随访过程中共流失4例,最终纳入40例患者(运动组21例,对照组19例)。运动干预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运动干预期间,患者平均依从性为81.8%;每次运动时长的平均依从性为91.9%;运动强度平均依从性为92.5%。化疗后,运动组体脂重、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腰围、腰臀比低于对照组,惯用手握力、相对峰值摄氧量(VO_(2)peak)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运动组患者功能性障碍发生率(7/20)低于对照组(12/16)(χ^(2)=5.707,P=0.017)。化疗后运动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附加得分低于对照组,功能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对照组生理状况分数(P<0.001)、运动组功能状况分数(P=0.017)高于化疗前。对照组和运动组患者分别共接受了84例次和94例次蒽环类药物化疗,对照组分别发生了84例次胃肠道反应和71次骨髓抑制,运动组分别发生了54例次胃肠道反应和45例次骨髓抑制,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蒽环类药物化疗期间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体质和生活质量,且有监督的有氧运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运动疗法 化疗反应 生活质量 有氧运动 体质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乐趣对青少年体育参与、体质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9
作者 彭佳乐 王雯星 +3 位作者 于文朗 王乐意 单威 任弘 《福建体育科技》 2024年第5期91-96,110,共7页
目的探究运动乐趣对青少年体育参与、体质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山西省某市初、高中共84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运动乐趣量表、... 目的探究运动乐趣对青少年体育参与、体质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山西省某市初、高中共84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运动乐趣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及人口学差异。结果运动乐趣得分17.0(14.0,21.0),体测得分71.1(62.4,78.5),59.3%研究对象体育活动量小,81.0%研究对象报告主观幸福感为正性水平(含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男女运动乐趣得分、体测得分及体育活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28,P<0.001;Z=-3.16,P=0.002;X^(2)=98.98,P<0.001),表现为男生体育活动量和运动乐趣高于女生,而女生体测得分高于男生。不同年级体测得分、体育活动量及主观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3.72,P<0.001;X^(2)=18.91,P=0.041;X^(2)=35.83,P=0.008),表现为初三体测得分和体育活动量最高,初一的主观幸福感最强。运动乐趣与体测得分、主观幸福感、体育活动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r=0.291,P<0.001;r=0.294,P<0.001;r=0.622,P<0.001)。结论青少年运动乐趣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与体育活动量、体质健康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乐趣 生活满意度 中学生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体育活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运动对小鼠海马分子表达特征影响:基于GEO数据库基因表达谱分析
10
作者 叶星 刘仁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5237-5244,共8页
背景:海马体对认知功能至关重要,运动有望提升认知并缓解认知衰退,然而其分子机制尚不明了。生物信息学通过分析运动对海马体分子表达的影响,从而揭示关键机制,为理解运动如何促进认知及制定干预策略提供新的视角。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 背景:海马体对认知功能至关重要,运动有望提升认知并缓解认知衰退,然而其分子机制尚不明了。生物信息学通过分析运动对海马体分子表达的影响,从而揭示关键机制,为理解运动如何促进认知及制定干预策略提供新的视角。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深入分析自主运动干预对小鼠海马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通过研究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潜在的调控网络,揭示运动对海马体神经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创建并维护的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获取自主运动干预小鼠海马组织的基因表达微阵列数据集(GSE42904和GSE29075),随后采用R语言中的Limma和DESeq2包进行严格的差异基因分析,并借助ggplot2包绘制火山图直观展示分析结果;通过FunRich软件识别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R语言中的clusterProfiler包进行基因本体论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在线分析工具STRING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应用Cytoscape软件进一步筛选核心靶点。结果与结论:(1)在GSE42904数据集中,自主运动干预导致小鼠海马体123个基因存在差异,它们主要参与节律过程、糖基化等基因本体论生物过程,并涉白细胞介素17、钙、乙醇等多条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确定的关键枢纽基因包括Npy、Mapk3、Mapk11和Chgb等;(2)GSE29075数据集中,自主运动引起小鼠海马455个差异基因表达,它们主要参与细胞投射组织的正调控、凋亡负调控信号等基因本体论生物过程,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通路显著富集,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确定的关键枢纽基因包括Eed、Bptf和Nedd8等;(3)提示自主运动可以显著调节小鼠海马中Chrm1、Eed、Npy、Mapk3、Mapk11和Map2k1等关键基因表达,这些基因可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钙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核心的调控作用,自主运动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来促进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运动 小鼠 海马体 差异表达基因 信号通路 蛋白互作网络 GEO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板运动鞋-板-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验证
11
作者 吴宇森 王海春 朱晓兰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6-242,共7页
探索生物力学实验数据加载到滑板模型的有效途径,计算足部结构的力学响应。使用CT与3D扫描仪获取足、滑板鞋和滑板数据并建立有限元模型,使用压力平板与压力鞋垫在自然站立状态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所建立模型包括足骨(包括跗骨、跖骨... 探索生物力学实验数据加载到滑板模型的有效途径,计算足部结构的力学响应。使用CT与3D扫描仪获取足、滑板鞋和滑板数据并建立有限元模型,使用压力平板与压力鞋垫在自然站立状态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所建立模型包括足骨(包括跗骨、跖骨、趾骨以及胫骨腓骨远端)、软组织、滑板鞋面、滑板鞋底、板面、连接桥、轮子以及地面,共408043个节点,260400个网格单元,网格质量为0.79。足底压力峰值实测为80 kPa,仿真所得为82.2 kPa,误差为2.75%。实测板底后轮处最大压力为2.314 MPa,前轮处最大压力为1.427 MPa,仿真所得后轮处应力峰值为2.392 MPa,前轮处的应力峰值为1.479 MPa,误差分别为3.37%与3.64%。本研究构建的滑板鞋-板-足耦合模型具有较好的几何和力学相似性,经验证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板运动 滑板鞋 有限元 多体耦合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化工大学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研究
12
作者 盛俊龙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动机是人们行为的起点和起因,主要来自人们的内在需求(内部驱动)或人类外部条件(即激励)。运动动机是指鼓励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因素或心理驱动力,是许多运动参与行为的起点。调查结果显示:健康动机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 动机是人们行为的起点和起因,主要来自人们的内在需求(内部驱动)或人类外部条件(即激励)。运动动机是指鼓励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因素或心理驱动力,是许多运动参与行为的起点。调查结果显示:健康动机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体育项目的选择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运动动机与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锻炼动机 MPAP-R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失调与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自我肯定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阳海英 张力为 +2 位作者 惠悲荷 陆雯 张连成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7,54,共10页
研究旨在检验认知失调是否使大学生运动员产生自我损耗,以及探讨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的预防作用。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实验范式进行了2项实验。实验1中,2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完成Stroop任务。... 研究旨在检验认知失调是否使大学生运动员产生自我损耗,以及探讨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的预防作用。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实验范式进行了2项实验。实验1中,2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认知失调较无认知失调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上表现更差,该结果表明,认知失调使运动员产生了自我损耗。实验2中,6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任务,然后完成认知失调任务,最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价值肯定较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数上更少,而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间无差异。该结果表明,价值肯定而不是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自我损耗 价值肯定 属性肯定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住高练低训对男子大学生运动员安静状态下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吉洪书 孙飙 +3 位作者 胡扬 衣龙彦 王景玲 张漓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9-673,共5页
目的:探讨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对运动员安静状态下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大学生运动员在O2浓度相当于海拔2800m^3000m的常压低氧舱房每天居住10小时,在O2浓度相当于海拔2500m^2600m的室内每周训练3次,期间维持常氧训练,实验为期4周;... 目的:探讨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对运动员安静状态下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大学生运动员在O2浓度相当于海拔2800m^3000m的常压低氧舱房每天居住10小时,在O2浓度相当于海拔2500m^2600m的室内每周训练3次,期间维持常氧训练,实验为期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于HiHiLo前后分别测量48名受试者心脏在安静时的形态结构学指标、收缩功能指标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与HiHiLo前相比,4周后受试者左心室形态结构学指标中的LVI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M(左室心肌质量)和LVMI(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分别增加了0.93%(P=0.007)、2.87%(P=0.009)和3.59%(P=0.002);泵功能及舒张功能方面,SV(每搏量)、SI(每搏指数)和EDV(舒张末期容积)分别增加了1.99%(P=0.001)、2.71%(P=0.000)和0.97%(P=0.032),且DSV(每搏量变化量)与DEDV(舒张末期容积变化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DP(二项乘积)下降了9.35%(P=0.000)。结论:4周HiHiLo后受试者的左心室除产生了生理性肥厚外,其泵功能也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舒张功能明显增强,而且心肌耗能趋向节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住高练低训 左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技术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运动中的动觉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于晶 梁承谋 刘东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0,74,共5页
动觉是各项动作技术得以完成的关键要素,在体育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鉴于动觉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对已有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体育运动中动觉的研究渊源与现状。综述认为,今后应加强动觉理论、动觉与运动技术的内在联... 动觉是各项动作技术得以完成的关键要素,在体育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鉴于动觉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对已有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体育运动中动觉的研究渊源与现状。综述认为,今后应加强动觉理论、动觉与运动技术的内在联系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动觉 运动心理学 综述 动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向何处去?十个趋向与三个问题 被引量:37
16
作者 张力为 张凯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共11页
以重要学术期刊的论文、会议主题报告及学位论文为例,总结出两大类10小类重要的研究方法走向。研究思路的走向包括从数据驱动走向理论建构,从描述、预测走向解释、控制(从相关关系到因果关系,从现象描述过渡到机制探索),从实验室实验走... 以重要学术期刊的论文、会议主题报告及学位论文为例,总结出两大类10小类重要的研究方法走向。研究思路的走向包括从数据驱动走向理论建构,从描述、预测走向解释、控制(从相关关系到因果关系,从现象描述过渡到机制探索),从实验室实验走向现场实验,从单一方法走向混合方法,从小数据走向大数据。研究手段的走向包括从单一研究走向系列研究,从叙事性文献综述走向元分析,从简单技术统计走向高级技术统计,从只报告显著性走向同时报告效果量和置信区间,从两组差异走向剂量效应。最后,提出并讨论了与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相关的3个问题: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首要目标是什么?体育科学研究者亟需解决的方法问题是什么?体育科学学术刊物的论文发表政策应如何引领体育科学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建构 因果关系 外部效度 混合方法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科学实证研究的逻辑流与证据链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力为 孙国晓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0,28,共9页
什么样的论文是好论文?逻辑性强或许是所有好论文的共同特点。从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连续研究的起承转合、证据积累的有序推进3个方面讨论了一项研究或一篇论文的逻辑性体现。为了清晰表述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研究者需要首先回答该项... 什么样的论文是好论文?逻辑性强或许是所有好论文的共同特点。从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连续研究的起承转合、证据积累的有序推进3个方面讨论了一项研究或一篇论文的逻辑性体现。为了清晰表述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研究者需要首先回答该项研究为什么重要的问题;需要对核心概念给出明确的抽象界定和操作界定;需要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地说明研究问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需要以适当篇幅对前人的研究做出明确的、有说服力的评价,特别是,需要指明前人研究的不足或是已知与应知之间的差距。为了合理设计连续研究中的各项子研究,研究者可以通过平行关系或递进关系体现过渡连接,并借助11种策略(或其他策略)逻辑地、有序地推进自己的研究使之不断走向深入。为了有序推进证据积累的过程,研究者首先需要不断自问:证据在哪里?是弱证据还是强证据?有证据链支持吗?还需要理解自己的研究处于因果关系证据阶梯的哪个层面。最后指出,好研究、好论文会使读者在逻辑流和证据链中感受到作者说服的智慧、思辨的力量和理性的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流 证据链 连续性研究 调查 实验 研究方法 体育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糖肽饮料对一次性抗阻训练人体运动能力、糖代谢及血清嘌呤体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聪 王启荣 +7 位作者 周丽丽 邵晶 安江红 高红 许葆华 付劲德 曹建民 蔡木易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1-665,共5页
目的:观察补充糖肽饮料对一次性抗阻训练时人体运动能力、运动恢复和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30名男性运动员随机分为HCP、CP、CHO三组,进行强度分别为最大强度为8RM的80%、100%和100%的三个循环力量训练(每个循环包括平板卧推、坐... 目的:观察补充糖肽饮料对一次性抗阻训练时人体运动能力、运动恢复和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30名男性运动员随机分为HCP、CP、CHO三组,进行强度分别为最大强度为8RM的80%、100%和100%的三个循环力量训练(每个循环包括平板卧推、坐姿腿屈伸、重锤下拉、俯卧腿屈伸四个动作);第三个循环运动至力竭,并记录完成的动作次数。在运动前30min(6ml/kg)、第二个循环训练结束后(3ml/kg)和第三个循环训练后(6ml/kg),按不同分组受试者分别摄取HCP(糖∶肽=2∶1)、CP(糖∶肽=4∶1)和CHO(单纯糖)饮料;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h、6h、24h取肘正中静脉血,测定血糖、血乳酸、胰岛素及血清次黄嘌呤、黄嘌呤及尿酸的浓度。运动能力测试包括单位瘦体重负荷及运动至力竭所完成的单位瘦体重总负荷。结果:各组间运动能力无显著性差异。HCP组运动后1h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CHO组(P<0.05);而各时间点血糖、血乳酸及血清次黄嘌呤、黄嘌呤和尿酸浓度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次性抗阻训练时补充不同比例的糖肽饮料和单纯含糖饮料对人体运动能力和黄嘌呤氧化酶途径自由基生成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补充糖肽比为2∶1的饮料可能有利于运动后机体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肽饮料 一次性抗阻训练 运动能力 次黄嘌呤 黄嘌呤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提针刺激内关穴对耐力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运动中血浆心钠素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国海 王瑞元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6-427,共2页
为探讨磁提针对运动负荷下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采用血浆放射免疫法对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普通大学生和耐力运动员血浆心钠素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表明 :普通大学生和优秀耐力运动员血浆心钠素水平随运动强度的增加 ,均呈现先上升后... 为探讨磁提针对运动负荷下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采用血浆放射免疫法对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普通大学生和耐力运动员血浆心钠素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表明 :普通大学生和优秀耐力运动员血浆心钠素水平随运动强度的增加 ,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磁提针刺激内关穴可引起血浆心钠素水平降低 ,但影响效果有一定的范围 ;磁提针对两组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影响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提针刺激 内关穴 耐力运动员 普通大学生 运动锻炼 血浆心钠素 内分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糖肽饮料对一次性抗阻训练人体运动能力和血液SOD、GSH-Px、T-AOC及MD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启荣 王聪 +6 位作者 安江红 周丽丽 高红 许葆华 付劲德 伊木清 曹建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2-717,共6页
目的:观察补充糖肽饮料对一次性抗阻训练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从血液抗氧化酶活性及自由基时相性变化的角度观察补充糖肽饮料对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30名男性运动员随机分为服用大剂量糖肽饮料(HCP)、服用小剂量糖肽饮料(CP)、服... 目的:观察补充糖肽饮料对一次性抗阻训练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从血液抗氧化酶活性及自由基时相性变化的角度观察补充糖肽饮料对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30名男性运动员随机分为服用大剂量糖肽饮料(HCP)、服用小剂量糖肽饮料(CP)、服用含糖对照饮料(CHO)三组,分别进行强度为80%、100%、100%8RM三个循环力量训练;第三个循环运动至力竭,并记录完成的动作次数。在运动前30 min(6 ml/kg)、第二个循环训练结束后(3 ml/kg)和第三个循环训练后(6 ml/kg),受试者分别摄取HCP(糖:肽=2:1)、CP(糖:肽=4:1)和CHO(单纯糖)饮料;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 h、6 h、24 h取肘正中静脉血,测定血清SOD、GSH-Px活性及T-AOC、MDA水平。结果:第三个循环运动至力竭完成的单位瘦体重总负荷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SOD活性、GSH-Px活性、T-AOC和MDA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T-AOC、MDA水平和SOD活性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GSH-Px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一次性抗阻训练时补充糖肽饮料对人体运动能力影响不明显,提高人体血液抗氧化能力效果亦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肽饮料 一次性抗阻训练 运动能力 血液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