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北京CBD“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明伟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36,共7页
"两新"组织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统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指依托"两新"组织、在其中建立党的支部、开展党的活动的党的建设工作,它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加强党对企业与社会领导、促进"两新&qu... "两新"组织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统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指依托"两新"组织、在其中建立党的支部、开展党的活动的党的建设工作,它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加强党对企业与社会领导、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北京市各级党委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机制和新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考察了北京CBD各个"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考察了北京CBD"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工作的方式方法,探讨与总结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实践中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今后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建议,以期推动我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更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组织 新社会组织 党的建设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力:党建研究中的概念解析及学科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玉宝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85,共6页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具有崇高的组织目标、完整的组织结构、严密的组织体系、有效的组织规则、严明的组织纪律,具有不忘初心的组织定力、自我革命的组织精神、与时俱进的组织品质,具有超强的组织能力。但在以往的党建研究...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具有崇高的组织目标、完整的组织结构、严密的组织体系、有效的组织规则、严明的组织纪律,具有不忘初心的组织定力、自我革命的组织精神、与时俱进的组织品质,具有超强的组织能力。但在以往的党建研究中,“组织力”这个概念并不常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不仅为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新目标,明确了新方向,也为党建研究拓展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可以借鉴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组织力”这一核心概念,开拓“党建力学”研究新路径,理论联系实际,将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组织力 党建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强基——北京市基层党建创新成果与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桓 端木婕 《前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55,共2页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多年来,北京市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多年来,北京市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进行了大胆探索。特别是2005年7月以来,市委深刻分析基层党组织肩负的职责任务、所处环境和自身状况发生的深刻变化,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对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作出了具体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创新 北京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党组织 经验 成果 党的基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党建研究学科化的若干设想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桓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67-68,共2页
任何一门比较成熟的科学都可以划分为若干学科,学科是一门科学的分支,是一门科学的延伸和继续发展的基础。随着一门科学的发展,内部学科划分日益细密,同时各学科内容紧密联系又呈现若干交叉,共同推动科学发展。文革前,
关键词 学科化 党建研究 科学发展 继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参与北京社会治理:功能与路径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明伟 索殿杰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0,共7页
"两新"组织,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多样化态势,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以满足群众需求。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推进社会进步,将成为今后城市社会治... "两新"组织,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多样化态势,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以满足群众需求。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推进社会进步,将成为今后城市社会治理工作开展的必然趋势。北京市提出要建立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常态化机制,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与规律的基层党建有效路径,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参与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在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功能。探索北京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更好地结合,切实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及政治引领力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成为激发北京城市治理新活力的首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两新”组织 城市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党建创新理论的力作——评《社区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6
作者 姚桓 《前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47,共1页
《社区党建工作创新研究》一书近日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北京市社科规划办重大课题“社区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的结项成果。在北京市社区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社区党建受到了中共北京市委的高度重视。早在1999年,北京就开始进行社... 《社区党建工作创新研究》一书近日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北京市社科规划办重大课题“社区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的结项成果。在北京市社区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社区党建受到了中共北京市委的高度重视。早在1999年,北京就开始进行社区党建工作试点,已有十余年的实践基础,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特别是2005年7月《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下发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党建工作 创新研究 党建创新 中共北京市委 力作 社区体制改革 基层党建工作 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党建发展报告
7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92,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党的建设工...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党的建设工作也呈现出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党的建设的规律和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北京党建工作应抓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个有利契机,巩固全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及时总结经验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向纵身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 北京市 党建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哨报到”治理创新的北京探索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积堂 张玉宝 《前线》 CSSCI 2019年第10期73-77,共5页
杨积堂(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吹哨报到”治理创新的内在价值北京以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以下简称“吹哨报到”)改革为抓手,探索创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成功实践。这实质上是一次“哨口向下... 杨积堂(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吹哨报到”治理创新的内在价值北京以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以下简称“吹哨报到”)改革为抓手,探索创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成功实践。这实质上是一次“哨口向下,声音向上”的理念转变,在“吹哨报到”的探索和实践中,哨口不断下沉,声音坚持上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联合大学 治理创新 成功实践 法治研究 内在价值 探索创新 理念转变 党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作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燕奇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16,共4页
在中国创立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艰苦努力和不懈探索的结果。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其意义是怎样评价也不过高的。首先,多党合作制度是对世界政党制度的创新。其次,多党合作制度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 在中国创立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艰苦努力和不懈探索的结果。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其意义是怎样评价也不过高的。首先,多党合作制度是对世界政党制度的创新。其次,多党合作制度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三,多党合作制度内的政党之间的和谐关系开创了世界政党关系史上的先河。第四,多党合作制度成功地处理了借鉴与照搬的关系。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一个经历了时间和实践考验的政党制度,在中国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今后的任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多党合作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党合作制度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是生产力”的合理性
10
作者 姚桓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66-67,共2页
一个靠集资3577元起家的小作坊,没有国家投资,经过36年打拼,发展成为跻身于世界500强的、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沙钢”奇迹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不容忽视的是,沙钢领导秉持“党建工作是生产力”的科学理念,创新组织形式和... 一个靠集资3577元起家的小作坊,没有国家投资,经过36年打拼,发展成为跻身于世界500强的、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沙钢”奇迹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不容忽视的是,沙钢领导秉持“党建工作是生产力”的科学理念,创新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围绕经济抓党建,使党建工作融合、渗透到生产经营中,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工作 生产力 合理性 世界500强 民营钢铁企业 国家投资 科学理念 创新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计量视角下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法规研究状况分析
11
作者 杨云成 《岭南学刊》 2018年第5期70-78,共9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内法规研究经历了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走向成熟等三个阶段,取得显著成绩。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工具和统计技术对既有研究成果分析后发现,研究热点围绕党内法规自身建设、党内法规与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法...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内法规研究经历了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走向成熟等三个阶段,取得显著成绩。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工具和统计技术对既有研究成果分析后发现,研究热点围绕党内法规自身建设、党内法规与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法规与依法治国等问题展开,依法治国、党内政治生态、党章党规党纪是该领域的研究前沿。未来,党内法规研究应加大挖掘传统优秀制度思想资源力度,综合采用多学科分析方法,秉承独立之精神的学术研究理念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党内法规 统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南方现代化提供的经验与借鉴
12
作者 张玉宝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5年第1期55-64,96,共11页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南方”日益崛起,并得到了广泛关注。虽然“全球南方”整体实力在增强,但都面临着艰巨的现代化任务。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上构建新型政党制度;在经济上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文化上突出物质文明与...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南方”日益崛起,并得到了广泛关注。虽然“全球南方”整体实力在增强,但都面临着艰巨的现代化任务。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上构建新型政党制度;在经济上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文化上突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社会上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和共同富裕;在生态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球南方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经验和重要借鉴。全球南方现代化要坚持独立自主,注重协同包容、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球南方 现代化 经验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13
作者 梁妍慧 《传承》 2012年第19期18-19,共2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和制定了“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其中最突出而鲜明的便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从而着力解答了“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一重大问题,成为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和制定了“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其中最突出而鲜明的便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从而着力解答了“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一重大问题,成为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建设理论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六大 党的建设理论 胡锦涛同志 先进性建设 党中央 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十七大以来党建理论的发展
14
作者 梁妍慧 侯晋雄 《决策与信息》 2012年第7期19-21,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形成了一整套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回答了'执政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一有别于'革命党'建设的论点,确立了执政党建设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形成了一整套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回答了'执政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一有别于'革命党'建设的论点,确立了执政党建设的目标、执政党建设的主题以及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又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一理论,使之进一步丰富和健全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大以来 党的建设 总体布局 三大法宝 经济布局 执政党建设 先进性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建党 制度治党 政治强党——改革开放40年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15
作者 王雪竹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6期26-34,共9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入了2018年的门坎,共同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发轫于1978年的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决定了当代中国成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命运,改变了整个国家、党和人民的面貌,是以改革... 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入了2018年的门坎,共同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发轫于1978年的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决定了当代中国成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命运,改变了整个国家、党和人民的面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的历史底色。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坚持学习、锐意进取、自我革新、不负使命,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走出了一条思想建党、制度治党、政治强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的全面从严治党之路,无愧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无愧为砥柱国家的核心领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改革开放40周年 思想建党 制度治党 政治强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机关党建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玉宝 《前线》 CSSCI 2019年第1期81-83,共3页
机关党建是党在机关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党建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完成,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关党建要“走在党的基... 机关党建是党在机关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党建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完成,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关党建要“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各级机关党组织要“努力做落实中央决策的表率、服务人民群众的表率、推动改革创新的表率、注重强基固本的表率、弘扬清风正气的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党建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路线方针政策 机关党组织 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 执政使命 执政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九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研究综述
17
作者 胡柳娟 《理论视野》 CSSCI 2021年第1期81-85,共5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主要以党的政治建设历史线索及其本身囊括的领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种解释模式的研究。特别是把党的政治建设从党自身建设领域中抽离出来,并将其放置于国家和社会发展大环境中加以考察,已成为学术界一个创新性研究...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主要以党的政治建设历史线索及其本身囊括的领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种解释模式的研究。特别是把党的政治建设从党自身建设领域中抽离出来,并将其放置于国家和社会发展大环境中加以考察,已成为学术界一个创新性研究生长点。尽管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颇多成果,但是在研究方法、话语范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 党的政治建设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党和人民而歌
18
作者 孙健伟 《前线》 2024年第10期94-96,共3页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的风雨兼程、辉煌华章昭示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书写了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正如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所传...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的风雨兼程、辉煌华章昭示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书写了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正如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所传唱的那样: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当下中国,只要提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老百姓几乎都会动情吟唱。这首反映了中华儿女共同心声的伟大作品诞生于平西抗日根据地,词曲作者正是人民音乐家--曹火星。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曹火星创作了为数众多的歌曲和歌舞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西抗日根据地 曹火星 人民音乐家 壮丽史诗 词曲作者 强国建设 踔厉奋发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内涵、逻辑和实践路径
19
作者 黄峰 王书慧 王灿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6期41-47,共7页
党的自我革命,是指党在自身建设领域开展的深入反思与改革。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旨在有效解决党内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党的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具有... 党的自我革命,是指党在自身建设领域开展的深入反思与改革。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旨在有效解决党内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党的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具有其独特的内涵与外延,也有明确的应然与实然所指。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正视认识上的不足、制度上的短板以及现实利益的束缚等现实挑战,完善动力机制,并积极探索当前的突破点,构建长效机制,以保障党的自我革命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
20
作者 黄峰 王书慧 《前线》 2024年第10期8-10,共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贯彻的重大原则,凝结着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新的伟大征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凝聚亿万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共享改革成果,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贯彻的重大原则,凝结着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新的伟大征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凝聚亿万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共享改革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仅是唯物史观的系统运用,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深刻体现,同时更加彰显了改革的依靠力量和改革由人民评判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改革 以人民为中心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