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痉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三梅 杨常栓 +2 位作者 侯豫 张婷 高芳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9期38-40,共3页
目的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的婴儿痉挛(IS)患儿进行临床表现、脑电图、影像学等多因素分析,评价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经ACTH治疗的30例I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后半年至2年随访结果,对预后的评估进... 目的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的婴儿痉挛(IS)患儿进行临床表现、脑电图、影像学等多因素分析,评价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经ACTH治疗的30例I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后半年至2年随访结果,对预后的评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0例IS患儿中72%为症状性,隐源性IS经ACTH治疗有效病例,经正规后续治疗,71.4%病例无抽搐发作,预后较好。ACTH总有效率86%(26/30);ACTH疗效及预后与患儿起病年龄、治疗前痉挛持续时间、头颅影像学的关系不明显;与痉挛发作类型有关。发病年龄低于3个月者,抽搐发作较易控制,但智力运动预后差;脑电图治疗前后变化对预后判断有帮助。结论 ACTH对脑皮层细胞高度失律放电有非选择性的抑制作用;ACTH近期疗效与治疗前痉挛发作持续时间无关;对称性屈曲型痉挛发作预后较非对称性发作预后好;治疗前脑电图呈对称性背景节律的隐源性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痉挛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减少症误诊为Wiskott-Aldrich综合征一例报告
2
作者 杜振兰 胡波 司英健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11期1077-1078,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误诊为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WAS)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血小板减少症误诊为WAS的临床诊治过程。本例因反复便血、血小板减少43 d入院。当地县医院曾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血小...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误诊为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WAS)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血小板减少症误诊为WAS的临床诊治过程。本例因反复便血、血小板减少43 d入院。当地县医院曾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等,经治疗后患儿血小板升高,出院次日患儿再次出现便中带血并逐渐加重,至市儿童医院就诊,考虑WAS。为求证此诊断入我院,查白细胞6.9×109/L,血红蛋白91.0 g/L,血小板52.0×109/L,血小板平均体积8.7 fl,C反应蛋白1.0 mg/L,网织红细胞0.018;骨髓穿刺检查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象;心脏超声检查见卵圆孔未闭;经我院遗传实验室为患儿及其母亲行WASP基因检测,排除WAS,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予相应治疗。结果现患儿7个月余,血小板稳定于(40.0~50.0)×109/L,便中带血消失,无出血、感染,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当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予相应治疗后,血小板仍反复降低时易误诊为WAS,基因检查可作为二者的主要鉴别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误诊 WISKOTT-ALDRICH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肾病综合征并发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 被引量:5
3
作者 董建英 黄建萍 +1 位作者 隋桂玉 翟晋慧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24期2960-2961,共2页
总结1例肾病综合征并发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儿的护理经验。采取耐心的心理护理,全面的专科护理,选择和应用合适的水胶体敷料进行细致的伤口护理,同时做好家长的宣教,患儿肾病好转、伤口愈合出院。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阑尾切除术 护理 切口感染
原文传递
急性间歇型卟啉病3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三梅 卢新天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通过对3例急性间歇型卟啉病(AIP)的临床分析,以提高对AIP的认识。方法临床拟诊AIP的3例患儿采用胆色素原(PBG)定性试验确诊,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归纳总结。对AIP的分子学研究进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阐述。结果 3例中女童... 目的通过对3例急性间歇型卟啉病(AIP)的临床分析,以提高对AIP的认识。方法临床拟诊AIP的3例患儿采用胆色素原(PBG)定性试验确诊,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归纳总结。对AIP的分子学研究进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阐述。结果 3例中女童2例,男童1例,均为青少年期起病,病程9个月~2a,表现为间歇发作性腹痛和(或)呕吐,病情有逐渐加重趋势。2例女性患儿临床发作与月经周期有明确关系,属于AIP的典型表现,确诊AIP后,3例患儿于发作期均进行高糖治疗,2~5d症状得到缓解。3例患儿仍间歇出现临床发作。2例患儿于发作间歇期PBG定性试验呈阴性反应。结论儿童期AI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PBG定性、定量试验是诊断AIP急性发作期最好的生化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病 急性间歇型卟啉病 儿童
原文传递
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小儿重型再障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司英健 何学鹏 +2 位作者 胡波 任晓暾 陈惠仁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4期538-540,共3页
目的观察ATG+CsA为主的免疫抑制剂综合疗法和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HDMP)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相应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43例SAA患儿分为两组,其中23例接受ATG为主的免疫抑制综合疗法(Ⅰ组)2,0例接... 目的观察ATG+CsA为主的免疫抑制剂综合疗法和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HDMP)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相应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43例SAA患儿分为两组,其中23例接受ATG为主的免疫抑制综合疗法(Ⅰ组)2,0例接受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Ⅱ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等T细胞亚群计数,同时行外周血象及骨髓象检查。结果Ⅰ组23例SAA患儿均缓解,有效率达100%;Ⅱ组20例患儿,有效率55.00%,Ⅰ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χ2=4.40,P=0.029)。治疗后Ⅰ组血像各主要指标比Ⅱ组的相应指标有明显升高(t=2.31,2.06,2.77,P均<0.05)。治疗后Ⅰ组患儿CD3+、CD4+、CD8+与Ⅱ组相比呈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5,.79,5.41,P均<0.01)。结论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仍是SAA患儿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ATG+CsA治疗效果优于HDMP+C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大网膜巨大囊肿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建英 殷秀 +1 位作者 吴照凤 翟晋慧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74,共2页
总结了1例巨大大网膜囊肿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营养支持,体位护理,呼吸功能训练及心理疏导。住院3个月后,患儿康复出院。
关键词 儿童 腹膜 囊肿 围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双眼突出 失明 呕吐 贫血
7
作者 胡波 任晓暾 +2 位作者 刘玉环 张传仓 司英健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378-380,共3页
1病历摘要 患儿,男,13岁,因“双眼突出半月余,呕吐7d,双眼失明4d”于2010-04-30入院。4月中旬起患儿自诉有时双眼一过性视物不清,家长发现其双眼略突出,未予重视;24日患儿出现进食后呕吐,为胃内容物,3—4次/d,每次量中,... 1病历摘要 患儿,男,13岁,因“双眼突出半月余,呕吐7d,双眼失明4d”于2010-04-30入院。4月中旬起患儿自诉有时双眼一过性视物不清,家长发现其双眼略突出,未予重视;24日患儿出现进食后呕吐,为胃内容物,3—4次/d,每次量中,非喷射性,此期间偶有头痛,可自行缓解,同时视力迅速下降,27日双眼仅有光感。家长诉患儿8岁后体质差,消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失明 呕吐 贫血 视物不清 胃内容物 自行缓解 患儿 一过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