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研究——基于北京5个区的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龙 何忠伟 《农业展望》 2018年第12期46-53,共8页
利用北京市昌平区、海淀区、大兴区等近郊区的404份农户调查数据,对农民宅基地退出的决策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农民个体、农民家庭、流出福利与外部环境4个方面对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出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 利用北京市昌平区、海淀区、大兴区等近郊区的404份农户调查数据,对农民宅基地退出的决策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农民个体、农民家庭、流出福利与外部环境4个方面对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出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多数的思想观念并不落后,若能充分保障追求家庭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农民的根本利益,宅基地退出可事半功倍。相对于农民个人与家庭特征,退出福利认知与外部环境对农民宅基地退出的影响更加明显。基于此,提出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建议,以提升农村治安基地腾退工作的效率水平与实践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农民意愿 决策因素 二元LOGISTIC模型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丹 李瑞芬 +1 位作者 王彩 李华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索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对推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代化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方法】基于现有资料和实地调研,分析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问题。【结果】目前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 【目的】探索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对推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代化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方法】基于现有资料和实地调研,分析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问题。【结果】目前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核心社员文化水平较低、合作社岗位职责不明确、合作社薪酬及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人才引进及培训制度不健全。【结论】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合理有效的薪酬绩效福利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力资源管理 制度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健 李瑞芬 王丹 《农业展望》 2020年第6期29-33,共5页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重大创新和主要形式,是新时期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组织。通过实地调研,围绕北京市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改革方式、产业发展、收入、盈余分配...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重大创新和主要形式,是新时期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组织。通过实地调研,围绕北京市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改革方式、产业发展、收入、盈余分配、制度建设、社员满意度等方面,剖析北京市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政经不分、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专业性人才缺乏、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产业特色不够突出、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制度建设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乡村治理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秀芬 何忠伟 《农业展望》 2023年第1期8-13,共6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实现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面之一。近年来,乡村治理问题是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提升的现实难题,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在乡村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实现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面之一。近年来,乡村治理问题是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提升的现实难题,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在乡村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成效明显且持续提升,仍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平衡不彻底、缺乏系统性等问题。通过梳理目前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在分析各个区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构建乡村治理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提升的长效机制: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网格化机制、多部门联合动力机制、协作运行保障机制、领导包村责任考核奖惩机制、村民共建共治机制。最后,运用乡村治理中的“三治”,以自治、法治、德治为手段,提出乡村治理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村人居环境 长效机制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5
作者 孙志成 何忠伟 《科技和产业》 2020年第1期141-144,149,共5页
北京农村产业已经出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趋势。分析了北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总结了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提出了北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农村产业 融合发展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居民养老现状及策略研究
6
作者 郭楚妍 牛泽虹 +3 位作者 张释隆 刘楚妤 陈千 陈娆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3期236-237,242,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水平全面提高,我国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3.5岁,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开始面对老龄化产生的各种问题与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北京作为首都,老龄化尤其严重,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资源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水平全面提高,我国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3.5岁,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开始面对老龄化产生的各种问题与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北京作为首都,老龄化尤其严重,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资源分配的不均,使得北京市农村居民养老矛盾愈发严重,现有的农村居民养老服务存在供需不平衡、服务能力不足、社保覆盖不全等问题。以昌平区为例,针对当前昌平区农村养老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调查研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探析了目前农村的养老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北京地区的落实,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养老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昌平区 农村养老 养老现状 策略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延庆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霞 《科技和产业》 2020年第12期85-89,共5页
推进城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是我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使农民增收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之下,为推动北京市延庆区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系统分析该区都市... 推进城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是我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使农民增收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之下,为推动北京市延庆区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系统分析该区都市现代农业新时期发展路径。以延庆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布局、农产品结构特点和产业融合程度,剖析延庆区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延庆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通过统筹利用资源优势、鼓励培养新型农民、丰富产业融合发展内涵,推动延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让农民在产业链增值过程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 农产品结构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智慧乡村建设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6
8
作者 聂司琦 黄映晖 《农业展望》 2021年第4期68-73,共6页
智慧乡村是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抓手,是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新载体,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径。目前,北京市智慧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北京市智慧乡村建设现状,探究智慧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智慧乡村是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抓手,是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新载体,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径。目前,北京市智慧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北京市智慧乡村建设现状,探究智慧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区域间建设数量不均衡、区域间建设领域发展不全面、信息化软件开发及应用水平不高以及村民对信息化认知不足等。最后,根据北京市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智慧乡村发展、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智慧乡村 数字乡村 农业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山区造林工程建设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朴杨 刘笑冰 《农业展望》 2020年第8期115-119,123,共6页
北京市山区造林工程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攻克脱贫攻坚堡垒、加快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脱贫攻坚与农业农村建设,山区造林工程建设是关键。通过梳理分析近... 北京市山区造林工程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攻克脱贫攻坚堡垒、加快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脱贫攻坚与农业农村建设,山区造林工程建设是关键。通过梳理分析近年来北京市山区造林工程现状,归纳总结山区造林工程实施过程中获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与农民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并对北京市山区造林工程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造林 生态环境 森林管护 脱贫攻坚 农业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宇佳 刘笑冰 《农业展望》 2019年第4期114-117,共4页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两山"理论是根本遵循。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乡村振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通过梳理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所...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两山"理论是根本遵循。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乡村振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通过梳理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问题,对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建设 “两山”理论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耕地消纳的畜牧业粪污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海莲 何忠伟 刘芳 《农业展望》 2021年第5期63-69,共7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选取北京市畜禽粪污环境承载力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北京市各区畜禽粪便产生量、污染物产生量以及耕地猪粪当量负荷的分析,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选取北京市畜禽粪污环境承载力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北京市各区畜禽粪便产生量、污染物产生量以及耕地猪粪当量负荷的分析,计算了2019年北京市各区猪粪当量负荷的预警值,并将得到的预警值与畜禽污染物负荷警报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北京市全市猪粪当量负荷预警值为0.17,畜禽粪污产生的环境负荷小于警报值,其中只有平谷区的警报值略微超过警报值,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潜在污染。最后,围绕北京市畜禽粪污环境承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布局畜牧业养殖结构、优化畜禽粪污消纳布局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环境承载力 粪污消纳 耕地负荷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金汇 黄雷 何忠伟 《农业展望》 2020年第2期21-25,共5页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愈加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逐渐成为重点工作任务,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针对北京市部分农村地区居民开展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参与人居环境...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愈加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逐渐成为重点工作任务,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针对北京市部分农村地区居民开展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的积极性等方面,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了在当前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能源使用、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剖析了其中存在的村民生态环保理念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少参与式治理制度、农户缺乏积极性等现实问题。基于此,从增强农户环保意识、实现农户参与式治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等3个方面提出优化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整治 环保意识 治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镇居民鲜食玉米市场细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燕婷 刘瑞涵 姜修胜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32期153-157,共5页
为不同的消费市场进行精准定位,并帮助鲜食玉米生产经营者更有效地选择目标市场,笔者在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鲜食玉米市场进行细分,分析各细分子市场的消费特征,从而得到市场分析研究结果... 为不同的消费市场进行精准定位,并帮助鲜食玉米生产经营者更有效地选择目标市场,笔者在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鲜食玉米市场进行细分,分析各细分子市场的消费特征,从而得到市场分析研究结果,用于指导鲜食玉米的消费。根据消费选择偏好,将北京城镇消费者细分为感情动机型和理智动机型2个子市场。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不同的鲜食玉米消费产品。政府需正确引导市场销售模式,拓展市场销售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市场细分 消费偏好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视角下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延庆区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聪 徐伟楠 何忠伟 《农业展望》 2023年第10期96-102,共7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国逐渐催生出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多样化和乡村旅游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国逐渐催生出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多样化和乡村旅游多元化的发展目标。以延庆区为例,通过文献搜集、调研等方法,梳理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政策资源优势和发展契机,分析其产业经营规模、地域形象发展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归纳总结延庆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存在的资金有限、空间约束、产品供给单一、产业规模分散、人才队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全域旅游视角下延庆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全域旅游 延庆区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农对北京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维鹏 刘芳 《农业展望》 2020年第8期41-46,共6页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以北京市财政支农为例,首先分析了北京市财政支农的总体现状,指出了财政支农供需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市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着重...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以北京市财政支农为例,首先分析了北京市财政支农的总体现状,指出了财政支农供需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市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着重剖析了北京市财政支农结构对北京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最后,从构建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构建财政引导多元并进的投入格局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北京市财政支农结构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业经济 农业投资结构 乡村振兴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乳业品牌发展建设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成旭冬 刘芳 刁艺帅 《农业展望》 2019年第5期45-51,共7页
品牌建设对乳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对北京乳业品牌建设开展研究,重点调查了北京乳业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以及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现状,分析了消费者对北京乳品品牌的认可度和好感度,指... 品牌建设对乳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对北京乳业品牌建设开展研究,重点调查了北京乳业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以及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现状,分析了消费者对北京乳品品牌的认可度和好感度,指出了北京乳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企业规模受限、品牌宣传不足以及公用品牌建设单薄等问题。最后,从提升企业规模化、加强品牌宣传、提升公用品牌建设以及培育消费群体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北京乳业品牌建设水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业品牌 消费偏好 品牌建设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模型的北京林业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亚亮 李宇佳 刘笑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预测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为该市制定林业发展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2008-2017年林业三次产业产值为依据,通过北京市2008-2017年的林业三次产值建立林业产业发展产值的白化方程与时间响应式,展望2018... 【目的】预测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为该市制定林业发展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2008-2017年林业三次产业产值为依据,通过北京市2008-2017年的林业三次产值建立林业产业发展产值的白化方程与时间响应式,展望2018-2027年北京市林业三次产业增长速率与发展规模,比较三次产业发展的快慢程度。【结果】北京市的林业产业结构在2018-2027年期间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且该结构有一直持续的趋势。【结论】北京市应当立足于第一产业,积极推动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推进林业产业的跨界融合,林业第三产业为北京市林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产业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畜牧业区域比较优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海莲 何忠伟 刘芳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究北京畜牧业各产业优势产区及影响因素,为北京畜牧业布局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2015—2019年北京畜牧业相关数据,选取资源禀赋指数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指标对其优势区域进行测算,分析其区域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究北京畜牧业各产业优势产区及影响因素,为北京畜牧业布局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2015—2019年北京畜牧业相关数据,选取资源禀赋指数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指标对其优势区域进行测算,分析其区域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结果】生猪在顺义区资源禀赋能力最强,有9个综合比较优势区域。奶牛在大兴区资源禀赋能力最强,有6个综合比较优势区域。家禽最强资源禀赋区域在平谷区,有6个综合比较优势区域。北京畜牧业区域比较优势受自身优势与劣势和发展机会的影响。【结论】北京畜牧业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优化生产布局,提高创新能力,保障首都菜篮子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畜牧业 区域比较优势 资源禀赋 综合比较优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金融视角下北京市农民合作社云融资创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健 李瑞芬 +2 位作者 王晓 王丹 李华 《农业展望》 2021年第12期88-93,共6页
发展数字乡村普惠金融,是“十四五”时期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基于普惠金融视角,以北京昌平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的方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需求、模式、缺口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合作社内部融资有限且规... 发展数字乡村普惠金融,是“十四五”时期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基于普惠金融视角,以北京昌平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的方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需求、模式、缺口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合作社内部融资有限且规模不足,外部融资渠道匮乏且份额较小,融资供需不平衡且放贷时限短。基于此,构建了农民合作社云融资模式,并从完善合作社制度管理、推动“云融资+合作社”深度结合、加强合作社普惠金融建设、建立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状况、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民合作社 金融服务 云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郊区“一村一品”发展区域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鑫源 唐衡 徐广才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9-103,共5页
“一村一品”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的重要抓手,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活跃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展“一村一品”发展区域差异性评价,对推进“一村一品”政策优化,促进专业村产业发展... “一村一品”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的重要抓手,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活跃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展“一村一品”发展区域差异性评价,对推进“一村一品”政策优化,促进专业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的】利用各区“一村一品”发展数据,分析“一村一品”发展的区际差异,了解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北京市各区“一村一品”平衡发展。【方法】选择2015年北京各区“一村一品”发展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对各区“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进行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10个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在质量水平、规模潜力、效益带动等方面差异较大,密云、平谷、房山总体水平领先。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将10个区分为优势发展区(密云区、平谷区、房山区)、质量提升区(顺义区、大兴区)、精品培育区(延庆区、门头沟区、怀柔区)和效应提升区(昌平区、通州区)四类。【结论】北京郊区“一村一品”发展区域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问题明显。研究针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提出稳定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村一品” 区域差异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