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年磨一剑,冲击最前沿--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建十年记
1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以下简称“国家实验室”)经科技部批准,于2003年起依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开始筹建。经过十年建设,国家实验室已拥有15名两院院士,3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形成了由11个研究部组成的研...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以下简称“国家实验室”)经科技部批准,于2003年起依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开始筹建。经过十年建设,国家实验室已拥有15名两院院士,3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形成了由11个研究部组成的研究体系和以微加工研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 凝聚态物理 北京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科技部 获得者 微加工
原文传递
C-cut Tm:YAP晶体连续光特性实验研究
2
作者 杨晓琰 麦海静 +3 位作者 于洋 田文龙 朱江峰 魏志义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3期45-49,74,共6页
掺铥铝酸钇晶体(Tm:YAlO_(3),Tm:YAP)具有机械性能与热力学性能优良、发射截面大等优点,可用商用半导体激光器(laser diodes,LD)作为泵浦源,是2μm光源的理想增益介质。由于Tm:YAP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不同切向轴向摆放下的激光输出特性有... 掺铥铝酸钇晶体(Tm:YAlO_(3),Tm:YAP)具有机械性能与热力学性能优良、发射截面大等优点,可用商用半导体激光器(laser diodes,LD)作为泵浦源,是2μm光源的理想增益介质。由于Tm:YAP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不同切向轴向摆放下的激光输出特性有所不同。本文使用793 nm的LD作为泵浦源,研究了c向切割(c-cut)Tm:YAP晶体在激光偏振方向平行于a轴(E//a)和激光偏振方向平行于b轴(E//b)下的连续光运转输出特性以及波长调谐输出特性。研究表明:在28 W的泵浦功率下,当E//a时,Tm:YAP激光器连续光输出功率为8.66 W,斜率效率为32.1%;当E//b时,Tm:YAP激光器连续光输出功率为8.41 W,斜率效率为31.1%;在腔内以布儒斯特角插入双折射滤光片对输出激光波长进行调谐,在15 W的泵浦功率下,当E//a时,输出激光波长调谐范围为1 888.8~2 084.4 nm,调谐宽度为195.6 nm;当E//b时,输出激光波长调谐范围为1 889.6~2 043.1 nm,调谐宽度为153.5 nm。实验结果表明,c-cut Tm:YAP晶体沿a轴和b轴放置时都可以实现高功率高效率的连续光输出及宽范围的波长调谐,且E//a时和E//b时的波长调谐曲线形状近似互补,有潜力实现高功率窄脉宽的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Tm:YAP晶体 波长调谐 各向异性 2ΜM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拓扑性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力 刘静思 +4 位作者 李吉 周晓林 陈向荣 刘超飞 刘伍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共18页
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原子大多具备内部自旋自由度,在光势阱下原子内部自旋被解冻,从而使原子可以凝聚到各个超精细量子态上,形成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灵活的自旋自由度成为体系相关的动力学变量,可以使体系出现新奇的拓扑量子态... 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原子大多具备内部自旋自由度,在光势阱下原子内部自旋被解冻,从而使原子可以凝聚到各个超精细量子态上,形成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灵活的自旋自由度成为体系相关的动力学变量,可以使体系出现新奇的拓扑量子态,如自旋畴壁、涡旋、磁单极子、斯格明子等.本文综述了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拓扑缺陷的种类,以及两分量、三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拓扑缺陷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 自旋畴壁 涡旋 斯格明子 磁单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脉冲倍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晓宣 陈黎明 +10 位作者 李玉同 徐妙华 远晓辉 刘峰 张翼 李汉明 王兆华 刘峰1 魏志义 赵卫 张杰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18期17-20,共4页
利用2mmKDP晶体对中心波长790nm、脉冲宽度75fs、晶体表面强度约1011W/cm2的超短超强激光脉冲进行了倍频实验研究。通过对基频脉冲能量及频率啁啾的优化,可以获得高于40%的能量转化效率。观测了基频脉冲频率啁啾对倍频光产生的影响,发... 利用2mmKDP晶体对中心波长790nm、脉冲宽度75fs、晶体表面强度约1011W/cm2的超短超强激光脉冲进行了倍频实验研究。通过对基频脉冲能量及频率啁啾的优化,可以获得高于40%的能量转化效率。观测了基频脉冲频率啁啾对倍频光产生的影响,发现激光脉冲啁啾为零时对应的倍频转化效率最高;对于相同的光栅相对位置,正啁啾基频脉冲的倍频转化效率高于负啁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飞秒激光脉冲 倍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材料堆叠方式的电子衍射研究
5
作者 王春雯 王照清 +1 位作者 姚湲 周武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12,共12页
二维材料的电子衍射花样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此前已有不少工作利用电子衍射花样从实验上识别二维材料的层数、堆叠方式、层间转角等,但此前的工作尚未给出二维材料的电子衍射花样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定量解析表达式。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得... 二维材料的电子衍射花样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此前已有不少工作利用电子衍射花样从实验上识别二维材料的层数、堆叠方式、层间转角等,但此前的工作尚未给出二维材料的电子衍射花样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定量解析表达式。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电子衍射强度随二维材料样品倾转角度的变化公式,并利用石墨烯与MoSe2样品对公式的有效性进行定量的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定特定电子衍射斑点进行透射电镜暗场成像,实现对不同堆垛方式的双层石墨烯的区分以及晶畴分布的实空间成像,展示了电子衍射在二维材料结构分析方面的应用潜力。该研究给出的电子衍射强度公式可用于包括石墨烯/氮化硼异质结、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等在内的各种二维材料的堆叠方式、组成成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学 电子衍射 二维材料 堆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颗粒物理原理认识地震
6
作者 陆坤权 刘寄星 《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28,4,共6页
地震是给人类造成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中国受地震灾害损失尤为严重。尽管数十年来人们作了巨大努力,然而,地震预报研究未能获得突破。基本共识是.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科学难题。
关键词 地震预报地震前兆深源地震颗粒物质 浅源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面内四极磁场的旋转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静思 李吉 刘伍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42-50,共9页
通过虚时演化方法研究了具有面内四极磁场的旋转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结构.结果发现:面内四极磁场和旋转双重作用可导致中央Mermin-Ho涡旋的产生;随着磁场梯度增强,Mermin-Ho涡旋周围环绕的涡旋趋向对称化排布;在四极磁场下,密度... 通过虚时演化方法研究了具有面内四极磁场的旋转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结构.结果发现:面内四极磁场和旋转双重作用可导致中央Mermin-Ho涡旋的产生;随着磁场梯度增强,Mermin-Ho涡旋周围环绕的涡旋趋向对称化排布;在四极磁场下,密度相互作用和自旋交换相互作用作为体系的调控参数,可以控制Mermin-Ho涡旋周围的涡旋数目;该体系自旋结构中存在双曲型meron和half-skyrmion两种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 面内四极磁场 自旋交换相互作用 自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气体团簇行为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花 陈琼 +1 位作者 王文广 厚美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8-264,共7页
颗粒体系由于非弹性碰撞和摩擦等内秉的能量耗散特性,由宏观粒子形成的颗粒气体体系经常会有局部凝聚现象,这是颗粒气体体系与分子气体体系的最大区别之一.理解和预测这一现象的发生将有助于人们对远离平衡态体系的复杂现象,如有序结构... 颗粒体系由于非弹性碰撞和摩擦等内秉的能量耗散特性,由宏观粒子形成的颗粒气体体系经常会有局部凝聚现象,这是颗粒气体体系与分子气体体系的最大区别之一.理解和预测这一现象的发生将有助于人们对远离平衡态体系的复杂现象,如有序结构、斑图和团簇形成的认知.这种局部凝聚现象可以类比于分子气体中亚稳分解形成的液滴,将气液相分离用于解释和寻求局部凝聚现象的此模型得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校验.但是实验的校验却由于宏观粒子运动受重力作用的影响难以在实验室中实现.作为实践十号卫星的前期实验,本文利用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落塔装置,以水平激振装有不同尺寸和数目的颗粒样品,在短时微重力条件下,成功观察到颗粒气体团簇的形成;并将实验结果与颗粒气体类范德瓦耳斯气体分子相分离模型对比,由形成团簇样品的颗粒数密度条件,来实验确定了所选颗粒的恢复系数,得到直径为0.5 mm的钛珠颗粒的恢复系数在0.6—0.8之间,直径为1 mm的钛珠颗粒的恢复系数约为0.8,直径为2.5 mm的钛珠颗粒的恢复系数应大于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气体 微重力 团簇 落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距对计算关联成像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宏韬 杨照华 +1 位作者 李大鹏 吴令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9-134,共6页
传统光学成像要求像面在成像透镜组的焦平面上,以此获得最大的光通量,因此焦距对成像质量影响较大。研究了焦距对计算关联成像成像质量的影响,搭建计算关联成像系统,利用桶探测器信号的强度涨落分析不同焦距下的关联成像结果,分析了背... 传统光学成像要求像面在成像透镜组的焦平面上,以此获得最大的光通量,因此焦距对成像质量影响较大。研究了焦距对计算关联成像成像质量的影响,搭建计算关联成像系统,利用桶探测器信号的强度涨落分析不同焦距下的关联成像结果,分析了背景光强对强度涨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焦距和背景光强的变化对计算关联成像成像质量影响不大,解决了热光关联成像中两光臂不等形成的散焦造成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并且该成像只用一个无空间分辨能力的探测器就能完成高分辨率成像,降低了对探测器分辨能力的要求,避免了光通量在维度上的分配,提高了信噪比,且无需成像透镜,该成像方式非常适合用于极弱背景下的成像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关联成像 焦距 背景光强 强度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质厚衬度成像和衍射衬度成像及相互转换的实验技术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文博云 刘红荣 王岩国 《分析仪器》 CAS 2014年第2期81-86,共6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作为观察材料微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显微图像可直观揭示材料微结构信息和空间分布情况。振幅衬度是一种重要的显微成像衬度机制,基于振幅衬度能够使显微像揭示材料的微结构特征。尽管显微像衬度的产生都来源于电子波的... 透射电子显微镜作为观察材料微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显微图像可直观揭示材料微结构信息和空间分布情况。振幅衬度是一种重要的显微成像衬度机制,基于振幅衬度能够使显微像揭示材料的微结构特征。尽管显微像衬度的产生都来源于电子波的振幅,但是振幅衬度像还可以进一步化分为质厚衬度像和衍射衬度像。由于像衬度形成机理的差异,质厚衬度像和衍射衬度像中所显示的微结构细节有明显不同。本文介绍了如何在透射电镜观察中实现质厚衬度成像和衍射衬度成像,及其相互转换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细节。利用透射电镜的不同成像衬度模式能够在样品的同一视场中观察到更多的材料结构细节,可以在多层次和不同尺度上获得更丰富的微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显微学 质厚衬度 衍射衬度 衬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刻写三维全息图产生涡旋倍频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鑫 尹恒 +5 位作者 刘山 赵璧君 王军利 盛艳 魏志义 Krolikowski Wieslaw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涡旋光通常需借助外部光学元件或结构将高斯光束整形来产生。激光引发的光致折变结构可以将光束整形功能直写到材料内部,具有便于集成和稳定性好等优点,但这种线性衍射通常无法获得高效的倍频涡旋输出。为解决该问题,首先实验研究了铌... 涡旋光通常需借助外部光学元件或结构将高斯光束整形来产生。激光引发的光致折变结构可以将光束整形功能直写到材料内部,具有便于集成和稳定性好等优点,但这种线性衍射通常无法获得高效的倍频涡旋输出。为解决该问题,首先实验研究了铌酸锂中激光直写参量对光致折变结构分辨率和最大深度的影响,并刻写三维全息图将高斯基频光转换为十字形涡旋倍频;之后理论证明了利用基频的布拉格衍射,可在1.074~3.716μm范围产生相位匹配的涡旋倍频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相位全息图 飞秒激光直写 光束整形 频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体薄片超连续飞秒光源驱动的高次谐波产生实验
12
作者 刘阳阳 赵昆 +4 位作者 何鹏 江昱佼 黄杭东 滕浩 魏志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21-126,共6页
本文报道了采用基于熔石英薄片超连续的少周期飞秒光源驱动高次谐波产生的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将重复频率1kHz的飞秒钛宝石激光放大器所输出的能量0.8mJ、脉宽30fs的脉冲聚焦到7片0.1mm厚的熔融石英片中,得到了覆盖带宽大于倍频程的展... 本文报道了采用基于熔石英薄片超连续的少周期飞秒光源驱动高次谐波产生的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将重复频率1kHz的飞秒钛宝石激光放大器所输出的能量0.8mJ、脉宽30fs的脉冲聚焦到7片0.1mm厚的熔融石英片中,得到了覆盖带宽大于倍频程的展宽光谱.利用啁啾镜补偿色散后,经瞬态光栅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法测得脉宽为6.3fs,对应约2.3个光学周期.利用压缩后的激光脉冲聚焦作用于惰性气体,并通过调节尖劈插入量改变脉宽,分别测得了分立以及连续的高次谐波截止区信号,结果与6.3fs的脉冲宽度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连续光源 非线性光谱展宽 高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细胞体外实验模型及成型技术现状和展望
13
作者 王高 王晓晨 +2 位作者 刘婷 刘如川 刘雳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73-181,共9页
传统的癌症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小白鼠的活体组织切片了解肿瘤的形成及癌症的各阶段发展情况,相比于活体实验,癌细胞的体外实验因为可以灵活地操控实验变量和实时观测癌细胞生长和发育的特点从而得以快速发展.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诸如... 传统的癌症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小白鼠的活体组织切片了解肿瘤的形成及癌症的各阶段发展情况,相比于活体实验,癌细胞的体外实验因为可以灵活地操控实验变量和实时观测癌细胞生长和发育的特点从而得以快速发展.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诸如培养皿二维环境中培养的细胞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实际所处的三维环境中的细胞行为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借助于微加工和微流体技术以及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生物3D打印技术、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和水凝胶的紫外光固化等技术,越来越多的癌细胞体外三维实验模型得以制造并用于癌症的研究.但同时,现有的技术也面临着精度与速度的矛盾和模型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等问题.本文讨论了二维及三维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实验的模型及制造技术的优缺点,简要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分析提出了未来几年三维实验模型成型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细胞侵袭转移实验模型 三维结构成型技术 癌症生物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物理所透射电镜非线性效应可应用性研究取得进展
14
作者 《分析仪器》 CAS 2017年第6期144-144,共1页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是研究微观结构的有力工具。获得可解释的高分辨像,样品厚度要满足苛刻的要求一弱相位物体近似。可以选择在Scherzer欠焦下观察,但有时不得不在大欠焦下拍摄图像提高图像衬度,比如在冷冻电镜中通常拍摄的离焦量...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是研究微观结构的有力工具。获得可解释的高分辨像,样品厚度要满足苛刻的要求一弱相位物体近似。可以选择在Scherzer欠焦下观察,但有时不得不在大欠焦下拍摄图像提高图像衬度,比如在冷冻电镜中通常拍摄的离焦量为1—2μm,通过扣除成像过程中的衬度传递函数来获得样品的投影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效应 透射电镜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中科院 应用 物理 图像衬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点火激光核聚变和实验室天体物理中的几个前沿问题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玉同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3,共5页
高能量密度物理(HEDP)是一个近年发展起来的充满新物理现象和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交叉前沿领域。高能量密度状态在天体中普遍存在。随着高功率激光器、高能粒子束和Z-箍缩发生器的发展,在实验室产生高能量密度的条件日益成熟。对基于强... 高能量密度物理(HEDP)是一个近年发展起来的充满新物理现象和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交叉前沿领域。高能量密度状态在天体中普遍存在。随着高功率激光器、高能粒子束和Z-箍缩发生器的发展,在实验室产生高能量密度的条件日益成熟。对基于强激光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的研究现状和几个前沿问题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综述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快点火方案和实验室天体物理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物理 强激光 快点火激光核聚变 实验室天体物理
原文传递
长距离泵浦-探测系统的阿秒精度锁定
16
作者 王柯俭 滕浩 +7 位作者 邢笑伟 董朔 曹凯强 江昱佼 赵昆 朱江峰 刘文军 魏志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5-30,共6页
随着超快科学和阿秒脉冲技术的发展,基于孤立阿秒脉冲的泵浦-探测系统由于能实现对电子动力学的时间分辨测量,已成为人们开展阿秒超快过程研究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但要获得稳定可靠的泵浦-探测信号,需要保证泵浦与探测光之间阿秒级的高... 随着超快科学和阿秒脉冲技术的发展,基于孤立阿秒脉冲的泵浦-探测系统由于能实现对电子动力学的时间分辨测量,已成为人们开展阿秒超快过程研究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但要获得稳定可靠的泵浦-探测信号,需要保证泵浦与探测光之间阿秒级的高精度同步,较大的抖动将会导致信号产生弥散、甚至被淹埋在噪声中,从而无法获得真实的物理图像.由于阿秒脉冲从产生到应用终端之间的距离通常较长,要实现阿秒时间分辨,就必须对阿秒光脉冲与泵浦光进行阿秒量级的延时锁定.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双层光路系统,通过对获得的干涉条纹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将获得的时间抖动量反馈给压电平移台实时补偿光程漂移,实现了泵浦光与探测光之间阿秒量级的同步锁定.应用该方案到光路长度从1—10 m的阿秒泵浦探测系统,得到了锁定精度分别从7.64—31.76 as的结果,分析表明系统延时误差与距离呈严格的线性关系,决定数R^(2)=0.96.本研究工作表明,使用小型干涉仪可实现对大科学装置中长距离阿秒泵浦探测系统的锁定精度进行快速检测,这对如非共线阿秒条纹相机、时间分辨光电子能谱仪、相干合成等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科学 泵浦探测系统 延时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3+)抑制具有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压衰减
17
作者 胡紫霖 牛耀申 +1 位作者 容晓晖 胡勇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56,共3页
由于钠资源丰富,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在正极材料中引入适量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可以有效地提升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减少高成本过渡金属元素如V、Co和Ni等的用量。有研究表明,材料循... 由于钠资源丰富,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在正极材料中引入适量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可以有效地提升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减少高成本过渡金属元素如V、Co和Ni等的用量。有研究表明,材料循环过程中不可逆的氧损失以及Mn^(4+)/Mn^(3+)氧化还原的激活,导致了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持续的电压衰减。本工作通过在Na_(x)[Li,Ni,Mn]O_(2)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引入Ni^(3+)作为Mn^(4+)/Mn^(3+)氧化还原屏障,利用Ni^(3+)/Ni^(2+)的氧化还原代替Mn^(4+)/Mn^(3+)的氧化还原,成功抑制了材料的电压衰减。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改性材料在不损失容量的前提下,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也验证了Ni3^(+)的引入有利于维持材料多周循环后Mn价态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阴离子氧化还原 电压衰减 单相固溶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术对SrTiO_(3)(001)上生长CoSe/FeSe异质界面结构和谱学研究
18
作者 苗光耀 徐小凤 +3 位作者 方皓 朱学涛 郭建东 王炜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76,共8页
硒化铁/钛酸锶(001)(FeSe/SrTiO_(3)(001),FeSe/STO)中界面增强的超导电性一直是近些年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FeSe薄膜构筑异质界面是调控其超导电性和构筑新奇量子物态的重要手段。本文报道了利用分子束外延在SrTiO_(3)(0... 硒化铁/钛酸锶(001)(FeSe/SrTiO_(3)(001),FeSe/STO)中界面增强的超导电性一直是近些年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FeSe薄膜构筑异质界面是调控其超导电性和构筑新奇量子物态的重要手段。本文报道了利用分子束外延在SrTiO_(3)(001)衬底上制备了高质量硒化钴-硒化铁(CoSe/FeSe)纵向异质结的方法,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和扫描隧道谱详细研究了该异质界面的电子性质和电子态密度的实空间分布。由于CoSe/FeSe界面存在强烈的电荷转移,FeSe处于过掺杂状态,导致FeSe/STO界面相互作用已不满足非绝热近似,以及FeSe中超导电性的消失。空间依赖的扫描隧道谱显示,CoSe/FeSe的异质界面边缘处出现了晶向依赖的边缘电子态和边角电子态,这些边界上的电子态受到CoSe/FeSe界面电荷转移效应的调制。该研究为基于单层FeSe/STO界面超导电性的调控及量子结构的构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 扫描隧道显微镜 异质结 界面电荷转移 Co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实验室天体物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彦霏 李玉同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0-87,共8页
高功率激光器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实验室中创造出与天体环境类似的极端物理条件,这为科学家提供了针对某些重要天体物理过程进行实验室研究的可能性,由此催生了一个新的物理学前沿领域——实验室天体物理学。文章将简单介绍该领域... 高功率激光器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实验室中创造出与天体环境类似的极端物理条件,这为科学家提供了针对某些重要天体物理过程进行实验室研究的可能性,由此催生了一个新的物理学前沿领域——实验室天体物理学。文章将简单介绍该领域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新进展,包括实验室和天体流体过程的定标关系、无碰撞冲击波、磁重联、喷流、超强磁场的产生等,最后对实验室天体物理学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天体物理 高能量密度物理 高功率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多通腔非线性脉冲压缩技术的研究进展(特邀)
20
作者 李聘滨 田文龙 +4 位作者 黄振文 滕浩 朱江峰 刘文军 魏志义 《光电技术应用》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超快激光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极高的功率,可以揭示极端的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具有先进的材料加工能力,是产生极紫外(XUV)和高次谐波(HHG)脉冲的理想驱动源,在医疗诊断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钛宝石(Ti:Sa)激光器自诞生以来,一直... 超快激光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极高的功率,可以揭示极端的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具有先进的材料加工能力,是产生极紫外(XUV)和高次谐波(HHG)脉冲的理想驱动源,在医疗诊断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钛宝石(Ti:Sa)激光器自诞生以来,一直是超快激光研究的主流方向,其脉冲宽度很容易达到小于50 fs,但平均功率一直限制在数瓦水平,这限制其在更广泛领域中的应用,掺镱(Yb)晶体激光器的后压缩技术提供了一种获得高平均功率和高峰值功率飞秒脉冲的新方案。随着多通腔(multi-pass cell,MPC)非线性脉冲压缩技术的提出,采用掺镱晶体激光器和MPC非线性脉冲压缩技术相结合产生高功率超短脉冲的方案逐渐得到发展并获得了不错的结果,使实现平均功率超过数千瓦、单脉冲能量达到焦耳量级、脉冲宽度短至几十飞秒的超短超强脉冲成为可能。在文章中,主要介绍了MPC的基本原理,回顾MPC非线性脉冲压缩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前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腔 自相位调制 非线性脉冲压缩 超快超强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