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声波测量技术聚合物精密挤出成型制品质量精度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许红 朱群雄 吴大鸣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根据超声波在传播介质中快速响应的特性,介绍基于超声波的聚合物管材壁厚及外径测量技术,在分析影响精密挤出制品质量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将超声波测距技术应用于精密医用导管挤出成型过程中,实现管材壁厚及外径的在线测量。通过挤出管材... 根据超声波在传播介质中快速响应的特性,介绍基于超声波的聚合物管材壁厚及外径测量技术,在分析影响精密挤出制品质量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将超声波测距技术应用于精密医用导管挤出成型过程中,实现管材壁厚及外径的在线测量。通过挤出管材米重Gm(单位长度质量)-牵引机速度的闭环反馈控制,完成管材壁厚及圆度的在线精确控制,达到精密挤出导管几何截面尺寸高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测量技术 聚合物精密挤出 管材壁厚均匀性 几何截面尺寸精度 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水岭变换的目标图像的分割与计数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林小竹 王彦敏 +1 位作者 杜天苍 田瑞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81-183,共3页
针对在图像分析中所获得的目标物体相互粘连的情况,利用分水岭变换的模拟浸水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分水岭分割算法。算法只需考虑图片中像素的4连通和集水盆地的边缘情况即可,使得粘连物体得到了有效的切割和分离。统计各个所得... 针对在图像分析中所获得的目标物体相互粘连的情况,利用分水岭变换的模拟浸水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分水岭分割算法。算法只需考虑图片中像素的4连通和集水盆地的边缘情况即可,使得粘连物体得到了有效的切割和分离。统计各个所得盆地即可以得到实际物体的准确个数。该分割方法成功有效地解决了目标物体粘连而造成的不便和对后续处理的干扰等问题,同时把该算法用于对粘连物体的计数方面,使本来繁琐、复杂的图像物体计数变得十分简单、便捷。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图像分割与计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变换 模拟浸水 4连通 集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滤波的无人机航迹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志花 李淑芬 李宝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0年第7期643-649,共7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无人机航迹预测的新方法。在对无人机航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对航迹影响敏感的俯仰角、横滚角、偏航角等姿态角作为研究参数。通过对大量飞行姿态角数据的分析,建立了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最后,运用粒子... 介绍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无人机航迹预测的新方法。在对无人机航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对航迹影响敏感的俯仰角、横滚角、偏航角等姿态角作为研究参数。通过对大量飞行姿态角数据的分析,建立了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最后,运用粒子滤波算法,通过对姿态角的预测间接实现无人机航迹的预测。通过与飞行真实值的比较,验证了基于粒子滤波的航迹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航迹预测 姿态角 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谱估计的管道腐蚀超声波内检测数据压缩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马杰 戴波 贺小军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6-703,707,共9页
在管道内内独立运行的管道超声波内检测器扫描管壁腐蚀情况时,将面临海量数据存储问题。本文通过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提出利用管道壁厚的测量范围,存储一定频率范围的功率谱,实现A扫描数据压缩。该方法在提高数据压缩比(如100M采样率时... 在管道内内独立运行的管道超声波内检测器扫描管壁腐蚀情况时,将面临海量数据存储问题。本文通过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提出利用管道壁厚的测量范围,存储一定频率范围的功率谱,实现A扫描数据压缩。该方法在提高数据压缩比(如100M采样率时压缩比达到11.8%,50M压缩比达到23.6%)的同时,压缩信号还原后与原始信号的近似相关度仍然能保持97%左右,且计算简单,运算速度快,还原信号清晰可实现在线压缩,符合工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谱 数据压缩 超声波内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味精厂3800m^3/d污水处理项目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伟 莫德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3-365,共3页
本文介绍了某味精厂 3 80 0 t/d的废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 。
关键词 污水处理 设计 工艺流程 味精 废水处理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自适应共振理论网络
6
作者 彭小萍 林小竹 王嵩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7-23,共7页
基于实验心理学理论,按记忆强度分组自适应共振理论网络聚类,将模式识别过程划分成若干按序进行的子过程。通过合理设置网络参数,在保证准确识别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避免了自适应共振网络所固有的遍历匹配运算。实验表明,新网络的模式识... 基于实验心理学理论,按记忆强度分组自适应共振理论网络聚类,将模式识别过程划分成若干按序进行的子过程。通过合理设置网络参数,在保证准确识别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避免了自适应共振网络所固有的遍历匹配运算。实验表明,新网络的模式识别性能与原网络相当,而计算效率却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共振理论 记忆强度 快速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静 李宏光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7-70,共4页
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连续滑模变结构设计方法。由于使用模糊逻辑控制 ,平滑了切换信号 ,避免了滑模控制所固有的颤动现象。仿真结果表明 ,文中所提出的控制方法 。
关键词 模糊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 非线性系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T1改进算法的汉字分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代小娟 林小竹 周小正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自适应共振理论(ART1)来实现汉字的分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RT1算法。改进算法引用了同或的思想,将输入模式与记忆模式相同的部分在输入模式总体中占的比例作为二者的匹配度,从而降低了输入样本顺序对分类结果造成的误差,... 为了更好地利用自适应共振理论(ART1)来实现汉字的分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RT1算法。改进算法引用了同或的思想,将输入模式与记忆模式相同的部分在输入模式总体中占的比例作为二者的匹配度,从而降低了输入样本顺序对分类结果造成的误差,增强了网络的稳定性和抗噪性。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算法能够更好地将汉字进行分类,求出聚类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自适应共振理论 警戒参数 聚类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神经元网络的聚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代小娟 林小竹 周晓正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3-16,共4页
为了更好地模拟人脑对事物的学习、认知过程,笔者提出了模式神经元网络的聚类规则和方法,从而完善了这种新型的神经网络模型。与现有的人工神经网络不同,模式神经元网络不需要反复迭代就能达到学习、识别、分类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 为了更好地模拟人脑对事物的学习、认知过程,笔者提出了模式神经元网络的聚类规则和方法,从而完善了这种新型的神经网络模型。与现有的人工神经网络不同,模式神经元网络不需要反复迭代就能达到学习、识别、分类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自适应共振理论相比,模式神经元网络的学习效率快,识别精度高,分类效果也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模式神经元 聚类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速权值更新的ART2神经网络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晓明 林小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6-150,共5页
ART2是基于自适应谐振理论的一种自组织神经网络,通过竞争学习和自稳机制原理实现分类,可以在非平稳的、有干扰的环境中进行无监督的自学习,其学习过程能迅速识别已学习过的样本,并能迅速适应未学习过的新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慢速权值... ART2是基于自适应谐振理论的一种自组织神经网络,通过竞争学习和自稳机制原理实现分类,可以在非平稳的、有干扰的环境中进行无监督的自学习,其学习过程能迅速识别已学习过的样本,并能迅速适应未学习过的新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慢速权值更新的ART2神经网络算法,该算法在对输入模式进行识别分类时,会减慢学习速率,降低模式漂移的速度。新的网络学习规则在分类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模式漂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谐振理论 神经网络 模式漂移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记忆-遗忘机制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代小娟 林小竹 +1 位作者 周晓正 叶晓明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如何提高人工神经网络在模式识别分类速度和更好地模拟人脑学习、认知事物过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人脑的记忆-遗忘机制引入到人工神经网络中,同时在网络中加入了粗分类模块。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固定周期内对... 针对如何提高人工神经网络在模式识别分类速度和更好地模拟人脑学习、认知事物过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人脑的记忆-遗忘机制引入到人工神经网络中,同时在网络中加入了粗分类模块。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固定周期内对已学模式按照记忆强度进行排序。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识别速度。实验证明改进后的人工神经网络减少了网络计算量,节省了识别时间,提高了网络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人工神经网络 记忆-遗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库的图库管理系统的实现
12
作者 王伟 许南山 《福建电脑》 2005年第8期103-104,共2页
以数据库为存储介质,以VB.NET为开发工具,阐述了二维图形绘制系统中图库中图元存储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图库的数据库化的管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形存储方式,具有存储和复用简单、利于异地传输的特点。此方法建立的图库通用性强,可... 以数据库为存储介质,以VB.NET为开发工具,阐述了二维图形绘制系统中图库中图元存储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图库的数据库化的管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形存储方式,具有存储和复用简单、利于异地传输的特点。此方法建立的图库通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各类二维图形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 VB.NET 二维图形系统 存储介质 开发工具 绘制系统 存储方式 通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Sigma-Delta调制器的PD~α相位补偿器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驰 金予 俞度立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9年第9期1-3,11,共4页
针对高阶Sigma-Delta调制器稳定性差这一现实问题,提出分数阶PD~α相位补偿器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弥补由于高阶Sigma-Delta调制器中多个积分器极点带来的系统相位滞后,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能够避免削弱系统输入信号增益,进一步提高了Sig... 针对高阶Sigma-Delta调制器稳定性差这一现实问题,提出分数阶PD~α相位补偿器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弥补由于高阶Sigma-Delta调制器中多个积分器极点带来的系统相位滞后,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能够避免削弱系统输入信号增益,进一步提高了Sigma-Delta调制器噪声整形能力。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设计所提分数阶PD~α相位补偿器参数,有效减小了所提新型相位补偿器的设计难度。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MA-DELTA调制器 相位补偿器 噪声整形 粒子群算法
原文传递
基于Zynq的虹膜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萌 徐驰 俞度立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0年第2期8-11,共4页
针对虹膜识别系统存在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不足,给出一种基于Zynq的虹膜识别系统设计方法,进一步拓展虹膜识别系统在民用市场中的运用面。具体讲,就是将虹膜图像存储在SD卡内,通过linux的ramfs(am file system)将SD卡中的虹膜图像加载... 针对虹膜识别系统存在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不足,给出一种基于Zynq的虹膜识别系统设计方法,进一步拓展虹膜识别系统在民用市场中的运用面。具体讲,就是将虹膜图像存储在SD卡内,通过linux的ramfs(am file system)将SD卡中的虹膜图像加载到RAM,使用VDMA将虹膜数据从RAM搬运至虹膜降噪IP核进行算法加速,完成矩阵卷积的硬件加速,加速完成的数据通过VDMA,搬运回至RAM,供虹膜处理的下一个阶段使用。实验结是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识别 图像存储 降噪IP核 算法加速
原文传递
多速率信号转换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昕 徐驰 俞度立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0年第5期63-66,78,共5页
为提高Sigma-Delta模数转换器中数字降采样滤波器的适用范围,提出一种多速率信号转换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在特定某款基于Sigma-Delta调制原理的MEMS加速度计系统中,其所用到的数字降采样滤波器仅能处理128 kHz固定速率的Sigma-Delta调... 为提高Sigma-Delta模数转换器中数字降采样滤波器的适用范围,提出一种多速率信号转换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在特定某款基于Sigma-Delta调制原理的MEMS加速度计系统中,其所用到的数字降采样滤波器仅能处理128 kHz固定速率的Sigma-Delta调制信号。因此,本文旨在设计一款多速率信号转换器,对多种速率输入信号进行抽取与插值转换,输出满足降采样滤波器所能处理的固定速率信号,从而满足降采样滤波器的不同应用场景。分析MATLAB仿真数据和FPGA验证结果可得,本文所设计的多速率信号转换器能够保证输出信号的通带噪声水平足够低,通带内有效信号没有发生频率偏移和幅度衰减,系统具有较高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速率转换器 SIGMA-DELTA调制 降采样滤波器 信噪比
原文传递
基于NS-2的移动IPv6扩展模拟研究
16
作者 王铮 赵英 董小国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8年第6期56-58,共3页
网络仿真技术是研究通信网络的有效工具之一。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移动性的良好支持是IPv6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阐述了NS-2在研究移动IPV6方面的应用,并引入了Mobiwan在移动IPv6的广域网模拟方面的缺陷,... 网络仿真技术是研究通信网络的有效工具之一。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移动性的良好支持是IPv6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阐述了NS-2在研究移动IPV6方面的应用,并引入了Mobiwan在移动IPv6的广域网模拟方面的缺陷,重点介绍了一种对Mobiwan的扩展方法,并分析了扩展前后的性能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V6 NS-2 Mobiwan 模拟仿真 扩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