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天然高分子阻燃材料的研究
1
作者 臧文慧 谷晓昱 +3 位作者 张胜 段宇哲 王爱娟 徐艳松 《产业用纺织品》 2016年第9期1-7,共7页
分析DNA、壳聚糖及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的结构及其对织物的阻燃机理,探讨其交联改性的方法以加强它们与织物的结合能力。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 织物 阻燃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纳米短纤维增强EVA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喜山 谷晓昱 +3 位作者 赵斌 许晓光 孙军 张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4-38,共5页
以氢氧化镁[Mg(OH)2]和微胶囊红磷(MRP)为阻燃剂制备了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热失重分析和力学性能研究了硅酸盐纳米短纤维(SNF)以及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g-MAH)的加入对EVA阻燃... 以氢氧化镁[Mg(OH)2]和微胶囊红磷(MRP)为阻燃剂制备了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热失重分析和力学性能研究了硅酸盐纳米短纤维(SNF)以及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g-MAH)的加入对EVA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断面形貌和残炭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12份的EVA-g-MAH后,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到10.2MPa,断裂伸长率达到521%,极限氧指数为39%,垂直燃烧达到V-0级别;当添加20份的SNF后,复合材料各性能最优,拉伸强度为12.3MPa,断裂伸长率为210%,极限氧指数为38%,垂直燃烧达到V-0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硅酸盐纳米短纤维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表面改性在阻燃尼龙6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金晓冬 孙军 +1 位作者 谷晓昱 张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18,106,共4页
采用表面接枝法将氨基磺酸胍(GAS)引入多壁碳纳米管(MWNTs)得到MWNTs-GAS,之后与尼龙6(PA6)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PA6/MWNTs-GAS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MWNTs-GAS可以明显改进材料的阻燃性能,当添加量为3%时,LOI从纯PA6的22.2%提高到24.2%... 采用表面接枝法将氨基磺酸胍(GAS)引入多壁碳纳米管(MWNTs)得到MWNTs-GAS,之后与尼龙6(PA6)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PA6/MWNTs-GAS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MWNTs-GAS可以明显改进材料的阻燃性能,当添加量为3%时,LOI从纯PA6的22.2%提高到24.2%;燃烧时间从纯PA6的24.1 s提高到47.1 s,且熔滴现象与成炭性能显著改善;力学性能方面,与纯PA6相比,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略有下降但拉伸强度明显提高,当添加量为1%时,PA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32.4 MPa提高至45.9 MPa。此外,对MWNTs-GAS在PA6基体中的阻燃及增强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表面改性 尼龙6 阻燃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土增强EVA/NBR阻燃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胜 邹欢 +2 位作者 谷晓昱 孙军 李洪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27,共5页
以氢氧化镁(MH)和红磷(RP)为阻燃剂(FR)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丁腈橡胶(EVA/NBR)阻燃复合材料,并将凹凸棒土(AT)引入到EVA/NBR阻燃复合材料中,以提高其力学性能、耐油性、燃烧性能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含有10份(质量份,下同)AT的... 以氢氧化镁(MH)和红磷(RP)为阻燃剂(FR)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丁腈橡胶(EVA/NBR)阻燃复合材料,并将凹凸棒土(AT)引入到EVA/NBR阻燃复合材料中,以提高其力学性能、耐油性、燃烧性能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含有10份(质量份,下同)AT的阻燃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为10.4MPa,断裂伸长率为627.1%;浸油后拉伸强度变化率从-29.3%降低到-13.2%,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从-25.2%降低到-8.6%,且质量增大变化率从10.7%降低到3.4%;极限氧指数达到了32.2%,UL 94垂直燃烧从无等级提高到V-0级;700℃时残炭量从29.3%提高到35.6%;浸油前后断面观察发现,加入AT后阻燃复合材料的断面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稀-醋酸乙烯共聚物 丁腈橡胶 凹凸棒土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耐油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结构纳米纤维渗透汽化膜的制备及脱盐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斌 曹兵 +1 位作者 王宏来 潘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静电纺丝膜作为纳米纤维支撑层,用顺丁烯二酸(MA)对聚乙烯醇(PVA)进行交联作为致密分离皮层,制备了复合渗透汽化膜。通过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纯水接触角测试(WCA)等测...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静电纺丝膜作为纳米纤维支撑层,用顺丁烯二酸(MA)对聚乙烯醇(PVA)进行交联作为致密分离皮层,制备了复合渗透汽化膜。通过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纯水接触角测试(WCA)等测试手段对复合膜的分离皮层和支撑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纺丝液质量分数为17%、纺丝电压为25kV及纺丝接收距离为15cm时,可以得到纤维直径分布较窄,且主直径为150nm的纳米纤维支撑层。通过MA对PVA进行交联,改善了膜的耐水性能,当羧基与羟基的物质的量比为1∶5时,膜的溶胀度降低到11.8%。最终制得的MA-PVA/PVDF nanofiber复合结构渗透汽化膜,其分离皮层厚度为10μm左右。通过分离性能测试表明,复合纳米纤维渗透汽化膜对NaCl具有优异的脱除效果,脱除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层改性水滑石对尼龙6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喜山 谷晓昱 +3 位作者 侯慧娟 董明哲 江玉 张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共4页
以尼龙6(PA6)为基体,分别用镁铝-碳酸根水滑石(CO3-LDHs)和磷酸二氢根插层改性后的镁铝水滑石(H2PO4-LDHs)作为阻燃剂,制备了PA6/CO3-LDHs和PA6/H2PO4-LDHs无卤阻燃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CO3-LDHs及H2PO4--LDH... 以尼龙6(PA6)为基体,分别用镁铝-碳酸根水滑石(CO3-LDHs)和磷酸二氢根插层改性后的镁铝水滑石(H2PO4-LDHs)作为阻燃剂,制备了PA6/CO3-LDHs和PA6/H2PO4-LDHs无卤阻燃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CO3-LDHs及H2PO4--LDHs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H2PO4-成功插层进入到层间取代了CO23-。通过静态力学测试、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等级(UL-94)的测试,研究了水滑石对材料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2PO4-LDHs更有利于加强PA6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出了LDH的存在对PA6复合材料燃烧过程的影响机理:水滑石的层状结构能够保护分子链;层间水和结构水的释放能够稀释可燃气体并且降低材料温度;磷酸二氢根属于无机磷化物,受热分解时能够促进聚合物脱水成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 镁铝水滑石 阻燃 熔融共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涂料表面喷涂改性HNBR的摩擦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铃欣 关跃 +1 位作者 张立群 卢咏来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1-268,共8页
对含氟涂料表面喷涂改性氢化丁腈橡胶(HNBR)试样的摩擦性能进行研究,并与膨胀石墨改性HNBR试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含氟涂料对HNBR试样表面进行喷涂改性,在摩擦初期即可获得极低的摩擦因数,并在较长时间内将其保持;在大量填充膨胀... 对含氟涂料表面喷涂改性氢化丁腈橡胶(HNBR)试样的摩擦性能进行研究,并与膨胀石墨改性HNBR试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含氟涂料对HNBR试样表面进行喷涂改性,在摩擦初期即可获得极低的摩擦因数,并在较长时间内将其保持;在大量填充膨胀石墨情况下,膨胀石墨改性HNBR试样在摩擦一段时间后可获得并长期保持较低的摩擦因数,但初始摩擦因数很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含氟涂料喷涂改性HNBR试样的减磨机理进行研究,发现喷涂改性方法可在试样表面覆盖一层减磨涂料,从而使试样在摩擦初期就具有极低的摩擦因数;随着摩擦试验的进行,这些含氟涂料游离在摩擦界面上,形成一个连续的减磨层。喷涂工艺对涂层分布的均匀性有影响,从而影响了试样摩擦性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丁腈橡胶 含氟涂料 喷涂改性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熊金平 赵艺阁 +1 位作者 周勇 黄若愚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19,共5页
铝合金材料在加工和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其中表面氧化膜的去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电化学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去除机理以及局限性进行了阐述... 铝合金材料在加工和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其中表面氧化膜的去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电化学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去除机理以及局限性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寻找出一种能够不影响铝合金各项性能而同时高效去除氧化膜的方法提供帮助和指导,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氧化膜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洛石纳米管对膨胀阻燃聚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喜山 谷晓昱 +2 位作者 姜鹏 李玉玲 张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89,共4页
以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为膨胀阻燃体系(IFR)制备了含有埃洛石纳米管(HNTs)的无卤膨胀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和热失重分析仪(TGA)以及锥形量热仪(CONE)研究了天然纳米材料埃洛石纳米管(HNTs)的加入对膨胀阻燃P... 以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为膨胀阻燃体系(IFR)制备了含有埃洛石纳米管(HNTs)的无卤膨胀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和热失重分析仪(TGA)以及锥形量热仪(CONE)研究了天然纳米材料埃洛石纳米管(HNTs)的加入对膨胀阻燃PP阻燃性能与热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残炭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2份(质量分数,下同)的HNTs后,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提高到32%,达到UL-94V0级别,热释放速率降低到222kW/m2,加入HNTs后形成的炭层结构更致密,阻燃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埃洛石纳米管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改性尼龙66织物的吸湿性和燃烧成炭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倩 谷晓昱 +2 位作者 姜鹏 唐浩 张胜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5-9,共5页
采用化学接枝法将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共同接枝到尼龙66织物表面,研究单体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的接枝反应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15%,反应温度80℃,反应时... 采用化学接枝法将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共同接枝到尼龙66织物表面,研究单体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的接枝反应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1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以及扫描电镜(SEM)对接枝织物进行结构表征,表明AMPS与HEMA成功地接枝到织物表面;热重分析(TGA)表明接枝后织物的热分解温度降低,残炭率提高。织物接枝后吸湿性提高,接枝率为8.8%时,润湿时间从417.3 s降低到25.2 s;熔滴数明显减少,机械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整理 化学接枝 抗熔滴 吸湿性 成炭性 尼龙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6织物微波法接枝丙烯酰胺的阻燃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静然 张胜 +2 位作者 谷晓昱 江玉 唐武飞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4,30,共5页
采用微波接枝法,将丙烯酰胺(AM)接枝到尼龙66织物的表面。研究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3%、单体浓度2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0 min。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 采用微波接枝法,将丙烯酰胺(AM)接枝到尼龙66织物的表面。研究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3%、单体浓度2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0 min。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表征,接枝单体成功接枝到尼龙66织物表面;热重分析(TG)表征接枝后织物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极限氧指数(LOI)及垂直燃烧表征接枝后织物的耐燃烧性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微波接枝 丙烯酰胺 尼龙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3C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勇 方坤 +1 位作者 熊金平 刘昱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40,共3页
通过金相分析、10%草酸浸蚀试验和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对HR3C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HR3C不锈钢进行10%草酸浸蚀试验后其金相组织呈沟状;对其进行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后发现,HR3C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敏感性低... 通过金相分析、10%草酸浸蚀试验和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对HR3C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HR3C不锈钢进行10%草酸浸蚀试验后其金相组织呈沟状;对其进行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后发现,HR3C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敏感性低,属于耐晶间腐蚀的钢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晶间腐蚀 敏感性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的市场现状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胜 谷晓昱 《塑料助剂》 2013年第6期12-15,共4页
分析了阻燃剂在塑料市场的发展趋势,并以溴系环保型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的特点为基础,分析了十溴二苯乙烷及溴系阻燃剂的发展方向,并对十溴二苯乙烷的规模做出了统计和展望。
关键词 环保阻燃剂 溴系阻燃剂 十溴二苯乙烷 市场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在己内酰胺中耐蚀性的研究
14
作者 王博 周勇 +4 位作者 王文英 苏同君 张海英 黄金鸣 熊金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30,共5页
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304L、316L、2205、2507和904L五种不锈钢在50℃和120℃己内酰胺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50℃下五种不锈钢在己内酰胺介质中都可以发生钝化,只是这几种不锈钢的钝化电流密度和钝化区电位范围不尽相同;而12... 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304L、316L、2205、2507和904L五种不锈钢在50℃和120℃己内酰胺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50℃下五种不锈钢在己内酰胺介质中都可以发生钝化,只是这几种不锈钢的钝化电流密度和钝化区电位范围不尽相同;而120℃下五种不锈钢都难于钝化,均发生活性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己内酰胺 电化学行为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层改性水滑石对聚丙烯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涂永鑫 张胜 +3 位作者 唐武飞 孙军 李洪飞 谷晓昱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1,25,共4页
通过阴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了对氨基苯磺酸(AB)插层水滑石(AB-LDHs),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好的聚丙烯(PP)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改性水滑石表征,表明对氨基苯磺酸根离子部分插层水滑... 通过阴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了对氨基苯磺酸(AB)插层水滑石(AB-LDHs),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好的聚丙烯(PP)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改性水滑石表征,表明对氨基苯磺酸根离子部分插层水滑石。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和热失重(TGA)的测试结果表明,无论LDHs还是AB-LDHs,都能使复合材料的LOI提高,抗熔滴时间延长,热稳定性和成炭率也提升,且AB-LDHs的效果更好。少量LDHs或AB-LDHs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水滑石 阻燃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相转化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屈婷 曹兵 +1 位作者 叶展宏 潘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9-52,共4页
研究了不同超声条件下所制备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结构和性能。通过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广角X射线衍射仪等对所制备的PVDF膜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场的加入在保证膜截留率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PVDF... 研究了不同超声条件下所制备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结构和性能。通过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广角X射线衍射仪等对所制备的PVDF膜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场的加入在保证膜截留率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PVDF膜的通量。超声条件为(100kHz/300W)时,膜水通量和玫瑰红水溶液(10mg/L)通量提高幅度较大,分别提高了46.1%和43.4%,并且截留率仍保持在80.0%左右。超声辅助相转化过程中,PVDF有部分β晶型向α晶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 相转化 聚偏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法聚酰亚胺纳滤膜的制备——凝胶化过程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胥建美 曹兵 +1 位作者 谢泓辉 潘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0-133,共4页
采取两步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纳滤膜。由于固液相转化法是制备纳滤膜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为改善加工工艺,文中在固液相转化前首先进行了凝胶化处理,然后再经过相转化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酸(PAA)纳滤膜,最后通过化学亚胺化形成PI纳滤膜。... 采取两步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纳滤膜。由于固液相转化法是制备纳滤膜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为改善加工工艺,文中在固液相转化前首先进行了凝胶化处理,然后再经过相转化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酸(PAA)纳滤膜,最后通过化学亚胺化形成PI纳滤膜。XRD结果显示,PAA膜在19°左右显示出较尖锐的反射峰,不同溶剂对PAA诱导结晶产生凝胶结构的能力不同,其诱导PAA结晶的能力强弱关系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N,N-二甲基甲酰胺(DMF),此步中凝胶强弱会导致其膜结构与性能的很大变化。使用NMP为溶剂并经过凝胶化处理的PAA膜具有最高通量和截留率,分别为98 L/(m2·h)和98%。化学亚胺化会使膜结构前后发生改变,PI膜的皮层变致密,并导致通量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纳滤膜 凝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在己内酰胺溶液中腐蚀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文英 周勇 熊金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9-43,共5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和交流阻抗谱法研究了2507双相不锈钢在己内酰胺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与机制。实验结果表明,2507双相不锈钢在己内酰胺溶液中呈现出活性溶解状态,其表面吸附钝化膜较难形成;室温下(25℃)2507双相不锈钢的腐蚀速率随己内... 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和交流阻抗谱法研究了2507双相不锈钢在己内酰胺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与机制。实验结果表明,2507双相不锈钢在己内酰胺溶液中呈现出活性溶解状态,其表面吸附钝化膜较难形成;室温下(25℃)2507双相不锈钢的腐蚀速率随己内酰胺溶液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当己内酰胺溶液质量分数为40%时,腐蚀速率最大;2507双相不锈钢在40%的己内酰胺溶液中的耐蚀性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07双相不锈钢 己内酰胺 耐蚀性 极化曲线 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