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文翰 蔡孟深 +1 位作者 应百平 冯锐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2-206,共5页
从百部科黄精叶钩吻属植物金刚大(Croomia japonica Miq)的根部分得五个成分,分别为粉蕊黄杨胺A(pachysamine A,Ⅰ)、金刚大啶(croomionidine,Ⅱ)、金刚大碱(croomme,Ⅲ)、脱氢金刚大碱(didehydrocroomine,Ⅳ)和β-谷甾醇。应用波谱(IP,... 从百部科黄精叶钩吻属植物金刚大(Croomia japonica Miq)的根部分得五个成分,分别为粉蕊黄杨胺A(pachysamine A,Ⅰ)、金刚大啶(croomionidine,Ⅱ)、金刚大碱(croomme,Ⅲ)、脱氢金刚大碱(didehydrocroomine,Ⅳ)和β-谷甾醇。应用波谱(IP,MS,~1HNMR和^(13)CNMR等)分析、理化数据测定和化学转化,确定丁它们的结构,其中金刚大啶为新甾体生物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大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三嗪类化合物的研究(Ⅸ)——3-氧代-2,3-二氢-6-甲硫基吡唑[3,4-e]并-1,2,4-三嗪的合成及其化学性质
2
作者 蔡孟深 陈文政 程铁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6期523-527,共5页
研究了3-氧代-2,3-二氢-6-甲硫基吡唑[3,4-e]并-1,2,4-三嗪的合成及其对酸、碱的不稳定性、对胺的取代反应以及关键性中间体-3,5-二甲硫基-1,24-三嗪-6-羧酸乙酯的亲核性取代反应活性。
关键词 取代反应 亲核性 化学性质 羧酸乙酯 甲硫基 三嗪 反应活性 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贝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扈成浩 尚尔宁 +1 位作者 林文翰 蔡孟深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516-521,共6页
从宁夏贝母(Frdillapia taipaiensis P. Y. Li var. ningxiaensis Y. K. Yang et. J. K. Wu)的鳞茎中分得六个异甾体生物碱成分,鉴定为宁贝素(taipaienine,Ⅰ)、川贝酮(chuanbeinone,Ⅱ)、西贝素(imperialine,Ⅲ)、贝母乙素(verticinone... 从宁夏贝母(Frdillapia taipaiensis P. Y. Li var. ningxiaensis Y. K. Yang et. J. K. Wu)的鳞茎中分得六个异甾体生物碱成分,鉴定为宁贝素(taipaienine,Ⅰ)、川贝酮(chuanbeinone,Ⅱ)、西贝素(imperialine,Ⅲ)、贝母乙素(verticinone,Ⅳ)、贝母辛(peimissine,Ⅴ)和异贝母甲素(isoverticine,Ⅵ).其中T为一新C-去甲-D-高甾生物碱。应用波谱分析(IR,MS,~1HNMR和^(13)CNMR)等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贝母 异甾生物碱 贝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斩龙剑中新苯丙素甙的结构鉴定 被引量:7
4
作者 林文翰 王天欣 +1 位作者 蔡孟深 尚尔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752-756,共5页
从玄参科植物斩龙剑(Veronivastrumsibirica(L.)Pennell.)的根部分得九种化学成分,分别为斩龙剑甙A(sibiriosideA,Ⅰ)斩龙剑甙B(sibiriosideB,Ⅱ),异阿魏酸(i... 从玄参科植物斩龙剑(Veronivastrumsibirica(L.)Pennell.)的根部分得九种化学成分,分别为斩龙剑甙A(sibiriosideA,Ⅰ)斩龙剑甙B(sibiriosideB,Ⅱ),异阿魏酸(isoferulicacid,Ⅲ),6-(4-methoxyferulpol)mioporoside(Ⅳ),scrophularioside(Ⅴ),6-O-阿魏酰梓醇(6-O-trans-feruloylcatalpol,Ⅵ),阿魏酸(ferulicacid,Ⅶ),胡萝卜甾醇(daucosterol,Ⅷ)和β-谷甾醇(Ⅸ)。其中斩龙剑甙A和斩龙剑甙B为新苯丙素甙化合物,应用波谱分析和理化数据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斩龙剑 斩龙剑甙A 斩龙剑甙B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藁本保肝有效成分类似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丁平羽 于德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817-822,共6页
从新疆藁本根茎提取物中,发现3种有降酶活性的类似结构的化合物,为进一步研究其构效关系,本文报道其中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类似物的合成。
关键词 新疆藁本 构效关系 降转氨酶活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橐吾属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宏明 贾忠建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A10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狭苞囊吾 菊科 橐吾属 倍半萜 化学成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取代苯甲酰甲基肉桂酰胺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平羽 于德泉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3-27,共5页
以3,4-亚甲二氧基-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在α-氨基苯乙酮的氮原子上引入取代肉桂酰基,设计合成了6个目标化合物.初步的药理筛选表明这些化合物的降酶活性均不明显,其中2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关键词 取代苯甲酰 甲基肉桂酰胺 药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麻酰胺及其类似物的合成
8
作者 丁平羽 朱小祥 +1 位作者 蔡孟深 于德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755-760,共6页
升麻酰胺是从兴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根茎中分到的新天然产物,本文经7步反应完成了该化合物的全合成,总收率为31%,三氟乙酰氧基用作C1的离去基团,其结构经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证实与天然物相一致... 升麻酰胺是从兴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根茎中分到的新天然产物,本文经7步反应完成了该化合物的全合成,总收率为31%,三氟乙酰氧基用作C1的离去基团,其结构经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证实与天然物相一致。此外,还报道其7个类似物的合成及初步的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麻酰胺 兴安升麻 抗肿瘤活性 升麻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合成多肽抗原免疫效果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石佑恩 何静 +4 位作者 曹胜利 杨亚利 秦至辉 陈阳龙 蔡孟深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19-422,共4页
人工合成的10个不同血吸虫多肽片段对小鼠进行免疫保护实验,采用200μg/只皮下注射,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2周,以(40±2)条日本血吸虫正常尾蚴攻击感染。另设不免疫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为对照组。实验组小... 人工合成的10个不同血吸虫多肽片段对小鼠进行免疫保护实验,采用200μg/只皮下注射,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2周,以(40±2)条日本血吸虫正常尾蚴攻击感染。另设不免疫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为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分别获得10.7%~73.6%的减虫率、23.0%~75.9%的减卵率和-11.22%~66.78%的虫卵结节减小率。各实验组血清抗体均为阳性,随时间的延长有增高趋势。实验提示,以寡赖氨酸为母校,连接4个或8个抗原肽的多肽抗原效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多肽抗原 保护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丝氨酸的全合成研究 Ⅰ.从D-葡萄糖合成3-[(3′R,5′S)-7′-氧代-1′-氮杂-4′-氧杂双环[3.2.0]-庚-3′-基]-3-O-苄基-(2S,3S)-丝氨酸及其(3′R,5′R)-差向异构体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军良 张秋荣 +1 位作者 甄济生 张致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125-1132,共8页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侧链氨基酸合成,与β-内酰胺缩合,嗯唑烷环合和除保护基等反应合成了棒丝氨酸的O-苄基衍生物,3-[(3′R,5′S)-7′-氧代-1-氮杂-4-氧杂双环[3.2.0]-庚-3′-基]-3-O-苄基-(2S,3S)-丝氨酸(17)及其(3′R,5′R)差向异构体(...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侧链氨基酸合成,与β-内酰胺缩合,嗯唑烷环合和除保护基等反应合成了棒丝氨酸的O-苄基衍生物,3-[(3′R,5′S)-7′-氧代-1-氮杂-4-氧杂双环[3.2.0]-庚-3′-基]-3-O-苄基-(2S,3S)-丝氨酸(17)及其(3′R,5′R)差向异构体(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丝氨酸 氧青霉烷 棒霉素 抗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与丝裂霉素交联物对人胃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亚云 王耐勤 +2 位作者 李农 崔季巧 董志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801-806,共6页
本文选用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oAb)3H 11与Mitomycin C(MMC)制备交联物。体外实验结果表明,3H 11-MMC对人胃癌细胞BGC 823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而且有明显的选择性:3H 11-MMC(相当于MMC 100 ng/ml)对靶细胞的杀伤率为71%,而对非靶细胞MCF-7... 本文选用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oAb)3H 11与Mitomycin C(MMC)制备交联物。体外实验结果表明,3H 11-MMC对人胃癌细胞BGC 823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而且有明显的选择性:3H 11-MMC(相当于MMC 100 ng/ml)对靶细胞的杀伤率为71%,而对非靶细胞MCF-7仅为14%。MoAb 3H11与靶细胞预温后可使杀伤率(1 μg/ml)由85%下降为38%,而与MoAb 3G9预温却无明显影响。体内实验表明。3 H 11-MMC处理组,肿瘤形成的时间较各对照组明显延长,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具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丝裂霉素 胃癌 细胞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类研究Ⅱ.桂皮酸类糖酯的FABMS研究
12
作者 余诚方 刘倩 +3 位作者 蔡孟深 梁伟升 庞吉海 杨缤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97-102,共6页
本文报道使用快原子轰击技术测定14个桂皮酸类化合物糖酯的质谱,均获得明显的准分子离子(M+H)^+。本文还对这类化合物的FABMS的裂解方式进行讨论,并与EIMS进行比较。这类化合物的FABMS与大多数的EIMS在文献中尚未见报道。
关键词 糖类 桂皮酸类糖酯 FABMS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研究——Ⅴ.双乙酰赛吲哚霉素的全合成
13
作者 张军良 蔡孟深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4-89,共6页
赛吲哚霉素的双乙酰衍生物已由吲哚瞒-吲哚法合成.吲哚-3-乙酸经催化氢化,甲酯化和氨解反应得到吲哚瞒-3-乙酰胺(9);将4-去氧-D-核-吡喃己糖以三苯甲基保护后乙酰化.消除保护基再经氧化和甲酯化等反应,得到1,2,3-O-三乙酰基-4-去氧-β-D... 赛吲哚霉素的双乙酰衍生物已由吲哚瞒-吲哚法合成.吲哚-3-乙酸经催化氢化,甲酯化和氨解反应得到吲哚瞒-3-乙酰胺(9);将4-去氧-D-核-吡喃己糖以三苯甲基保护后乙酰化.消除保护基再经氧化和甲酯化等反应,得到1,2,3-O-三乙酰基-4-去氧-β-D-核-吡喃己糖醛酸甲酯(6),将化合物6和9先缩合后脱氢即得到赛吲哚霉素的双乙酰衍生物2.赛吲哚霉素的类似物1-(3-氨羰甲基吲哚基)-2,3,4,6-O-四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3)也由相似的方法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酰赛吲哚霉素 全合成 赛吲哚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便的3-巯基-5-羟基-1,2,4-三嗪的合成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光清 程铁明 蔡孟深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27-28,共2页
1,2,4-三嗪类化合物具有干扰核酸代谢作用,多年来受到药物化学工作者们的重视。3-巯基-5-羟基-1,2,4-三嗪(I)是合成1,2.4-三嗪类化合物的一种重要中间体。
关键词 3-巯基-5-羟基-1 2 4-三嗪 合成 1 2 4-三嗪类化合物 药物中间体 乙醛酸硫代缩氨脲
原文传递
烟曲霉震颤素B的制备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江 杨振军 孟昭赫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82-285,共4页
为了自行制备烟曲霉震颤素B(FTB),在FTB高产菌株筛选的基础上,选用高产菌株烟曲霉C4104和3656在5kg大米培养基中进行产毒培养。培养物用乙酸乙酯提取,无水硫酸钠去除水分,正己烷去脂,硅胶H柱层析,活性炭脱... 为了自行制备烟曲霉震颤素B(FTB),在FTB高产菌株筛选的基础上,选用高产菌株烟曲霉C4104和3656在5kg大米培养基中进行产毒培养。培养物用乙酸乙酯提取,无水硫酸钠去除水分,正己烷去脂,硅胶H柱层析,活性炭脱色,甲醇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细针状晶体约4.0g。两株菌的平均产毒量约为800mg/kg大米。本改良方法的收率约为20%,远高于文献报道的收率(1.11%)。经熔点、紫外、红外、元素分析、质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等化学分析鉴定,其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确证为含有一个结晶水的FTB。根据谱学数据,对自行制备的FTB分子结构中的碳、氢归属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震颤素B 制备
原文传递
3D NMR技术及应用(上)——原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文翰 蔡孟深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9-63,F003,共6页
近十几年,核磁共振(NMR)法在技术开发上有两方面的飞跃发展:其一为采用超导磁铁如500MHz或600MHz等高磁场NMR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其二为采用脉冲傅立叶变换的脉冲技术的开发。自1976年Ernst等阐述了2D NMR的基本原理以来。
关键词 NMR 化学结构 有机化合物
原文传递
3D NMR技术及应用(下)——应用
17
作者 林文翰 蔡孟深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7-64,共8页
前文曾介绍了HMQC-COSY谱及其在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中的应用。
关键词 NMR 化学结构 有机化合物
原文传递
革兰氏阴性细菌O抗原寡糖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键 毛建民 蔡孟深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30,共6页
寡糖、多糖和糖缀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构特征以及人工合成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对革兰氏阴性细菌O-多糖(抗原决定簇AntigenicDeterminant)和O-寡糖的研究在诊断学及预防学上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结... 寡糖、多糖和糖缀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构特征以及人工合成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对革兰氏阴性细菌O-多糖(抗原决定簇AntigenicDeterminant)和O-寡糖的研究在诊断学及预防学上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结构测定和合成研究有了很大发展。本文主要介绍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和沙雷氏菌O-抗原寡糖的研究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寡糖 细菌 革兰氏阴性 O-抗原寡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