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乡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行为调查: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2020年队列研究
1
作者 刘涵 单清 +1 位作者 梁兰玉 刘韬滔 《中国医刊》 202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城乡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2020年数据,纳入2015年调查时老年(6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健康生活行为分为健康生活组与非健康生活组,比较... 目的调查中国城乡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2020年数据,纳入2015年调查时老年(6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健康生活行为分为健康生活组与非健康生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教育程度、城乡分布等)、健康生活行为习惯(饮酒、吸烟、日常运动强度)、生理与健康状态(健康自评、高血压控制等)、药物治疗情况等。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2018年随访结果中患者健康生活行为是否改变将非健康生活组分为健康行为矫正组与健康行为未矫正组,健康生活组分为健康行为保持组与健康行为未保持组,比较2020年4个亚组的随访预后结果。结果共纳入32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健康行为组患者1650例(50.6%),非健康行为组患者1610例(49.4%)。以健康生活行为作为因变量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5.219,95%CI 4.339~6.278,P<0.001)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健康生活行为的影响因素;健康生活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较高的体重指数(OR=0.993,95%CI 0.982~1.004)、城市居住(OR=0.783,95%CI 0.619~0.992)和与配偶同居(OR=0.769,95%CI 0.634~0.932)。根据2018年随访结果,健康行为保持组患者共734例(22.5%),健康行为未保持组患者共912例(28.0%),非健康行为纠正组患者262例(8.0%),非健康行为未纠正组患者1342例(41.2%)。随访至2020年,健康行为未保持组死亡率(9.6%)高于健康行为保持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健康行为未纠正组死亡率(7.7%)高于非健康行为矫正组(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城乡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遵循健康生活方式比例较低,多种因素会影响其健康生活行为,改变其中长期预后结果。应进一步提倡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健康生活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
作者 于福娟 崔玲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9-14,共6页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的首选静脉通路。PICC置管可能引发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形成、导管异位等并发症,其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就老年恶性肿瘤PIC...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的首选静脉通路。PICC置管可能引发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形成、导管异位等并发症,其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就老年恶性肿瘤PICC置管患者并发CRBSI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针对性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老年患者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化疗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轩 邓颖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2-8,共7页
吞咽功能障碍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受损与中风部位和范围、神经通路的受损程度以及相关的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随着脑卒中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受损与中风部位和范围、神经通路的受损程度以及相关的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随着脑卒中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干预措施逐渐多样化和个体化。本研究主要回顾和总结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包括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评估工具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以期为临床研究以及治疗的多元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老年人群 吞咽功能障碍 评估 神经功能 营养支持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山东两地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尚昕 闫佳惠 +9 位作者 徐冲 石婧 王淑君 刘永泉 马吉祥 李佳蔚 祁静 陈良侠 于普林 周白瑜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从躯体、心理、社会多维度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我国老年人健康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梅园社区和山东省潍坊青州市邵庄镇南王孔村667名≥60岁老年人[年龄(70.7±8.4)岁,男... 目的从躯体、心理、社会多维度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我国老年人健康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梅园社区和山东省潍坊青州市邵庄镇南王孔村667名≥60岁老年人[年龄(70.7±8.4)岁,男性282名,女性385名]以入户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综合评估和分析老年人躯体、心理、社会和整体健康的状况。结果老年人整体健康率为24.7%(165名),躯体、心理和社会健康率分别为69.6%(464名)、85.6%(571名)和28.3%(189名)。不同年龄组整体、躯体、心理和社会健康中不同健康状态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46、99.011、65.270和26.556)。在整体健康维度,全年龄组和60~<70岁组健康比例总体间(χ^(2)=6.552和12.964)和男性间(χ^(2)=12.855和23.290)农村高于城市。在心理健康维度,70~<80岁组基本健康比例女性高于男性(χ^(2)=4.919);全年龄组及70~<80岁组基本健康比例农村高于城市(χ^(2)=5.439和5.977)、农村女性高于城市女性(χ^(2)=6.187和6.169)。在社会健康维度,≥80岁组不健康比例女性高于男性(χ^(2)=5.485);全年龄组总体间、男性间、女性间健康比例农村高于城市(χ^(2)=8.390、9.801和7.397);60~<70岁组健康比例总体间、男性间农村高于城市(χ^(2)=5.943和20.399),不健康比例城市女性高于农村女性(χ^(2)=9.474);70~<80岁组基本健康比例总体间、女性间农村高于城市(χ^(2)=7.075和1.049);≥80岁组社会基本健康比例总体间、男性间农村高于城市(χ^(2)=7.519和6.812),P值均<0.05。结论老年人的整体、躯体、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随增龄变差;高年龄段老年女性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较老年男性差;农村老年人,尤其是低年龄段农村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好于城市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状况 老年人保健服务 卫生服务需求 健康教育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老年人衰弱防治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白瑜 于普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衰弱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易损状态,表现为抵抗应激的能力下降,可用于解释同龄人群衰老速度的异质性,特征是多个生理系统的储备和功能下降而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并与不良后果相关,如跌倒、失能和死亡。该文呼吁重视对衰弱的流行病学研究... 衰弱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易损状态,表现为抵抗应激的能力下降,可用于解释同龄人群衰老速度的异质性,特征是多个生理系统的储备和功能下降而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并与不良后果相关,如跌倒、失能和死亡。该文呼吁重视对衰弱的流行病学研究、衰弱的社区和临床防治研究,以及“老年保护剂”抗衰弱的研究,促进研究转化,有助于开发新的防治措施,促进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生理学现象 健康老龄化 生活质量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和高速磨钻在老年颈椎后路椎板成形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尹自龙 屈文静 +5 位作者 王强 许正男 王晓滨 张啓维 孙常太 文良元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11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骨刀和高速磨钻在颈椎后路椎板成形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医院行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患者110例,根据术中使用切骨工具分成超声骨刀组(ultrasonic osteotome,UO组)和高速磨钻(high speed... 目的比较超声骨刀和高速磨钻在颈椎后路椎板成形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医院行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患者110例,根据术中使用切骨工具分成超声骨刀组(ultrasonic osteotome,UO组)和高速磨钻(high speed drill,HD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前及术后6、12、24个月评价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术后6、12、24个月门轴椎板愈合情况。结果UO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HD组患者显著下降,手术时间较HD组患者显著缩短,术后引流量、引流天数较HD组患者显著下降,较HD组患者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12、24个月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椎板愈合数、椎板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12、24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HD组术前及术后6、12、24个月ODI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89.062,P=0.000);UO组术前及术后6、12、24个月ODI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98.158,P=0.000);两组神经功能均获得改善。HD组有1例患者术中发生了硬膜囊损伤后脑脊液漏,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057,P=0.811)。结论超声骨刀在颈椎椎板成形内固定术中应用能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颈椎后路 高速磨钻 脑脊液漏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提升老年病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7
作者 刘洋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提升老年病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工作积极性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病房两个科室共计29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将PDCA循环管理法融入常规护理管...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提升老年病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工作积极性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病房两个科室共计29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将PDCA循环管理法融入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工作积极性、工作状态,评价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盖洛普Q12调查表(GWA)评分和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职业倦怠量表(MB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病科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老年病 护理质量 工作积极性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发力 多元融合 全力构建老年安全服务新格局——“老年护理”专栏第二期导读
8
作者 孙超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1-1,共1页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将由老龄化社会进入到老龄社会,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最高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接近30%。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得老...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将由老龄化社会进入到老龄社会,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最高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接近30%。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得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提高老年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满足老年人全方位、多层次护理需求,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支撑。“老年护理”专栏重点分析了各专科老年人照护的特点,关注了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整合了患不同疾病老年人的并发症、新技术应用、延续性护理等进展,同时介绍了安宁疗护相关举措在老年人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全方位、多角度聚焦老年患者的护理,以期为医院、社区、家庭的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年护理 延续性护理 安宁疗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疼痛相关指南进展
9
作者 彭雪清 王培 齐晓玖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老年人群的疼痛管理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老年人疼痛相关指南的筛查,使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Ⅱ)进行质量评价、评级,形成推荐意见的汇总,旨在为规范老年疼痛管理提供依据,以及为制定符合我国老年人特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老年人群的疼痛管理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老年人疼痛相关指南的筛查,使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Ⅱ)进行质量评价、评级,形成推荐意见的汇总,旨在为规范老年疼痛管理提供依据,以及为制定符合我国老年人特点的老年疼痛管理指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疼痛管理 指南 癌症 糖尿病 痛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老年患者衰弱现状及中医证候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亚强 关欣 +12 位作者 李晔 王宝 乔琳琳 闫小光 黄飞 王培 王正 王峥 李金辉 陶睿 王晓莉 滑莹莹 李怡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8期894-902,共9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综合医院中医科就诊的老年人衰弱现状及中医证候。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7月北京市7个城区各1家综合医院中医科就诊的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搜集基础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衰弱评估... 目的调查北京市综合医院中医科就诊的老年人衰弱现状及中医证候。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7月北京市7个城区各1家综合医院中医科就诊的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搜集基础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衰弱评估,并进行中医辨证。结果获得有效问卷共1052份。无衰弱者179例(17.0%)、衰弱前期者267例(25.4%)、衰弱者606例(57.6%)。衰弱指数(IM-FI):女性>男性;重体力劳动者低于中体力劳动者、轻体力劳动者、非体力劳动者;自理程度越差即生理失能越高,IM-FI越高;与过敏史、独居史、多重用药、长期疼痛史、慢性病史相关;采取干预措施(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者高于无干预者(P<0.05)。慢性疾病前5依次为:高血压508例(48.29%)、血脂异常302例(28.71%)、冠心病290例(27.57%)、糖尿病280例(26.62%)、慢性胃炎196例(18.63%)。症状前5依次为健忘、倦怠乏力、夜尿频数、气短、不寐。无衰弱、衰弱前期、衰弱老年人群的主要证素均为气虚证,占60.30%~70.62%;血瘀证在衰弱前期和衰弱老年人中分别占44.57%、58.42%;痰浊证则是无衰弱老年人常见的第2证素,占44.13%。本研究涉及中医证候213种,前3位依次为气虚痰浊证、气虚血瘀证、阴虚夹热证;无衰弱组52种,气虚痰浊证居首位占20.67%;衰弱前期组93种,气虚血瘀证占10.11%、气虚痰浊证占9.36%,分居前2位;衰弱组188种,兼夹证多且复杂交织,证候占比均小于5%。各证型的IM-FI以阳虚证最高,其次为血虚证、气滞证、血瘀证、湿证。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法在老年人中接受度较高。结论北京市综合医院中医科就诊的老年人衰弱程度与性别、年龄、职业类型、独居现状、过敏史、多重用药、长期疼痛、自理程度、中医干预情况、老年常见病有相关性;衰弱老年人常合并多系统病症,中医证候复杂多样,兼夹证候越多,衰弱程度越高;血瘀证可能是影响老年衰弱的重要证素;中西医结合是干预老年衰弱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衰弱 北京市 综合医院 中医科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照顾者与护士协作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周娇 张洁 +3 位作者 孙雨彤 王海妍 张丹丹 王宇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9期97-102,共6页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照顾者与护理人员协作关系的总体状况,分析两者之间协作关系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双方有效协作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选取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的老年患者的照...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照顾者与护理人员协作关系的总体状况,分析两者之间协作关系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双方有效协作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选取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的老年患者的照顾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及照顾者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及跨文化调适后的家庭协作量表(FCS)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住院患者的照顾者与护士的协作得分为(91.1±10.04)分,其中照顾者的文化程度、是否与患者同住等因素影响照顾者与护士的协作水平(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的照顾者与护士的协作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人员应关注照顾者的文化水平、是否与患者同住等方面,根据情况给予个体化指导,并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水平,及时识别照顾者需要,为提高护理质量及满足老年人对日常延续照料的需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照顾者 护士 协作 家庭协作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在普外科老年人群中应用现状与进展
12
作者 戴尧 季昱东 +4 位作者 朱青 马洁 庞明泉 樊海宁 崔红元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营养不良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导致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延迟康复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因此,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老年人群营养不良的诊... 营养不良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导致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延迟康复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因此,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老年人群营养不良的诊断主要包括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主观全面评定(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等。GLIM进入临床应用较晚,能否全面反映外科老年人群的营养状态仍有争议。本文主要探讨GLIM在普外科老年人群中诊断营养不良的应用现状,旨在为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普外科 老年人 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老年皮肌炎合并吞咽困难和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
13
作者 王灿 贾雪飞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75-79,共5页
本文总结1例老年皮肌炎合并吞咽困难和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经验。针对患者的吞咽困难以及营养状况及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方案,同时加强皮肤护理,严格规范用药,积极处理并发症,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稳定患者情绪,改善吞咽障碍... 本文总结1例老年皮肌炎合并吞咽困难和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经验。针对患者的吞咽困难以及营养状况及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方案,同时加强皮肤护理,严格规范用药,积极处理并发症,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稳定患者情绪,改善吞咽障碍,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吞咽困难 营养支持 皮疹 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房护士践行吸痰操作规范现状的横断面调查
14
作者 周晓娟 赵鑫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目的了解和分析老年病房护士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践行吸痰护理实践指南及规范的现况,为临床护理实践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观察并记录某三甲医院76名老年病房护士的200次吸痰操作,将其中与指南和规范不符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和分析老年病房护士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践行吸痰护理实践指南及规范的现况,为临床护理实践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观察并记录某三甲医院76名老年病房护士的200次吸痰操作,将其中与指南和规范不符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吸痰选取的负压范围、持续时长及几项基本信息与吸痰并发症发生率和一次吸净痰液率的相关性。结果超过半数护士在吸痰操作中发生三种及以上的不规范行为,62.00%(124/200)的护士吸痰前未洗手,61.00%(122/200)的护士在吸痰前未评估吸痰指征,23.50%(47/200)的护士吸痰前手套污染,36.00%(72/200)的护士在吸痰前未检查负压,本次护士所采取的吸痰负压值和吸痰持续时间均大于指南中推荐数值。此外,吸痰负压每增加1 mm Hg,一次吸净痰液的成功率就会提高1.90%(P<0.05);一次气管内吸痰时间每增加1 s,一次吸净痰液率就会提高3.50%(P<0.05),同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1.90%(P<0.05)。结论护士实施吸痰操作时存在较多与指南和规范不符的行为,护理管理者需要针对不规范的护理行为进行质量问题改善,同时指导护士控制一次气管内吸痰时间,适当增大吸痰负压,以寻求最佳吸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 吸痰负压 吸痰时间 护士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护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分析
15
作者 陈凯彤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37-40,共4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老年护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老年护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现状,结合当下国情,提出科学的、具体的老年护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合理化建议,加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和队... 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老年护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老年护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现状,结合当下国情,提出科学的、具体的老年护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合理化建议,加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我国老年护理行业的需求,推动全面健康老龄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护理 人才培养 健康老龄化 医疗养老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颖 黄山 +1 位作者 胡慧秀 孙超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衰弱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衰弱,分为衰弱前期... 目的探讨衰弱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衰弱,分为衰弱前期组(102例)、衰弱组(47例)和未合并衰弱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随访24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全因死亡、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3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脑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209例患者中,衰弱组和衰弱前期组的B型利钠肽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中共发生33例(15.8%)脑血管事件,包括5例(2.4%)全因死亡,28例(13.4%)再发。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提示,衰弱组复发或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83,P=0.049)。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衰弱和心房颤动可能是发生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衰弱可增加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风险,且为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老年 脑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老年人肌少症的预防和管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超 于普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33-436,共4页
肌少症可增加老年人跌倒、失能、再住院和死亡风险,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给我国医疗系统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目前,我国公众对肌少症的危害认知不足,亟须加强老年人肌少症的预防和管理。
关键词 衰弱 老年人 肌肉骨骼生理现象 营养不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用药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敏 邹彤 +3 位作者 徐蕾 何清华 裴作为 汪芳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目的探讨多重用药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期间本院收治的65岁及以上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并进行回顾性病例调查,结合电话、门诊及住院病例查询等方式随访至少5年,评价不同用... 目的探讨多重用药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期间本院收治的65岁及以上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并进行回顾性病例调查,结合电话、门诊及住院病例查询等方式随访至少5年,评价不同用药种类的患者出现肝肾功能变化、药品不良反应(ADR)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差异。结果共29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79.2±5.9)岁,80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141例(47.8%)。平均患病种类(6.5±1.9)种,平均用药种类(8.3±3.2)种,用药在5种以上患者共267例(90.5%),采取抗血小板治疗者223例(75.6%),抗凝治疗63例(21.4%)。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根据患者用药种类分为多重用药A组(用药≥8种)和多重用药B组(用药<8种)。低龄老年组(年龄<80岁)中,A组患者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比例较B组更高(分别为36.0%比21.5%,52.0%比31.6%,P<0.05)。高龄老年组(年龄≥80岁)中,A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较B组更差(2.2±0.9比2.1±1.0,P<0.05)。在长达至少5年的随访中,无论哪个年龄组的老年患者,A组患者的MACCE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出血发生率略高于B组(P>0.05),但A、B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ADR及死亡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用药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患者中比例更高。随访中,除了出血风险略高于其他人群,尚未发现多重用药导致的肝肾功能恶化、其他ADR和死亡率增加。因此,在诊治这类心血管高危人群时,应当给予全面优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精简治疗方案,争取最佳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老年共病 多重用药 冠心病 心房颤动 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玲玲 王颖 +1 位作者 孙超 胡慧秀 《现代临床护理》 2022年第10期7-12,共6页
目的了解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32例中老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 目的了解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32例中老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uality of discharge teaching scale,QDTS)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06.14±11.51)分,其中适应能力维度得分最高,个人状态维度得分最低。伤口情况(β=-0.203,P=0.010)、出院指导质量中的需要内容(β=-0.338,P=0.004)和指导技巧及效果(β=0.376,P=0.001)是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较高水平,但仍有部分患者的出院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需要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应该评估患者需求,加强伤口情况的指导和重视指导技巧及效果的应用,以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中老年患者 出院准备度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婷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堵管、血栓形成、导管功能障碍等,其中因输液港护理不当造成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最高。本文从导管、患者、疾病、医护方面总结归纳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堵管、血栓形成、导管功能障碍等,其中因输液港护理不当造成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最高。本文从导管、患者、疾病、医护方面总结归纳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相关并发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感染 肿瘤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