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导致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延迟康复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因此,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老年人群营养不良的诊...营养不良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导致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延迟康复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因此,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老年人群营养不良的诊断主要包括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主观全面评定(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等。GLIM进入临床应用较晚,能否全面反映外科老年人群的营养状态仍有争议。本文主要探讨GLIM在普外科老年人群中诊断营养不良的应用现状,旨在为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诊断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和分析老年病房护士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践行吸痰护理实践指南及规范的现况,为临床护理实践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观察并记录某三甲医院76名老年病房护士的200次吸痰操作,将其中与指南和规范不符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目的了解和分析老年病房护士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践行吸痰护理实践指南及规范的现况,为临床护理实践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观察并记录某三甲医院76名老年病房护士的200次吸痰操作,将其中与指南和规范不符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吸痰选取的负压范围、持续时长及几项基本信息与吸痰并发症发生率和一次吸净痰液率的相关性。结果超过半数护士在吸痰操作中发生三种及以上的不规范行为,62.00%(124/200)的护士吸痰前未洗手,61.00%(122/200)的护士在吸痰前未评估吸痰指征,23.50%(47/200)的护士吸痰前手套污染,36.00%(72/200)的护士在吸痰前未检查负压,本次护士所采取的吸痰负压值和吸痰持续时间均大于指南中推荐数值。此外,吸痰负压每增加1 mm Hg,一次吸净痰液的成功率就会提高1.90%(P<0.05);一次气管内吸痰时间每增加1 s,一次吸净痰液率就会提高3.50%(P<0.05),同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1.90%(P<0.05)。结论护士实施吸痰操作时存在较多与指南和规范不符的行为,护理管理者需要针对不规范的护理行为进行质量问题改善,同时指导护士控制一次气管内吸痰时间,适当增大吸痰负压,以寻求最佳吸痰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32例中老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目的了解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32例中老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uality of discharge teaching scale,QDTS)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06.14±11.51)分,其中适应能力维度得分最高,个人状态维度得分最低。伤口情况(β=-0.203,P=0.010)、出院指导质量中的需要内容(β=-0.338,P=0.004)和指导技巧及效果(β=0.376,P=0.001)是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较高水平,但仍有部分患者的出院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需要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应该评估患者需求,加强伤口情况的指导和重视指导技巧及效果的应用,以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展开更多
文摘营养不良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导致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延迟康复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因此,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老年人群营养不良的诊断主要包括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主观全面评定(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等。GLIM进入临床应用较晚,能否全面反映外科老年人群的营养状态仍有争议。本文主要探讨GLIM在普外科老年人群中诊断营养不良的应用现状,旨在为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诊断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了解和分析老年病房护士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践行吸痰护理实践指南及规范的现况,为临床护理实践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观察并记录某三甲医院76名老年病房护士的200次吸痰操作,将其中与指南和规范不符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吸痰选取的负压范围、持续时长及几项基本信息与吸痰并发症发生率和一次吸净痰液率的相关性。结果超过半数护士在吸痰操作中发生三种及以上的不规范行为,62.00%(124/200)的护士吸痰前未洗手,61.00%(122/200)的护士在吸痰前未评估吸痰指征,23.50%(47/200)的护士吸痰前手套污染,36.00%(72/200)的护士在吸痰前未检查负压,本次护士所采取的吸痰负压值和吸痰持续时间均大于指南中推荐数值。此外,吸痰负压每增加1 mm Hg,一次吸净痰液的成功率就会提高1.90%(P<0.05);一次气管内吸痰时间每增加1 s,一次吸净痰液率就会提高3.50%(P<0.05),同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1.90%(P<0.05)。结论护士实施吸痰操作时存在较多与指南和规范不符的行为,护理管理者需要针对不规范的护理行为进行质量问题改善,同时指导护士控制一次气管内吸痰时间,适当增大吸痰负压,以寻求最佳吸痰效果。
文摘目的了解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32例中老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uality of discharge teaching scale,QDTS)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06.14±11.51)分,其中适应能力维度得分最高,个人状态维度得分最低。伤口情况(β=-0.203,P=0.010)、出院指导质量中的需要内容(β=-0.338,P=0.004)和指导技巧及效果(β=0.376,P=0.001)是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中老年房颤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较高水平,但仍有部分患者的出院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需要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应该评估患者需求,加强伤口情况的指导和重视指导技巧及效果的应用,以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