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致肾移植后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1例分析
1
作者 王松岚 孙颖 +1 位作者 陈爱群 纪立伟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为预防临床应用依洛尤单抗注射夜致急性肾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肾移植后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注射液致急性肾损伤诊疗经过及因果关系,结合文献相关内容讨论发病机制。结果患者因冠心病、血脂异常接受阿托伐他汀钙... 目的为预防临床应用依洛尤单抗注射夜致急性肾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肾移植后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注射液致急性肾损伤诊疗经过及因果关系,结合文献相关内容讨论发病机制。结果患者因冠心病、血脂异常接受阿托伐他汀钙片和依折麦布片调脂治疗。因血脂水平未达标,更换为依洛尤单抗注射液140 mg皮下注射,4个月内共应用5次。用药后血肌酐逐渐缓慢升高,由用药前144μmol·L^(-1)升高到218μmol·L^(-1),排除其他肾损伤因素后考虑与依洛尤单抗有关。停用该药54 d后血肌酐逐渐下降至156μmol·L^(-1),继续随访肾功能稳定。结论首次报道应用依洛尤单抗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临床该药用于高危患者需监测血肌酐水平,出现血肌酐明显升高应及时停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洛尤单抗 注射液 急性肾损伤 肾移植后慢性肾脏病 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如钟不如行如风”——老年肾友久坐不动真的好吗
2
作者 侯洁 徐冷楠 《保健医苑》 2024年第9期48-49,共2页
很多老年人在得了肾脏疾病以后,常常得到来自家人及身边朋友们的忠告“千万别累着”“得了肾脏疾病要静养”,老年人本身也会担心运动会加快肾脏疾病的进展,从而选择了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然而古人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静养真的适... 很多老年人在得了肾脏疾病以后,常常得到来自家人及身边朋友们的忠告“千万别累着”“得了肾脏疾病要静养”,老年人本身也会担心运动会加快肾脏疾病的进展,从而选择了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然而古人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静养真的适合老年肾脏疾病患者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静养 久坐 老年人 老年肾 运动会 真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在不同年龄组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华 毛永辉 +3 位作者 汤天清 裕东洁 贺承松 徐中武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组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CRRT)时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3 8例患者 ,年龄 3 0~ 10 4岁 ,平均年龄 (70 .5 9± 14 .5 5 )岁 ,分为中青年组 (11例 )、老年...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组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CRRT)时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3 8例患者 ,年龄 3 0~ 10 4岁 ,平均年龄 (70 .5 9± 14 .5 5 )岁 ,分为中青年组 (11例 )、老年组 (15例 )和高龄组 (12例 ) ;应用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 (CAVH )或连续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CAVHDF) 10例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CVVH )或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CVVHDF) 2 8例 ,置换液前稀释法 3 2例 ,滤出液量 2 0~ 2 5L/d。结果 CRRT能较快清除尿毒症毒素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3组死亡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死亡与衰竭器官数目显著相关 ,≥ 3个器官衰竭时 ,死亡率接近 10 0 %。结论 CRRT在救治少尿型ARF及MOF时 ,不受年龄限制 ,其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替代疗法 肾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 ARF MOF CRRT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慢性肾脏病——公共卫生领域的新挑战——写在2009“世界肾脏日”之前 被引量:29
4
作者 郑法雷 章友康 +1 位作者 陈香美 吴华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公共卫生领域 diseases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世界 流行病学专家 公共卫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对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对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继红 郑法雷 +3 位作者 吴华 苏震 段琳 李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 (FK5 0 6 )对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及其与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变化的关系。  方法 :以人类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 (Humankidneycell,HKC)为研究对象 ,分为以下 4组 :...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 (FK5 0 6 )对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及其与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变化的关系。  方法 :以人类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 (Humankidneycell,HKC)为研究对象 ,分为以下 4组 :①阴性对照组 ;②TGF β(8ng/ml)组 :③FK5 0 6 (0 1、1、10、5 0ng/ml)组 :④TGF β(8ng/ml) +FK5 0 6(0 1、1、10、5 0ng/ml)组。应用形态学、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组化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FK5 0 6对TGF β诱导的HKC细胞转分化的作用、细胞培养上清液纤连蛋白、I型胶原的变化及FK5 0 6对HKC细胞NF κB活性的影响。  结果 :FK5 0 6 (1,10 ,5 0ng/ml) +TGF β组比TGF β组诱导的HKC细胞E 钙粘蛋白和细胞角蛋白表达有所增强 ,波形蛋白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oothmuscleactin ,α SMA)的表达比TGF β组减弱 (P <0 0 5 ) ,同时HKC细胞NF κB的活性比TGF β组减弱 (P <0 0 5 ) ,培养上清液纤连蛋白及I型胶原的浓度比TGF β组降低 (P <0 0 5 ) ;FK5 0 6 (1、10、5 0ng/ml)使基础状态下HKC细胞NF κB的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5 )和上清液中纤连蛋白及I型胶原的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结论 :①FK5 0 6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转化生长因子-Β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分化 抑制作用 核因子-κB 细胞活性 FKS06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应用万古霉素的肾毒性观察(附22例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继红 吴华 +2 位作者 李燕明 徐中武 尤广发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0-282,共3页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肾毒性及影响肾毒性发生的各种因素。方法 选择 2 2例因肺部感染或肾盂肾炎并且其致病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而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老年患者 ,观察用药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万古霉素的用量根据血清肌酐...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肾毒性及影响肾毒性发生的各种因素。方法 选择 2 2例因肺部感染或肾盂肾炎并且其致病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而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老年患者 ,观察用药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万古霉素的用量根据血清肌酐清除率相应调整 ,按照 APACHE评分法研究影响万古霉素肾毒性的各种因素。结果 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不是影响其肾毒性的唯一指标 ,而 APACHE评分有助于预测万古霉素的肾毒性。高龄老年人是万古霉素肾毒性的高危人群。结论 万古霉素对于多数老年患者是安全的。但是对于 APACHE评分大于 40的危重高龄老年患者 ,其肾毒性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万古霉素 肾毒性 病例报告 药物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继红 郑法雷 +3 位作者 吴华 苏震 段琳 李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9-464,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表型转化的作用及IGF-I和TGF-β1之间有无协同作用。方法分为4组:(1)无血清对照组;(2)阳性对照组TGF-β1(8μg/L);(3)IGF-I(1、10、50和250μg/L)组;(4)IGF-I(50μg/L...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表型转化的作用及IGF-I和TGF-β1之间有无协同作用。方法分为4组:(1)无血清对照组;(2)阳性对照组TGF-β1(8μg/L);(3)IGF-I(1、10、50和250μg/L)组;(4)IGF-I(50μg/L)+TGF-β1(8μg/L)和IGF-I(250μg/L)+TGF-β1(8μg/L)联合作用组。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HKC胞质中抗原角蛋白、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和-αSMA的表达,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纤连蛋白和Ⅰ型胶原的浓度。结果IGF-I(50、250μg/L)能诱导HKC细胞表达波形蛋白、-αSMA,失去角蛋白和钙黏蛋白的表达;使-αSMA阳性的HKC细胞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联合作用组-αSMA阳性的细胞数明显高于IGF-1或TGF-β1单用组,但无协同作用;IGF-I(10、50、250μg/L)组培养上清液纤连蛋白、Ⅰ型胶原的浓度明显升高,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IGF-I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表型转化;IGF-I和TGF-β1对诱导HKC转化无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体外培养 细胞表型转化 α-SMA TGF-β1 IGF-I 肾小管上皮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法 细胞培养上清液 协同作用 钙黏蛋白 波形蛋白 纤连蛋白 阳性对照组 流式细胞仪 HKC细胞 IGF-1 时间依赖性 TGFβ1 双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肾脏萎缩3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继红 陈曼丽 +1 位作者 王雪东 许桐楷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经尸检证实的单侧或双侧肾脏明显萎缩的老年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年龄、原发疾病、肾脏大小、并发冠心病的情况以及最终死亡原因,以期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择198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有完整尸检病理结果和... 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经尸检证实的单侧或双侧肾脏明显萎缩的老年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年龄、原发疾病、肾脏大小、并发冠心病的情况以及最终死亡原因,以期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择198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有完整尸检病理结果和临床资料的30例患者。结果30例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最高,糖尿病其次,前列腺肥大第三。患者的肾脏重量与血清肌酐呈负相关,心脏重量和冠脉血管病变呈负相关。8例患者有单侧肾动脉狭窄,24例可见肾脏皮质变薄,小球数目减少,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或玻璃样变;小管细胞萎缩,部分小管扩张,管腔内有透明管型;可见病变部位间质纤维化,有淋巴细胞浸润,肾小动脉壁增厚及玻璃样变。14例患者死于尿毒症晚期的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感染、呼吸衰竭、出血性休克等,其余患者死于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脑血管病。结论单肾或双肾萎缩,肾脏重量与血清肌酐呈负相关,心脏重量和冠脉血管病变呈负相关,半数以上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尸体解剖 萎缩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钠静脉输注对造影剂肾病预防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欢 吴华 +3 位作者 何青 陈浩 王华 刘晓旭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围造影期随机应用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两种不同干预方法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验证并比较两种预防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拟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碳酸氢钠组和生理盐水组。两组分别从造...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围造影期随机应用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两种不同干预方法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验证并比较两种预防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拟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碳酸氢钠组和生理盐水组。两组分别从造影前6h开始给予1.5%碳酸氢钠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按2ml/(kg.h)速度静脉输注,最大速度≤150ml/h。造影中至造影结束后6h,以80ml/h速度继续静脉输注。造影剂均使用碘海醇,记录使用剂量。分别测定造影前和造影后24h、72h的血清肌酐、尿素氮,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105例患者年龄43~88岁,平均(70.51±7.6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合并糖尿病病史和高血压病史、eGFR、血脂和血糖水平、碘海醇用量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血清肌酐水平在造影前碳酸氢钠组高于生理盐水组[(110.5±27.4)μmol/Lvs(102.5±13.3)μmol/L,P=0.043]。两组患者共发生造影剂肾病8例(7.62%),其中碳酸氢钠组1例(1.82%),生理盐水组7例(14%),两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6)。结论与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围造影期应用1.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能进一步降低已有肾功能损害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有效地保护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碳酸氢钠 生理盐水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海涛 吴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12期642-645,共4页
抗凝技术是关系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能否顺利、有效进行最关键的一环,也是CRRT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之一。由于多数危重症患者可能存在新近发生的创伤、手术、活动性出血、凝血功能障... 抗凝技术是关系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能否顺利、有效进行最关键的一环,也是CRRT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之一。由于多数危重症患者可能存在新近发生的创伤、手术、活动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高危出血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枸橼酸抗凝 应用 凝血功能障碍 危重症患者 活动性出血 抗凝技术 CR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例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继红 吴华 +2 位作者 马云玲 王海涛 徐中武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72-673,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有急性肾功能损害的表现,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尿蛋白阳性、尿渗透压低;肾活检均有典型的急性间质性... 目的:研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有急性肾功能损害的表现,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尿蛋白阳性、尿渗透压低;肾活检均有典型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改变;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治疗4周至12周后18例中有17例肾功能恢复正常,另1例为鱼胆中毒,应用血液透析治疗而痊愈。结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肾活检是确诊的唯一手段,早期确诊后去除病因,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必要时加用环磷酰胺,大多数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质性肾炎 肾功能衰竭 肾活检 肾上腺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团菌病致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1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颖 何雪梅 +2 位作者 王松岚 方保民 吴华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184-185,共2页
患者男,40岁。因发热、精神行为异常10余d,加重伴神志不清1d于2010年9月17日收入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于2010年8月31日曾发生车祸,未发生撞击伤,但受到惊吓。2010年9月2日出现发热,体温〉38°C,伴恶心、呕吐和腹泻,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 急性肾衰竭 军团菌病 精神行为异常 神经内科 神志不清 撞击伤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华 徐中武 +4 位作者 陈欢 方芳 林凤茹 李彪 王海涛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分析 2型糖尿病 (DM )患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 (NDRD)与糖尿病肾病 (DN )在临床表现、病程、病理改变的异同 ,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2型DM患者 3 4例分为两组 ,合并NDRD组 2 2例 ,单纯DN组 12例。对两组发病年龄、糖尿病病... 目的 分析 2型糖尿病 (DM )患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 (NDRD)与糖尿病肾病 (DN )在临床表现、病程、病理改变的异同 ,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2型DM患者 3 4例分为两组 ,合并NDRD组 2 2例 ,单纯DN组 12例。对两组发病年龄、糖尿病病程、蛋白尿、血尿、肾功能、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肾脏病理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M病程在NDRD组短于DN组 ;两组蛋白尿程度相似 ;血尿伴蛋白尿的发生率在NDRD组略多于DN组 ;肾功能损害在NDRD组更显著 ;伴高血压者DN组多于NDRD。视网膜病变并发率在DN组为 10 0 % ,且为Ⅱ~Ⅳ期病变 ,NDRD组仅有 2例伴发Ⅱ期病变。 3 0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 ,12例呈不同阶段的DN ,18例伴发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结论 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者平均糖尿病病程多 <5年 ;突然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而肾功能正常者 ;单纯肾性血尿 ,或血尿加蛋白尿者 ;肾功能迅速减退者 ;不伴视网膜病变者 ;肾小管功能受损显著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模式的选择和液体平衡目标的设定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松岚 毛永辉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24-226,共3页
1960年Scrihner等首先提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概念,1977年Kramer等首次成功地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用于重症患者,并得到广泛应用.CRRT是所有缓慢连续清除水和溶质的一组治疗方式的总称,在调节体液平衡的同时,清除各种代谢产... 1960年Scrihner等首先提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概念,1977年Kramer等首次成功地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用于重症患者,并得到广泛应用.CRRT是所有缓慢连续清除水和溶质的一组治疗方式的总称,在调节体液平衡的同时,清除各种代谢产物、毒物、药物和机体产生的各种致病性因子.CRRT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持续稳定地清除水分和体内毒素及炎症因子、保证营养补充等优点,不仅能改善肾功能,而且对多器官功能的恢复提供支持,使其临床应用不局限于肾脏相关疾病领域,已经扩展至重症感染、创伤、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肝性脑病、心力衰竭、药物及毒物中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危重病症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损伤 血液滤过 液体平衡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肾病综合征患者氨基酸代谢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华 徐中武 唐志毅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63-564,共2页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 (NS)严重低白蛋白血症患者 ,氨基酸代谢异常情况。方法 应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 ,测定 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尿氨基酸含量 ,并与 1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缬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组...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 (NS)严重低白蛋白血症患者 ,氨基酸代谢异常情况。方法 应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 ,测定 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尿氨基酸含量 ,并与 1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缬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组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0 .0 0 1) ,苯丙氨酸、色氨酸、谷氨酸、胱氨酸、3 甲基组氨酸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0 1)。这些异常与以往报道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氨基酸代谢异常极为相似 ,仅程度略轻 ;尿液中氨基酸的排出量与肾性尿糖一致。结论 在NS时确实存在氨基酸代谢异常 ,其异常程度略低于慢性肾功能不全 ;同时根据尿氨基酸排出量也提示NS时可伴肾小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氨基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置入术对肾动脉狭窄患者高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艾虎 赵迎 +5 位作者 张慧平 唐国栋 郑耐心 孙福成 许锋 吴华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评估肾动脉支架置入治疗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接受肾动脉支架治疗的106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46例,肾动脉狭窄直径>50%,因严重高血压或伴有肾功能不全而进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采... 目的评估肾动脉支架置入治疗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接受肾动脉支架治疗的106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46例,肾动脉狭窄直径>50%,因严重高血压或伴有肾功能不全而进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采集患者的血压、抗血压药物种类、肌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手术对患者血压、肾功能影响。结果与术前基线值比较,血压随访时显著下降,并且服降压药种数减少(P<0.05);e GFR在随访过程中保持稳定(P>0.05)。结论肾动脉支架重建血运能明显改善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血压情况,术后患者的肾功能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梗阻 高血压 肾小球滤过率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与整合素连接激酶表达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班 李慧凛 +2 位作者 连耀国 吴华 郑法雷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诱导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其与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HKC,以未处理的HKC为阴性对照,以8ng/mlTGF-β1处理的HKC为阳性对照,以不同浓度的MCP-1(0.1...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诱导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其与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HKC,以未处理的HKC为阴性对照,以8ng/mlTGF-β1处理的HKC为阳性对照,以不同浓度的MCP-1(0.1、1.0、10、100ng/ml)处理细胞,或以同一浓度的MCP-1(1ng/ml)在不同时间点(0h、12h、24h、36h、48h、72h)处理细胞。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各组HKC细胞α-SMA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测定各组HKC细胞α-SMA及ILK表达。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观察MEK抑制剂(PD98059,10μmol/L),p38MAPK抑制剂(SB203580,5μmol/L)和ROCK抑制剂(Y27632,500μmol/L)对HKC细胞ILK表达的影响。结果MCP-1(0.1、1.0ng/ml)作用后HKC细胞α-SMAmRNA和α-SMA、IL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但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其中以1.0ng/mlMCP-1组作用后α-SMAmRNA和α-SMA、ILK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更为显著(P<0.001)。1.0ng/mlMCP-1作用后细胞α-SMAmR-NA和α-SMA、ILK蛋白表达在0~48h内逐渐增加,48h达最高峰(P<0.01),72h时呈下降趋势。分别加入阻断剂PD98059、SB203580和Y27632后,HKC细胞ILK蛋白表达水平与MCP-1单独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CP-1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该作用可能与MCP-1上调ILK的表达有关;本研究未发现MCP-1上调ILK的信号传导途径与MEK1、p38MAPK、ROCK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整合素连接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E”模式在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慧娟 孙超 +11 位作者 王霞 陈献广 陈妍 田震强 周亚杰 张慧娴 李昊宇 郭敏倩 司莉娟 于永炜 戚婷婷 张岚 《护理管理杂志》 2021年第7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索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筛选血磷≥1.78 mmol/L的规律透析患者入组,组建医护患质量改善团队,采取责任护士分组管理,运用五“E”模式通过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价5项措施干... 目的探索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筛选血磷≥1.78 mmol/L的规律透析患者入组,组建医护患质量改善团队,采取责任护士分组管理,运用五“E”模式通过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价5项措施干预18个月,并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磷水平改善情况。结果五“E”模式干预18个月后,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及总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血磷平均值由(2.15±0.32)mmol/L下降至(1.78±0.42)mmol/L(t=6.249,P<0.01),血磷<1.78 mmol/L的比例提升60.32%;NT-proBNP平均值下降幅度43.24%。结论运用五“E”模式对透析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形成以护士为主导的医护患多团队协作一体化闭环管理架构,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慢性肾脏病 五“E”模式 自我管理能力 血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mura病伴发肾病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颖 王松岚 +1 位作者 王海涛 吴华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180-181,共2页
患者男,18岁,因双下肢浮肿伴蛋白尿3d于2009年12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轻度浮肿,尿量略少,无咽痛、肉眼血尿,无皮疹、关节痛,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入院前1d于当地中医院查尿常规:PRO(++),RBC0~1/HP,
关键词 KIMURA病 肾病综合征 双下肢浮肿 伴发 2009年 轻度浮肿 肉眼血尿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耿燕秋 张建荣 吴华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84-86,共3页
关键词 肾实质性高血压 水、钠平衡失调 升压与降压活性物质平衡失调 饮食调养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