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以问题为中心(PBL)与病例教学法相结合在提高血管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效果中的作用。方法教学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对照组和PBL病例教学研究组,每组73人。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测试、临床测试及满意度测评。结果对照组的理论测试成...目的探索以问题为中心(PBL)与病例教学法相结合在提高血管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效果中的作用。方法教学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对照组和PBL病例教学研究组,每组73人。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测试、临床测试及满意度测评。结果对照组的理论测试成绩与临床测试成绩均明显低于研究组[(80.2±4.6 vs 86.8±3.9)、(80.8±5.2 vs 88.4±4.2),P<0.05]。研究组的学生满意度测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PBL病例教学法能明显提高血管外科临床见习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效果。展开更多
病例:患者男性,61岁,主因"间断腹痛、黑便1月余,再发5 d"于2017-04-02入院。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脐周痛,多次解黑便,每次量约100~500 m L,并出现晕厥,约5 min后意识转清,无头痛、胸痛,无四肢抽搐,无呕血。患者就诊于...病例:患者男性,61岁,主因"间断腹痛、黑便1月余,再发5 d"于2017-04-02入院。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脐周痛,多次解黑便,每次量约100~500 m L,并出现晕厥,约5 min后意识转清,无头痛、胸痛,无四肢抽搐,无呕血。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红斑/渗出性胃炎;腹部CT检查示贲门部黏膜强化较明显,胃窦壁水肿,动脉硬化,腹主动脉中段局部溃疡形成。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以问题为中心(PBL)与病例教学法相结合在提高血管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效果中的作用。方法教学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对照组和PBL病例教学研究组,每组73人。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测试、临床测试及满意度测评。结果对照组的理论测试成绩与临床测试成绩均明显低于研究组[(80.2±4.6 vs 86.8±3.9)、(80.8±5.2 vs 88.4±4.2),P<0.05]。研究组的学生满意度测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PBL病例教学法能明显提高血管外科临床见习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效果。
文摘病例:患者男性,61岁,主因"间断腹痛、黑便1月余,再发5 d"于2017-04-02入院。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脐周痛,多次解黑便,每次量约100~500 m L,并出现晕厥,约5 min后意识转清,无头痛、胸痛,无四肢抽搐,无呕血。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红斑/渗出性胃炎;腹部CT检查示贲门部黏膜强化较明显,胃窦壁水肿,动脉硬化,腹主动脉中段局部溃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