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手术并发症
被引量:
19
1
作者
邵旭
于炎冰
+5 位作者
张黎
徐晓利
许骏
刘江
刘红举
杨文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9月经腰骶段SPR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2 593例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9月经腰骶段SPR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2 593例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支气管痉挛5例(0.19%)、吸入性肺炎4例(0.15%);消化系统并发症包括腹胀145例(5.6%)、肠绞痛80例(3.1%);泌尿系统并发症包括暂时性膀胱功能障碍54例(2.1%)、泌尿系感染6例(0.23%);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下肢无力327例(12.6%)、下肢感觉障碍140例(5.4%);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头痛112例(4.32%)、癫痫发作4例(0.15%),无椎管内或颅内感染、椎管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一般手术并发症包括腰背部疼痛1 382例(53.3%)、切口感染延迟愈合5例(0.19%)、脑脊液漏8例(0.31%)。随访1年以上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下肢运动能力下降7.33%(190/2 593),下肢感觉障碍5.59%(145/2 593),大小便障碍0.04%(1/2 593),脊柱侧弯7.23%(31/429),胸椎后凸4.2%(18/429),腰椎滑脱10.49%(45/429),长期腰背痛9.72%(252/2 593),未见性功能障碍。结论:腰骶段SPR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安全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病例、术中精细操作、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正规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根切断术
脑性瘫痪
肌痉挛状态
下肢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2
作者
路红鹏
杨文强
+3 位作者
李强
王琦
于炎冰
张黎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99-103,共5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防治困难。DPN患者多有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的减退或丧失,严重者可能导致神经性溃疡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复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就高血糖、代谢综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防治困难。DPN患者多有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的减退或丧失,严重者可能导致神经性溃疡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复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就高血糖、代谢综合征、微血管病变、神经营养因素、免疫因素、遗传等方面的DPN病因学进行综述,以期为其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代谢综合征
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
12
3
作者
邵旭
于炎冰
张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2-916,共5页
目的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是公认的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手术方法,但对其远期疗效仍然存在争议.此研究的目的是使用标准化评估手段系统地探讨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远期疗...
目的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是公认的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手术方法,但对其远期疗效仍然存在争议.此研究的目的是使用标准化评估手段系统地探讨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41例平均随访9.7年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1年、5年、终末时进行随访,评估手段包括定量的下肢肌张力标准化评估(改良Ashworth 6级量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情况(GMFCS分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量表),并结合患者后续接受的治疗措施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SPR的远期疗效.结果 患者术后下肢肌张力均有明显下降,末次随访时,下肢三大肌群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肌张力总体改善率90.7%.GMFCS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粗大运动功能较术前总体改善率为8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总体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8.9%.术前GMFCS分级Ⅰ~Ⅲ级的患者术后ADL得分随时间延长而持续上升.截至到末次随访时患者所接受后续的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跟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或痉挛肌肉肉毒素注射治疗的总体比例为27.7%,统计学分析示:是否接受后续治疗措施在末次随访时ADL改善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腰骶段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疗效可长期持续存在,其远期疗效包括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其中术前GMFCS分级Ⅰ~Ⅲ级的患者远期疗效最为显著.SPR术后联合必要的后续外科治疗措施有助于疗效维持及运动功能改善,并最终表现为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脑性瘫痪
肌痉挛状态
下肢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面-副神经吻合术治疗周围性面瘫
被引量:
5
4
作者
邵旭
于炎冰
张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面-副神经端-端吻合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应用副神经胸锁乳突肌肌支断端与面神经出茎乳孔处断端行端-端吻合术治疗16例周围性面瘫,在术后1周、1年及3年时分别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目的探讨面-副神经端-端吻合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应用副神经胸锁乳突肌肌支断端与面神经出茎乳孔处断端行端-端吻合术治疗16例周围性面瘫,在术后1周、1年及3年时分别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患者平均随访42个月。16例术后3年House—Brackmann(H—B)分级:I级2例,Ⅱ级8例,Ⅲ级4例,Ⅳ级1例,无恢复1例。以达到Ⅱ级以上作为面神经功能恢复标准,本组患者总恢复率为63%(10/16)。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3年H—B各等级分布情况均不同(P〈0.001)。在术后1周内面神经功能即出现恢复迹象,术后1年出现明显改善,部分患者术后1~3年期间仍有进一步恢复可能。术后并发症:明显转颈无力1例,但对生活质量不构成严重影响。结论面-副神经端-端吻合术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精细操作及神经无张力吻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吻合术
外科
功能重建
疗效
原文传递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术后并发症
被引量:
3
5
作者
邵旭
于炎冰
张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6-749,共4页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指发生于发育期胎儿或婴儿的大脑非进展性缺陷或损害导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的一组综合征.脑瘫中痉挛型约占60% ~ 70%,其治疗方法包括康复治疗、鞘内注射巴氯芬(intrathecaibaclofen,ITB...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指发生于发育期胎儿或婴儿的大脑非进展性缺陷或损害导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的一组综合征.脑瘫中痉挛型约占60% ~ 70%,其治疗方法包括康复治疗、鞘内注射巴氯芬(intrathecaibaclofen,ITB)、矫形术、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eripheral neurotomy,SPN)以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等[1].Kan等[2]研究表明,对于以下肢为主的中度以上的痉挛,SPR和ITB都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但SPR在降低痉挛程度和改善运动功能方面比ITB更有效.我国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展这一术式以来,在国内迅速推广,至今已发展20余年.但作为创伤性较大的一种手术,其术后并发症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痉挛型脑瘫
术后并发症
康复治疗
部分切断术
脑性瘫痪
姿势异常
运动障碍
原文传递
题名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手术并发症
被引量:
19
1
作者
邵旭
于炎冰
张黎
徐晓利
许骏
刘江
刘红举
杨文强
机构
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4,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9月经腰骶段SPR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2 593例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支气管痉挛5例(0.19%)、吸入性肺炎4例(0.15%);消化系统并发症包括腹胀145例(5.6%)、肠绞痛80例(3.1%);泌尿系统并发症包括暂时性膀胱功能障碍54例(2.1%)、泌尿系感染6例(0.23%);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下肢无力327例(12.6%)、下肢感觉障碍140例(5.4%);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头痛112例(4.32%)、癫痫发作4例(0.15%),无椎管内或颅内感染、椎管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一般手术并发症包括腰背部疼痛1 382例(53.3%)、切口感染延迟愈合5例(0.19%)、脑脊液漏8例(0.31%)。随访1年以上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下肢运动能力下降7.33%(190/2 593),下肢感觉障碍5.59%(145/2 593),大小便障碍0.04%(1/2 593),脊柱侧弯7.23%(31/429),胸椎后凸4.2%(18/429),腰椎滑脱10.49%(45/429),长期腰背痛9.72%(252/2 593),未见性功能障碍。结论:腰骶段SPR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安全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病例、术中精细操作、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正规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脊神经根切断术
脑性瘫痪
肌痉挛状态
下肢
手术后并发症
Keywords
Rhizotomy
Cerebral palsy
Muscle spasticity
Lower extremit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分类号
R742.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2
作者
路红鹏
杨文强
李强
王琦
于炎冰
张黎
机构
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中
日
友好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99-10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628,81673793,81373796)。
文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防治困难。DPN患者多有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的减退或丧失,严重者可能导致神经性溃疡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复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就高血糖、代谢综合征、微血管病变、神经营养因素、免疫因素、遗传等方面的DPN病因学进行综述,以期为其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代谢综合征
进展
综述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
12
3
作者
邵旭
于炎冰
张黎
机构
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卫计委
中
日
友好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2-916,共5页
文摘
目的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是公认的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手术方法,但对其远期疗效仍然存在争议.此研究的目的是使用标准化评估手段系统地探讨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41例平均随访9.7年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1年、5年、终末时进行随访,评估手段包括定量的下肢肌张力标准化评估(改良Ashworth 6级量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情况(GMFCS分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量表),并结合患者后续接受的治疗措施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SPR的远期疗效.结果 患者术后下肢肌张力均有明显下降,末次随访时,下肢三大肌群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肌张力总体改善率90.7%.GMFCS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粗大运动功能较术前总体改善率为8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总体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8.9%.术前GMFCS分级Ⅰ~Ⅲ级的患者术后ADL得分随时间延长而持续上升.截至到末次随访时患者所接受后续的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跟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或痉挛肌肉肉毒素注射治疗的总体比例为27.7%,统计学分析示:是否接受后续治疗措施在末次随访时ADL改善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腰骶段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疗效可长期持续存在,其远期疗效包括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其中术前GMFCS分级Ⅰ~Ⅲ级的患者远期疗效最为显著.SPR术后联合必要的后续外科治疗措施有助于疗效维持及运动功能改善,并最终表现为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脑性瘫痪
肌痉挛状态
下肢
远期疗效
Keywords
Rhizotomy
Cerebral palsy
Muscle spasticity
Lower extremity
Long-term effect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面-副神经吻合术治疗周围性面瘫
被引量:
5
4
作者
邵旭
于炎冰
张黎
机构
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卫计委
中
日
友好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8-351,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面-副神经端-端吻合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应用副神经胸锁乳突肌肌支断端与面神经出茎乳孔处断端行端-端吻合术治疗16例周围性面瘫,在术后1周、1年及3年时分别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患者平均随访42个月。16例术后3年House—Brackmann(H—B)分级:I级2例,Ⅱ级8例,Ⅲ级4例,Ⅳ级1例,无恢复1例。以达到Ⅱ级以上作为面神经功能恢复标准,本组患者总恢复率为63%(10/16)。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3年H—B各等级分布情况均不同(P〈0.001)。在术后1周内面神经功能即出现恢复迹象,术后1年出现明显改善,部分患者术后1~3年期间仍有进一步恢复可能。术后并发症:明显转颈无力1例,但对生活质量不构成严重影响。结论面-副神经端-端吻合术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精细操作及神经无张力吻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吻合术
外科
功能重建
疗效
Keywords
Facial nerve injuries
Anastomosis, surgical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Therapeutic effect
分类号
R745.1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术后并发症
被引量:
3
5
作者
邵旭
于炎冰
张黎
机构
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卫计委
中
日
友好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6-749,共4页
文摘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指发生于发育期胎儿或婴儿的大脑非进展性缺陷或损害导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的一组综合征.脑瘫中痉挛型约占60% ~ 70%,其治疗方法包括康复治疗、鞘内注射巴氯芬(intrathecaibaclofen,ITB)、矫形术、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eripheral neurotomy,SPN)以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等[1].Kan等[2]研究表明,对于以下肢为主的中度以上的痉挛,SPR和ITB都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但SPR在降低痉挛程度和改善运动功能方面比ITB更有效.我国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展这一术式以来,在国内迅速推广,至今已发展20余年.但作为创伤性较大的一种手术,其术后并发症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痉挛型脑瘫
术后并发症
康复治疗
部分切断术
脑性瘫痪
姿势异常
运动障碍
分类号
R742.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手术并发症
邵旭
于炎冰
张黎
徐晓利
许骏
刘江
刘红举
杨文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路红鹏
杨文强
李强
王琦
于炎冰
张黎
《淮海医药》
CAS
202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远期疗效分析
邵旭
于炎冰
张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2
原文传递
4
面-副神经吻合术治疗周围性面瘫
邵旭
于炎冰
张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原文传递
5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术后并发症
邵旭
于炎冰
张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