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DNA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卫燕 勇威本 +4 位作者 朱军 张运涛 郑文 孟松娘 金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DNA含量和S期细胞比例(SPF)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35例NHL患者(NHL组)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对照组)的新鲜淋巴组织,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中DNA含量,并计算SPF。结果:35例NHL中... 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DNA含量和S期细胞比例(SPF)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35例NHL患者(NHL组)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对照组)的新鲜淋巴组织,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中DNA含量,并计算SPF。结果:35例NHL中异倍体出现率为37.10%(13/35)。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无异倍体出现。NHL组SPF均值为22.39%,对照组为9.88%(P<0.01)。NHL患者中低度恶性、中度恶性及高度恶性的SPF均值分别为9.10%、23.48%及29.16%。化疗有效者(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SPF为25.63%,无效者为14.23%(P<0.05)。结果表明NHL中SPF的表达有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肿瘤表现异倍体或高SPF者近期疗效好。结论:异倍体或高SPF有助于NHL的诊断并与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DNA含量 S期细胞比例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