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薏帆 钟志芳 +3 位作者 刘益鸣 张挺杰 冯艺 李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7,共9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导致病人长期忍受慢性疼痛的折磨、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可以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具备神经修复和缓解疼痛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研究和文献进行... 神经病理性疼痛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导致病人长期忍受慢性疼痛的折磨、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可以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具备神经修复和缓解疼痛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研究和文献进行检索及归纳,发现PRP具有促进创伤愈合和抗炎的特性,不仅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而且能有效缓解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益鸣 张挺杰 +1 位作者 李君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患病率在1%左右(0.3%~2.1%),主要表现为滑膜炎和关节破坏,若未采取治疗将导致严重残疾。常用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物、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等。需长期服用相关药物及镇痛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患病率在1%左右(0.3%~2.1%),主要表现为滑膜炎和关节破坏,若未采取治疗将导致严重残疾。常用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物、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等。需长期服用相关药物及镇痛药物,产生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希望有一种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避免长期服药所致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疼痛 关节破坏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风湿药物 滑膜炎 生物制剂 镇痛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敏感度用于预测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效果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益鸣 张丽思 +3 位作者 吴鸥 李君 冯艺 张挺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198,共7页
目的:观察疼痛敏感度对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效果的影响。方法:101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术前完成以下量表:疼痛敏感度... 目的:观察疼痛敏感度对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效果的影响。方法:101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术前完成以下量表:疼痛敏感度量表(pai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PS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疼痛灾难化量表(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PC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6月进行随访,内容包括腰腿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ODI和Mac Nab评估。结果:98例病人完成随访。PTED术后症状显著缓解,根据Mac Nab评估结果将病人分为两组:优良组(83.7%)和中差组(16.3%)。优良组的PSQ评分显著低于中差组;PSQ评分与手术前后的ODI差值之间显著相关,但与手术前后NRS差值之间无明显相关。HADS和PCS评分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且与手术前后的ODI、NRS差值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PSQ或许可用于预测PTED术后早期的整体功能恢复,但无法预测手术后的疼痛缓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敏感度量表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 被引量:20
4
作者 冯艺(译) 许军军(译) +6 位作者 林夏清(译) 吴莹(审校) 宋学军(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Schug SA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组织创伤后的慢性疼痛较为常见,并可能对病人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持久的影响。但目前对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or post traumatic pain,CPSP或CPTP)的认识尚不足,因而相关治疗也较为欠缺,并且世界卫生组织(WHO... 组织创伤后的慢性疼痛较为常见,并可能对病人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持久的影响。但目前对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or post traumatic pain,CPSP或CPTP)的认识尚不足,因而相关治疗也较为欠缺,并且世界卫生组织(WHO)之前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版本也没有收录此类诊断。本文介绍了ICD-11中关于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的新分类。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是指在组织损伤后发生、发展或加剧,并且在愈合后持续存在(即手术或组织创伤后持续至少3个月)的疼痛。新分类区分了在外科手术的可控过程中所产生的组织创伤和意外创伤或伤害形式,包含了最常见的疼痛类型。新分类为在初始组织创伤恢复后仍然存在,并且需要特殊治疗和管理的慢性疼痛提供了诊断编码。ICD-11新增的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的编码将有望促进对这些疼痛状态的识别、诊断和治疗。更为重要的是,这将使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能够体现在统计数据中,并有助于促进对此类疼痛综合征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ICD-11 慢性疼痛 术后疼痛 创伤后疼痛 损伤 创伤 外科 开胸手术 疝切开修补术 乳房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 关节成形术 挥鞭伤 烧伤 截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个体化膝关节感觉神经射频治疗膝关节疼痛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君 张挺杰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4-306,共3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发病率高,影响很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膝关节腔内注射、膝关节镜等,严重的OA上述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需考虑做膝关节置换术。但膝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病人高龄或合并症多时需谨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发病率高,影响很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膝关节腔内注射、膝关节镜等,严重的OA上述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需考虑做膝关节置换术。但膝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病人高龄或合并症多时需谨慎考虑是否能够实施该手术。这部分病人受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差,因此临床上需要能够缓解严重OA膝关节疼痛的微创手术,膝关节去神经手术近几年逐渐受到关注,例如膝关节感觉神经射频热凝术[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疼痛 感觉神经 射频治疗 超声引导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腔内注射 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评分与疼痛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6
作者 何静 李君 +12 位作者 冯艺 李虎 樊碧发 刘波涛 毛鹏 金毅 程祝强 张挺杰 杨进军 刘益鸣 钟志芳 李思纪 朱赛楠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索慢性腰痛病人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疼痛评分(leeds assessment of neuropathic symptoms and sign,LANSS)与疼痛强度的关系。方法:(1)三家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入选的慢性腰痛病... 目的:探索慢性腰痛病人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疼痛评分(leeds assessment of neuropathic symptoms and sign,LANSS)与疼痛强度的关系。方法:(1)三家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入选的慢性腰痛病人填写LANSS量表及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2)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LANSS量表评分与疼痛强度的关系。结果:入组2115例慢性腰痛病人,总合格率为90.0%,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50.1±15.6年,合格病人中男778例,女1125例。LANSS评分中值随疼痛强度的增加有一定的增长,但是两者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小于0.4,且LANSS量表各项评分与疼痛强度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均小于0.4。结论:中文版LANSS评分随疼痛强度的增加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是两者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疼痛评分 疼痛数字评分量表 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敏感度量表可用于预测经皮静脉穿刺的疼痛程度 被引量:6
7
作者 吴鸥 夏青 +2 位作者 张挺杰 刘益鸣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80-684,共5页
目的:观察疼痛敏感度对经皮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慢性疼痛组,9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慢性疼痛病人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以下量表:疼痛敏感度量表(pai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 PSQ)... 目的:观察疼痛敏感度对经皮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慢性疼痛组,9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慢性疼痛病人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以下量表:疼痛敏感度量表(pai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 PS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和疼痛灾难化量表(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 PCS)。所有受试者分别在静脉采血和静脉输液过程中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进行疼痛评估。结果:慢性疼痛组病人的HADS、P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PSQ评分及两次静脉穿刺疼痛评分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穿刺疼痛评分与PSQ评分相关,但与HADS、PCS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疼痛敏感度或许可作为一种常规护理评估手段,用于预测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敏感度量表 经皮静脉穿刺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正后中文版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的多中心验证 被引量:6
8
作者 何静 李君 +7 位作者 冯艺 金毅 程祝强 刘波涛 樊碧发 张挺杰 刘益鸣 杨进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验证中文版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Neuropathic Pain Questionnaire,NPQ)。方法:三个研究中心共入选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60例,伤害感受性疼痛患者60例。入选的患者自行填写中文版NPQ,必要时由经培训的研究人员为患者解释量表中的问题... 目的:验证中文版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Neuropathic Pain Questionnaire,NPQ)。方法:三个研究中心共入选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60例,伤害感受性疼痛患者60例。入选的患者自行填写中文版NPQ,必要时由经培训的研究人员为患者解释量表中的问题。使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评价中文版NPQ的信度。使用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结果:入组120例患者,其中男47例,女73例。中文版NPQ量表的信度好(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38,Guttman分半系数为0.818);中文版NPQ的内容效度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985,敏感度为88.3%,特异度为98.3%,阳性预测值为98.1%,阴性预测值为89.4%)。结论:中文为母语的患者可以使用本研究验证的中文版NPQ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量表验证 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靶点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高飞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881-884,共4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流行性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其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可塑性改变有关,因此能够改变大脑皮层兴奋性的无创性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流行性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其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可塑性改变有关,因此能够改变大脑皮层兴奋性的无创性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技术就成为一种有希望的有效治疗手段。刺激靶点和刺激参数是决定r TMS镇痛效应的主要因素,初级运动皮层(M1区)和前额叶背外侧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是目前r TMS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两个主要靶点。本文对这两个刺激靶点的历史发展、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重复经颅磁刺激 刺激靶点 镇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云观 李君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4-410,共7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常见的疼痛疾病,主要为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疼痛。NP的诊治仍然存在难点,其病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蛋白质组学是对某一特定组织包含的全部蛋白质进行鉴定分析与定量研究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病...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常见的疼痛疾病,主要为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疼痛。NP的诊治仍然存在难点,其病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蛋白质组学是对某一特定组织包含的全部蛋白质进行鉴定分析与定量研究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病理机制、生物标志物、药物治疗靶点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对蛋白质组学在NP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基础研究方面,发现NP动物模型在代谢酶类、信号转导和氧化应激等方面的蛋白水平发生显著改变。在临床研究方面,发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疾病导致氧化应激、细胞外基质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蛋白水平有显著变化。蛋白质组学研究通过筛选出特定方向的蛋白质表达差异,为进一步研究NP的发病机制、治疗靶点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蛋白质组学 差异蛋白质组学 差异表达蛋白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后外侧入路镜下椎管减压、间盘摘除术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飞 傅博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1-474,共4页
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以中央型或侧方型突出较为常见,突出的椎间盘一旦压迫脊髓将会造成脊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及日常生活[1]。胸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3:2。传统上,... 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以中央型或侧方型突出较为常见,突出的椎间盘一旦压迫脊髓将会造成脊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及日常生活[1]。胸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3:2。传统上,临床多采用全身麻醉、俯卧位下行胸椎后路椎板切除、突出间盘摘除术治疗,但胸椎管与脊髓缓冲空间较小、手术风险较大、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较多[1]。传统的手术方法为后方入路,但后路手术可能需要牵拉硬膜囊和脊髓,存在脊髓损伤的风险[2,3]。而本研究所采用的后外侧入路不仅可以对椎管的腹侧及背侧同时进行充分的减压,且不需要牵拉硬膜囊和脊髓,降低了脊髓损伤的风险。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脊柱内镜技术的优势逐渐显现,内镜下的颈、腰椎椎管减压、突出间盘摘除技术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优良的临床疗效[4,5],但局部麻醉、侧卧位内镜下的胸椎管减压、突出间盘摘除技术尚未普遍开展。我科自2021年7月开始开展局部麻醉、侧卧位胸椎后外侧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间盘摘除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该技术操作细节及短期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椎管减压 脊髓功能障碍 操作细节 临床发病率 硬膜囊 内镜下 局部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卧位endo-PCND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分析
12
作者 高飞 傅博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2-714,718,共4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其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70%,通常表现为神经根受压所致的上肢根性疼痛、麻木及无力等症状[1,2]。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数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通过颈椎后路内镜下神经根管减压术(endo...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其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70%,通常表现为神经根受压所致的上肢根性疼痛、麻木及无力等症状[1,2]。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数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通过颈椎后路内镜下神经根管减压术(endoscopic-posterior cervical nerve root decompression,endo-PCND)获得神经根的充分减压和优良疗效[3]。既往,多数医疗中心采用全身麻醉、俯卧位进行该手术。然而,对于高龄或心肺功能不佳的病人,全身麻醉和俯卧位增加了围手术期的风险。近年来,我科首先尝试在局部麻醉、俯卧位下进行该手术,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局部麻醉、俯卧位下进行该手术,由于面部下方体位垫的影响和无菌铺单造成的局部封闭环境,部分病人会出现呼吸不畅和恐惧心理,不能较好地配合完成手术。因此,自2021年7月开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医学科创新性地改为在局部麻醉、侧卧体位下进行endo-PCND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该手术的操作细节、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受压 操作细节 俯卧位 短期疗效 局部麻醉 临床疗效 内镜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经筋理论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13
作者 邱观来 张宝鉴 +1 位作者 孙润芳 张挺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医经络学说经筋理论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文献数据库以“经筋理论”“十二经筋”为主题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核心作者...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医经络学说经筋理论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文献数据库以“经筋理论”“十二经筋”为主题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1168篇文献,主要作者形成以董宝强-宋杰-林星星-富昱、韦英才-王凤德-梁树勇、杨岚菲-廖军-黄于婷等学者为中心的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机构以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为中心。形成9个关键词聚类,研究现状为经筋理论指导下确立的经筋疗法,方向有经筋结点、经筋病、经筋、经筋理论、经筋疗法、经筋推拿、颈椎病、肩周炎、经筋刺法。结论本研究直观展示了该领域2003—2023年的研究历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经筋理论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理论 CITESPACE 经筋疗法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2
14
作者 刘益鸣 张挺杰 +1 位作者 冯艺 李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的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9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手术前后...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的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9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的变化,记录术后恢复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通过生存分析得出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缓解率,以及术后疼痛缓解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部分患者在术后3.5±2.6个月时,达到稳定的疼痛缓解状态。术后12个月时,61%的患者疼痛缓解50%以上,术后24个月时,58%的患者疼痛缓解50%以上。未发现以下因素与术后疼痛缓解之间有明显相关性:性别、年龄、BMI、吸烟史、手术节段、病程和术前疼痛程度。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可有效治疗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两种技术均具有安全,微创等优点,可作为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之外,推荐的联合微创介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臭氧 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缓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网络信息系统的居家癌痛患者管理初步探索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君 何静 +10 位作者 刘益鸣 韩琤琤 路琦 金琳 张燕 孙莉 武林鑫 孙亮 吴一兵 吴非凡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674-678,共5页
目的:在无线网络信息系统辅助下为居家癌痛患者提供个体化镇痛方案.方法: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4分的居家癌痛患者入组,研究人员填写初诊记录并制定镇痛治疗方案.NRS≤3分无不良反应的患者随访1次/周,NRS≤3分有... 目的:在无线网络信息系统辅助下为居家癌痛患者提供个体化镇痛方案.方法: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4分的居家癌痛患者入组,研究人员填写初诊记录并制定镇痛治疗方案.NRS≤3分无不良反应的患者随访1次/周,NRS≤3分有不良反应或NRS 4~6分的患者随访2次/周,NRS≥7分的患者随访1次/日.每次随访均做随访记录.记录初诊记录和随访记录用时、随访次数、入组和研究结束时NR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入组29例患者,25例患者数据完整,平均随访次数2.2±1.3次,入组时NRS 4.3±1.3分,研究结束时NRS 3.2±1.1分.初诊记录平均用时25.8±15.1 min,随访记录平均用时8.7±3.8分钟.结论:在本研究中探索的无线网络信息系统辅助下的居家癌痛患者管理模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治疗 远程医疗系统 移动医疗 无线网络信息系统 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术后重症患者围手术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斌 梁汉生 +1 位作者 冯艺 安友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2-576,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重症患者围手术期低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行手术治疗后转入ICU的4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中或术后需要持续泵入血管...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重症患者围手术期低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行手术治疗后转入ICU的4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中或术后需要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维持血压者纳入低血压组(n=107),不需泵入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者纳入非低血压组(n=315)。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BMI、肝脏手术史、合并症、肝脏基础疾病、术前实验室检查、外科和麻醉情况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相关指标(院内病死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急性肾损伤、低氧血症、肺部感染、心肌损伤)。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P<0.1的临床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低血压危险因素。结果肝癌术后重症患者总体病死率为1.9%,低血压组病死率为3.7%,非低血压病死率为1.3%。相较于非低血压组,低血压组ICU住院时间更长(Z=-6.440,P<0.001),机械通气时间更长(Z=-6.082,P<0.001),术后急性肾损伤、低氧血症、肺部感染者更多(χ^(2)值分别为25.661、25.409、20.126,P值均<0.001)。将两组比较P<0.1的临床指标(合并冠心病、腹水,术前Alb、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手术和肝门阻断时间,开腹手术,失血量)纳入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OR=1.004,95%CI:1.002~1.006,P<0.05)和失血量(OR=1.151,95%CI:1.009~1.313,P<0.05)是肝癌手术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更高的术前Alb水平(OR=0.950,95%CI:0.907~0.995,P<0.05)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肝癌术后重症患者围手术期低血压发生率较高,更长的手术时间和更多的失血量是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较高的术前Alb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低血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效应室靶控输注用于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姜陆洋 武立民 +2 位作者 施英 马瑞云 冯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观察效应室靶控(TCI)丙泊酚用于患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合并一种以上心血管疾病的拟行择期胃镜+结肠镜检查的患者40例(年龄60-80岁),分为TCI组和TIVA组(n=20),分别以效应室浓度2.5μg/ml靶控输注和1-1.... 目的观察效应室靶控(TCI)丙泊酚用于患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合并一种以上心血管疾病的拟行择期胃镜+结肠镜检查的患者40例(年龄60-80岁),分为TCI组和TIVA组(n=20),分别以效应室浓度2.5μg/ml靶控输注和1-1.5mg/kg初始量+5mg/kg/h恒速输注丙泊酚。记录术中循环情况,苏醒时间,并发症,丙泊酚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TCI组术中循环波动幅度小,用药量少,术中体动、低氧等并发症少,两组患者在苏醒时间上无差异,而均未出现术后恶心呕吐和术中知晓。TCI组的苏醒时效应室浓度为0.96±0.23μg/ml。结论 Ce=2.5μg/ml的效应室靶控模式输注丙泊酚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胃镜+肠镜联合检查麻醉效果确切,维持剂量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丙泊酚 胃镜结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化疗诱发周围神经病变有短期治疗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冉 甘宇 +1 位作者 冯艺 李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7-343,共7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是否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治疗化疗诱发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方法:将建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建立CIPN模型后于第28天给予颈迷走神经电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是否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治疗化疗诱发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方法:将建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建立CIPN模型后于第28天给予颈迷走神经电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组)和仅放置电极不刺激(Sham组),每组36例。于0天、28天、29天和35天测量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于28天、29天和35天取L4-6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检测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结果:VNS组29天和35天MWT和TWL与0天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28天相比显著改善(P<0.001)。与Sham组相比,VNS组29天和35天MWT和TWL均显著改善(P<0.001)。VNS组DRG中IL-10在28天和29天高于Sham组,DRG中NF-κB在28天低于Sham组(P<0.05)。结论:单次颈部迷走神经刺激可短期改善CIPN大鼠疼痛行为学,提高DRG内IL-10,降低DRG内NF-κ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诱发周围神经病变 迷走神经刺激 电刺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情体验的疼痛医学教学方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益鸣 李君 +1 位作者 张挺杰 冯艺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开展基于共情体验的疼痛医学教学方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选择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医学科轮转的48名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以下将两者简称为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开展基于共情体验的疼痛医学教学方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选择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医学科轮转的48名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以下将两者简称为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名学员。试验组学员采用共情体验教学方式,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进行共情能力测试,并收集学员的教学满意度评价。采用t检验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95.1±3.4)分]高于对照组学员[(89.0±4.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学员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如观点采择(16.2±2.2)分比(14.3±2.8)分、想象力(20.5±2.3)分比(17.8±2.9)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员的教学满意度评价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如学习兴趣激发(94.8±4.1)分比(87.0±5.0)分、临床思维能力(93.3±3.6)分比(83.1±5.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基于共情体验的疼痛医学方法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满意度,增强学员共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体验 疼痛医学 教学方式 住院医师 进修医师
原文传递
大关节骨性关节痛射频策略
20
作者 李君(译) 马柯(校) Jeffrey D. Petersohn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3-403,共1页
大多数关节的疼痛源自关节囊,关节囊的神经支配符合Hilton法则,支配关节囊的神经被称为关节支。关节支由支配跨越该关节肌肉的神经发出,为纯感觉神经纤维。临床上可以通过射频毁损大关节的关节支治疗疼痛。对膝和髋关节的神经关节支进... 大多数关节的疼痛源自关节囊,关节囊的神经支配符合Hilton法则,支配关节囊的神经被称为关节支。关节支由支配跨越该关节肌肉的神经发出,为纯感觉神经纤维。临床上可以通过射频毁损大关节的关节支治疗疼痛。对膝和髋关节的神经关节支进行射频是临床处理疼痛的方法之一,是否成功取决于医师对关节神经解剖知识熟悉程度和射频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痛 射频毁损 大关节 神经支配 临床处理 关节支 关节囊 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