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要与时俱进地评价盆底重建手术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建六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2年第2期81-82,共2页
盆腔器官脱垂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发病率为18%~30%,其可引起腰酸、下坠、行走不便、排尿异常及性生活质量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关于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处理,多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历史悠久,方法很多,不同时代,盆底重建... 盆腔器官脱垂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发病率为18%~30%,其可引起腰酸、下坠、行走不便、排尿异常及性生活质量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关于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处理,多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历史悠久,方法很多,不同时代,盆底重建手术各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重建手术 与时俱进 盆腔器官脱垂 性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 中老年女性 排尿异常 临床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化学合成非吸收补片盆底重建手术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辛欣 孙秀丽 +1 位作者 杨欣 王建六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33-936,共4页
目的:了解应用化学合成非吸收补片盆底重建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重度盆腔器官脱垂(Ⅲ期以上)接受聚丙烯补片(Prolift补片和Avaulta补片)的盆底重建术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共... 目的:了解应用化学合成非吸收补片盆底重建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重度盆腔器官脱垂(Ⅲ期以上)接受聚丙烯补片(Prolift补片和Avaulta补片)的盆底重建术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共16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远期并发症、盆底功能影响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短表(PFDI-20)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情况。结果:169例患者中,平均随访时间27.1±16.9月(1-62月),盆腔器官脱垂复发10例,复发率5.9%。术后出现疼痛33例(19.5%),发热130例(76.9%),血肿7例(4.1%),新发压力性尿失禁18例(10.7%),网片侵蚀6例(3.6%)。PFIQ-7和PFDI-20评分显示,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各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OABSS提示,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状均未随时间延长而有所减轻(P〉0.05)。PFDI-20中的肠道功能障碍问卷(CRADI-8)术前总评分0.34±0.35分,术后6个月总评分0.15±0.22分,术后1^+年总评分0.26±0.35分;盆腔器官脱垂症状问卷(POPDI-6)术前总评分1.83±0.53分,术后6个月总评分0.15±0.22分,术后1+年总评分0.20±0.29分;泌尿功能障碍问卷(UDI-6)术前总评分1.56±0.64分,术后6个月总评分0.49±0.43分,术后1^+年总评分0.80±0.57分。PFIQ-7问卷术前总评分123.48±38.40分,术后6个月总评分24.39±28.84分,术后1^+年总评分39.66±37.38分;OABSS术前总评分4.32±2.99分,术后6个月总评分3.20±1.68分,术后1^+年总评分3.84±2.86分。随时间变化,大多数问卷结果均不断改善。各项问卷总评分中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化学合成不吸收补片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术后生活质量能明显改善,但会出现侵蚀、疼痛、血肿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聚丙烯补片 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短表 盆底功能影响问卷 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美国FDA对经阴道使用网片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警示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欣 王建六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3年第2期97-99,共3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在人群中高达30%~76%,而超过50%的经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妇女一生中有11.1%的风险需要行盆底修复手术,而再次手术的风险可高达13%~56%,所以,近年...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在人群中高达30%~76%,而超过50%的经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妇女一生中有11.1%的风险需要行盆底修复手术,而再次手术的风险可高达13%~56%,所以,近年来盆底重建手术中补片被广泛使用,其可以加强薄弱的自身组织,恢复解剖,降低传统修复手术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FDA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有效性 安全性 网片 阴道 盆腔器官脱垂 修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封闭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老年女性的尿路症状疗效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鞠蕊 杨欣 +2 位作者 孙秀丽 李晓伟 王建六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36-841,共6页
目的:探讨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尿路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采取阴道完全封闭术及阴道部分封闭术治疗老年重度POP患者286例,POP-Q法分期均为Ⅲ~Ⅳ期,分析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尿路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采取阴道完全封闭术及阴道部分封闭术治疗老年重度POP患者286例,POP-Q法分期均为Ⅲ~Ⅳ期,分析患者手术并发症及尿路症状改善情况,并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FDI-20短表),及其分量表盆底功能障碍症状问卷排尿困扰量表(UDI-6)和盆腔器官脱垂困扰量表(POPDI-6)进行评价。结果:①286例患者年龄60~90岁,行阴道全封闭术172例,阴道部分封闭术114例。有48例同时行抗压力性尿失禁(SUI)手术。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8.30±11.70个月。随访中无POP复发者,客观治愈率100%。②手术后近远期并发症38例,发生率为13.19%(38/286)。尿潴留经保留尿管无效后电刺激治疗1例,新发SUI 13例,发生率5.86%(13/222)。③术前伴排尿困难患者45.10%(129例),与无排尿困难患者(157例)比较,术后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48±54.13 ml vs 43.35±62.96 ml,P>0.05);术前有排尿困难的患者其术前尿频、尿急、下腹坠痛的比例明显高于术后发生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有排尿困难患者(129例)行阴道完全封闭术与行阴道部分封闭术比较,其术后自主排尿测残余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24±43.15 ml vs 33.84±40.59 ml,P>0.05)。术后新发SUI 13例中行阴道完全封闭术与行阴道部分封闭术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1%vs 6.58%,P>0.05)。④222例患者完成术后随访,阴道封闭术后PFDl-20、UDI-6、POPDl-6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阴道完全封闭术与阴道部分封闭术术后PFDl-20、UDI-6、POPDl-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封闭术对高龄体弱、无性生活要求、不能耐受盆底重建术的老年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POP及尿路症状,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阴道完全封闭术和阴道部分封闭术改善患者尿路症状的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封闭术 盆腔器官脱垂 排尿障碍 生活质量 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可吸收吊带与永久非吸收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文华 蒋励 +3 位作者 苗娅莉 孙秀丽 杨欣 王建六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延迟可吸收吊带和永久非吸收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适宜的抗尿失禁手术材料。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因压力性尿失禁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研究组23例... 目的探讨延迟可吸收吊带和永久非吸收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适宜的抗尿失禁手术材料。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因压力性尿失禁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研究组23例,采用延迟可吸收吊带;对照组28例,采用永久非吸收吊带。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残余尿量,并采用尿失禁影响程度相关问卷(IIQ-7)和泌尿生殖道疾病相关问卷(UDI-6)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时间、产次、病程、术前1h尿垫试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0.5±5.7)个月,对照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1.8±7.6)个月,两组患者主观治愈率分别为73.9%(17/23)和71.4%(20/28),有效率分别为100.0%(23/23)和96.4%(27/2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吊带侵蚀等并发症。结论无论是延迟可吸收吊带还是永久非吸收吊带,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有相同的近期疗效,短期内未见吊带侵蚀,可能与本文随访时间短,手术例数少有关,需长期随诊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延迟可吸收吊带 永久非吸收吊带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患者广泛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初步调查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莎 王志启 王建六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广泛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于本院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51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方案,并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组,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 目的探讨广泛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于本院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51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方案,并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组,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表(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评估膀胱过度活动症状,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the 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7,PFIQ-7)及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20(the 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 short form-20,PFDI-20)评价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①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51例患者均出现至少一种下尿路症状症状,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为62.7%(32/51),尿不尽感发生率为49%(25/51),便不尽感发生率为41.2%(21/51),排便困难发生率为37.3%(19/51);②患者术前PFIQ-7及PFDI-20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0(0,0)及0(0,3.1),术后分别为0(0,22.8)及25.0(8.3,68.8),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组、手术+化疗组及手术+放疗/化疗组手术前后CRADI-8亚量表得分差值的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6.3(0,17.2)、1.6(0,15.6)和4.6(0,14.1),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广泛子宫切除术显著影响宫颈癌患者的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术后辅助放疗患者肠道/排便功能障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广泛子宫切除术 盆底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妇科良性疾病患者下尿路症状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安方 杨欣 王建六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调查妇科良性疾病患者中下尿路症状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普通妇科门诊就诊、年龄≥18岁的患者2 700例进行排尿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的问卷调查,结合病历记录月经史及就诊... 目的调查妇科良性疾病患者中下尿路症状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普通妇科门诊就诊、年龄≥18岁的患者2 700例进行排尿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的问卷调查,结合病历记录月经史及就诊疾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共收回有效问卷2 353(87.1%),其年龄18~97岁,中位年龄38岁,体质指数(BMI)14~40 kg/m2,中位数22.1 kg/m2,绝经者20.5%(482/2 353);②76.5%(1 799/2 353)的患者至少有一种下尿路症状(LUTS),储尿期症状的患病率(71.7%,1 686/2 353)高于排尿期症状(28.8%,677/2 353)(P <0.05)。尿频(36.0%,846/2 353)患病率最高,其次是尿失禁(35.7%,841/2 353)和尿急(30.4%,715/2 353)。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和其他类型尿失禁的患病率分别是20.4%(481/2 353)、3.9%(92/2 353)、8.2%(193/2 353)和0. 8%(19/2 353)。>50岁人群中LUTS、储尿期症状、尿失禁患病率高于≤50岁人群(P <0.05)。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LUTS的患病率(93.5%)与无盆腔器官脱垂患者(7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良性疾病患者76.5%伴发LUST,年龄、BMI、是否绝经、盆腔器官脱垂与LUTS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尿路症状 妇科良性疾病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子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下尿路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安方 汪莎 +16 位作者 王志启 孙秀丽 吴令英 吕秋波 吕爱明 温宏武 韩劲松 吴玉梅 高雨农 刘青 王素美 李红霞 王鲁文 王彦龙 吴瑞芳 李环 王建六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了解子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尿路症状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全国13家研究中心接受PiverⅢ型子宫切除的690例宫颈癌患者,并按照年龄和体质指数匹配妇科门诊无手术史良性疾病患者690例作为... 目的了解子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尿路症状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全国13家研究中心接受PiverⅢ型子宫切除的690例宫颈癌患者,并按照年龄和体质指数匹配妇科门诊无手术史良性疾病患者6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ICIQFLUTS)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宫颈癌组下尿路症状患病率(78.3%,540/690)与对照组(78.7%,543/690)相似(P>0.05)。宫颈癌组储尿期症状患病率(66.2%,457/690)低于对照组(75.5%,521/690)(P<0.05),而排尿期症状(52.3%,361/690)和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OAB)(14.5%,100/690)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4.1%,166/690;8.8%,61/69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术中切除宫旁长度或阴道长度>3 cm与排尿期症状、OAB患病相关(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是排尿期症状(OR=2.380,95%CI:1.664~3.405)和OAB的危险因素(OR=1.972,95%CI:1.155~3.367)。结论宫颈癌患者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排尿期症状及OAB患病率升高,可能与切除较多的宫旁和阴道组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下尿路症状 尿失禁 膀胱过度活动症
原文传递
老年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阴道封闭术是否切除子宫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鞠蕊 杨欣 +2 位作者 孙秀丽 李晓伟 王建六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封闭术是否切除子宫治疗老年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采取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性POP^Q分期Ⅲ~Ⅳ期POP患者286例,分析阴道封闭术中切除子宫(175例)与未切除子宫(111例)两组的... 目的探讨阴道封闭术是否切除子宫治疗老年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采取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性POP^Q分期Ⅲ~Ⅳ期POP患者286例,分析阴道封闭术中切除子宫(175例)与未切除子宫(111例)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有排尿困难症状的术后残余尿量情况。结果28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6.02±5.09)岁(60~90岁),其中220例(76.92%)患者伴有1种以上内科合并症,48例患者同时行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切除子宫组与未切除子宫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1.72±21.78)min和(61.69±16.7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64.86±64.71)ml和(32.97±39.30)m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97±2.38)d和(5.96±1.7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8.57%(15/175)和9.01%(10/111)];两组术后平均拔尿管时间[(3.77±1.61)d和(3.60±1.46)d]、术前排尿困难[(42.86%,75/175)和(48.65%,54/111)]、术后自主排尿后平均残余尿量[(47.48±34.1)ml和(43.17±33.03)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封闭术中切除子宫与不切除子宫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术后自主排尿率相当。内科合并症多、年老体弱、耐受手术能力差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的不切除子宫的阴道封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封闭术 子宫脱垂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