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大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相关性——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时空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吴筱音 李国星 +2 位作者 王旭英 梁凤超 潘小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9-417,共9页
目的:利用垂直湿度校正法校正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并探索校正AOD作为衡量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与人群健康结局建立暴露反应关系的可行性。方法:先采用空间插值方法对AOD、地面PM_(2.5)、相对湿度和边界层高度进行... 目的:利用垂直湿度校正法校正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并探索校正AOD作为衡量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与人群健康结局建立暴露反应关系的可行性。方法:先采用空间插值方法对AOD、地面PM_(2.5)、相对湿度和边界层高度进行插值以获得不同地理位置的各项数据,按照地理位置与北京市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进行匹配。利用大气边界层高度及由相对湿度计算得到的气溶胶吸湿增长因子分别对AOD进行垂直校正与湿度校正。为进行对比,将校正AOD和PM_(2.5)采用标准化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用广义相加混合模型,控制时间趋势、温湿度效应、星期几效应和节假日效应等,得到无量纲化后的校正AOD与PM_(2.5)对北京市居民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总死亡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死亡的急性效应。结果:经过垂直湿度校正后的AOD与PM_(2.5)相关系数达到0.72。累积滞后0~3 d(lag 0~3)的标准化校正AOD对呼吸系统疾病总死亡数及COPD死亡数的累积滞后效应最强,每升高1个单位,超额危险度分别为3.64%(95%CI为0.58%~6.78%)和4.92%(95%CI为1.81%~8.14%)。累积滞后0~1 d(lag 0~1)的标准化PM_(2.5)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及COPD死亡的累积滞后效应最强,每升高1个单位(约155μg/m3),超额危险度分别为3.96%(95%CI为0.82%~7.19%)及6.12%(95%CI为1.44%~11.02%)。与地面PM_(2.5)的效应相比,校正AOD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及COPD死亡效应的置信区间较窄,对于捕捉颗粒物对居民每日死亡的滞后效应更为敏感;且不同累积滞后天数的校正AOD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及COPD死亡的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捕捉颗粒物对于居民死亡的累积滞后效应更为敏感。结论:校正AOD可以反映地面颗粒物对北京市居民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在缺乏地面监测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校正AOD作为衡量大气污染物的指标与人群健康结局建立暴露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呼吸系统疾病 气溶胶光学厚度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乙氧基乙醇急性染毒大鼠血清和睾丸某些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文军 常元勋 +3 位作者 崔京伟 何筱莹 叶康平 赵茜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 观察 2 乙氧基乙醇 (2 Ethoxythanol,EE)急性染毒对SD大鼠血清和睾丸某些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探讨EE致睾丸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 ,体重 180~ 2 2 0g。随机分为对照组、EE 80 0、160 0和 3 2 0 0mg/kg组 4... 目的 观察 2 乙氧基乙醇 (2 Ethoxythanol,EE)急性染毒对SD大鼠血清和睾丸某些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探讨EE致睾丸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 ,体重 180~ 2 2 0g。随机分为对照组、EE 80 0、160 0和 3 2 0 0mg/kg组 4组 ,每组 2 4只。采取一次性灌胃染毒。于灌胃后 12、2 4、48和 72h ,将各组动物随机处死 6只 ,留取动物血液、睾丸 ,制备血清和睾丸匀浆 ,测定血清和睾丸匀浆脂质过氧化物 (LP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 ,以及血清铜蓝蛋白 (CP)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各染毒组睾 /体比明显下降 (P <0 0 5 ) ,睾丸匀浆LPO水平和血清CP活性增高。染毒 12、2 4h ,血清CAT、睾丸匀浆CAT和SOD活性增高 ,而染毒 48、72h后 ,血清CAT、睾丸匀浆CAT和SOD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5 )。EE各染毒组血清LPO水平和SOD活性变化不明显。结论 推测EE毒作用的靶器官可能是睾丸 ,睾丸抗氧化功能的改变是EE致睾丸毒性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氧基乙醇 睾丸 抗氧化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某稀土矿区成人头发中15种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初探 被引量:9
3
作者 卢国珵 王小燕 +6 位作者 张金良 刘虎生 高兆华 王耐芬 陈清 孟玉秀 王京宇 《现代仪器》 2007年第1期33-37,共5页
本研究以头发中的稀土含量和分布特征作为暴露的生物标志物,选用ICP-MS分析法,对矿区和对照区两村长期居住的农民头发进行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发样中各稀土元素的中位数(ng/g)为:La(124.9)、Ce(269.2)、Pr(21.4)、Nd(... 本研究以头发中的稀土含量和分布特征作为暴露的生物标志物,选用ICP-MS分析法,对矿区和对照区两村长期居住的农民头发进行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发样中各稀土元素的中位数(ng/g)为:La(124.9)、Ce(269.2)、Pr(21.4)、Nd(77.2)、Sm(9.3)、Eu(2.5)和Gd(8.4)均高于对照村(p<0.01),其余重稀土元素虽亦有稍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全部发样的稀土分布模式均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LaN/SmN>1和GdN/YbN>1),矿区发样轻稀土富集程度平均高出对照村3倍(p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发 稀土元素 ICP-MS 暴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作为环境暴露或效应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胡贵平 贾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0-154,共5页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编码基因序列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遗传效应,而环境暴露和非编码基因序列等在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因而,表观遗传学逐渐受到关注。从生命早期到成年时期暴露的各种环境有害因素均可增加机...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编码基因序列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遗传效应,而环境暴露和非编码基因序列等在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因而,表观遗传学逐渐受到关注。从生命早期到成年时期暴露的各种环境有害因素均可增加机体患病风险。micro RNAs(mi RNAs)在转录后翻译水平调控蛋白质的表达,能与一种或多种靶m RNAs相互作用,几乎参与了生命体所有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疾病早期生物标志物。同时,mi RNAs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在从暴露到出现健康效应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有望作为环境暴露或效应生物标志物。由此,在环境暴露危险度评价中,mi RNAs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环境暴露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某医学院校社区不同职业人群妊娠高危因素与不良结局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志萍 吕利枝 +2 位作者 庹琳 原鹏波 王云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探讨某医学院校社区不同职业人群妊娠高危因素和不良妊娠结局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在某医学院校社区719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职业分为医护组(218名)和非医护组(501名,包括教师亚组138名、行政亚组129... 目的探讨某医学院校社区不同职业人群妊娠高危因素和不良妊娠结局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在某医学院校社区719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职业分为医护组(218名)和非医护组(501名,包括教师亚组138名、行政亚组129名及其他职业组234名),比较研究对象妊娠高危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的检出情况。结果研究对象检出率居前5位的妊娠高危因素分别为:体质量指数异常、高龄、糖尿病、瘢痕子宫和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1.4%、17.5%、9.7%、7.5%和7.5%。与非医护组比较,医护组人群妊娠高危因素≥2项、不良妊娠结局、胎儿不良妊娠结局、自然流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检出率均降低(P值均<0.05)。教师亚组人群妊娠高危、初筛高危、瘢痕子宫、妊娠期贫血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亚组(P值均<0.008);教师亚组人群妊娠高危因素≥2项和高龄的检出率均高于医护组(P<0.008);行政亚组人群不良妊娠结局和自然流产检出率均高于医护组(P值均<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高龄、产次、瘢痕子宫均是研究对象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不同职业人群妊娠高危因素和不良妊娠结局有差异。与医护组比较,教师亚组人群妊娠高危检出率相对较高,行政亚组人群不良妊娠结局和自然流产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 妊娠高危因素 不良妊娠结局 医学院校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PRECIS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胡贵平 胡亚楠 詹思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9-442,共4页
随机对照试验(RCT)可分为评估效力的解释性试验和评估临床效果的实用性临床试验(PCT)。PCT反映了临床实际条件下的干预效应,具有一定的外推性,但其内部真实性相对较差。与此相反,解释性试验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其内部真实性较好,而... 随机对照试验(RCT)可分为评估效力的解释性试验和评估临床效果的实用性临床试验(PCT)。PCT反映了临床实际条件下的干预效应,具有一定的外推性,但其内部真实性相对较差。与此相反,解释性试验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其内部真实性较好,而外推性较差。但在RCT实际设计中,PCT和解释性试验并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极端,有许多RCT同时兼有两种设计的属性。PRECIS通过评价RCT设计的解释和实用两方面,指导如何实行干预和试验设计,使RCT在内部和外部真实性之间达到平衡。目前国内对PRECIS介绍甚少,更未见应用的报道,基于此以下介绍PRECIS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以期为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PRECIS 实用性试验 解释性试验
原文传递
PRECIS-2:基于研究目标的试验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胡贵平 詹思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2-226,共5页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的干预措施效果,涉及理论疗效和实际的临床效果两方面。PRECIS(Pragmatic—Explanatory Continuum Indicator Summary)通过评价RCT设计的解释性和实用性两方面的程度,指导研究者如何实行干预和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的干预措施效果,涉及理论疗效和实际的临床效果两方面。PRECIS(Pragmatic—Explanatory Continuum Indicator Summary)通过评价RCT设计的解释性和实用性两方面的程度,指导研究者如何实行干预和试验设计,使RCT在内部真实性和外部真实性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过程中,PRECIS的作用逐渐被研究者所认同。为了确保试验的设计与结果相关联,便于患者、临床医生和政策决策者应用,国际多团队专家对PRECIS进行了修正和升级,提出了新的PRECIS-2。PRECIS-2的9个维度都是为了帮助试验设计者思考研究设计的预期效果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特定场景的适用性。本文旨在介绍PRECIS-2的研发、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以期为国内临床试验设计、决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PRECIS-2 解释性试验 实用性试验
原文传递
抑制星形胶质细胞Cx43可保护LPS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焕焕 赵雨佳 +2 位作者 张慧峰 李清如 周辉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186-193,194,共9页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退变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原代中脑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原代混合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10 ng/ml)组、Cx43抑制剂^(43)Gap27(200μg/ml)组、LPS+^(43...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退变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原代中脑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原代混合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10 ng/ml)组、Cx43抑制剂^(43)Gap27(200μg/ml)组、LPS+^(43)Gap27组、半通道阻滞剂18β-GA(10μmol/L)组和LPS+18β-GA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络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的数目与形态;检测细胞外液中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谷氨酸浓度表征胶质细胞的半通道功能,检测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以及活性氧簇(ROS)表征神经免疫反应的强度。RT-qPCR、Western blot与免疫荧光检测星形胶质细胞Cx43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LPS处理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渐进性死亡;在此过程中,细胞外液中的ATP与谷氨酸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升高与胶质细胞半通道活性紧密联系;同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上的Cx43在LPS诱导的神经免疫中表达下降,且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预处理Cx43抑制剂^(43)Gap27或者半通道阻滞剂18β-GA后,LPS引发的胶质细胞外的ATP和谷氨酸释放明显减少,该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PS引发的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也几乎被完全抑制,多巴胺神经元数目从对照组的49%上升为114%与117%,该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PS引起的免疫反应也部分被抑制,细胞上清中的TNF-α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LPS引发的多巴胺神经元退变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半通道的开放可能是促进神经免疫反应、诱发神经毒性的重要原因,表明Cx43可能是帕金森病(PD)的一个潜在病理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半通道 脂多糖 神经免疫反应 多巴胺神经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