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癌的DNA甲基化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帆 杨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0-430,共11页
目前认为恶性肿瘤的形成是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表观遗传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DNA异常甲基化(高甲基化和低甲基化)是前列腺癌最具特征的表观遗传改变,它能够导致基因组不稳定,调控基因的异常表达,在前... 目前认为恶性肿瘤的形成是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表观遗传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DNA异常甲基化(高甲基化和低甲基化)是前列腺癌最具特征的表观遗传改变,它能够导致基因组不稳定,调控基因的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DNA甲基化作为前列腺癌表观遗传研究的一个热点,为临床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文章根据前列腺癌的DNA高甲基化和低甲基化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前列腺癌形成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并且讨论了它们在前列腺癌临床转化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DNA高甲基化 DNA低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的应用与进展
2
作者 任凌彤 艾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随着对冠状动脉相关疾病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等具有重要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疾病在缺血性心脏病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无法直接通过影像学观察到冠状动脉微血管,... 随着对冠状动脉相关疾病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等具有重要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疾病在缺血性心脏病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无法直接通过影像学观察到冠状动脉微血管,目前临床上出现了一些评价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指标,其中微循环阻力指数被广泛用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评价。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微循环阻力指数测定技术准确、安全、简单易行,应用前景广泛。本文就微循环阻力指数的建立、发展、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阻力指数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外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崔海梦 罗庆锋 许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4期2221-2227,共7页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自被发现以来已被证实与胃部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如胃癌、消化性溃疡、胃炎、MALT淋巴瘤等.近年来逐渐有报道及研究显示H.pylori与其他胃外疾病相关,其机制涉及自身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自被发现以来已被证实与胃部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如胃癌、消化性溃疡、胃炎、MALT淋巴瘤等.近年来逐渐有报道及研究显示H.pylori与其他胃外疾病相关,其机制涉及自身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多个方面.本文就H.pylori与部分胃外疾病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皮肤自身免疫疾病 系统性硬化症 肝性脑病 炎症性肠病 结直肠癌 阿尔兹海默症 多发性以硬化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2μm激光气化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龙 张耀光 +3 位作者 金滨 刘明 万奔 王建业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气化切除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于北京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年龄超过70岁前列腺增生患者213例,采用经尿道2μm激光气化切除术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 目的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气化切除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于北京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年龄超过70岁前列腺增生患者213例,采用经尿道2μm激光气化切除术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保留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评估基线及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基线、术后24h血红蛋白和电解质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2~128min,平均(69±12.4)min;保留尿管时间3~5d,平均(3.6±0.7)d;膀胱冲洗时间18~28h,平均(23±5.1)h。术后3个月各项评分均较基线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红蛋白和电解质较基线无明显变化,围手术期未出现心、脑及肺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2μm激光治疗,其围手术期安全性较高,手术时间、保留尿管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ΜM激光 前列腺增生 高龄患者 微创手术 激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Xa因子活性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低分子肝素抗凝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振兴 徐冷楠 +2 位作者 付沛颉 党心 毛永辉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5期365-368,共4页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普遍应用的抗凝剂之一,临床常通过抗Xa因子活性来监测其抗凝效应以及评估出血风险,合理的抗Xa因子活性区间在临床指南也都有相应推荐。而具体到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LMWH抗凝时抗Xa因子...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普遍应用的抗凝剂之一,临床常通过抗Xa因子活性来监测其抗凝效应以及评估出血风险,合理的抗Xa因子活性区间在临床指南也都有相应推荐。而具体到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LMWH抗凝时抗Xa因子的监测目标范围尚未形成共识,本综述主要论述抗Xa因子活性检测在血液透析LMWH抗凝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具体监测策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分子肝素 抗Xa因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医患沟通中避免话语角色冲突的修辞运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颖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23期51-53,64,共4页
医患关系的良好构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确的沟通,而医患间的话语角色冲突常常导致医患沟通失败、医患关系紧张。本文从社会心理修辞学和认知修辞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医患沟通中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包括角色内冲突与角色间冲突,阐释避免话... 医患关系的良好构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确的沟通,而医患间的话语角色冲突常常导致医患沟通失败、医患关系紧张。本文从社会心理修辞学和认知修辞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医患沟通中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包括角色内冲突与角色间冲突,阐释避免话语角色冲突的修辞运用的必要性,探讨医生在一些场景中的恰当与不恰当的修辞方法,并总结了医生避免话语角色冲突的修辞原则即修辞行为应当与医生角色、医患关系、高尚医德、社会审美心理相适应。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沟通效率,还可以有效地避免话语角色冲突,进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修辞 话语角色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膈神经传导的临床应用及特点 被引量:4
7
作者 庄立 汤晓芙 +3 位作者 许贤豪 李本红 杜华 蒋景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 探讨膈神经传导在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特点。方法 以表面电极在肋间隙处记录电刺激 4 4例ALS患者及 31例正常对照者颈部膈神经时产生的膈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之潜伏期和波幅。 2 8例ALS患者同时接受了用力肺... 目的 探讨膈神经传导在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特点。方法 以表面电极在肋间隙处记录电刺激 4 4例ALS患者及 31例正常对照者颈部膈神经时产生的膈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之潜伏期和波幅。 2 8例ALS患者同时接受了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VC)测定。结果 ALS患者右、左侧膈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 (PDML)分别为 8 4ms± 2 2ms和 7 6ms± 1 4ms ,均较对照者延长 ,波幅对数为 2 6 8± 0 37,比对照者低 ;以右侧为例 ,PDML与 %FVC相关 ,但与临床呼吸困难无关 ;波幅与 %FVC和临床呼吸困难均无关。PDML阳性率 (47 7% )高于临床呼吸困难出现率(2 5 0 % )。结论 PDML是膈神经传导参数中反映ALS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 ,但只有将其与膈肌运动诱发电位的中枢运动传导时间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膈神经 神经传导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应用四维自动左心房量化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段成人左心房功能研究
8
作者 徐涛 郭颖 +6 位作者 宋欣阳 夏辰兮 翁思贤 刘俊颖 杨晨光 钟优 汪芳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0-1036,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四维自动左心房(简称左房)量化(4D Auto LAQ)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段成人左房功能, 探讨左房的二维应变与四维应变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 为四维左房参数在临床精准应用提供进一步支持。方法选取409例健康体检志愿者, ...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四维自动左心房(简称左房)量化(4D Auto LAQ)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段成人左房功能, 探讨左房的二维应变与四维应变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 为四维左房参数在临床精准应用提供进一步支持。方法选取409例健康体检志愿者, 使用GE公司Vivid E95型超声心动图仪及四维探头, 采集二维和四维超声图像, 分析二维及四维超声参数在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 并探讨左房储器期应变(LASr)、管道期应变(LAScd)和主动收缩期应变(LASct)等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409例志愿者(男217例, 女192例), 青年组(18~45岁)56例, 中年组(46~65岁)202例, 老年组(>65岁)151例。常规超声指标显示, 青年、中年、老年组左房前后径分别是:(31.70±3.65)mm、(34.02±3.91)mm、(35.2±4.37)mm(P<0.01), 反映心脏结构随年龄增长的适应性变化。二维与四维左房参数在青年、中年、老年组中分别为:LASr(2D)(%):37.48±7.51、30.95±8.23、26.9±7.56(P<0.01);LA VImax(ml/m^(2)):23.54±5.79、26.33±7.6、28.99±8.15(P<0.01);LASr(%):31.2±17.07、22.5±8.59、19.49±7.47(P<0.01)。二维与四维左房参数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 LASr(2D)(%)、LAScd(2D)(%)、LASr(%)、LAScd(%)与年龄的相关性分别为:-0.429、0.580、-0.354、0.298(P<0.01)。结论 4D Auto LAQ技术能够有效评价不同年龄段成人的左房功能, 年龄是影响左房参数的重要因素。与其他超声参数相比, 二维和四维左房应变参数能在早期体现出差异, 适用于早期年龄相关性左房功能异常筛查、评估和监测, 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功能 四维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房应变 年龄因素
原文传递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对60岁以上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诊断和干预价值研究
9
作者 王睿 张雁飞 +15 位作者 张宏超 王佳 申淑慧 佟佳宾 刘俊鹏 吕游 种甲 王志蕾 金鑫 孙琳 高旭 戴研 梁静 李海涛 邹彤 杨杰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4-790,共7页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电监测仪在60岁以上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于北京医院、阜外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普仁医院就诊的60岁以上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依据是否自愿接...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电监测仪在60岁以上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于北京医院、阜外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普仁医院就诊的60岁以上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依据是否自愿接受植入型心电监测仪植入将入选患者分为植入组和传统随访组。终点事件为入组后再次发作晕厥,以及通过植入型心电监测仪记录的心律失常阳性事件判断或经传统随访检查后明确诊断心原性晕厥。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间心原性晕厥累计诊断率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明确诊断心原性晕厥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入选19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年龄(72.9±8.25)岁,随访558.0(296.0,877.0)d,男性98例(49.5%)。植入组100例(50.5%),传统随访组98例(49.5%)。与传统随访组相比,植入组患者更高龄、更易发生合并症,基线心电图提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占比更高,而体重指数更低( P均<0.05)。随访期间植入组共计58例(58.0%)患者的植入型心电监测仪记录到心律失常阳性事件。植入组心原性晕厥诊断率[42.0%(42/100)比4.1%(4/98), P<0.001]及治疗干预率[37.0%(37/100)比2.0%(2/98), P<0.001]均高于传统随访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传统随访组相比较,植入组心原性晕厥累计诊断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R=11.66,95% CI 6.49~20.98,log-rank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植入型心电监测仪植入、既往心房颤动、糖尿病或基线心电图提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明确诊断心原性晕厥的独立预测因素( P均<0.05)。 结论:植入型心电监测仪提高了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诊断率和干预率,显著增加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心原性晕厥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健康人磁刺激膈肌运动诱发电位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立 汤晓芙 +2 位作者 樊东升 许贤豪 蒋景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膈肌运动诱发电位 (diaphragmaticmotorevokedpotential,DMEP)在健康人群中的电生理学特点。方法 分别经项部及经颅部磁刺激 3 1例 (共 61侧 )健康志愿者 ,并用皮肤表面电极记录各受检者的DMEP ,并分析其电生理学...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膈肌运动诱发电位 (diaphragmaticmotorevokedpotential,DMEP)在健康人群中的电生理学特点。方法 分别经项部及经颅部磁刺激 3 1例 (共 61侧 )健康志愿者 ,并用皮肤表面电极记录各受检者的DMEP ,并分析其电生理学特点。结果 所有受检者在深吸气易化时 ,均可引出DMEP ;右侧颈潜伏期大于左侧 ,皮层潜伏期、颈潜伏期与身高呈正相关 ,中枢运动传导时间 (centralmotorconductiontime ,CMCT)不受侧别、性别、年龄、身高等因素影响 ;本组受检者左侧颈潜伏期为 ( 7.8± 0 .6)ms ,右侧颈潜伏期为 ( 8.3± 0 .6)ms ;合并不同侧别及性别后皮层潜伏期为 ( 12 .2± 1.0 )ms ,CMCT为 ( 4 .1± 0 .7)ms。结论 DMEP是评价与呼吸有关的皮质脊髓束功能的重要电生理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运动诱发电位 呼吸功能 电生理学 磁刺激 皮质脊髓束功能
原文传递
感染性脱鞘性多发神经病患者膈神经根传导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庄立 汤晓芙 +4 位作者 樊东升 许贤豪 李本红 杜华 蒋景文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初步探讨膈神经根传导时间在感染性脱鞘性多发神经病 (IDP)患者的应用及特点。方法 以表面电极在肋间隙处记录 2 0例感染性脱鞘性多发神经病患者的经项磁刺激膈神经根和经颈电刺激膈神经所得的远端运动潜伏期之差 ,并与 31例 6 ... 目的 初步探讨膈神经根传导时间在感染性脱鞘性多发神经病 (IDP)患者的应用及特点。方法 以表面电极在肋间隙处记录 2 0例感染性脱鞘性多发神经病患者的经项磁刺激膈神经根和经颈电刺激膈神经所得的远端运动潜伏期之差 ,并与 31例 6 1侧正常对照者的结果对比。结果 IDP患者较对照者膈神经根传导时间延长 ;膈神经根传导时间异常与临床呼吸困难相关 ;膈神经根传导时间的异常率高于临床呼吸困难出现率。结论 膈神经根传导时间能从电生理水平反映IDP患者与呼吸有关的脊神经根功能状态 ,与临床呼吸困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脱鞘性多发神经病 膈神经根传导时间 研究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肌病患者膈肌肌电图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庄立 汤晓芙 +4 位作者 樊东升 许贤豪 李本红 杜华 蒋景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膈肌肌电图 (DEMG)在肌病患者的应用及特点。方法 以同心圆针电极用肋间隙进针法分别记录屏气、平静吸气和深吸气时 3 0例肌病患者和 13例 2 2块健康对照者的膈肌肌电活动。19例患者同时接受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VC)测... 目的 初步探讨膈肌肌电图 (DEMG)在肌病患者的应用及特点。方法 以同心圆针电极用肋间隙进针法分别记录屏气、平静吸气和深吸气时 3 0例肌病患者和 13例 2 2块健康对照者的膈肌肌电活动。19例患者同时接受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VC)测定。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无任何并发症。与对照者相比 ,肌病患者屏气时可见纤颤电位及正锐波等自发电位 ;平静吸气时膈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时限和去多相时限均缩短、面积对数减少、波幅对数、多相波和卫星电位无明显变化。自发电位与临床呼吸困难和 %FVC相关。去多相时限异常率高于临床呼吸困难出现率。结论 针极DEMG能从电生理角度评价肌病患者呼吸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病 膈肌 肌电图 呼吸功能试验 电生理学
原文传递
健康人膈神经根传导时间初探
13
作者 庄立 汤晓芙 +4 位作者 樊东升 许贤豪 李本红 杜华 蒋景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51-652,共2页
目的 初步摸索检测膈神经根传导时间的方法及其在健康人的特点。方法 以表面电极记录 31位健康受试者的 61侧经项磁刺激膈神经根和经颈电刺激膈神经所得的远端运动潜伏期的差。结果 膈神经根传导时间不存在性别及侧别间差异 ,与年龄... 目的 初步摸索检测膈神经根传导时间的方法及其在健康人的特点。方法 以表面电极记录 31位健康受试者的 61侧经项磁刺激膈神经根和经颈电刺激膈神经所得的远端运动潜伏期的差。结果 膈神经根传导时间不存在性别及侧别间差异 ,与年龄和身高间不相关。合并不同性别和侧别后健康人的正常值为 (1 .4± 0 .3)ms。结论 膈神经根传导时间是评价与呼吸有关的颈神经根功能的不可缺少的电生理指标。磁刺激膈神经根方法的引入使这一检测易为受试者接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神经根 传导时间 呼吸功能 电生理学
原文传递
单体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特征及预后
14
作者 梅迪 刘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560-563,共4页
Breems等回顾性研究了733例不伴核心结合因子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15-60岁),发现伴有单体核型(monosomal karyotype,MK)的AML患者(MK-AML)完全缓解率低,总体生存率低,复发率高,且... Breems等回顾性研究了733例不伴核心结合因子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15-60岁),发现伴有单体核型(monosomal karyotype,MK)的AML患者(MK-AML)完全缓解率低,总体生存率低,复发率高,且预后极差,4年总体生存率仅为4%,MK较复杂核型(complex karyotype,CK)更能提示AML预后不佳,从而提出了MK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系 急性 单体核型 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远东 张伟 +8 位作者 刘龙腾 王淼 侯惠民 王建龙 张亚群 张耀光 朱生才 丁鑫 刘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分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0年8月北京医院收治的141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7.4±6.7)岁,术... 目的探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分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0年8月北京医院收治的141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7.4±6.7)岁,术前中位PSA 9.6(1.4~152.8)ng/ml。其中行开放手术17例,腹腔镜手术124例;42例未行淋巴结清扫,35例行局限性淋巴结清扫,64例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分期:T_(2)期74例,T_(3)期63例,T_(4)期4例。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分组1组32例,2组50例,3组31例,4组16例,5组12例。根治术后生化复发定义为根治术后连续两次随访PSA>0.2 ng/ml并有上升趋势。本研究中将根治术后随访期间血清PSA≥0.1 ng/ml而未达生化复发定义为PSA进展。分析切缘阳性患者的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SA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141例中位随访52(1~104)个月。其中PSA进展组69例(48.9%),非PSA进展组72例(51.1%)。PSA进展组中,13例(18.8%)未接受治疗,其中8例出现生化复发;4例(5.8%)仅接受单纯放疗,其中2例出现生化复发;52例(75.4%)接受内分泌治疗或内分泌治疗联合放疗,其中5例(9.6%)出现去势抵抗。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PSA(HR=1.015,95%CI 1.005~1.025,P=0.004)、ISUP分级分组(HR=1.351,95%CI 1.091~1.673,P=0.006)、手术方式(HR=2.233,95%CI 1.141~4.370,P=0.019)是PSA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RP术后有较高的切缘阳性率。近1/2的切缘阳性患者根治术后存在PSA进展。切缘阳性患者术前PSA、ISUP分级分组、手术方式是PSA进展的危险因素,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切缘阳性 预后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进展
原文传递
沉默调节蛋白1在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A54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苗苗 杨拓 孙铁英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 探讨沉默调节蛋白1 (SIRT1)表达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A54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A549细胞SIRT1、抑制凋亡基因Bcl-2及促凋亡因子基因Bax表达;用噻唑蓝(MTT)比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2.5%、5.0... 目的 探讨沉默调节蛋白1 (SIRT1)表达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A54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A549细胞SIRT1、抑制凋亡基因Bcl-2及促凋亡因子基因Bax表达;用噻唑蓝(MTT)比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2.5%、5.0%、10.0%、20.0%、40.0% CSE分别处理A549细胞24 h后,结果显示CSE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细胞内SIRT1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分别减少25.6% (P<0.05)、35.2% (P<0.05)、38.7% (P<0.05)、57.9%(P<0.05)和64.0% (P<0.05).MTT比色结果显示,CSE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细胞活力,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分别下降10.2%(t=2.035,P<0.05)、18.4%(t=4.269,P<0.05)、27.7%(t=5.963,P<0.05)、59.0%(t=21.140,P<0.05)和88.1%(t=58.827,P<0.05).20 μmol/L白藜芦醇(Res)能逆转CSE诱导的SIRT1、Bcl-2及Bax的表达变化(P<0.05).5 mmol/L烟酰胺(NAM)加重CSE诱导的SIRT1、Bcl-2及Bax的表达变化(P<0.05). 结论 SIRT1可能通过的上调抑制凋亡基因Bcl2,下调促凋亡基因Bax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衰老酶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广西低龄与高龄老年人体格相关指标与血糖、血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钊平 倪晓琳 +6 位作者 高丹妮 孙亮 朱小泉 焦娟 周起 杨泽 原慧萍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43-848,共6页
目的分析低龄和高龄老年人体格相关指标与血压和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基于广西自然人群队列中筛选出1516名(65~11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别检测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高比(WHtR)、空腹血糖(FPG)和血压,并对... 目的分析低龄和高龄老年人体格相关指标与血压和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基于广西自然人群队列中筛选出1516名(65~11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别检测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高比(WHtR)、空腹血糖(FPG)和血压,并对其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超重老年人和超重低龄老年人组与BMI正常的老年人和低龄老年人组相比,其患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的风险均增加(OR=2.66,95%CI:1.90~3.72;OR=3.03,95%CI:2.11~4.34),一般肥胖老年人和一般肥胖低龄老年人组患高血压(OR=5.25,95%CI:2.07~13.28;OR=4.75,95%CI:1.84~12.21)、空腹血糖受损(OR=2.95,95%CI:1.00~8.69;OR=3.06,95%CI:1.04~9.02)以及患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OR=7.94,95%CI:3.04~20.72;OR=8.68,95%CI:3.28~22.94)的风险均增加,过轻的低龄老年人组患高血压的风险降低(OR=0.27,95%CI:0.09~0.80);中心性肥胖组(WC)老年人与非中心性肥胖组老年人相比,其患高血压(OR=1.39,95%CI:1.04~1.84)、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OR=2.39,95%CI:1.75~3.27)的风险增加,中心性肥胖低龄老年人组患高血压(OR=1.46,95%CI:1.07~2.00)、空腹血糖受损(OR=1.62,95%CI:1.14~2.28)以及患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OR=3.03,95%CI:2.13~4.32)的风险均增加;中心性肥胖组(WHtR)老年人与低龄老年人组患高血压(OR=1.35,95%CI:1.03~1.76;OR=1.55,95%CI:1.13~2.14)、空腹血糖受损(OR=1.42,95%CI:1.04~1.94;OR=1.62,95%CI:1.13~2.31)以及患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OR=2.20,95%CI:1.60~3.02;OR=3.22,95%CI:2.14~4.84)的风险均增加。高龄老年人组中,BMI与舒张压相关;且WHtR与空腹血糖水平具有相关性。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老年人群的血压和空腹血糖水平随体格相关指标(BMI、WC、WHtR)的升高而升高,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老年患者患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以及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的风险明显增加,其中低龄老年患者的患病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肥胖 空腹血糖受损 高血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