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材料与口腔数字化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勇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3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口腔临床数字化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对口腔临床诊疗的质量、效率提供了有益支撑,一定程度地降低对临床经验的依赖,可为年轻医生的快速成长提供技术支撑和帮助,助力我国基层口腔诊疗的技术同质化。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辅助下的口腔椅旁... 口腔临床数字化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对口腔临床诊疗的质量、效率提供了有益支撑,一定程度地降低对临床经验的依赖,可为年轻医生的快速成长提供技术支撑和帮助,助力我国基层口腔诊疗的技术同质化。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辅助下的口腔椅旁诊疗也逐渐成为可能,可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提供更友好的诊疗体验^([1])。随着数字化技术与口腔医学的深入结合,基于数控切削和3D打印技术制作各类口腔假体及辅助治疗装置,已成为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应运而生的各种新型“口腔数字化材料”也备受口腔医生关注,成为口腔材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材料 数字化技术 数控切削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陈青筱(综述) 吕培军(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2-726,共5页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辅助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决策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主要实践。该系统通过结合临床检查与临床知识,辅助临床决策,进而改善临床诊疗结果。近年来,该系统得到了较多的研究。该文将介绍临床决策...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辅助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决策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主要实践。该系统通过结合临床检查与临床知识,辅助临床决策,进而改善临床诊疗结果。近年来,该系统得到了较多的研究。该文将介绍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详述已有的技术和方法,并总结该系统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学三维数据分析相关术语再谈
3
作者 赵一姣 王勇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01-405,共5页
随着口腔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三维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成为数字化诊疗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口腔医生需要正确认识数字口腔医学的专业术语和概念,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相关数字化技术。文章针对近年来口腔医学三维数据分析中常用、热点的若干... 随着口腔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三维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成为数字化诊疗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口腔医生需要正确认识数字口腔医学的专业术语和概念,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相关数字化技术。文章针对近年来口腔医学三维数据分析中常用、热点的若干专业术语,包括口腔医学三维数据相关术语、三维数据重叠相关术语和三维数据对比分析相关术语等,详细阐述其概念涵义,介绍技术原理,以期为口腔临床工作和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 三维数据 配准 对齐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数字化全口义齿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永胜 孙玉春 王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数字化技术利用高精度三维扫描、智能辅助设计软件和多轴数控切削或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出精度可靠、功能适宜的修复体。然而,由于全口义齿操作的复杂性,数字化技术在全口义齿修复领域的研发进度相对缓慢。本文将从数字化全口义齿的研... 数字化技术利用高精度三维扫描、智能辅助设计软件和多轴数控切削或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出精度可靠、功能适宜的修复体。然而,由于全口义齿操作的复杂性,数字化技术在全口义齿修复领域的研发进度相对缓慢。本文将从数字化全口义齿的研究现状以及临床应用两个方面,阐述目前数字化全口义齿在口腔修复临床和技工室应用和研发的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 数字化印模 数字化颌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精准仿生修复技术的自主创新研发与转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孙玉春 郭雨晴 +2 位作者 陈虎 邓珂慧 李伟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8),我国各年龄组缺损、缺失牙齿达数十亿颗。牙齿缺损、缺失后会导致咀嚼功能障碍、营养摄入障碍,易导致颞下颌关节疾病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需及时用口腔修复体重建生...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8),我国各年龄组缺损、缺失牙齿达数十亿颗。牙齿缺损、缺失后会导致咀嚼功能障碍、营养摄入障碍,易导致颞下颌关节疾病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需及时用口腔修复体重建生理功能。口腔数字化修复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三维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可数字化加工的材料等[1],能显著提高口腔修复的效率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3D打印 数字化技术 口腔修复体 仿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工程技术角度谈口腔医学椅旁数字化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一姣 王勇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0-235,共6页
近年随着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椅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应用模式、技术特点和技术内涵也随之发展和变化,开放的组合式系统逐渐替代传统封闭式系统,应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椅旁修复,拓展延伸至各种椅旁数字化辅助治疗技术... 近年随着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椅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应用模式、技术特点和技术内涵也随之发展和变化,开放的组合式系统逐渐替代传统封闭式系统,应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椅旁修复,拓展延伸至各种椅旁数字化辅助治疗技术。本文从工程技术角度阐述椅旁数字化技术现今的广义内涵,分析各椅旁数字化单元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并对椅旁数字化技术应用模式和国产化现状进行探讨,以期分析技术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椅旁系统 数字化技术 口内扫描 三维打印
原文传递
数字化口腔医学课程体系建设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勇 赵一姣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461-466,共6页
数字化口腔医学是口腔医学学科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高水平的数字化口腔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内口腔医学院校面临的新任务,其核心问题是建立全新的数字化口腔医学课程体系。笔者团队多年坚持开展数字化口腔医学教... 数字化口腔医学是口腔医学学科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高水平的数字化口腔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内口腔医学院校面临的新任务,其核心问题是建立全新的数字化口腔医学课程体系。笔者团队多年坚持开展数字化口腔医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并初步建立了一套相对系统、全面的数字化口腔医学课程体系,在国内口腔医学教学领域开创先河,文章就数字化口腔医学课程体系建设做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口腔医学 课程体系
原文传递
数字化技术助力口腔医学临床科研 被引量:6
8
作者 赵一姣 王勇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467-472,共6页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口腔临床医生开始关注与数字化技术相关的临床科研。数字化临床科研是指借助或辅助数字化技术解决口腔医学临床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其研究内容涉及数字化技术临床应用评价、数...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口腔临床医生开始关注与数字化技术相关的临床科研。数字化临床科研是指借助或辅助数字化技术解决口腔医学临床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其研究内容涉及数字化技术临床应用评价、数字化三维测量分析和数字化诊疗新技术研发等。笔者团队长期从事数字化临床科研相关工作,文章旨在从数字化科研平台的建设和数字化临床科研的开展两方面分享交流相关经验,以期为国内院校开展数字化临床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口腔医学 临床科研
原文传递
口腔医学与数字化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勇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是指借助数字化硬件或软件辅助口腔医生实现精确、高效、自动、智能的口腔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技术。“数字化口腔诊疗模式”正在改变着口腔医学的传统诊疗模式,成为口腔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简要概述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是指借助数字化硬件或软件辅助口腔医生实现精确、高效、自动、智能的口腔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技术。“数字化口腔诊疗模式”正在改变着口腔医学的传统诊疗模式,成为口腔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简要概述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阐述相关重点技术,并针对口腔医学与数字化技术的几点重要关系谈谈个人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数字化技术
原文传递
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测量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萧宁 孙玉春 +1 位作者 赵一姣 王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4-151,共8页
目的:研究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测量石膏牙颌模型三维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的检测效果,并与传统咬合分析方法进行比较,探究各数字化分析算法的特点和应用。方法:选取一副正常受试者的上、下颌石膏牙颌模型,使用3shape E4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 目的:研究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测量石膏牙颌模型三维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的检测效果,并与传统咬合分析方法进行比较,探究各数字化分析算法的特点和应用。方法:选取一副正常受试者的上、下颌石膏牙颌模型,使用3shape E4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进行数字化扫描得到数字模型,在三维测量分析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3及Geomagic Qualify 2013中采用“三维偏差色阶图法”、“点云统计分析法”和“虚拟咬合纸法”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获得相应的三维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同时使用[牙合]记录硅橡胶法及咬合纸扫描法两种传统咬合分析方法获得咬合接触分布和面积。各方法的咬合检测阈值为100μm,量化评价各数字化分析算法与传统咬合分析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上述五种方法所得的全牙列咬合接触分布的定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三维偏差色阶图法、点云统计分析法、虚拟咬合纸法、[牙合]记录硅橡胶法和咬合纸扫描法所得到的总咬合接触面积分别为133.10 mm^2、142.08 mm^2、128.95 mm^2、163.31 mm^2、100.55 mm^2。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性不大,数字化方法与传统方法检测的总咬合接触面积有一定差异。结论: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均可提供较为可靠、准确的牙颌模型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量化分析结果,可为口腔临床修复体数字化设计制作及咬合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力 牙模型 牙[牙合]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方法应用于咬合重建的精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宇轩 杨静文 +2 位作者 许桐楷 孙玉春 姜婷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15-123,共9页
目的:使用口内扫描对升高咬合垂直距离后的颌位关系进行数字化转移,并和间接数字化转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精确度,探索适用于咬合重建的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方法。方法:选取10名个性正常成人志愿者,制作上下颌压膜式(牙合)垫,... 目的:使用口内扫描对升高咬合垂直距离后的颌位关系进行数字化转移,并和间接数字化转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精确度,探索适用于咬合重建的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方法。方法:选取10名个性正常成人志愿者,制作上下颌压膜式(牙合)垫,模拟临床升高咬合垂直距离的情况。用三种方法为每个志愿者进行颌位关系转移,分别为(1)标准组:(牙合)垫喷涂显影剂后戴入口内扫描全牙列唇颊面咬合作为参考标准(。2)试验组:口内扫描上下颌牙列,(牙合)垫喷涂显影剂后戴入口内,口内扫描双侧后牙区颊侧咬合,通过口扫仪的系统自动配准数字化上下颌牙列模型的颌位关系。(3)对照组:使用间接数字化转移方法:截断(牙合)垫先分段后整合用硅橡胶记录颌位关系,面弓转移上(牙合)架后进行全(牙合)架的模型扫描,完成颌位关系转移。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Control 2014,3DSystems,美国)中将三组的上颌模型配准,建立参考坐标系,选取右下中切牙切缘中点,左、右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作为特征点,确定参考平面,分别计算试验组、对照组与标准组下颌的三维偏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参考平面角度偏差和下颌特征点在各个方向上的空间偏差,并用配对t检验对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RMS(0.46±0.19 mm)显著小于对照组(1.09±0.17 mm),下颌参考平面角度偏差(0.51±0.42°)显著小于对照组(1.84±1.21°),前牙区特征点分别在x、y、z轴的偏差Δx(0.24±0.17 mm),Δy(0.14±0.10 mm),Δz_(1)(0.26±0.16 mm)和右侧后牙区特征点在z轴的偏差Δz_(2)(0.36±0.24 m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后的数字化转移方法,口内扫描直接数字化转移方法的误差显著小于间接法,但口内扫描仍存在一定误差,还需进一步优化方法提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牙合]架 颌位关系记录 咬合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口腔数字化技术的探索与创新应用
12
作者 赵一姣 陈小贤 +1 位作者 汪俊 王勇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080-1087,共8页
儿童口腔科的诊疗对象为0~18岁儿童,诊疗内容具有口腔全科特性,临床技术与牙体牙髓、修复、正畸、颌面外科的治疗技术密切相关又具备自身特点,且尤其关注儿童牙列及颌面生长发育规律。目前,数字化技术与口腔医学各临床学科已深入结合,... 儿童口腔科的诊疗对象为0~18岁儿童,诊疗内容具有口腔全科特性,临床技术与牙体牙髓、修复、正畸、颌面外科的治疗技术密切相关又具备自身特点,且尤其关注儿童牙列及颌面生长发育规律。目前,数字化技术与口腔医学各临床学科已深入结合,儿童口腔领域也有儿科特色的数字化应用进展。一方面采用成熟的数字化技术,可实现对儿童口腔诊疗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创新研发适合儿童口腔特点的数字化新技术,突破应用领域空白。本文基于多年针对儿童口腔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工作基础,从以上两方面详细阐述儿童口腔数字化技术创新应用和科研探索情况,并展望目前尚未开展但可拓展应用于儿童口腔的数字化技术,为本领域临床学者开展探索性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口腔医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口腔医学 口内扫描 三维打印
原文传递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口腔医学研究的10年资助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一姣 杨慧芳 王勇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6年第3期192-195,205,共5页
目的分析2003—2013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口腔医学研究的资助情况,为口腔医学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2013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与口腔医学研究相关课题信息,包括年度、项目经费数、项目类型、口腔二级学科、项目单位等,进... 目的分析2003—2013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口腔医学研究的资助情况,为口腔医学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2013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与口腔医学研究相关课题信息,包括年度、项目经费数、项目类型、口腔二级学科、项目单位等,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结果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自2003—2013年资助口腔医学研究项目共59项,资助总金额约2.1亿元,呈逐年增长态势。口腔医学研究的资助来源覆盖了主要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类型,资助方向呈多样化发展,但资助单位仍相对集中,且以院校为主。结论近10年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口腔医学研究给予了稳定持续的资助,促进了口腔医学学科发展,是口腔医学国家级科研资助经费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回顾分析
原文传递
数字化全口义齿个别托盘制作与临床应用时间评价 被引量:19
14
作者 魏菱 陈虎 +2 位作者 周永胜 孙玉春 潘韶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比较三维打印数字化无牙颌个别托盘与传统无牙颌个别托盘的技工制作用时及临床操作用时,从临床时间花费角度对数字化个别托盘进行适用性验证。方法:招募20名无牙颌患者进行前瞻性、单盲、自身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每人均采用北京大学... 目的:比较三维打印数字化无牙颌个别托盘与传统无牙颌个别托盘的技工制作用时及临床操作用时,从临床时间花费角度对数字化个别托盘进行适用性验证。方法:招募20名无牙颌患者进行前瞻性、单盲、自身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每人均采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功能易适性数字化全口义齿(functional suitable denture,FSD)系统修复方式及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方式制作无牙颌个别托盘,将利用两种方式制作的个别托盘制取终印模后制作全口义齿,记录技工制作用时及临床操作用时。结果:三维打印数字化无牙颌个别托盘与传统无牙颌个别托盘的制作平均人工用时分别为(28.6±2.9)min、(31.1±5.7)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用三维打印数字化无牙颌个别托盘与传统无牙颌个别托盘制取终印模的临床操作平均用时为(23.4±11.5)min、(25.4±13.0)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打印数字化无牙颌个别托盘的技工制作用时及临床操作用时均小于传统无牙颌个别托盘,采用三维打印数字化无牙颌个别托盘制作全口义齿能够节约技工的制作时间及临床操作用时,且由于其不需要灌注初印模,可节省印模材料及模型材料,在全口义齿修复治疗中,是值得临床推广的制作无牙颌个别托盘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 义齿 全口 成像 三维 个别托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易适数字化全口义齿的自主创新研发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玉春 王勇 +6 位作者 邓珂慧 陈虎 李伟伟 赵一姣 潘韶霞 叶红强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0-394,共5页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8),我国各类无牙颌患者超过2100万人[1]。牙齿全部缺失后如果未能及时修复,会导致咀嚼功能障碍、营养摄入障碍,易导致颞下颌关节疾病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2]。近年来在...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8),我国各类无牙颌患者超过2100万人[1]。牙齿全部缺失后如果未能及时修复,会导致咀嚼功能障碍、营养摄入障碍,易导致颞下颌关节疾病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2]。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兴起的种植义齿能较好地恢复和重建无牙颌患者的口腔功能,但由于患者全身状况、颌骨条件、心理因素和经济状况等各方面的限制,经典的黏膜支持式全口义齿仍是无牙颌患者口颌功能重建的重要治疗手段,并在无牙颌种植修复的术前诊断设计、术中定位以及骨整合期过渡修复等阶段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3]。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的临床操作复杂、患者就诊次数多、制作周期长、对医生和技师的经验依赖程度较高、义齿戴入后功能不容易适合等因素导致愿意做且能做好全口义齿修复的医师越来越少,这种现状导致了巨大的供需矛盾,亟待通过全口义齿技术的创新研发寻找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 无牙颌印模 颌关系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个齿托盘制取下颌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的体外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啸翔 曹烨 +2 位作者 赵一姣 贾璐 谢秋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建立利用三维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打印制作数字化个齿托盘的方法,通过体外研究评价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和常规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的效果。方法:在标准下颌牙列模型上进行14颗树脂牙全冠预备,通过三维扫描获取预备体表... 目的:建立利用三维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打印制作数字化个齿托盘的方法,通过体外研究评价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和常规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的效果。方法:在标准下颌牙列模型上进行14颗树脂牙全冠预备,通过三维扫描获取预备体表面数据。利用牙科修复设计软件在每个预备体上确定边缘线位置,设计作为个齿托盘主体部分的解剖全冠和连接体形态,以及作为容纳印模材料空间的基底冠形态。在生成的个齿托盘主体数据外表面增加辅助固位装置,内表面生成组织终止点。设计及打印全牙列预备体模型1副,常规全牙列个别托盘A、B以及数字化个齿托盘各4副。使用个别托盘A采用一步法对全牙列预备体模型进行聚醚印模制取,使用个别托盘B和数字化个齿托盘采用分段取模方式完成聚醚印模制取,各重复制取4次。记录每次印模制取的时间及印模中每个预备体肩台及轴面/牙合面缺陷的数目,对每个预备体印模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方法制取印模的预备体合格率和预备体质量分布。结果:常规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中肩台缺陷数目显著多于数字化个齿托盘法,轴面/牙合面缺陷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制取印模的预备体合格率高于常规法,预备体质量分布优于常规法。结论:通过数字化方法可以实现个齿托盘的设计和制作,与常规法相比,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三维打印 义齿修复术 牙科印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口义齿数字化技术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全口义齿是口腔修复中最为复杂的一类修复体,在完成过程中临床医生和技师都需要较多的临床操作步骤和较高的技术要求。随着全球社会的老龄化,无牙颌患者仍占据相对较高的数量。数字化技术如何在全口义齿全流程中发挥作用,成为口腔科研... 全口义齿是口腔修复中最为复杂的一类修复体,在完成过程中临床医生和技师都需要较多的临床操作步骤和较高的技术要求。随着全球社会的老龄化,无牙颌患者仍占据相对较高的数量。数字化技术如何在全口义齿全流程中发挥作用,成为口腔科研和临床应用的热点。笔者根据文献学习和自主研发数字化全口义齿的体会,谈谈对数字化全口义齿技术的认识和分析,并就患者就诊次数、医生端技术特点(初印模、终印模、颌位关系、试戴、初戴等)、技师端技术特点,以及数字化全口义齿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三维扫描 数字化设计 数字化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学机器人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培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13-518,共6页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口腔医师开始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口腔医学临床、教学、科研的各个方面。本文详尽系统地回顾和介绍了口腔医学机器人研发应用的背景、相关知识以及发展历程,着重介绍口腔医学机器人的应用研究现...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口腔医师开始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口腔医学临床、教学、科研的各个方面。本文详尽系统地回顾和介绍了口腔医学机器人研发应用的背景、相关知识以及发展历程,着重介绍口腔医学机器人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分析口腔医学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口腔医学机器人技术可能对口腔医学界带来的冲击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机器人 决策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翻开口腔医学新篇章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玉春 李骋 陈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61-364,共4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迅速席卷多个领域。口腔医学的数字化、智能化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诊断系统、自主导航与定位系统、专家系统及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迅速席卷多个领域。口腔医学的数字化、智能化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诊断系统、自主导航与定位系统、专家系统及医疗机器人等技术已应用于口腔临床诊疗的多个领域。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更精准、更高效、更实用的医疗临床服务的同时,其监管问题、安全问题、伦理问题同样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疗机器人 口腔医学 机器视觉 计算机技术 专家系统 医疗临床 诊断系统
原文传递
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在前牙美学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柳玉树 李峥 +6 位作者 赵一姣 叶红强 周彦秋 胡文杰 刘云松 寻春雷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探索一种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前牙美学重建中,以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及治疗效果的可预期性。方法:选取可能需通过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解决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20名,通过口内扫描仪获取患者口内软、硬组织数... 目的:探索一种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前牙美学重建中,以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及治疗效果的可预期性。方法:选取可能需通过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解决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20名,通过口内扫描仪获取患者口内软、硬组织数字模型,分别进行直接修复治疗设计和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对于直接修复治疗设计,采用修复设计系统在数字模型基础上进行诊断蜡型数字化设计;对于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首先利用正畸分析及设计系统以最终修复目标为导向进行虚拟排牙设计,随后将虚拟排牙后的数字模型导入修复设计系统进行最终修复效果的诊断蜡型设计。将两种设计效果分别向患者展示,由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种修复设计效果进行评分,比较患者对两种治疗方案美学评分的中位数有无差异,最终由患者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对直接修复治疗设计的评分的中位数为8.4,对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的评分的中位数为9.0,后者高于前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最终12名患者选择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方案,8名患者选择直接修复治疗方案。结论:在复杂前牙美学治疗病例中,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具有可行性,可在治疗前为患者提供最终疗效预测,为医患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助于在患者满意的基础上达到更理想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 美学 牙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