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黏膜病患者口腔种植的时机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培茹 蒋析 华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共4页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种植修复被越来越多地用在缺失牙患者的修复治疗中。我国种植牙数量呈不断增长态势,在2011—2018年,国内种植牙数量由13万颗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51.7%,到2019年已达到312万颗,是全球种植牙数量增长最快的国...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种植修复被越来越多地用在缺失牙患者的修复治疗中。我国种植牙数量呈不断增长态势,在2011—2018年,国内种植牙数量由13万颗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51.7%,到2019年已达到312万颗,是全球种植牙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种植体存留率较高,种植体支持的单冠5年存留率为96.4%,种植体支持的固定局部义齿及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义齿的存留率分别为94.5%和91.3%[1]。种植牙成为越来越多缺牙患者首选的修复方式。口腔黏膜病是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多为慢性病。近10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加剧,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饮食结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口腔黏膜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病 种植修复 适应证 治疗时机 注意事项 牙种植 安全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口腔黏膜血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莺 Obada Barry +2 位作者 Gerhard Wahl 陈波 林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7-701,共5页
目的:测量中国汉族人与高加索人的健康成年人口腔黏膜血流参数,比较口腔黏膜血流灌注情况在不同人种间的异同,比较口腔黏膜在上颌与下颌、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性,为口腔种植临床中软组织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德国波恩大学在读... 目的:测量中国汉族人与高加索人的健康成年人口腔黏膜血流参数,比较口腔黏膜血流灌注情况在不同人种间的异同,比较口腔黏膜在上颌与下颌、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性,为口腔种植临床中软组织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德国波恩大学在读学生中招募20名高加索人种学生(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5.3岁)和20名中国汉族留学生(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8岁),口腔内设计8个测量点M1~M8,其中于上颌中切牙唇侧黏膜、下颌中切牙唇侧黏膜、上颌腭侧黏膜和颊黏膜各2个点。使用O2C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进行血流参数测量,包括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xygen,Sp O2)、平均血红蛋白量(relative amount of hemoglobin,r HB)、单位时间内血流量(flow)、血流速度(velocity)。结果:高加索人种和中国汉族两组之间比较,上颌中切牙血氧饱和度平均值分别为75.6%±8.2%和70.4%±7.6%;颊黏膜血红蛋白量平均值分别为79.9±5.8和83.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位点血流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测量位点各组之间进行比较:上腭黏膜的血氧饱和度为77.1%±10.9%,平均血红蛋白量为67.8±11.1,单位时间血流量194.1±63.7,相比较其他测量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多个测量位点血氧饱和度普遍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中不同解剖部位的黏膜血流灌注情况存在差别,性别之间血红蛋白氧结合能力可能存在差别,并且可能对于软组织愈合能力有一定影响;口腔黏膜血流灌注情况在小样本青年人群中的高加索人种与中国汉族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微循环 激光多普勒流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C型行为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郭雨思 李硕 +2 位作者 吕鸣樾 杨迪 华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与C型行为特征的关系,以期为临床预防、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型行为量表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黏膜科已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OLP患者(85例)及非OLP(85例)进行调查,量表包含焦...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与C型行为特征的关系,以期为临床预防、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型行为量表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黏膜科已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OLP患者(85例)及非OLP(85例)进行调查,量表包含焦虑(anxiety)、抑郁(depression)、愤怒(anger)、愤怒内向(anger toward inside,anger-in)、愤怒外向(anger toward outside,anger-out)、理智(reasoning)、控制(domination)、乐观(optimism)、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9个分项,将OLP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各项得分进行计算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患者的各项C型行为特征得分按照性别、病损网纹-糜烂-溃疡分型、病程长短等分组,分别进行统计、对比。结果:85例OLP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OLP最常好发的部位为颊部,非糜烂型患者多于糜烂型患者。C型行为量表中,OLP组与对照组的焦虑、抑郁、愤怒、乐观得分分别为(43.01±7.47)与(37.94±8.70)、(44.02±7.61)与(39.58±7.35)、(21.56±5.26)与(18.12±5.39)、(22.15±4.00)与(24.05±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患者与对照组女性在焦虑、抑郁、愤怒、理智、控制、乐观得分分别为(43.21±6.97)与(37.20±8.68)、(44.29±7.54)与(39.33±7.33)、(21.64±5.09)与(17.64±5.28)、(39.12±5.66)与(41.23±4.71)、(16.29±3.95)与(17.85±3.69)、(22.05±4.12)与(24.20±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各项得分与对照组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糜烂型OLP患者愤怒得分(22.94±5.26)高于非糜烂型OLP患者(20.60±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长,OLP患者抑郁和愤怒的倾向越明显,乐观得分越低。患病时间3年以上患者的外向愤怒得分(17.36±3.35)高于患病3年以内(包含3年)的患者(15.19±3.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P患者的焦虑、抑郁、愤怒、低乐观等C行行为特征明显,在OLP的诊治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可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C型行为 行为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后牙区平台转移设计种植体植入深度对边缘骨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罗佳 胡秀莲 +3 位作者 林野 邱立新 邸萍 李健慧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评价下后牙区种植体植入深度对于种植体颈部边缘骨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的下牙列缺损患者46名(男20人,女26人),共111枚Ankylos种植体纳入研究;分别测... 目的:评价下后牙区种植体植入深度对于种植体颈部边缘骨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的下牙列缺损患者46名(男20人,女26人),共111枚Ankylos种植体纳入研究;分别测量每个种植体植入时,以及修复完成并负重至少3年后的曲面断层片,评估种植体颈部边缘骨水平的变化及差异;观察时间为36~85个月,平均58.1个月。结果:植入种植体水平低于、平齐或高于骨面,边缘骨吸收绝对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功能性负重后,植入于骨面以下的位点中有67.7%边缘骨稳定于肩台水平或之上,32.3%吸收于平台之下;植入平齐骨面的位点分别为19.7%和80.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植入水平低于牙槽嵴顶有利于维持种植体颈部边缘骨组织长期(3年以上)稳定于种植体肩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骨质吸收 种植深度 骨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牙单牙种植修复中过渡义齿对软组织成型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邸萍 林野 +3 位作者 罗佳 崔宏燕 于海燕 任抒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单牙种植患者在种植修复过程中采用粘接桥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对软组织形态进行维持并成型的临床效果,探讨在种植修复的不同阶段采用临时修复体对软组织进行干预的可行性和技术细节。方法: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2008...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单牙种植患者在种植修复过程中采用粘接桥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对软组织形态进行维持并成型的临床效果,探讨在种植修复的不同阶段采用临时修复体对软组织进行干预的可行性和技术细节。方法: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上颌前牙单牙种植修复患者29例(男17例,女12例)作为实验组,在拔牙窝愈合期使用粘接桥进行临时修复,种植体植入后则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诱导牙龈,对软组织形态进行干预和诱导;同期符合相同入组条件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拔牙后戴压膜过渡义齿(或不戴义齿),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拔牙前、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戴用结束时对软组织进行美学评价,计算粘接桥的存留率、再粘接率,种植体支持的过渡义齿完好率,并请患者对修复美学效果和治疗过程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粘接桥戴用时间为2.2~5.1个月,平均3.7个月;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戴用时间为6.2~13.1个月,平均8.3个月。至戴用期结束时,粘接桥存留100%,再粘接率为16.2%;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存留率为100%。在永久修复完成时,实验组的软组织美学评价分值高于对照组(7.48±0.51 vs.5.69±0.71,P<0.000 1)。实验组患者在各治疗阶段对修复美学效果的评价满意率均为100%,粘接桥的再粘接率为16.2%。结论:采用粘接桥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在上颌前牙单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对软组织的维持和成型技术临床可行、近期美学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度较高,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牙修复 暂时 美学 牙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度固位结合数字化技术在后牙连续多牙种植即刻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罗佳 张宇 +4 位作者 崔宏燕 祝宁 沈惠丹 邸萍 林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4-970,共7页
目的:评价口内扫描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工(computer-assisted design/computer-assist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结合锥度固位方式在种植即刻修复连续多牙缺失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 目的:评价口内扫描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工(computer-assisted design/computer-assist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结合锥度固位方式在种植即刻修复连续多牙缺失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连续多个后牙缺失的患者,在种植体植入即刻安放预成锥度固位帽,通过口内扫描制取数字化印模,以CAD/CAM技术制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临时联冠,临时联冠戴入后即刻负重;6个月后更换为CAD/CAM技术制作的氧化锆永久联冠,临时冠及永久冠戴入时分别拍摄平行投照牙片。通过种植体和修复体存留率、种植体颈部边缘骨水平变化、种植体和修复体并发症等指标评价临床效果,永久修复前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量表评价患者对即刻修复的满意度。结果:共计10例患者(男4例,女6例,平均55.5岁)纳入本研究,共植入34枚种植体,分别制作14件即刻PMMA修复体和14件永久氧化锆修复体,观察时间4~14个月;种植体及修复体存留率100%,种植体颈部骨水平在种植即刻为(1.06±0.97)mm,即刻修复后6个月时为(0.96±0.82)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所有种植体和修复体均未发生并发症;患者满意度VAS评分87.2。结论:对于连续多牙缺失,在种植即刻以数字化流程制作,并结合锥度固位方式的联冠修复体,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工 口内扫描 锥度固位 种植即刻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苄索氯胺和异丙醇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对牙科印模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徐迪 魏冬豪 +2 位作者 张亚池 邸萍 林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2-1116,共5页
目的:探究以苄素氯胺和异丙醇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Cavicide)对于牙科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体外试验评价Cavicide消毒剂对藻酸盐、聚醚橡胶和硅橡胶3种印模材料消毒后对印模精度的影响。应用高精度模型扫描仪(IScan D103i,Imetric)... 目的:探究以苄素氯胺和异丙醇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Cavicide)对于牙科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体外试验评价Cavicide消毒剂对藻酸盐、聚醚橡胶和硅橡胶3种印模材料消毒后对印模精度的影响。应用高精度模型扫描仪(IScan D103i,Imetric)将标准模型数字化,使用藻酸盐、聚醚橡胶和硅橡胶材料分别制取标准模型的印模各30个,并将每种印模材料的30个印模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10个印模。在印模制取完成后,3组分别采用仅清水冲洗15 s(空白对照组,BC组)、2%(质量分数)戊二醛溶液浸泡30 min(戊二醛组,GD组)、Cavicide溶液表面喷洒5 min(Cavicide组,CC组)。采用模型扫描仪扫描印模,获得印模的数字化模型。在三维分析软件中,将印模扫描图像与标准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进行配准,采用RMS作为评价印模与标准模型间偏差的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偏差,保存偏差的色谱图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聚醚橡胶及硅橡胶印模材料,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33,P=0.827);藻酸盐印模材料,GD组与BC组、GD组与CC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GD与BC,P=0.001,GD与CC,P=0.002),BC组与C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4)。结论:Cavicide喷洒消毒对聚醚橡胶、硅橡胶和藻酸盐印模的精度均未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印模 印模消毒剂 精度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图像融合技术评价上颌全牙列种植固定修复前后的鼻唇软组织形态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郝柯屹 罗佳 +5 位作者 邸萍 郭厚佐 沈惠丹 刘焱萍 张宇 林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4-930,共7页
目的:探讨利用面部与义齿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图像融合方法评估全牙列种植固定修复前后鼻唇区软组织形态变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上颌无牙颌患者共12例(女性4例、男性8例),平均年龄(54.82±5.... 目的:探讨利用面部与义齿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图像融合方法评估全牙列种植固定修复前后鼻唇区软组织形态变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上颌无牙颌患者共12例(女性4例、男性8例),平均年龄(54.82±5.50)岁(45~62岁)。于上颌植入4~6枚种植体,6个月后为患者佩戴全牙列固定义齿,捕捉患者佩戴义齿前后的3D面相及义齿形态数据。将三维数据置于同一坐标系中,对义齿和软组织标志点进行测量,分别比较各标志点[左口角点(cheilion left,CHL)、右口角点(cheilion right,CHR)、左唇峰点(crista philtri left,CPHL)、右唇峰点(crista philtri right,CPHR)、上唇缘点(labrale superius,LS)、鼻下点(subnasale,SN)、口裂正中点(stomion,STO)、上中切牙点(upper incisor,UI)、义齿上边缘顶点(F-point,F)]的位移量及标志点间线距[人中长度(SN-LS)、双唇峰间距(CPHR-CPHL)、口裂宽(CHR-CHL)、上唇红高度(LS-STO)]变化。结果:义齿与软组织拟合后,义齿上边缘顶点与鼻下点直线距离(F-SN)三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检验显示该方法可重复性好,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为0.983(95%CI:0.957~0.995)。佩戴义齿后,软组织各标志点均发生前徙变化,鼻底区域变化最小,SN前后方向上的位移为(0.61±0.44)mm,LS前后向位移为(3.12±1.38)mm。在垂直方向上,SN、LS、CPHL、CPHR均向上移动,STO、CHL、CHR向下方少量移动。除SN-LS略微减小外,CHR-CHL、CPHR-CPHL、LS-STO均增大(P<0.01)。SN与F、LS与UI的Z轴坐标值均呈现高度相关(r=0.9043、r=0.9584)。结论:三维面像与义齿图像融合方法可重复性好,经该方法检测,义齿与软组织标志点的前后向位移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术 上颌牙列缺失 牙种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牙颌种植修复对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珊珊 张宇 +1 位作者 邸萍 林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5-309,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种植修复对无牙颌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发表的评估种植全口覆盖义齿与传统全口义齿对患者口腔健康相关... 目的 系统评价种植修复对无牙颌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发表的评估种植全口覆盖义齿与传统全口义齿对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命质量(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OHRQoL)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最终纳入9篇文献,包括病例769例,其中种植全口覆盖义齿(种植组)401例,传统全口义齿(对照组)368例.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OHRQoL进行Meta分析.结果 种植和传统全口义齿治疗后患者OHRQoL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种植组标准化均数差为1.63(95%置信区间为1.25~2.02),对照组为0.62(95%置信区间为0.38~0.86).两组治疗后效果比较显示,种植组患者OHRQoL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0.87(95%置信区间0.54~1.20)].结论 种植修复优于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方案,可显著提高无牙颌患者OHRQ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无牙 牙种植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义齿满意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田松 邸萍 +3 位作者 蒋析 罗佳 张宇 林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98-1004,共7页
目的追踪观察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1至12年后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OHRQoL)以及义齿满意度。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73例行全... 目的追踪观察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1至12年后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OHRQoL)以及义齿满意度。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73例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的无牙颌或潜在无牙颌患者(治疗组)和31例未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的无牙颌或潜在无牙颌患者(非治疗组)。采用口腔健康影响量表-20(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20,OHIP-20)和视觉模拟量表评价患者OHRQoL和义齿满意度,其中满意度包括稳固、美观、咀嚼、言语、易清洁和总体的方面。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统计。结果治疗组患者年龄为(57.5±11.1)岁(31~79岁),随访时间为(5.5±2.9)年(1~12年),种植体累积存留率为97.6%(450/461),修复体累积存留率为93.3%(98/105),1年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为(0.8±0.4)mm,5年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为(1.2±0.6)mm。治疗组患者OHIP-20总分[5(7)分]显著低于非治疗组患者[(32.9±12.6)分](Z=7.454,P<0.001)。治疗组患者义齿总体满意度为95.0(10.0)分,其中咀嚼[100.0(7.5)分]、稳固[100.0(10.0)分]和美观[100.0(10.0)分]评分较高,易清洁[85.0(25.0)分]和言语[100.0(12.5)分评分较低。随观察时间的延长,治疗组患者的OHIP-20总分先下降,随后在波动中长期保持稳定。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可长期对患者OHRQoL产生积极影响,从功能上有效恢复咀嚼、言语作用,从心理、社会功能上提供给患者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义齿 全口 即刻 无牙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体组织面菌斑附着及患者口腔清洁状况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宫镇江 林野 +2 位作者 徐田松 徐迪 邸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74-1079,共6页
目的观察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患者修复体组织面菌斑附着情况及口腔清洁状况,探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并完成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 目的观察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患者修复体组织面菌斑附着情况及口腔清洁状况,探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并完成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63.0±10.8)岁;修复体共40件,上颌18件,下颌22件],在永久修复满6个月后复诊时对修复体组织面进行菌斑染色并拍照,评价软垢指数,使用ImageJ软件分析菌斑面积百分比,记录修复体组织面清洁状况及患者口内清洁情况,调查患者义齿清洁习惯和满意度,比较义齿不同清洁习惯分组间菌斑附着的差异。结果40件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体组织面软垢指数为3.28±0.75,菌斑面积百分比为(51.6±19.0)%;下颌修复体软垢指数(3.50±0.80)和菌斑面积百分比[(58.7±20.4)%]均显著大于上颌修复体[分别为3.00±0.59和(43.0±13.1)%](P<0.05),下颌修复体前牙区舌侧有牙石附着;修复体组织面清洁间隙处菌斑附着较其他部位更多。义齿不同清洁习惯分组间菌斑面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清洁项目满意度得分较低。结论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患者修复体清洁不良,下颌修复体更甚,特别是下颌前牙区;未见义齿不同清洁习惯对菌斑附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牙修复 永久 义齿 全口 牙菌斑 口腔卫生 牙弓
原文传递
不同配准方式对多牙缺失种植修复虚拟[牙合]记录精度的影响
12
作者 田杰华 梅雨芃 +3 位作者 黄驿茗 韩雨琪 邸萍 林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54-261,共8页
目的探讨4种配准方式对多牙缺失种植修复口内扫描虚拟[牙合]记录精度的影响。方法制备缺失右侧第一磨牙、左侧第二前磨牙、左侧第一磨牙、左侧第二磨牙的多牙缺失种植修复下颌牙颌模型及牙列完整的上颌牙颌模型,上架。于上下颌模型12个... 目的探讨4种配准方式对多牙缺失种植修复口内扫描虚拟[牙合]记录精度的影响。方法制备缺失右侧第一磨牙、左侧第二前磨牙、左侧第一磨牙、左侧第二磨牙的多牙缺失种植修复下颌牙颌模型及牙列完整的上颌牙颌模型,上架。于上下颌模型12个处参考位置(16、46、13、43、23、33、25、35、26、36、27、37牙位处)各粘贴1个不锈钢小球(直径为0.5 mm)作为测量标志点。牙颌模型处于最大牙尖交错位,使用牙颌模型扫描仪扫描牙颌模型1次获得参考数据;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颌模型10次,复制4次,生成40组未进行咬合配准的上下颌数据,再根据计算机产生的伪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左侧配准组、右侧配准组、前牙配准组、双侧配准组(每组10组数据),在最大牙尖交错位进行40次颊侧咬合扫描,每种方式重复10次,生成4组虚拟[牙合]记录数据,即左侧配准组、右侧配准组、前牙配准组和双侧配准组。使用逆向工程软件测量不同位置上下颌6对球心间线距(D16-46、D13-43、D23-33、D25-35、D26-36和D27-37,其中D25-35、D26-36、D27-37处于游离端多牙缺失区,D16-46处于单牙缺失区),并与参考模型线距数据作差,计算线性偏差(ΔD)以评估精度,数据负值代表该位置该配准方式低估垂直距离。虚拟[牙合]记录精度数据呈非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形式表示;正确度以线距偏差的中位数表示,精密度以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配准方式和测量项目位置的交互效应用广义线性模型评估,正确度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总体比较,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用Dunn’s t检验进行事后检验,检验水准用Bonferroni法校正。结果虚拟[牙合]记录正确度受配准方式影响(P<0.05),且测量项目位置与配准方式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4组中仅双侧配准组游离端多牙缺失区和单牙缺失区的正确度绝对值均<0.1 mm,ΔD16-46、ΔD25-35、ΔD26-36、ΔD27-37精度分别为0.059(0.015)、-0.082(0.052)、-0.065(0.032)、-0.070(0.050)mm。各组游离端多牙缺失区虚拟[牙合]记录的正确度均为负值,且右侧配准组正确度负值最大,ΔD25-35、ΔD26-36、ΔD27-37精度分别为-0.410(0.174)、-0.442(0.225)、-0.439(0.262)mm。结论下颌游离端多牙缺失种植修复时,不同配准方式对口内扫描虚拟[牙合]记录精度有显著影响。4种配准方式均存在低估咬合垂直距离的问题,但双侧配准精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口内扫描 精度 数字化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外科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富晓娇 张宇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7-272,共6页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可能引起生物学和美学并发症,创建和维持充足的软组织环境是实现种植修复长期稳定的基础。本文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的常见原因、外科处理指征及技术进行综述。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仅对浅的种...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可能引起生物学和美学并发症,创建和维持充足的软组织环境是实现种植修复长期稳定的基础。本文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的常见原因、外科处理指征及技术进行综述。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仅对浅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有可预期的增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软组织退缩 软组织增量
原文传递
上颌窦底提升并发症的专家共识:上颌窦感染及骨增量材料感染(第一版) 被引量:2
14
作者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 陈波 +2 位作者 宿玉成 牛力璇 邱立新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2年第2期71-74,共4页
上颌窦底提升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技术敏感性强。上颌窦感染或骨增量材料感染发生率很低,但我国国内种植需求逐年上升,术后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感染并发症管理的指南或共识,因此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组... 上颌窦底提升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技术敏感性强。上颌窦感染或骨增量材料感染发生率很低,但我国国内种植需求逐年上升,术后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感染并发症管理的指南或共识,因此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国内各大院校的专家,讨论起草了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针对上颌窦感染或骨增量材料感染并发症的预防和诊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上颌窦感染 骨增量材料感染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延迟修复牙槽嵴改建的锥形束CT观察 被引量:36
15
作者 王莺 林野 +3 位作者 陈波 张宇 邸萍 易纯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0-604,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分析比较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即刻种植延迟修复后牙槽嵴改建的变化,以期为前牙即刻种植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行上颌切牙即刻种植的患者34例,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延迟修复组... 目的:通过锥形束CT分析比较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即刻种植延迟修复后牙槽嵴改建的变化,以期为前牙即刻种植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行上颌切牙即刻种植的患者34例,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延迟修复组(18例患者,21枚种植体)即刻种植经常规愈合期后延迟修复,即刻修复组(16例患者,22枚种植体)即刻种植当日即刻修复。种植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拍摄局部锥形束CT,测量种植体肩台处及其下2、4、6、8 mm处牙槽嵴宽度和牙槽嵴高度,计算术后6个月与术后即刻的差值,计为变化量。两组结果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延迟修复组牙槽嵴厚度变化量最大的位置在种植体肩台下6 mm处,即种植体中部,为(-0.75±1.31)mm。两组各测量位点牙槽嵴宽度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修复组牙槽嵴高度变化量[(-0.73±1.88)mm]与即刻修复组[(0.39±1.3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把握即刻种植适应证的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可减少牙槽骨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即刻负荷牙种植体 牙槽骨质丢失
原文传递
牙周炎晚期伴上颌牙槽骨前突畸形患者即刻种植全牙列固定修复的侧貌变化初探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宇 林野 +3 位作者 刘洋 罗佳 邸萍 马婷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25-630,共6页
目的 探讨牙周炎晚期伴上颌牙槽骨前突畸形患者即刻种植全牙列固定修复后的侧貌变化特点及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连续就诊的牙周炎晚期伴上颌牙槽... 目的 探讨牙周炎晚期伴上颌牙槽骨前突畸形患者即刻种植全牙列固定修复后的侧貌变化特点及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连续就诊的牙周炎晚期伴上颌牙槽骨前突畸形拟行全牙列固定修复的患者.拔除上颌余留患牙,截除上颌前部过突的牙槽骨,即刻植入4~6枚种植体行全牙列即刻固定修复,术后6个月完成最终修复.术中测量牙槽骨截骨高度.比较术前和最终修复后软硬组织头影测量项目的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容貌美观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共完成10例患者的双颌全牙列种植固定修复,共植入89枚种植体;上颌平均植入4.5枚.上颌前部牙槽骨平均截骨高度(6.3±1.8)mm.最终修复后上中切牙切缘较术前向腭侧移动(5.5±2.7)mm,向根方移动(1.6±1.2)mm,上中切牙长轴向腭侧倾斜9.6°±8.1°.最终修复后患者鼻唇角比术前增大10.5°±6.4°.患者和医师均认为最终修复后容貌美观比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牙周炎晚期伴上颌牙槽骨前突畸形的患者,通过拔除患牙,截除一定高度的上颌前部牙槽骨,腭向设计修复体排牙位置,可明显改善患者面下1/3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及患者的美观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种植 牙槽骨切除术 测颅法
原文传递
序列手术导板辅助重度牙周炎患者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静文 侯建霞 +4 位作者 刘建彰 张宇 陈全 赵一姣 王勇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6-580,共5页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牙周科、种植科和门诊部就诊的、计划进行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重度牙周炎患者,探讨牙周夹板结合序列手术导板辅助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治疗的技术流程和治...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牙周科、种植科和门诊部就诊的、计划进行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重度牙周炎患者,探讨牙周夹板结合序列手术导板辅助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治疗的技术流程和治疗效果。通过术前颌面部数据采集、系统性诊断设计、牙周夹板固定、导板制作、导板辅助下手术完成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8例,上颌7例,下颌1例;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49.0±9.3)岁(38~65岁);共植入48枚种植体,其中直立植入44枚,倾斜植入4枚;前牙区16枚,后牙区32枚。配准术后锥形束CT和术前设计,测量种植体实际三维位置与术前设计位置的差异,以2 mm为临床可接受的安全范围。术中未见导板折裂或重要解剖结构损伤。种植体冠部和根部整体位移[分别为(0.83±0.48)和(1.36±0.57)mm]在临床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冠部水平和垂直位移、根部水平和垂直位移以及种植体长轴角度的前后牙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夹板结合序列手术导板辅助重度牙周炎患者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可拓展全牙弓种植手术的适应证,满足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牙周炎 牙周夹 夹板 即刻种植 即刻修复
原文传递
减数下颌切牙在正畸-种植修复联合治疗中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寻春雷 赵弘 +1 位作者 林野 邱立新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2年第4期195-200,共6页
目的评价正畸-种植修复联合治疗患者减数下颌单个切牙矫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合的病例选择标准及临床操作要点。方法从148例正畸-种植修复联合治疗病例中选出涉及减数下颌单个切牙矫治的21例患者,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1岁。... 目的评价正畸-种植修复联合治疗患者减数下颌单个切牙矫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合的病例选择标准及临床操作要点。方法从148例正畸-种植修复联合治疗病例中选出涉及减数下颌单个切牙矫治的21例患者,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1岁。所有患者均存在缺失数目不等的上颌前牙。21例患者均存在针对具体矫治目标而需要考虑的前牙牙量不调。其中7例接受了上下颌矫治,14例仅接受了下颌固定矫治器治疗。正畸治疗和种植修复完成后,对21例患者的前牙咬合关系和牙齿排列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21例下切牙拔牙间隙完全关闭,相邻牙齿牙冠无倾斜,X线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拔牙间隙关闭处两侧牙齿牙根平行。所有患者治疗后下前牙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后牙段维持了治疗前的排列和与[牙合]关系。下切牙间隙关闭处未出现和邻近牙位明显差异的“黑三角间隙”。正畸治疗后上前牙种植牙处覆盖平均2mm。种植医师对正畸治疗后的前牙[牙合]关系满意。结论对存在Bolton指数不调,上前牙牙量较小,下前牙中度拥挤或伴有下牙轻度前突的Ⅰ类或轻度Ⅲ类正畸-种植修复联合治疗患者,设计减数单个下切牙治疗,可以获得正畸和种植均满意的牙齿排列和前牙[牙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拔牙矫治 下切牙拔除
原文传递
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225例患者的长期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范一鸣 邸萍 +3 位作者 蒋析 罗佳 张宇 林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55-564,共10页
目的通过追踪随访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患者,评价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的长期临床效果,并分析修复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行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治疗的273例患者,采用... 目的通过追踪随访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患者,评价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的长期临床效果,并分析修复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行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治疗的273例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修复颌位、对颌牙列情况、种植体数目、直径、长度、基台高度、基台角度,对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术后并发症进行归纳和评估,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临时修复体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随访225例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患者,男性126例,女性99例,年龄为(57.3±11.0)岁,共计288个颌位,1260枚种植体,随访时间(5.04±3.08)年。种植体1年累积存留率为98.0%(1235/1260)。48枚种植体出现脱落或折断而失败,分布于27例患者的28个单颌中,其中上颌39枚,下颌9枚,上颌种植体失败风险[7.2%(39/541)]显著高于下颌[1.3%(9/719)](P<0.01)。第1和5年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分别为(0.7±0.2)和(1.1±0.3)mm。即刻修复体戴用期间53.3%(120/225)的患者发生机械并发症,其中44例(45个单颌)发生修复螺丝或基台松动,2例(2个单颌)修复螺丝或基台折断,99例(112个单颌)人工牙或基托折裂。即刻修复体戴用6~8个月内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大,更换终末修复体后发生概率变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前牙区使用17°角度基台与修复体机械并发症显著相关(风险比=1.797,P=0.002)。结论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治疗长期临床效果可预测;临时修复体机械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前牙区17°角度基台的使用可能增加螺丝或基台松动的风险,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患者定期复查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义齿 全口 即刻 手术后并发症 COX比例风险模型
原文传递
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唇侧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魏冬豪 赵一姣 +3 位作者 邸萍 田杰华 蒋析 林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口内扫描的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价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唇侧软组织形态的三维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连续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并满足单颗上颌中...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口内扫描的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价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唇侧软组织形态的三维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连续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并满足单颗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适应证的患者29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5例,年龄(34.3±12.0)岁。患者拔牙后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术后6个月行永久修复。口内扫描直接获取术前与术后1年患者上颌前牙区数字化模型,在分析软件中构建种植体唇侧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量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27例完成1年随访。术后1年种植体龈缘顶点较健侧中切牙龈缘顶点退缩(0.23±0.39)mm。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所有患者种植体唇侧软组织均存在一定程度塌陷;唇侧软组织形态的唇腭向平均变化距离为(0.62±0.22)mm,近远中最大宽度为(11.03±1.74)mm,冠根向最大高度为(6.82±1.52)mm。龈缘顶点根方0、1、2、3、4、5 mm处唇侧软组织形态的唇腭向变化距离分别为(0.54±0.48)、(0.87±0.62)、(1.03±0.46)、(0.96±0.52)、(0.90±0.52)、(0.89±0.57)mm。结论基于口内扫描进行种植体唇侧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切实可行。与健侧中切牙龈缘相比,即刻种植即刻修复1年后种植体唇侧龈缘无显著退缩,唇侧软组织形态的唇腭向平均塌陷约0.6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负荷牙种植体 美学 牙科 牙龈退缩 成像 三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