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外科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富晓娇 张宇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7-272,共6页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可能引起生物学和美学并发症,创建和维持充足的软组织环境是实现种植修复长期稳定的基础。本文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的常见原因、外科处理指征及技术进行综述。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仅对浅的种...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可能引起生物学和美学并发症,创建和维持充足的软组织环境是实现种植修复长期稳定的基础。本文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的常见原因、外科处理指征及技术进行综述。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仅对浅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有可预期的增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软组织退缩 软组织增量
原文传递
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225例患者的长期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范一鸣 邸萍 +3 位作者 蒋析 罗佳 张宇 林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55-564,共10页
目的通过追踪随访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患者,评价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的长期临床效果,并分析修复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行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治疗的273例患者,采用... 目的通过追踪随访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患者,评价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的长期临床效果,并分析修复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行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治疗的273例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修复颌位、对颌牙列情况、种植体数目、直径、长度、基台高度、基台角度,对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术后并发症进行归纳和评估,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临时修复体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随访225例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患者,男性126例,女性99例,年龄为(57.3±11.0)岁,共计288个颌位,1260枚种植体,随访时间(5.04±3.08)年。种植体1年累积存留率为98.0%(1235/1260)。48枚种植体出现脱落或折断而失败,分布于27例患者的28个单颌中,其中上颌39枚,下颌9枚,上颌种植体失败风险[7.2%(39/541)]显著高于下颌[1.3%(9/719)](P<0.01)。第1和5年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分别为(0.7±0.2)和(1.1±0.3)mm。即刻修复体戴用期间53.3%(120/225)的患者发生机械并发症,其中44例(45个单颌)发生修复螺丝或基台松动,2例(2个单颌)修复螺丝或基台折断,99例(112个单颌)人工牙或基托折裂。即刻修复体戴用6~8个月内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大,更换终末修复体后发生概率变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前牙区使用17°角度基台与修复体机械并发症显著相关(风险比=1.797,P=0.002)。结论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治疗长期临床效果可预测;临时修复体机械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前牙区17°角度基台的使用可能增加螺丝或基台松动的风险,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患者定期复查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义齿 全口 即刻 手术后并发症 COX比例风险模型
原文传递
上颌窦底提升并发症的专家共识:上颌窦感染及骨增量材料感染(第一版) 被引量:2
3
作者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 陈波 +2 位作者 宿玉成 牛力璇 邱立新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2年第2期71-74,共4页
上颌窦底提升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技术敏感性强。上颌窦感染或骨增量材料感染发生率很低,但我国国内种植需求逐年上升,术后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感染并发症管理的指南或共识,因此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组... 上颌窦底提升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技术敏感性强。上颌窦感染或骨增量材料感染发生率很低,但我国国内种植需求逐年上升,术后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感染并发症管理的指南或共识,因此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国内各大院校的专家,讨论起草了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针对上颌窦感染或骨增量材料感染并发症的预防和诊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上颌窦感染 骨增量材料感染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唇侧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魏冬豪 赵一姣 +3 位作者 邸萍 田杰华 蒋析 林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口内扫描的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价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唇侧软组织形态的三维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连续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并满足单颗上颌中...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口内扫描的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价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唇侧软组织形态的三维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连续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并满足单颗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适应证的患者29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5例,年龄(34.3±12.0)岁。患者拔牙后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术后6个月行永久修复。口内扫描直接获取术前与术后1年患者上颌前牙区数字化模型,在分析软件中构建种植体唇侧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量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27例完成1年随访。术后1年种植体龈缘顶点较健侧中切牙龈缘顶点退缩(0.23±0.39)mm。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所有患者种植体唇侧软组织均存在一定程度塌陷;唇侧软组织形态的唇腭向平均变化距离为(0.62±0.22)mm,近远中最大宽度为(11.03±1.74)mm,冠根向最大高度为(6.82±1.52)mm。龈缘顶点根方0、1、2、3、4、5 mm处唇侧软组织形态的唇腭向变化距离分别为(0.54±0.48)、(0.87±0.62)、(1.03±0.46)、(0.96±0.52)、(0.90±0.52)、(0.89±0.57)mm。结论基于口内扫描进行种植体唇侧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切实可行。与健侧中切牙龈缘相比,即刻种植即刻修复1年后种植体唇侧龈缘无显著退缩,唇侧软组织形态的唇腭向平均塌陷约0.6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负荷牙种植体 美学 牙科 牙龈退缩 成像 三维
原文传递
椅旁数字化可切削材料在种植修复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政达 魏冬豪 +1 位作者 邸萍 林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07-711,共5页
近年,口腔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椅旁数字化修复技术因具有高效、精确等优势,逐渐被应用于种植修复领域,成为国际口腔种植专业的前沿技术。在临床需求不断增长、数字化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椅旁可切削材料在力学性能、美学性能、化学稳定性... 近年,口腔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椅旁数字化修复技术因具有高效、精确等优势,逐渐被应用于种植修复领域,成为国际口腔种植专业的前沿技术。在临床需求不断增长、数字化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椅旁可切削材料在力学性能、美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及加工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拓宽了可切削材料的类型,尤其是关于多晶陶瓷、玻璃陶瓷及复合材料等材料性能的研究均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并取得新进展。本文就种植修复中椅旁可切削材料的性能、临床适应证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材料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种植 牙修复体
原文传递
腺苷三磷酸诱导人牙髓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易小松 李雨舟 +1 位作者 莫思怡 谢秋菲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94-394,395-401,共8页
目的通过筛选能成功诱导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HDPC)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的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有效浓度,探讨体内诱导HDPC进行牙本质再生的ATP适宜浓度。方法用0(对照组)、10、400、600、800μ... 目的通过筛选能成功诱导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HDPC)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的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有效浓度,探讨体内诱导HDPC进行牙本质再生的ATP适宜浓度。方法用0(对照组)、10、400、600、800μmol/L ATP处理HDPC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HDPC增殖以及成牙本质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的表达;用茜素红染色评估诱导21 d后矿化结节情况(各组样本量均为5),并溶解矿化结节后定量分析各组溶液吸光度值(A值)。筛选既能有效诱导HDPC成牙本质向分化,又能降低ATP对HDPC增殖抑制作用的浓度作为ATP的适宜浓度,并选用此浓度进行动物体内实验。HDPC经此浓度ATP预处理7 d后接种于明胶海绵上,并置入6~7 mm长、管径1.0~2.5 mm的人牙根管片段内(ATP处理组,样本量为8);非ATP处理组的明胶海绵接种未经ATP预处理的HDPC(样本量为8),空白对照组的明胶海绵未接种细胞(样本量为2)。各组根管片段移植于免疫缺陷鼠(9只)背部双侧皮下,3个月后取材进行HE染色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培养5 d时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 ATP组HDPC增殖显著增加(P<0.05),而600和800μmol/L ATP组HDPC增殖显著减小(P<0.05),且800μmol/L ATP组HDPC增殖显著小于600μmol/L ATP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600和800μmol/L ATP组DMP1、DSP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组DMP1、DSP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上调(P>0.05)。诱导21 d后600和800μmol/L ATP组均可见明显的矿化结节,其他组均未见矿化结节;定量分析显示0、10、400、600、800μmol/L ATP组A值分别为1.05±0.15、1.11±0.23、1.15±0.17、3.65±0.30、3.40±0.43,600与800μmol/L ATP组A值均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0.05),且600与800μmol/L AT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600μmol/L ATP可诱导HDPC在根管牙段内分化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结论600μmol/L为ATP诱导HDPC成牙本质向分化的适宜浓度,该浓度ATP可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诱导HDPC形成牙本质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三磷酸 牙髓 细胞分化 成牙本质向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