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宗教学之前瞻 |
王宗昱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2001 |
0 |
|
2
|
另类“护教学”:贺麟新心学架构中的基督教 |
孙尚扬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3
|
本嵩与《法界观门通玄记》--日本立正大学藏《通玄记》及其周边的考察 |
王颂
|
《佛学研究》
|
2014 |
4
|
|
4
|
神学教育与宗教中国化——丁光训与匡亚明的故事及其启发 |
张志刚
|
《天风》
|
2017 |
1
|
|
5
|
中西宗教哲学比较的一个新切入点 |
张志刚
|
《宗教与哲学》
|
2018 |
0 |
|
6
|
中国华严宗的谱系和心识说渊源考探——以地论南北学派为中心 |
边在亨
|
《五台山研究》
|
2012 |
0 |
|
7
|
簡論夏燮喪服學經例體系 |
張照
|
《中国经学》
|
2022 |
0 |
|
8
|
重建中国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张志刚教授访谈 |
张志刚
张洪彬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9
|
当代佛教研究的新趋势 以“北京大学佛教文献、历史与哲学工作坊”为例 |
李四龙
|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0
|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理论 |
张志刚
|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1
|
华北宗族的弱化与基督教在乡土社会的发展——以豫西李村为中心的考察 |
李华伟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8
|
|
12
|
基督徒的文化认同与乡土文化变迁的模式——从理念与符号的视角来探讨豫西李村基督徒在葬礼上的冲突与调适 |
李华伟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6
|
|
13
|
从合儒斥佛到融佛疏儒--利玛窦与艾香德的传教方略比较 |
孙尚扬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4
|
近代日本对中国佛教教育的影响——以杨仁山和太虚为中心 |
王颂
|
《佛学研究》
CSSCI
|
2018 |
0 |
|
15
|
祖庭巡礼:常盘大定与虚云的一段交错因缘 |
王颂
|
《佛学研究》
|
2015 |
0 |
|
16
|
基督教中国化的建设性 |
张志刚
|
《天风》
|
2014 |
0 |
|
17
|
浅论十字架神学及其现实意义 |
李顺华
|
《中国天主教》
|
2005 |
0 |
|
18
|
浅论生态神学及其给当代中国天主教徒带来的神学思考 |
李顺华
|
《中国天主教》
|
2006 |
0 |
|
19
|
论爱父母、爱天主与和谐社会之建构 |
李顺华
|
《中国天主教》
|
2005 |
0 |
|
20
|
基督教景观中的悲剧性结构──'αμαρτια~①与悲剧性再阐释 |
刘宗坤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