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迁移中的记忆与乡愁: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
被引量:
112
1
作者
汪芳
吕舟
+8 位作者
张兵
张松
董卫
刘沛林
黄震方
吴必虎
陆邵明
徐菲菲
甄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5,共23页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某些不相容;记忆不是虚幻之谈,而是文化自信、城乡复兴的源泉。时间之河不会回淌,改变了的城乡空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今天对城乡未来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结合国际研究的比较,针对中国当下的语境,就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规划、建筑、文物、旅游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在此交汇。伴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变化,记忆和乡愁的保存和发展是为了展现过去的历史,适宜今天的生活,愉悦未来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和乡愁
迁移转型
文化景观
地方性
原真性
原文传递
题名
迁移中的记忆与乡愁: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
被引量:
112
1
作者
汪芳
吕舟
张兵
张松
董卫
刘沛林
黄震方
吴必虎
陆邵明
徐菲菲
甄峰
机构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中德城镇化与地方性研究实验室
清华
大学
建筑
学院
中国城市规划
设计
研究
院
同济
大学
建筑与
城市规划
学院
东南
大学
建筑
学院
衡阳师范
学院
城市与旅游
学院
南京师范
大学
地理科学
学院/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
学院/
旅游
研究
与规划中心
上海交通
大学
城镇
空间文
化与
科学
研究
中心
东南
大学
人文
学院
南京
大学
建筑与
城市规划
学院
出处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5,共23页
基金
中德双边合作研究项目(GZ1201
NSFC和DFG共同设立的中德科学中心资助)
+4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03
41271167
41471120
51278292
41671137)
文摘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某些不相容;记忆不是虚幻之谈,而是文化自信、城乡复兴的源泉。时间之河不会回淌,改变了的城乡空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今天对城乡未来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结合国际研究的比较,针对中国当下的语境,就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规划、建筑、文物、旅游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在此交汇。伴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变化,记忆和乡愁的保存和发展是为了展现过去的历史,适宜今天的生活,愉悦未来的创造。
关键词
记忆和乡愁
迁移转型
文化景观
地方性
原真性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memory
transition
cultural landscape
locality
authenticity
分类号
C912.81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迁移中的记忆与乡愁: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
汪芳
吕舟
张兵
张松
董卫
刘沛林
黄震方
吴必虎
陆邵明
徐菲菲
甄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