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效果研究 被引量:134
1
作者 朱红 马莉萍 熊煜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7,共6页
以北京大学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小班研讨课可归纳为"汇报班""讨论班""提高... 以北京大学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小班研讨课可归纳为"汇报班""讨论班""提高班""补习班"四种模式;小班研讨成为大班授课内容的有益补充;促进教学方式由教师讲授型转向师生互动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生对大小班结合教学满意度较高。同时,该教学模式也存在教师角色定位、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平等参与、学生评价较难等问题。因此,应明确课程目标,重新诠释教师角色和素质,提供学业辅导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班授课 小班研讨 教学模式 班级规模 效果评估
原文传递
职称越高,教学质量越高?——高校教师职称与学生评教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马莉萍 熊煜 董礼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89,121,共8页
利用某"985"高校2006年至2012年间同一门课程由不同职称教师授课的学生评教数据,分析了不同职称教师教学质量的差异。描述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逐渐升高;相比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学生对教学效果的... 利用某"985"高校2006年至2012年间同一门课程由不同职称教师授课的学生评教数据,分析了不同职称教师教学质量的差异。描述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逐渐升高;相比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略低;不同职称教师的评价分数差别不大。控制了课程特征的混合模型发现:教师职称与学生评教不相关。而控制了教师特征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进一步控制了时间特征的双固定效应模型发现: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及总体评价方面,学生对高级职称教师的评价均最高,而对中级和副高级职称教师的评价则无显著差异。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产生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针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教 教学评价 教学质量 教师职称 教师质量 固定效应
原文传递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 被引量:65
3
作者 马莉萍 岳昌君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以即将离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流向及择业观念。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下,存在就业部门、职业与工作起薪等相互隔离的现象,那些未能及时... 本文以即将离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流向及择业观念。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下,存在就业部门、职业与工作起薪等相互隔离的现象,那些未能及时就业的毕业生宁愿暂时失业也希望挤进主要劳动力市场。要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一方面要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障碍,为毕业生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引导毕业生适当降低就业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高校毕业生 就业流向
原文传递
央属高校跨省招生名额分配行为研究——引力模型假设及其验证 被引量:23
4
作者 潘昆峰 马莉萍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121,共8页
本文利用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描述我国央属高校本专科招生名额的跨省投放问题。文章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引力模型的数学形式,而后利用2006~2010年全国高校招生数据对央属高校招生名额分配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各地考生... 本文利用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描述我国央属高校本专科招生名额的跨省投放问题。文章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引力模型的数学形式,而后利用2006~2010年全国高校招生数据对央属高校招生名额分配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各地考生数量的多寡、高校与各省份的距离远近会对高校招生名额分配产生显著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央属高校招生名额分配行为产生的影响作用有较大差异。引力模型反映了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模式的强大历史惯性。我国若仅通过减少央属高校的属地招生比例来试图平衡区域入学机会差距,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属高校 引力模型 跨省招生名额 招生名额分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