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全科医生接诊病案研究
1
作者 罗原 徐志杰 +5 位作者 夏瑀 石佳娜 蒋志志 周馨媚 赵洋 童钰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慢性病共病患者常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疾病与药物之间潜在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全科医生面临着难以合理评估共病药物治疗获益与风险的决策困境。本文以1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慢性病共病患者为例,展示和阐述了全科医生运用共病药物治疗... 慢性病共病患者常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疾病与药物之间潜在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全科医生面临着难以合理评估共病药物治疗获益与风险的决策困境。本文以1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慢性病共病患者为例,展示和阐述了全科医生运用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框架进行科学决策的过程,并基于阿里阿德涅原则为共病管理过程提出的多阶段目标,分析了全科医生在评估、沟通与制定治疗方案等方面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本文可以为改善社区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的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接诊 全科医生 药物治疗决策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全科医生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能力提升培训需求的定性研究
2
作者 周馨媚 韩利艳 +5 位作者 夏瑀 李海昕 罗原 钱熠 赵洋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背景社区全科医生为慢性病共病患者做出药物治疗决策时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开展培训提升其决策能力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对于社区全科医生的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培训需求缺乏深入研究。目的了解社区全科医生在开展慢性病共... 背景社区全科医生为慢性病共病患者做出药物治疗决策时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开展培训提升其决策能力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对于社区全科医生的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培训需求缺乏深入研究。目的了解社区全科医生在开展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时面临的困难,以及其在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需求,为设计相关培训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10-05至2023-12-21,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和最大差异原则,招募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深圳市、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深度访谈,访谈主题围绕社区全科医生在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培训上的内容及形式需求开展。访谈内容由2名研究者独立转录和编码,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共有20名社区全科医生完成访谈,15名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8.5±3.0)岁。基于社区全科医生当前面临的共病药物治疗决策问题,对其开展的培训内容应涵盖药物治疗评估、药物合理选择、医患沟通与共同决策、用药教育与随访4个方面。在培训形式上,社区全科医生愿意接受灵活多样的授课途径,且更为认可基于案例和结合社区医疗需求的培训方法。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对慢性病共病用药决策能力存在明确的培训需求,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培训课程的构建提供理论参照,可助力培训更适应社区全科医生的工作环境与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药物治疗决策 全科医生 培训需求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的困境与应对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夏瑀 罗原 +4 位作者 李峥嵘 周馨媚 童钰铃 赵洋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118,共9页
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共病患者常联用多种药物治疗,给社区全科医生的科学用药决策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社区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困境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综合性决策框架,即共病药物治疗... 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共病患者常联用多种药物治疗,给社区全科医生的科学用药决策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社区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困境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综合性决策框架,即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框架(MDMF)。该框架由社区全科医生接诊共病患者的5个阶段构成,包括“健康问题回顾”“用药综合评估”“医患共同决策”“药物治疗记录”和“安排随访计划”。MDMF能够促使社区全科医生为共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但也对其诊疗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建议对社区全科医生开展以MDMF为核心的培训、提供决策辅助支持,并采取合理的激励与监督措施,推动社区医疗机构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药物治疗决策 决策模型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研究方法对比两个全科培训基地全科住院医师对培训的态度和看法 被引量:7
4
作者 连思晴 夏瑀 +3 位作者 张锦枝 韩晓宁 迟春花 Michael D Fetters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366-2373,共8页
背景中国正在完善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制度,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是实现这一制度的核心因素,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缺口40万,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质量全科医生的主要途径。目的通过混合研究方法广而深地了解来自两个城市的两个医院全... 背景中国正在完善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制度,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是实现这一制度的核心因素,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缺口40万,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质量全科医生的主要途径。目的通过混合研究方法广而深地了解来自两个城市的两个医院全科住院医师对其接受的全科规范化培训看法的异同,探讨不同规范化培训模式下可能带来的益处。方法应用混合研究方法进行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全科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两个医院均是"5+3"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其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为"四证合一"的试点基地。结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共发放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有效回收率89.7%;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共发放8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0份,有效回收率为83.3%。总体上,全科住院医师感觉到由于选择了全科专业而受到歧视,感觉作为全科医师能力不足。许多住院医师提到教学医师的教学态度较差。北京的住院医师比深圳的住院医师对培训更满意(P=0.001),并觉得全科教学医师有足够的知识(P<0.001)和更合适的教学态度(P=0.004),并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医师5项工作愿景得分均低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些中国全科住院医师了解培训中需要改进的内容及培训的长项。北京全科住院医师对教学及工作满意度更高,其可以获得高水平教学医师的培训,并可以获得相关证明,提示教育改革可以增强培训力度并促进住院医师有更好的工作愿景。这些发现提示中国的住院医师面临着和国际相类似的情况,同时,也提示规范化培训教学课程的改革可能会带来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教育 医学 规范化培训 混合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项混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夏瑀 林齐睿 +1 位作者 郑芳芳 张锦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028-2035,共8页
背景近年来,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的心理健康逐渐受到重视,心理问题被认为是导致其无法完成规定时长培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全科住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出现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对住培政策及方案的制定有... 背景近年来,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的心理健康逐渐受到重视,心理问题被认为是导致其无法完成规定时长培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全科住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出现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对住培政策及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了解全科住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并从受访者处对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挖掘,旨在提高住培管理者及社会对住培学员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解释性序列设计的混合研究方法。于2021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全体在岗全科住培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全科住培学员SCL-90总得分及各因子得分情况,比较不同年级全科住培学员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症状指数的差异。2021年2—6月,采用现象学研究法,目的性、异质性抽取已接受心理健康评估的全科住培学员作为访谈对象,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以了解诱发情绪或心理问题的主要生活事件及其与住培或专业之间的联系、全科住培学员希望得到的帮助及其对住培方案的建议。应用NVivo 12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8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0%。84例全科住培学员SCL-90平均总得分为(149.61±50.55)分,平均总症状指数为(1.66±0.56)。其中29例(34.5%)总分≥160分;分别有45例(53.6%)、33例(39.3%)、29例(34.5%)、22例(26.2%)、19例(22.6%)、18例(21.4%)、16例(19.0%)、12例(14.3%)、12例(14.3%)全科住培学员的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敌对、精神病性、躯体化及恐怖因子分≥2分。不同年级全科住培学员抑郁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8.4%(15/31)的二年级学员抑郁因子分≥2分。最终对21例全科住培学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其中14例(66.7%)SCL-90总得分≥160分。共提炼出4个主题:个人问题对心理状况的影响、工作中人际交往带来的伤害与益处、与住培基地相关的心理压力、与专业选择相关的信心缺乏。结论全科住培学员心理问题阳性率较高,可能与个人因素、住培期间遇到的问题紧密相关。应将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作为住培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提升全科住培学员的存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进而助力其顺利完成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分析 混合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受控衰减参数与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在肝脏脂肪变评估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黎永滨 钟洁愉 +4 位作者 谢婷婷 梁立洲 林晓娜 孙德胜 胡正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受控衰减参数(TECAP)与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定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对29位经肝组织i穿刺病理活检证实或临床怀疑NAFLD患者行MR及FbroTouch扫描,分别...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受控衰减参数(TECAP)与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定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对29位经肝组织i穿刺病理活检证实或临床怀疑NAFLD患者行MR及FbroTouch扫描,分别获得PDFF及CAP测量值,比较总体样本TE-CAP与PDFF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分析TE-CAP、PDFF与BMI、前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种.ROI勾画方案PDFF测量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8);总体样本TE-CAP、PDFF相关系数r为048P为0008,所有测量值均在95%CI范围内,TE-C.AP与BM.I、前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805、0476,P值均<005),PDFF与BMI、前腹壁皮下脂肪厚度无相关性。结论TE-CAP与PDFF在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上评估上一致性高,TE-CAP有潜力成为NAFLD高危患者筛查、门诊检查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瞬时弹性成像 受控衰减参数 质子密度脂肪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与瞬时弹性成像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黎永滨 胡正明 +4 位作者 谢婷婷 梁立洲 胡国信 孙德胜 钟洁愉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与瞬时弹性成像参数受控衰减参数(CAP)、肝脏弹性测值(LSM)的相关性,及BMI对脂肪肝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行FibroTouch检查9660例患者的TE参数及BMI测值,比较BMI与CAP、LSM的...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与瞬时弹性成像参数受控衰减参数(CAP)、肝脏弹性测值(LSM)的相关性,及BMI对脂肪肝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行FibroTouch检查9660例患者的TE参数及BMI测值,比较BMI与CAP、LSM的相关性,比较BMI在不同脂肪肝分组中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BMI对脂肪肝、重度脂肪肝的诊断效能。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总体样本、无脂肪肝组、重度脂肪肝组BMI与CAP呈正相关(r=0.753,r=0.61,r=0.56,P<0.001),轻、中度脂肪肝组BMI与CAP无相关性,BMI与LSM无相关性。ROC分析显示BMI诊断脂肪肝、重度脂肪肝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31(95%CI:0.927~0.936)、0.904(95%CI:0.896~0.912)。结论在无脂肪肝、重度脂肪肝人群,BMI与CAP呈正相关、且BMI可用于预测脂肪肝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成像 受控衰减参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身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与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于鑫 叶庭路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光动力疗法已经成为多种肿瘤辅助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近年来,针对免疫检查点的单克隆抗体已显示出对一系列癌症的临床治疗前景。将光动力疗法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扩大治疗效果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已经在动... 光动力疗法已经成为多种肿瘤辅助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近年来,针对免疫检查点的单克隆抗体已显示出对一系列癌症的临床治疗前景。将光动力疗法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扩大治疗效果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已经在动物及人体研究中显示出初步的联合抗肿瘤效果。该文综述光动力疗法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乳腺癌、结直肠癌、肾细胞癌、恶性黑素瘤等恶性肿瘤中的抗肿瘤及免疫学效应,为优化抗肿瘤联合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 联合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病原学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晋 黄志刚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14-218,共5页
脓毒症是严重烧伤、孕产妇、重症监护室病房和新生儿监护病房中常见且最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尤其在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受到严重创伤及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中发病率和病死率颇高[1-3]。目前,脓毒症的发病率仍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全... 脓毒症是严重烧伤、孕产妇、重症监护室病房和新生儿监护病房中常见且最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尤其在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受到严重创伤及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中发病率和病死率颇高[1-3]。目前,脓毒症的发病率仍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全球每年脓毒症患病人数超过1900万,病死率高达43.6%[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病原学检测 下一代测序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