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第69届物理医学与康复年会见闻
1
作者 谢斌 王宁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92-493,共2页
关键词 物理医学 康复 美国 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循证医学及规范化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宁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50-652,共3页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康复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医学科发展中的人才和专业特色建设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宁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1-542,共2页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医疗工作 医疗服务 卫生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运动功能训练的循证医学研究 被引量:106
4
作者 姚滔涛 王宁华 陈卓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5-570,共6页
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四大特点。临床中发现脑卒中后大约有2/3的患者能存活下来,但却有1/2的生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 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四大特点。临床中发现脑卒中后大约有2/3的患者能存活下来,但却有1/2的生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 运动功能训练 医学研究 循证 躯体功能障碍 全球性问题 人类健康 高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3
5
作者 黄真 席宇诚 +1 位作者 周丛乐 王素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探讨降低脑性瘫痪(脑瘫)的发生率和减轻脑瘫的伤残程度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95例平均月龄为(2.50±1.45)个月的高危儿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或治疗初期明确诊断脑瘫者34... 目的:通过分析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探讨降低脑性瘫痪(脑瘫)的发生率和减轻脑瘫的伤残程度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95例平均月龄为(2.50±1.45)个月的高危儿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或治疗初期明确诊断脑瘫者34例,平均确诊月龄(4.42±2.17)个月。可疑脑瘫161例。康复评定采用Gesell量表、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法及脑瘫功能评定等综合方法。结果:在平均月龄(9.65±3.00)个月时治疗结果显示,34例明确诊断脑瘫患儿中,19例(55.9%)正常,12例(35.3%)临界正常,3例(8.8%)异常。可疑脑瘫的161例高危新生儿中,154例(95.7%)正常,7例(4.3%)临界正常,无一例异常。140例颅脑影像学异常者中,120例(85.7%)正常,17例(12.1%)临界正常,3例(2.14%)异常。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儿等高危新生儿的脑瘫发生率也明显降低。结论:对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降低脑瘫后遗症的发生。脑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高危儿 脑性瘫痪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脑损伤小儿康复治疗的效果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丛乐 黄真 +6 位作者 姜毅 汤泽中 席宇诚 王素环 姜凌云 侯新林 王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97-199,共3页
目的:了解围产期脑损伤小儿康复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总结了123例新生儿期曾住院治疗,在随访中发现运动功能异常,接受康复治疗的疗效,分别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可能影响疗效的生物学因素。结果:本组小儿接... 目的:了解围产期脑损伤小儿康复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总结了123例新生儿期曾住院治疗,在随访中发现运动功能异常,接受康复治疗的疗效,分别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可能影响疗效的生物学因素。结果:本组小儿接受康复治疗的起始时间:生后4个月内占81.3%,5—6个月13.01%,≥6个月5.69%。纳入阶段性总结77例,完全恢复正常者63例(81.82%),治疗至1岁半仍不正常,完全恢复较困难者14例(18.18%)。影响小儿康复治疗效果的相关生物学因素是出生时的成熟程度、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新生儿期后是否遗留脑部病变以及整体智能发育水平,其中以小儿的孕周、严重的脑损伤、智能水平与治疗效果关系更为密切。结论:康复治疗对存在运动异常的小儿是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脑损伤 小儿 康复治疗 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7
作者 陈兆聪 黄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主要以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组为理论基础,并且认为实现功能重组需要反复练习功能性的活动,把中枢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视为一种再学习的过程。“运动再学习”把神经生理、运动科学、生物力学... “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主要以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组为理论基础,并且认为实现功能重组需要反复练习功能性的活动,把中枢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视为一种再学习的过程。“运动再学习”把神经生理、运动科学、生物力学和行为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运动技能习得的过程对患者进行再教育,以恢复其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再学习 脑卒中患者 康复治疗 疗法 中枢神经损伤 功能重组 运动功能 神经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痛康复治疗的新观念--脊柱节段性稳定性训练 被引量:30
8
作者 张洲 黄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9-282,共4页
腰痛(low back pain)是临床常见病症,美国调查数据报告:美国有75%-80%的人一生中要经受不同程度的腰痛,腰痛是造成45岁以下人口活动受限的第1位原因、门诊看病中的第2位原因(仅次于感冒)、住院的第5位原因、手术治疗的第3位原... 腰痛(low back pain)是临床常见病症,美国调查数据报告:美国有75%-80%的人一生中要经受不同程度的腰痛,腰痛是造成45岁以下人口活动受限的第1位原因、门诊看病中的第2位原因(仅次于感冒)、住院的第5位原因、手术治疗的第3位原因、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康复治疗 稳定性 节段性 训练 脊柱 常见病症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社区康复的借鉴与启示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荣丽 谢斌 王宁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9期897-898,共2页
关键词 社区康复 香港 初级卫生保健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治疗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谢斌 王宁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康复治疗 单侧空间忽略 空间认知障碍 病损同侧单眼覆盖 感知觉错觉 损害对侧阈值下网状手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恢复期患者临床表现及康复治疗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真 王宁华 黄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34-735,746,共3页
了解SARS患者恢复期临床情况,以指导康复治疗。方法:对21例感染过SARS的本院职工进行恢复期状况的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ARS患者恢复期症状有轻度咳嗽咯痰、憋气、乏力,中等强度活动时气短、足跟痛和关节痛等,部分患者安... 了解SARS患者恢复期临床情况,以指导康复治疗。方法:对21例感染过SARS的本院职工进行恢复期状况的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ARS患者恢复期症状有轻度咳嗽咯痰、憋气、乏力,中等强度活动时气短、足跟痛和关节痛等,部分患者安静心率增快,肺弥散功能和动脉血氧分压异常,肺部CT显示肺间质病变,少数患者有抑郁倾向。结论:SARS患者恢复期存在肺间质病变、肺功能异常及体力下降等问题,康复治疗应以有氧运动、深呼吸运动为主,必要时配合物理因子治疗和心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恢复期 临床表现 康复治疗 肺间质病变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期SARS患者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真 王宁华 +2 位作者 兰云 李民 陈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34-736,共3页
目的:观察SARS患者恢复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9例恢复期肺弥散功能异常的SARS确诊患者,平均年龄为(31.44±11.53)岁,在平均病程为(73±4.97)天时接受为期3周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呼吸操、有氧运动及肺部物理因子治疗。在治疗前... 目的:观察SARS患者恢复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9例恢复期肺弥散功能异常的SARS确诊患者,平均年龄为(31.44±11.53)岁,在平均病程为(73±4.97)天时接受为期3周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呼吸操、有氧运动及肺部物理因子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及静息心率等方面评定,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恢复期SARS患者经康复治疗后,7例肺弥散功能正常,1例明显改善但仍低于正常标准,1例未复查。平均肺弥散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提高(P<0.01),呼吸困难程度和静息心率也有显著性改善(P<0.01和P<0.05)。与同期未绎康复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康复治疗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但两组静息心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属正常范围。结论:以深呼吸运动、有氧运动和物理因子治疗为主的康复治疗有助于恢复期SARS患者肺弥散功能的改善,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活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期 SARS 康复治疗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康复医疗体系现状的概况与借鉴 被引量:16
13
作者 谢斌 王宁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医疗体系 康复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学习”相关理论及其在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14
作者 黄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52-655,共4页
随着脑功能研究及人类运动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学习(motor learning)”相关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各种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当然也包括儿童的脑性瘫痪(脑瘫)。“... 随着脑功能研究及人类运动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学习(motor learning)”相关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各种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当然也包括儿童的脑性瘫痪(脑瘫)。“运动学习”方法是根据对正常人习得技能过程的充分认识,通过分析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的各种异常因素或缺失成分,针对性地设计并引导患者主动练习运动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习”方法 脑性瘫痪 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运动力学 运动技能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骨科疾病康复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宁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疾病康复 关节活动受限 骨科疾病 临床工作者 关节活动度 主要问题 现代康复 肌肉功能 减轻疼痛 康复治疗 肌肉力量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期SARS患者肺间质病变物理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宁华 黄真 +2 位作者 兰云 陈蕊 王仁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37-738,共2页
目的:观察SARS患者恢复期物理治疗对肺间质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0例SARS患者,8例在出院后1个月开始接受每日1次,每周5次,共3周的物理因子治疗,包括直流电碘离子导入、有氧运动和呼吸操训练,治疗前后行肺部CT检查。另外2例... 目的:观察SARS患者恢复期物理治疗对肺间质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0例SARS患者,8例在出院后1个月开始接受每日1次,每周5次,共3周的物理因子治疗,包括直流电碘离子导入、有氧运动和呼吸操训练,治疗前后行肺部CT检查。另外2例未行任何治疗。结果:接受物理治疗的8例中,有4例CT显示肺间质改变完全吸收,3例显著吸收,1例稍有吸收。2例未行物理治疗者,1例CT显示稍有吸收,1例吸收不明显。结论:物理因子治疗能促进SARS恢复期肺间质病变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期 SARS 肺间质病变 物理治疗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评估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宁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65-566,569,共3页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评估 康复医学 疾病特异性评估 机能整体评估 功能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置换术康复研究与现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宁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4期260-262,共3页
关键词 人工关节 关节置换术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真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30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小儿脑性瘫痪 康复治疗 专题研讨会 姿势异常 运动障碍 发育缺陷 脑损伤 出生后 出生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及脑性瘫痪的早期治疗 被引量:54
20
作者 黄真 苏伟 +2 位作者 席宇诚 王素环 周丛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通过探索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的方法 ,并观察其疗效 ,试图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减轻脑瘫的伤残程度。方法 :对 90例平均月龄为 (3 .83± 2 .56)m的可疑脑瘫高危儿及脑瘫患儿 ,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康复评... 目的 :通过探索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的方法 ,并观察其疗效 ,试图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减轻脑瘫的伤残程度。方法 :对 90例平均月龄为 (3 .83± 2 .56)m的可疑脑瘫高危儿及脑瘫患儿 ,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康复评定采用Gesell量表、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法及脑瘫功能评定等综合方法。结果 :经过约 2年的康复治疗和追踪观察 ,2 2例治疗前明确诊断脑瘫的患儿 ,68.2 %治愈 ,1 8.2 %临界正常 ,1 3 .6 %异常。可疑脑瘫早期的 68例高危新生儿 ,除 3例失访外 ,65例全部成为正常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等高危新生儿的脑瘫发生率也明显降低。结论 :对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可以降低脑瘫后遗症的发生。脑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新生儿 脑性瘫痪 早期干预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