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菌与真菌病研究近况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若瑜 李东明 +8 位作者 余进 王爱平 王晓红 万哲 陈伟 涂平 马圣清 朱学骏 王端礼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9-563,共5页
随着免疫低下患者的增加 ,真菌感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了 10年来本中心的工作概况 ,包括 (1)致病菌种的收集与保藏 :目前已收集国内外致病真菌 2 6 0 0余株 ,发现并报道国内外致病菌新纪录种多株 ,如多变根毛霉... 随着免疫低下患者的增加 ,真菌感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了 10年来本中心的工作概况 ,包括 (1)致病菌种的收集与保藏 :目前已收集国内外致病真菌 2 6 0 0余株 ,发现并报道国内外致病菌新纪录种多株 ,如多变根毛霉规则变种、葡萄孢维郎那霉致病新纪录种 ,报道多例国内致病新纪录种如棘状外瓶霉、奔马赭霉、疣状瓶霉、草本枝孢霉等引起的暗色丝孢霉病等 ;(2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院内真菌感染菌种及危险因素分析 ,及时监测致病菌种的变迁及危险因素的变化 ;(3)致病种的分类研究及新菌种的鉴定 :应用RAPD、RFLP、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近 10个属的致病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并命名了 3个曲霉新种 ,并对致病新纪录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4 )真菌病诊断 :设计出曲霉、外瓶霉、孢子丝菌的种特异性引物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技术对深部真菌病进行了诊断研究 ,设计烟曲霉种特异性探针并成功地对可疑曲霉感染进行了诊断 ;(5 )真菌病发病机制及耐药机制研究 :通过小鼠模型 ,应用简并引物RT PCR技术、克隆测序、Northern杂交等方法 ,发现了烟曲霉潜在的毒力因素———组氨酸激酶 ;应用Southern杂交、RFLP、SSCP等技术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诊断 分类 流行病学 真菌学分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对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现况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若瑜 刘伟 乔建军 《中国处方药》 2006年第3期38-41,共4页
烟曲霉是曲霉属中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在免疫受损的患者中常引起有致命危险的侵袭性肺曲霉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治疗药物有多烯类药物两性霉素B;广谱三畔类药物,如伊曲康唑、伏立康畔;棘白菌素类约物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有很强的毒性... 烟曲霉是曲霉属中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在免疫受损的患者中常引起有致命危险的侵袭性肺曲霉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治疗药物有多烯类药物两性霉素B;广谱三畔类药物,如伊曲康唑、伏立康畔;棘白菌素类约物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有很强的毒性,能引起高热和肾毒性,所以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唑类药物虽然有较好的安全性,但持续使用会诱发耐药菌株的出现。自l997年Denning等首次报道他们在临床分离到伊曲康唑耐药株烟曲霉以来,相继有一些关于烟曲霉对唑类耐药的病例报道以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麦角固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类抗真菌药物 耐药菌株 烟曲霉 研究现况 分子机制 侵袭性肺曲霉病 两性霉素B 唑类药物 伊曲康唑 真菌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真菌药物耐药研究现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若瑜 陈剑 《中国处方药》 2002年第9期17-20,共4页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已日益成为医院内的主要感染之一,其中又以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曲霉感染.
关键词 治疗 深部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 耐药研究 念珠菌 基础疾病 常见 现状 中国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南昌市52株假丝酵母菌血症病原真菌的鉴定及其药敏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喻 刘洋 +5 位作者 王千 张浩 万喆 李若瑜 刘伟 曹先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3-797,共5页
目的了解江西南昌市假丝酵母菌血症病原真菌构成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15年3—10月南昌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血标本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属真菌,扩增真菌的转录间隔间区(ITS区)和核糖体大亚基(26rRNA、D1/D2区)对菌株进行鉴定,同时检测... 目的了解江西南昌市假丝酵母菌血症病原真菌构成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15年3—10月南昌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血标本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属真菌,扩增真菌的转录间隔间区(ITS区)和核糖体大亚基(26rRNA、D1/D2区)对菌株进行鉴定,同时检测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收集血培养阳性标本1 332份,真菌阳性标本74份,占5.56%,其中检出假丝酵母菌属52株,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17株,占32.69%),其次是白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复合体(均为16株,各占30.77%)。ITS区和D1/D2区的鉴定结果相同。52株假丝酵母菌对米卡芬净、卡泊芬净均敏感,两性霉素B的流行病学折点(ECV)结果显示,均为野生型。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9.41%、17.64%,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结果显示,野生型分别占82.35%、94.12%;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3.75%、81.25%,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显示,野生型分别占75.00%、81.2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复合体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均敏感,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结果显示,均为野生型;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均为中介,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结果显示,野生型分别占66.67%、100.00%、100.00%。结论热带假丝酵母菌为江西南昌市假丝酵母菌血症最常见的病原真菌,其次是白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复合体,唑类和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和两性霉素B仍是一线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血症 分子鉴定 抗真菌药物 假丝酵母菌属 CANDIDA s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真菌学杂志》第2卷第6期读后感言
5
作者 王端礼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8年第2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真菌学 杂志 中国 学术论文 专业论文 真菌感染 真菌病 撰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真菌病流行现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若瑜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1年第10期21-21,共1页
根据估算的全球真菌感染情况,全球严重真菌病患者数量超过1.5亿例,真菌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每年约为160万例。全球真菌感染增多的主要原因包括结核、慢阻肺、肿瘤及器官移植,糖皮质激素治疗等高危人群的增多。全球新发,突发病原真菌感染及... 根据估算的全球真菌感染情况,全球严重真菌病患者数量超过1.5亿例,真菌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每年约为160万例。全球真菌感染增多的主要原因包括结核、慢阻肺、肿瘤及器官移植,糖皮质激素治疗等高危人群的增多。全球新发,突发病原真菌感染及抗真菌耐药形势令人担忧。侵袭性真菌病的危险因素也在不断出现,如病毒感染并发1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其中包括息新冠肺炎后继发或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和念珠菌病等情况,值得引起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器官移植 念珠菌病 慢阻肺 病毒感染 死亡人数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深部真菌感染高危患者体内念珠菌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余进 张敏 +10 位作者 王剑磊 许蔚林 欧晋平 王峰蓉 赖悦云 刘方 任汉云 黄晓军 宋以信 安友仲 李若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2期2991-2993,共3页
目的了解院内深部真菌感染高危患者体内念珠菌的分离情况以及深部念珠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血液科、老年科和 ICU 病房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入院的所有患者进行各种可能危险因素及深部念珠菌感染的监测... 目的了解院内深部真菌感染高危患者体内念珠菌的分离情况以及深部念珠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血液科、老年科和 ICU 病房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入院的所有患者进行各种可能危险因素及深部念珠菌感染的监测。对出现深部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和未出现深部念珠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深部念珠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440例患者,其中152例分离到426株念珠菌,白念珠菌占67.4%,其他念珠菌为32.6%。共61例患者出现定植,主要为白念珠菌。对资料完整的193例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显示2种及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应用(OR=16.204;95%可信区间:2.005~130.980),念珠菌菌落定植(OR=10.636;95%可信区间:3.743~30.222)和应用尿管(OR=4.285;95%可信区间:1.399~13.127)是深部念珠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深部真菌感染高危患者体内分离的念珠菌中白念珠菌仍居首位。深部念珠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2种及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应用、念珠菌菌落定植和应用尿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病 危险因素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普通血液病房恶性血液病患者念珠菌定植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赖悦云 鲍立 +4 位作者 卢锡京 路瑾 余进 李若瑜 黄晓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了解普通血液病房恶性血液病患者体内念珠菌的定植情况以及侵袭性真菌感染(117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普通血液病房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入院的114例患者进行为期6周,每周1次的粪、尿、口咽部混合唾液真菌培养,对临床怀疑IFI... 目的了解普通血液病房恶性血液病患者体内念珠菌的定植情况以及侵袭性真菌感染(117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普通血液病房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入院的114例患者进行为期6周,每周1次的粪、尿、口咽部混合唾液真菌培养,对临床怀疑IFI者进行血、痰或无菌体液真菌培养检查。结果114例患者中46例分离到165株念珠菌,白念珠菌占78.8%,其他为21.2%。38例患者出现定植,定植率为33.3%,主要为白念珠菌,占76.3%。对所有患者进行真菌定植及IFI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0.5×10^9/L持续超过10d、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与患者体内真菌定植有显著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念珠菌菌落定植、白细胞〈0.5×10^9/L持续超过10d、碳青酶烯类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导致血液系统恶性病患者IFI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0.5×10^9/L持续超过10d是IFI的惟一危险因素(P=0.015)。结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念珠菌定植率高,分离的念珠菌中白念珠菌居首位;白细胞〈0.5×10^9/L持续〉10d是IF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危险因素 血液肿瘤
原文传递
深入开展医学真菌临床科研工作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若瑜 王端礼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1-333,共3页
关键词 真菌感染 诊断 发病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呼吸道咳出物组织病理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七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牟向东 熊焰 +2 位作者 余进 胡艳 刘莹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0-872,共3页
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实践中,支气管肺活检方法如支气管黏膜活检、经支气管透壁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和开胸肺活检等均为有创检查,患者依从性较差,重症患者常无法耐受.呼吸道咳出... 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实践中,支气管肺活检方法如支气管黏膜活检、经支气管透壁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和开胸肺活检等均为有创检查,患者依从性较差,重症患者常无法耐受.呼吸道咳出物组织病理作为无创的检测方法,可用来诊断肺部感染和肿瘤性疾病.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少见采用呼吸道咳出物组织病理诊断IPFI的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呼吸道咳出物组织病理确诊的IPFI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呼吸道咳出物组织病理诊断IPFI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组织病理诊断 呼吸道 临床分析 支气管黏膜活检 肺活检方法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经皮肺穿刺活检
原文传递
口腔念珠菌带菌与感染状态分离菌株的RAPD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菊芬 徐岩英 李若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 :研究念珠菌种之间及不同来源白念珠菌菌株之间的基因型相关性。方法 :对口腔白念珠菌病原菌、共生菌及非白念病原菌分别进行表型和RAPD分析。结果 :白念珠菌与非白念珠菌的RAPD带型存在差异 ,相似系数在 5 1.7%。共生菌与病原菌R... 目的 :研究念珠菌种之间及不同来源白念珠菌菌株之间的基因型相关性。方法 :对口腔白念珠菌病原菌、共生菌及非白念病原菌分别进行表型和RAPD分析。结果 :白念珠菌与非白念珠菌的RAPD带型存在差异 ,相似系数在 5 1.7%。共生菌与病原菌RAPD带型未见差异。白念珠菌种内相似系数大于 70 % ,菌株间存在DNA多态性。结论 :共生白念珠菌与病原菌未见RAPD带型差别 ,提示对口腔念珠菌病的防治应重视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念珠菌 带菌状态 感染状态 RAPD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尿道菌栓为特征的泌尿系统真菌感染二例
12
作者 余进 李若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146-2146,共1页
关键词 尿痛 尿急 泌尿系统 外阴 尿频 真菌感染 肿痛 治疗 症状 广谱抗生素
原文传递
混合型肺曲霉病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7
13
作者 牟向东 余进 +2 位作者 聂立功 程渊 王广发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7-681,共5页
目的 探讨混合型肺曲霉病(MTPA)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例MTPA的临床特点.以“侵袭性肺曲霉病”、“肺曲霉球”及“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两两组合为检索词... 目的 探讨混合型肺曲霉病(MTPA)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例MTPA的临床特点.以“侵袭性肺曲霉病”、“肺曲霉球”及“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两两组合为检索词,通过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以“混合型肺曲霉病”为检索词均未检索到相关文献;以“invasive pulmonaryaspergillosis”、“pulmonary aspergilloma”及“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两两组合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检索到国外3篇文献,均为个案报道;以“mixed types of pulmonary aspergillosis”为检索词未检出相关文献.结果 3例MTPA患者中,肺曲霉球合并侵袭型肺曲霉病(IPA)、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合并IPA及肺曲霉球合并ABPA各1例.例1和例2的BALF培养为烟曲霉,例3手术肺病理为曲霉球.例1应用两性霉素B等治疗,例2应用伊曲康唑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例3应用伏立康唑和糖皮质激素吸入等治疗,同时行肺曲霉球切除术.例1和例2患者均治疗无效而死亡,例3患者明显好转.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例1两性霉素B耐药,例2伊曲康唑耐药.文献复习显示国内外尚无MTPA的概念,国外仅有3例相关个案报道.结论 MTPA是一个新概念,其病情相对复杂和严重,并可能存在曲霉耐药,需尽早采取敏感的抗真菌药物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曲霉病 侵袭性肺曲霉病 曲霉菌病 变应性支气管肺 混合型肺曲霉病
原文传递
镰形支顶孢所致的足菌肿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修蛟 许爱娥 +2 位作者 李若瑜 王端礼 PadhylA.A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3-464,共2页
关键词 镰形支顶孢 足菌肿 病例报告 腐生菌
原文传递
气道咳出组织块病理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
15
作者 牟向东 熊焰 +2 位作者 余进 陈建 王广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2期3398-3400,共3页
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金标准[1],但是IPA患者常常因病情危重而无法耐受肺活检[2-4].气道咳出组织块病理检查作为无创的检测方法,可以用来诊断肺部感染和肿瘤性疾病[5].... 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金标准[1],但是IPA患者常常因病情危重而无法耐受肺活检[2-4].气道咳出组织块病理检查作为无创的检测方法,可以用来诊断肺部感染和肿瘤性疾病[5].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应用气道咳出组织块病理诊断IPA的报道.2011年1至10月,根据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及美国变态反应和感染性疾病协会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的标准[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中共诊断8例IPA,包括临床诊断3例,确诊5例,其中4例患者为经呼吸道咳出组织块病理确诊,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病理诊断 组织块 气道 pulmonary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组织病理学检查 侵袭性真菌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