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少利 袁晓宁 +2 位作者 赵心懋 申玉玲 杨雪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41-943,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连续病例监测的方法,对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114243例住院患者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9月-2007年8月,该院住院患者40382例,发生医院感染803例,感染率为1.99%;...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连续病例监测的方法,对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114243例住院患者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9月-2007年8月,该院住院患者40382例,发生医院感染803例,感染率为1.99%;医院感染893例次,感染例次率为2.2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为38.97%;科室分布以ICU感染率最高,为16.16%;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自2005-2007年,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医院感染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白色假丝酵母菌则呈现下降趋势。结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需要医生、护士、患者、管理人员等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监测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所基层专科医疗整形美容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坤 武迎宏 +1 位作者 申玉玲 陈新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99-1600,共2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基层专科医疗整形美容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提高基层医疗美容机构医院感染控制能力探讨对策。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文件、法规制定统一评估表,对北京市72所基层专科医疗整形美容机构... 目的了解北京市基层专科医疗整形美容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提高基层医疗美容机构医院感染控制能力探讨对策。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文件、法规制定统一评估表,对北京市72所基层专科医疗整形美容机构进行现场评估。结果基层专科医疗整形美容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不容乐观,72所受检机构中合格28所,限期改进44所,合格率仅为38.9%,存在发生医源性感染的隐患。结论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卫生行政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是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整形美容 医院感染 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晓宁 杨雪松 马谢民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10期47-49,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目标监测法收集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所有入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的监测数据。结果:2279例患者中有28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2....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目标监测法收集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所有入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的监测数据。结果:2279例患者中有28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2.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例次率为59.0%(222/376),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占下呼吸道感染的例次率为63.9%(142/222);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等。结论:S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侵袭性操作相关感染占主要部分,以VAP为著。预防与控制SICU的医院感染,应加强侵袭性操作的目标监测和医院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医疗辅助人员、患者及家属等的密切协作,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和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王少利 袁晓宁 +2 位作者 赵心懋 申玉玲 杨雪松 《中国医院》 2008年第3期49-52,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383名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洗手对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有重要的作用;医务人员对一些常见洗手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洗手的次数并不理想;影响洗手的...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383名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洗手对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有重要的作用;医务人员对一些常见洗手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洗手的次数并不理想;影响洗手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主观思想上的抵触。可见,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除了加强手卫生设施的配备以外,相关知识的培训亦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手卫生 知识 行为 培训 三甲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药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暴露防护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闫盈盈 袁晓宁 +4 位作者 杨毅恒 杨丽 刘芳 翟所迪 赵荣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为医院药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暴露防护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务人员防护相关指南的推荐,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特点和防控管理的要求,基于暴露防护的基本原则,对医院药学人员工作岗位实际存在的感... 目的:为医院药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暴露防护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务人员防护相关指南的推荐,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特点和防控管理的要求,基于暴露防护的基本原则,对医院药学人员工作岗位实际存在的感染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并构建COVID-19疫情下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对策。结果:经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感染暴露风险评估,医院药学工作岗位大部分属于低风险暴露岗位,仅个别岗位属于中、高风险暴露岗位。应根据不同药学岗位暴露风险级别,视工作需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同时应强化人员的感染防护培训,做好工作环境和设施的清洁消毒。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医院药学人员应践行标准预防原则,基于医院药学的工作岗位特点和暴露风险,按照药学部门确定的暴露风险级别和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个人防护,避免过度防护或防护不足,从而保障顺利、安全地开展药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院药学人员 暴露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科室合作进行综合医院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 被引量:8
6
作者 袁晓宁 杨雪松 张宇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实现综合医院医疗废物的全程化、规范化管理。方法: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建立院内"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职能处室—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三级全程综合管理体系,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 目的:实现综合医院医疗废物的全程化、规范化管理。方法: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建立院内"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职能处室—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三级全程综合管理体系,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院内操作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各层次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应急机制,注重应急演练;明确了各管理部门职责,加强协调与合作,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医院将医疗废物的环节管理与责任管理具体落实到科、到人,并计入各科室年终考核,与奖惩挂钩。结果:医院医疗废物设施、设备完善;各医疗废物产生科室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有效密封包装和记录,保洁公司能及时进行院内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及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公司交接工作;全院相关科室能及时响应、积极正确处理医疗废物遗撒等应急事件。结论:综合医院建立三级全程综合管理体系,明确各管理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实现医疗废物的规范全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医疗废物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监控直报系统开发及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奚蓓蓓 王少利 +6 位作者 沈韬 李维 刘沛 吴华 赵心懋 袁晓宁 杨雪松 《中国数字医学》 2012年第6期48-50,共3页
介绍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发利用医院感染监控直报系统提高监管质量的实践。系统通过实现医院内部系统集成以及与北京市感染监控系统集成,优化流程、规范数据结构化、标准化采集和逻辑校验等措施,加强了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实... 介绍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发利用医院感染监控直报系统提高监管质量的实践。系统通过实现医院内部系统集成以及与北京市感染监控系统集成,优化流程、规范数据结构化、标准化采集和逻辑校验等措施,加强了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实现了主动实时监控及上传直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为进一步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监控直报系统 系统集成 管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发热门诊63325例就诊患者症状监测分析 被引量:36
8
作者 代小秋 刘民 +3 位作者 海山.卡德尔拜 李玉玲 杨雪松 吴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发热门诊呼吸道症状监测情况,探讨发热门诊对呼吸道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预警作用。方法:采用典型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两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发热门诊在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就诊的... 目的:研究北京市发热门诊呼吸道症状监测情况,探讨发热门诊对呼吸道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预警作用。方法:采用典型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两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发热门诊在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就诊的患者病历数据,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和流行性感冒(流感)样病例与发热门诊的就诊患者的时间趋势一致,实验室确诊流感的时间趋势却有一定的滞后性;发热门诊每日就诊人数与急性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每日就诊人数、流感样病例每日就诊人数和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每日就诊人数呈高度正相关(r=0.99、0.99和0.48,P均<0.001)。结论:发热门诊的症状监测对呼吸道传染病预警具有一定价值,发热门诊为呼吸道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了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呼吸道疾病 传染病 人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术中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一龙 孙宇 +8 位作者 王少波 张立 张凤山 潘胜发 刁垠泽 陈欣 周非非 赵衍斌 袁晓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术中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颈椎组住院接受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患者主要诊断包括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外伤、颈椎后...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术中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颈椎组住院接受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患者主要诊断包括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外伤、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等。筛选出术后发生SSI的病例(SSI组)。再从未感染的患者中按1∶4的比例随机抽取对应数量的患者作为对照(非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改良JOA(m JOA)评分、术前诊断、手术方式、内科合并症情况、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术中出血量、术中放置引流管数量、术中回输血量、手术节段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二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与SSI相关的术中危险因素,并进一步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的临界值。结果:10年间共有3720例患者在我院骨科颈椎组接受颈椎后路手术,手术方式主要包括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固定术、颈后路椎管后壁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其中13例患者发生SSI,发生率为0.35%(13/3720),女3例,男10例,年龄为58.38±2.52岁。从未发生SSI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非感染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术前m JOA评分、术前诊断、手术方式、内科合并症情况、BMI、术中输血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术中出血量、术中放置引流管数量、手术节段以及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有统计学差异的五个因素纳入二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为颈椎后路术后SSI的独立术中危险因素;其临界值分别为180ml及84.5min。结论: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发生SSI的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辅助人员手卫生知识和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袁晓宁 王少利 +2 位作者 赵心懋 申玉玲 杨雪松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4期56-58,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辅助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行为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的257名辅助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大多数辅助人员认为洗手对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有重要的作用;辅助人员对一些常... 目的:了解某院辅助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行为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的257名辅助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大多数辅助人员认为洗手对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有重要的作用;辅助人员对一些常见洗手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他们的洗手次数并不理想;影响洗手的因素有很多。结论:促进辅助人员手卫生行为,除了完善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外,加强手卫生设施的配备亦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人员 手卫生 洗手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三级医院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坤 袁晓宁 +1 位作者 武迎宏 薛文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8-250,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开展情况及相关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市38所三级医院的ICU进行现场评估。结果 38所三级医院中有36所开展了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开展情况及相关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市38所三级医院的ICU进行现场评估。结果 38所三级医院中有36所开展了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36所医院均开展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监测,平均千日导管感染率为2.5‰;26所开展了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监测,平均千日导管感染率为2.1‰,88.5%的医院对留置尿管患者不再常规进行膀胱冲洗;28所开展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监测,平均千日导管感染率为7.6‰,71.5%的医院对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次数为2次/d,53.6%的医院使用洗必泰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结论绝大多数三级医院已开展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防控措施的规范与落实有待进一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重症监护病房 侵入性操作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原文传递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的调查干预研究 被引量:54
12
作者 张文悦 翟所迪 +3 位作者 张慧英 赵心懋 毛玉丹 杨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在我国医院的实用性,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按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对某一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进行现场调研,采用行政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多手段进行干预。医院整体情况数据通过管理部门...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在我国医院的实用性,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按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对某一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进行现场调研,采用行政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多手段进行干预。医院整体情况数据通过管理部门和药库获得,处方行为和患者治疗情况通过系统抽样方法采集。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品种数从干预前的2·07种降到干预后的1·79种,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的平均费用从干预前的1597·61元降到干预后的1036·19元(P<0·05),单种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天数从干预前的5·21d下降到干预后的4·38d(P<0·0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从干预前的14·41d下降到干预后的12·26d,其他多项指标均有改善。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调研具有实用性,干预措施有效,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安全、经济、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 国际指标 干预研究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三甲医院2006-2015年医疗锐器伤处置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袁晓宁 郜凯华 +2 位作者 任琳 宁忆梅 朴玉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0-713,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某三甲医院医疗锐器伤的处置方式和费用的变化,为持续改进医疗锐器伤的重点人群监测、报告管理、暴露后应急处理成本效益分析等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处置620次医疗锐器伤的全部登记数据,利用... 目的分析北京某三甲医院医疗锐器伤的处置方式和费用的变化,为持续改进医疗锐器伤的重点人群监测、报告管理、暴露后应急处理成本效益分析等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处置620次医疗锐器伤的全部登记数据,利用SPSS19.0对医疗锐器伤发生的次数及处置情况、暴露源的分布、处置锐器伤的费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该医院平均每年处置医疗锐器伤62次,十年中未发生因医疗锐器伤造成的医务人员职业感染;护士(46.2%)、年轻医务人员更容易发生医疗锐器伤,少数医务人员(8.3%)曾多次发生医疗锐器伤;各种暴露源中,乙肝最多(60.6%),暴露源不详的比例逐渐增多;医务人员在发生医疗锐器伤后,只需进行化验的比例呈现升高趋势,接种疫苗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该医院处置医疗锐器伤的年均费用为21936.72元,次均费用为353.82元。结论加强重点人群的监测和医疗锐器伤的报告管理,规范应急处理,可以有效预防因医疗锐器伤导致的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具有很好的成本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医疗锐器伤 处置情况 费用
原文传递
医院眼科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袁晓宁 赵心懋 +2 位作者 王少利 林晨曦 杨雪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037-5039,共3页
目的为规范眼科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3月医院眼科住院患者接受清洁切口手术进行目标监测,多部门、多专业联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抗菌药物使... 目的为规范眼科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3月医院眼科住院患者接受清洁切口手术进行目标监测,多部门、多专业联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抗菌药物使用在线监测、实时反馈、临床药师科室指导、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等综合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2011年1月-2013年3月共10 260例患者进行眼科清洁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的57.13%下降至2012年的42.12%,2013年第一季度达到6.33%;使用时机正确率由2011年的86.91%上升至2012年的90.43%,2013年第一季度达到96.00%;术后24h停药率由2011年的59.30%上至2012年的81.50%,2013年第一季度达到89.33%;在降低眼科清洁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同时,手术部位感染率、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科室联合的综合干预措施安全、有效,为医院加强其他科室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提供了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使用 干预
原文传递
应用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对流感样病例病原学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晓光 胥婕 +4 位作者 杨雪松 梁京津 林菲 康永峰 李璐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在流感样病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和(或)MDCK细胞培养法对228例流感样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分析流感样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22.6%,MDCK细胞培...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在流感样病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和(或)MDCK细胞培养法对228例流感样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分析流感样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22.6%,MDCK细胞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15.4%;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为55.6%,特异性为75.9%,阴性预测值为94.0%,与细胞培养方法的一致率为73.9%。结论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特异性高、阴性预测值高、与细胞培养方法的一致率高,在流感流行季节对于流感的快速诊断和筛查,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感病毒快速检测 MDCK细胞培养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管理者对职业卫生管理的理解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范雯怡 胥雪冬 袁晓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494-5496,共3页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管理者对职业卫生管理的理解,探讨通过加强医院管理,提升职业卫生管理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6-7月对医疗机构管理者(医院管理层和相关科室或部门管理中层)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393份,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管理者对职业卫生管理的理解,探讨通过加强医院管理,提升职业卫生管理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6-7月对医疗机构管理者(医院管理层和相关科室或部门管理中层)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393份,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危岗位为临床一线医护,高发因素为锐器伤,共379人,分布率为96.4%;医疗机构职业卫生管理存在问题中,各岗位调查对象选择的问题集中在法律法规缺失、职业防护宣教不足、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外聘人员管理和防护用品可及性不足。医疗机构职业卫生管理的难点问题中,各岗位的调查对象选择的前三位因素均为职业防护的成本效益、评价困难和医院领导层重视不足。结论医疗机构领导层应真正重视医务人员职业卫生管理,首先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系统管理,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健康;在管理过程中注意收集循证依据,促进国家政策层面关于医疗机构职业卫生管理的政策完善,使其更具指导性和可执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职业卫生 管理
原文传递
非定点医院收治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的感控管理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安卫红 张会芝 +6 位作者 李葆华 崔现杰 杜俊 高静 王少利 赵心田 马朋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0-764,共5页
非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诊治流程的管理是抗击疫情中令人担忧的环节。因涉及人员多而复杂、所需救治设备和物品多样以及可能需要频繁转运,危重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后等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 非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诊治流程的管理是抗击疫情中令人担忧的环节。因涉及人员多而复杂、所需救治设备和物品多样以及可能需要频繁转运,危重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后等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救治期间如何防止病毒扩散是难点。本文就非定点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疑似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前准备工作,等待鉴别期间医护人员管理、涉疫标本采集运送流程、涉疫垃圾管理、日常清洁消毒等关键环节,以及鉴别完成后患者处置环节等进行总结,旨在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型 感染防控 对策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监测与控制现状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坤 袁晓宁 +1 位作者 武迎宏 薛文英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3期78-79,共2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监测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市38家三级医院的ICU进行现场评估。结果38家三级医院中有35家医院的ICU开展了多重耐药菌监测;监测占首位的多重耐药菌排名为泛...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监测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市38家三级医院的ICU进行现场评估。结果38家三级医院中有35家医院的ICU开展了多重耐药菌监测;监测占首位的多重耐药菌排名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79.0%的ICU单人间病房数量不超过5个。78.9%的医院基本能做到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普通患者分开管理。结论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是ICU最常见的病原菌。医疗资源不足加大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监测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感染风险及防控策略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聚源 李娜 +4 位作者 王霞 孙可 郭丽萍 袁晓宁 蔡虻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2-465,共4页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危重症比例及病死率较高。受高龄、侵入性操作多、大量使用抗菌药物、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执行的依从性较低等因素影响,老年COVID-19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人群。COVID-19疫情期...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危重症比例及病死率较高。受高龄、侵入性操作多、大量使用抗菌药物、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执行的依从性较低等因素影响,老年COVID-19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人群。COVID-19疫情期间,在积极救治患者的基础上,应同时关注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问题,严防严控医院感染聚集和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老年患者 医院感染 防控策略
原文传递
层流手术室动态环境空气含菌量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心懋 袁晓宁 +3 位作者 宁永忠 杨雪松 申玉玲 白亚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68-169,共2页
目的调查我院新层流手术室动态环境中不同时间的空气含菌情况。方法采用沉降菌法监测各级层流手术间的回风口的含菌量,同时采用撞击法在术前、切皮时及术中缝合前、连台术前四个不同的时间点进行空气监测。结果各级洁净手术间手术区域... 目的调查我院新层流手术室动态环境中不同时间的空气含菌情况。方法采用沉降菌法监测各级层流手术间的回风口的含菌量,同时采用撞击法在术前、切皮时及术中缝合前、连台术前四个不同的时间点进行空气监测。结果各级洁净手术间手术区域的空气含菌虽然随时间而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我院新各级层流手术间的空气含菌量均达到国家规定洁净手术室的标准。但培养时间对监测结果有显著的影响(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手术室 动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